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刊理由
金融,事关国计民生,对企业来说,更是生死悠关的大事。如何运用好“金融”这个武器,让它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出最大的贡献,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全球经济萧条,我国经济也已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金融部门更应该学会腑下身子,倾听中小企业的心声,只有把中小企业扶持起来,中国的金融才更具备抵御风雨的能力。
继桥头堡战略实施后,中央又批准设定了云南、广西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中央把关系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及改革的重点放到了云南,把云南从改革的末端推到了前沿。中国通往印度洋的交通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同时建设,但是为什么把金融改革突然提到前面呢?
因为金融业的发展,已经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在发达地区,金融市场早已建立起来,要改变难度很大。而云南金融欠发达,又担负着桥头战略的重要任务,一张白纸好绘蓝图,可以搞一些先行先试的金融实验田,为全国金融改革做贡献,为沿边改革开放奠定坚实的基础。沿边金融综合改革怎么改?首先要确立标准:
一个标准:金融是不是有效为实体经济、地方经济发展、三农经济服务。
二个标准:对外贸易服务、对外投资便捷、边境结算便捷、边境货币兑换方便、快捷、高效。
三个标准:人民币南下、人民币出去,回笼方便,境外企业通汇方便,为人民币国际化做出贡献。
如果按这三个标准来做,对照一下我们现有的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我们就会发现问题的实质:
1、中国的钱都跑到哪里去了?四万亿元带动十几万亿元,90%铁路、公路、基础没施、房地产、国企、央企等,形成了难以短期收回的资产,推动了房地产泡沫,造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
2、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中小企业、实体经济,得不到资金支持纷纷倒闭,中国民营企业解决了90%的新增就业人口;提供了80%的社会商品;提供了70%的出口;提供了60%的税收;占GDP的50%以上。在科技创新方面,80%以上的科技产品来自于中小企业,但是他们得到银行的支持不到15%,小微企业不到5%;
3、中国30年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就,来自于民营经济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企改革,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最具活力、增长最快的还是民营经济。但是现有的金融体系,已经支撑不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普通民众和广大中小企业,对现有金融体制早已心生不满,要求推进金融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
4、云南的中小企业融资难,与全国相比问题更加尖锐,矛盾更加突出。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五个不合理:
(1)金融结构布局不合理,改革初期沿海金融四分天下,云南金融一分天下。银行难贷款、资本市场上不去、外资少、地方金融没发展起来;
(2)银行体制不合理,大小银行同质化竞争,没有特色,“贵族化”倾向严重,管理体制僵化,吸收了80%的存款,却拿去扶持20%的“贵族”;
(3)银监会监管制度不合理,对银行管得过死,对中小企业,一般只发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调头对企业是生死关,香港银行业是滚动贷款的。对抵押品条件苛刻,只重视房屋作为抵押品,对机器设备、厂房很难作为抵押品;
(4)服务体制不合理,金融产品单一,贷款收入占银行收入的80%以上,国外银行主要靠金融服务收入,贷款收入仅占5%;
(5)金融垄断不合理,我国银行几乎都是国有控股,国家赋予银行天然的存贷差,而所有银行都有国家的信用保证,只要批准设立了银行,赚钱一点不难,哪里还有动力去创新?
那么金融改革将从哪里入手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明了方向,三中全会《决定》在金融领域重点提及了三个关键词:一是要做普惠金融;二是要以真正的市场化为决定性作用重新配置资源。三是要把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其中普惠金融一词的概念来自于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孟加拉国平民银行的创始人默罕默德.尤努斯教授。他创办的平民银行颠覆了传统银行的观念,信贷权是人权,每个人都应该获得金融服务的权利,穷人的信用比富人好,银行可以为穷人提供无抵押担保的贷款而获益。
为什么我提出把发展普惠金融,作为云南沿边金融改革的突破口呢?列宁说过:“不可能在一个文盲的国家建成社会主义”。我认为,也不可能在一个金融文盲的地区建成金融中心。发展普惠金融的意义,首先在于金融扫盲,让金融深入每一个家庭,为每一个生产者服务。
孟加拉国比中国贫穷落后,他们在发展普惠金融方面,却比我们要做的好。他们有什么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呢?我们云南发展普惠金融方面,又有哪些创新呢?笔者着重介绍孟加拉国平民银行是怎样建立的,对我们沿边金融改革有什么启迪?我们云南省工商联发起成立的云南金控股权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又做了哪些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责任编辑:施凤仙
金融,事关国计民生,对企业来说,更是生死悠关的大事。如何运用好“金融”这个武器,让它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出最大的贡献,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全球经济萧条,我国经济也已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金融部门更应该学会腑下身子,倾听中小企业的心声,只有把中小企业扶持起来,中国的金融才更具备抵御风雨的能力。
继桥头堡战略实施后,中央又批准设定了云南、广西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中央把关系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及改革的重点放到了云南,把云南从改革的末端推到了前沿。中国通往印度洋的交通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同时建设,但是为什么把金融改革突然提到前面呢?
