于淼:让下属成卓越舞者

来源 :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n1986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光灯下看到的应是团队的风采,而不是领导者
  “这是一个安全网,你在跳舞,很多双眼睛在默默地看着你,做很多幕后的工作。”
  我们都知道,在舞台中央万众瞩目的大多是主角。同样在公司不断上演的“大戏”中,我们已经习惯了管理层叶自点江山的表演,控制权牢牢掌握在他们手中。而陶氏化学大中华区人力资源总监于淼对此有不同的见解,“我会花更多的时间来给团队更大的机会,聚光灯下看到的是他们的风采,而不是我的风采。”
  陶氏化学是一家多元化的化学公司,是全球化工业界的“可持续发展领导者”,2008年销售额达580亿美元。2004年8月,上海正式成为陶氏大中华区的总部。四年左右的时间,大中华区由几百人发展为现有雇员2500人,并且构建了相对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于淼2007年9月出任大中华区人力资源总监,她称自己的团队是可以像秋风扫落叶一样解决问题的团队,这可以是她以上管理理论的最好证明。但问题是把舞台让给经验不足的下属,怎样保证如期高效地完成公司的目标,自己的权威感又如何建立呢?
  
  在舞台周围搭建“安全网”
  
  在于淼的团队里,大学毕业一年生就统筹了陶氏的校园招聘工作。“你告诉我你需要什么资源,我尽量帮你解决,但这个场面是由你控制,计划由你来做,这是你的责任。”在这样的锻炼下,毕业三年的员工基本就成为挑大梁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层,他们接受的挑战很大,但的确获得了高速成长。
  事实上,这种成长更多得益于围绕在他们周围的“安全网”。在操作层面上要让员工感到有百分之百的授权,但一旦发生问题,管理层随时会介入。但介入的方式不是不信任他中止他的工作,而是给他建议和提供补救的办法,如果说发现哪些资源不够,需要钱,需要人力,或者需要相关的知识,团队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个安全网,在设计和定位的时候就已经搭建好了。你在跳舞,很多双眼睛在默默地看着你,知道哪里会发生问题,在发生问题之前给你建议,在背后做很多推动工作。搭好了这样一个平台,就可以保证公司业务的正常运营,不会因为个人的错误造成公司的损失。”
  让跳舞的人怎样安全的跳舞,如何搭建组织结构才更有可行性呢?在于淼看来,每个人都应该是全能型人才,让每个人都有向各个方向发展的可能性,把每个人的角色分为好几部分。比如做校园招聘的人,他还要做某一个部门的人力资源策略咨询师,这两条线一个对内,一个对外,对内的工作就不仅仅关注招聘,还要看人才发展、管理团队的后备培养、培训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可以说是业务部门的HR合作伙伴。除了最基本的两个角色,员工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相关的项目。于淼把人力资源的很多工作都做成项目,比如与保险公司谈医疗保险作为一个项目来运作,通常来讲这是由做薪酬的人来做,但团队成员面向全部门的人招募,团队里的任何人都可以看到现在有什么项目在执行,自己虽然不是做这方面的,但也可以申请加入这个项目组,成为两份主线以外的工作。这种人员调配,使员工可以在自己想发展的领域发展,为他们创造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这个过程中也会培养出全面而灵活的人才,而且打破了角色的硬性分割之后,每件事都需要跟别人合作,就习惯了相互支持,团队协作的能力就大大加强。有这样一批人,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做到。
  这种架构的建立,得益于她的老板亚太区总裁麦健铭先生的一个重要观点,“我作为管理者能做的最大的贡献是把权力下放给我的下属,我走到一边去,不要在中间碍事。”这似乎跟很多管理理念相悖,但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无为而治”却有相通之处,于淼很认可。
  