因为金融业的发展,已经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在发达地区,金融市场早已建立起来,要改变难度很大。而云南金融欠发达,又担负着桥头战略的重要任务,一张白纸好绘蓝图,可以搞一些先行先试的金融实验田,为全国金融改革做贡献,为沿边改革开放奠定坚实的基础。沿边金融综合改革怎么改?首先要确立标准:
一个标准:金融是不是有效为实体经济、地方经济发展、三农经济服务。
二个标准:对外贸易服务、对外投资便捷、边境结算便捷、边境货币兑换方便、快捷、高效。
三个标准:人民币南下、人民币出去,回笼方便,境外企业通汇方便,为人民币国际化做出贡献。
如果按这三个标准来做,对照一下我们现有的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我们就会发现问题的实质:
1、中国的钱都跑到哪里去了?四万亿元带动十几万亿元,90%铁路、公路、基础没施、房地产、国企、央企等,形成了难以短期收回的资产,推动了房地产泡沫,造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
2、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中小企业、实体经济,得不到资金支持纷纷倒闭,中国民营企业解决了90%的新增就业人口;提供了80%的社会商品;提供了70%的出口;提供了60%的税收;占GDP的50%以上。在科技创新方面,80%以上的科技产品来自于中小企业,但是他们得到银行的支持不到15%,小微企业不到5%;
3、中国30年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就,来自于民营经济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企改革,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最具活力、增长最快的还是民营经济。但是现有的金融体系,已经支撑不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普通民众和广大中小企业,对现有金融体制早已心生不满,要求推进金融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
4、云南的中小企业融资难,与全国相比问题更加尖锐,矛盾更加突出。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五个不合理:
(1)金融结构布局不合理,改革初期沿海金融四分天下,云南金融一分天下。银行难贷款、资本市场上不去、外资少、地方金融没发展起来;
(2)银行体制不合理,大小银行同质化竞争,没有特色,“贵族化”倾向严重,管理体制僵化,吸收了80%的存款,却拿去扶持20%的“贵族”;
(3)银监会监管制度不合理,对银行管得过死,对中小企业,一般只发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调头对企业是生死关,香港银行业是滚动贷款的。对抵押品条件苛刻,只重视房屋作为抵押品,对机器设备、厂房很难作为抵押品;
(4)服务体制不合理,金融产品单一,贷款收入占银行收入的80%以上,国外银行主要靠金融服务收入,贷款收入仅占5%;
(5)金融垄断不合理,我国银行几乎都是国有控股,国家赋予银行天然的存贷差,而所有银行都有国家的信用保证,只要批准设立了银行,赚钱一点不难,哪里还有动力去创新?
那么金融改革将从哪里入手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明了方向,三中全会《决定》在金融领域重点提及了三个关键词:一是要做普惠金融;二是要以真正的市场化为决定性作用重新配置资源。三是要把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其中普惠金融一词的概念来自于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孟加拉国平民银行的创始人默罕默德.尤努斯教授。他创办的平民银行颠覆了传统银行的观念,信贷权是人权,每个人都应该获得金融服务的权利,穷人的信用比富人好,银行可以为穷人提供无抵押担保的贷款而获益。
为什么我提出把发展普惠金融,作为云南沿边金融改革的突破口呢?列宁说过:“不可能在一个文盲的国家建成社会主义”。我认为,也不可能在一个金融文盲的地区建成金融中心。发展普惠金融的意义,首先在于金融扫盲,让金融深入每一个家庭,为每一个生产者服务。
孟加拉国比中国贫穷落后,他们在发展普惠金融方面,却比我们要做的好。他们有什么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呢?我们云南发展普惠金融方面,又有哪些创新呢?笔者着重介绍孟加拉国平民银行是怎样建立的,对我们沿边金融改革有什么启迪?我们云南省工商联发起成立的云南金控股权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又做了哪些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责任编辑:施凤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