  权威来自勇于承担责任
  
  在舞台上发光发亮的是下属,自己权威感如何建立呢?“管理到了一定阶段,作为个人要意识到我不可能是专家,我的工作是找到专家找到最优秀的人把事情做好,管理者的角色是资源的配置。不管你有多大能耐,都不能把所有HR内部的东西全学得非常透彻。什么事情让一个管理者骄傲?那就是下面的所有人都比我强,他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都远远超过我,这样我就是最成功的。”
  找到优秀的人,需要资源的时候帮助他们找到资源,下属犯了错误自己能够去承担责任,于淼认为做到这三件事,威信就会自然而然地建立。遇到问题,老板比谁跑得都快,员工怎么去信任他?建立人跟人之间的信任,与员工同舟共济,这是很重要的。
  2008年于淼积极推动的领导力提升和弹性工作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于淼的梦想之一是在五年到十年之内把陶氏大中华区的“领导力论坛”做成一个品牌,像GE和IBM一样,培养很多杰出的管理人才。
其他文献
它建构了一个全方位的多业务平台  风险管理和法律合规将是瑞银中国立于不败之地,并且在未来保持长久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瑞银集团仍然身处全球金融危机的风口浪尖,由于在美国次贷市场上的投资,瑞银集团受到次贷危机的巨大冲击。最新数据显示,瑞士银行去年全年亏损210亿瑞士法郎,为瑞士企业史上最大的亏损规模。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瑞银在中国的三大业务板块却都在稳步推进、蒸蒸日上,表现出一片“风景这边
期刊
SaaS前景并非一片光明  前不久,易观国际发布研究报告称:到2011年,中国SaaS市场规模将达528~L元,增长率为63,5%。就目前SaaS市场现状而言,这个预测似乎过于乐观了。  SaaS概念在中国起步于2004年,通过互联网在线租赁使用的方式,打破了传统软件高购买成本和维护成本,对中小企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短短几年中,电信运营商、传统管理软件厂商、电子商务提供商、IT服务厂商、互联网
期刊
人人都能成为高绩效员工    作为一个领导,究竟应该如何发掘、培养员工的潜力,让员工的能力得以发挥?首先,你要常常给予员工正面的评价。当员工表现优良时就要不吝惜地给予明确的回馈,让大家知道,你期望的行为是什么。其次,要思考用什么新方式,延伸员工现有的优势。你要常常思考员工经具有的能力有哪些,这些能力如何转成需要的技巧。要发掘员工潜力,你还必须询问员工喜欢做什么事。如果没有率先了解员工的期望,反而可
期刊
要熟知消费者定义价值的方式和对经济衰退的反应  做海外销售,比较可取的策略是先在相邻的国家开展销售,再扩展至别国。  不断恶化的金融危机,对不少全球经营的企业造成了严重冲击。中国著名企业联想集团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2005年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后,联想成为中国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Z--,开始全球营销,并着力打造全球品牌。但如今看来,这个梦想的实施并非当初期望的那么容易。  在不景气情
期刊
靠“聪明的力量”推出新商业模式,创造新价值取向    实质上,在以往的经济衰退期,仍然诞生了很多非常伟大的公司!比尔盖茨就是在1981年经济萧条的时候建立了微软。美国航空公司在1981年推出了旅客里程计划—因为当经济出现下滑的时候,人们会考虑减少搭乘飞机,改用其他交通形式。因此,经济萧条的时候正是那些聪明的公司推出新兴商业模式,创造新的价值取向的良机!  要做到这一点,企业该怎么办?    应中欧
期刊
这个产业正受到各方投资者的青睐  在线教育机构应形成自己的人际关系社区,用虚拟社区提高已有用户的忠诚度  目前,中国教育培训整体规模达到3500亿人民币,并且正在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企业数量已超过10万家。随着通讯产业飞速发展、网速的不断加快、视频信息的便捷使用等因素,在线教育成为培训行业发展的新契机,成为最具“钱景”的朝阳产业之一。    优势明显    在线教育行业的优势极为明显。第一
期刊
要通过服装建立自己的权威感  女高管在公司里往往是魅力的代名词,她们的审美风格会引导公司的审美文化,她们自身的职业形象也是其人格魅力不可缺少的元素。作为女高管,如何彰显自己既有格调又引领时尚的职业形象?我们邀请五位嘉宾,分享她们的心得与体会。    张萍 专业稳健是理性美    我认为一个有魅力的职业形象应该是专业的、健康的、自信的、向上的,作为高管,你的职业形象是什么样子,传导出来的信息肯定会对
期刊
HR疲于为核心人才流失灭火,总裁应负首要责任!  通过HR外包,把辅助性的管理工作交给更专业的公司,是招到优秀人才行之有效的做法  长期以来,在资方和雇员(包括非股东高层管理层)利益发生本质冲突的时候,HR的功能就是灭火器、挨骂者,而总裁并没为HR承担责任,涉及与高层管理层冲突更严重。这种矛盾越来越激化,甚至挫伤企业竞争力。那么,如何调整与HR的关系?  首先,总裁要给予HR独立地位,即相当于准高
期刊
擂台·争鸣  工资遭泄密,老板应该怎么处理?  某公司实行的是薪酬保密制,只有老板、HR经理及薪资主管了解全部情况。最近,技术部的几个同事在吃饭时聊起了大家的工资,几句来回,就把彼此的工资和其他部门的工资了解得八九不离十,办公室其他人也听得一清二楚。这下可不得了了,工资低的人郁闷,工资高的人尴尬,特别在部门内部,员工之间的关系一下子微妙起来了。老板对于员工私下讨论工资非常不满,要求HR总监立即拿出
期刊
从2002年如家在北京建立第一家如家快捷酒店,5年之后,2006年如家在纳斯达克上市,到2010年6月我们拥有近700家酒店,市值超过100亿元,到2011年酒店就要扩张到1000家,员工达到3.5万名。如家超常规可持续发展,到底依靠什么?  我们认为主要有三个成功要素,第一是我们很幸运生在中国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国家,30年的飞速发展。第二,我们有领先的商业模式。如家的成功,抓住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