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风筝传承与保护思考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d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皋风筝制作技艺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保护价值,而其中板鹞制作技艺,更是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被录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如皋风筝传承遇到后继无人的历史困境,发展困难,虽说政府出台多项政策进行保护,但因与艺人的实际生产生活相脱离,收效甚微。笔者在根据多次实地调研后,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传承;保护;政府;民间;高校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190-2
  无论是南通如皋,还是北京、天津、潍坊等地,风筝传承与发展困难已是不争的事实。诸如“郭氏风筝”的如皋风筝传承困难的原因,除了成本高、卖不出去和没人学等因素外,整个风筝文化生态环境的破坏才是致使传承不下去的根本原因。
  风筝文化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对如皋风筝传承影响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首先,现代的生活方式消解了传统风筝文化。现代化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与外来文化的冲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审美取向,也动摇了风筝这种民间文化赖以生存的根基。以前如皋地区有广阔的滩涂与空地,加上强劲的海风,人们可以自由放飞鹞子,然而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如皋农村原有的样貌,大片土地被开发建设成高楼大厦,林立的高楼不仅压缩了百姓户外放风筝的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海风的进入。而且电子产品与现代玩具的层出不穷,让现代儿童有了更多的娱乐方式,青少年对风筝丧失了兴趣。更重要的是,现代人对传统节俗的情感变得淡漠,使风筝丧失了最佳放飞时机。以前清明节、重阳节都是如皋人放风筝的盛大节日,而现在,这些传统节日都变成了正常的周末一样,放风筝等传统户外活动被走亲访友、外出旅行所取代。
  其次,机器和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手工技艺冲击严重。虽说农民是民间艺术文化传承的主体,但在农耕经济社会里扎风筝不是如皋地区农民的主要职业,只是作为兴趣在做,而真正制作优秀的是专门从事这行业的手工艺人,他们以此为生计,所以,风筝在早期就是作为商品而被制造。如皋风筝别具特色,精妙绝伦,但它的制作却是相当繁琐,要经过“扎、糊、绘、放”四艺中的十几道工序,再加上板鹞上配备几十甚至上百个的哨口,工时之多可想而知。而机器带来的产业化革命对传统手工艺影响巨大,如皋风筝制作行业的费时费力、产量低、成本高,造成在与机械化产品竞争中遭受淘汰的危险。
  所以归根结底,现代如皋地区风筝传承困难的根本因素在于现代社会下风筝文化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以,我们保护如皋风筝发展时,应该整体考虑,维持风筝文化生态环境的稳定。
  解决如皋风筝传承难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风筝保护涉及到民间文化生态,是一个系统工程。从长远看,零星和片的保护是不够的,还得抓住根本,从文化生态重建方面入手,才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内容、丰富内涵,把风筝文化与现代新观念结合,转化为现实的凝聚力和内驱力,使历史悠久的如皋风筝散发出时代的气息。
  笔者通过多次实地调研与访谈,并参照北京、天津、潍坊等地风筝发展保护状况,对如皋风筝的保护有以下浅显思考:
  第一,如皋风筝保护还需以政府支持为主导。现在如皋风筝在传承保护过程中,主要以民间自发保护为主,政府虽有政策支持但力量不足。由于早期时候风筝与当地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所以风筝在如皋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即使到现在,仍存在一大批风筝爱好者。为了很好地传承如皋风筝,他们自发形成了多个风筝组织和协会,许多镇还有专门的老年风筝队,为如皋风筝的宣传与传承尽自己的力。可在现代化商品经济社会中,让风筝这样的传统手工艺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适应社会变迁而不断地传承下去,紧靠个人和民间组织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特别是在整个文化生态遭受破坏时,政府通过立法,给予更大政策与经济上的资助显得尤为重要。潍坊风筝的兴盛,即证明了凡是成为地方品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政府都是可以花大力气的。
  在非遗保护的问题上,政府的主要职责应该是搭建政策平台(既要有宏观政策,也要有细节措施)和资金平台。可以说,如皋政府还是按照国家指示重视非遗保护工作了,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方案,但效果不显著,一来因为力度不够,口号比实际工作更响;二来没有依据实际问题,纸上谈兵。比如政府把水绘园旁边的房子给了“郭氏风筝”作展览馆,既可以宣传当地传统民间文化,又可以让郭氏风筝谋得生路,传承下去。可政府要求“郭氏”每年交近2万元的租金,而且合同只签三年,如果三年后有出租金更高者即可得到该门面房,而不管它是否为从事民间艺术品制作与销售。再者,对传承人虽有资金补贴,但贵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郭承凯一年也就1000元,对于保护工作杯水车薪,而其满足政府资金资助的条件则是年销售额达50万元以上,所以,政府宣传的保护政策在“非遗”保护工作的现实中显得微不足道。如皋风筝需要政府更有效、更大力的支持。
  当然,除了政策与资金上的支持,政府也应为地方民间文化艺术搭台,举办一些民间艺术展、艺术交流等形式活动,让如皋风筝有展示其风采、对外交流的舞台。设立非遗专项资金,选取合适室外公共场所,定期举办风筝比赛活动,对扎得好、放得好的艺人与爱好者发放证书,予以精神鼓励。长此以往,放风筝将成为市民热衷喜爱的娱乐活动,传承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压力自然将减轻。
  第二、艺术高校等科研机构为人才培养“保驾护航”。非遗传承的主体是人,如皋风筝技艺传承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后继无人,这除了有现代人对传统风筝情结淡化外,我国高校等科研机构缺少培养专业工艺美术人才教育体制也有密切联系。更好的传承应该是继承前人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提升,所以要掌握好风筝技艺一要有良好美术基础,二要有聪明有悟性,三要坚持长期的系统训练。传统的子承父业、拜师学艺的传统传承模式在现代教育体制下不再适应,我们现在的高效很少设有传统手工艺的教学课程,高效学生自然接触不到风筝制作技艺的训练。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很少设立相关传统手工艺课程,一般的艺术院校多开设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绘画等专业,传统工艺美术类只有小部分,且多为陶瓷、纤维、玻璃、金属等现代手工艺为主,很少开设传统手工艺类专业,相关手工艺也很少,这可能是基于学生就业的考虑。但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培养了一批只会在纸上画图、空有设计思维和理论知识,而不会动手的设计师或工艺师。
  所以,我们可以尝试在高校设立专门的传统工艺美术类专业或课程,聘请著名风筝艺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进课堂,为风筝研究与传承培养高层次的后备人才。而在中小学阶段设立传统手工艺课,发挥风筝综合性的特点,让孩子们在动手的过程中学到物力学、空气流动学等自然学科知识,既开发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也增长他们丰富的课外知识。可喜的是,如皋“郭氏风筝”传人郭承毅、单峰多次被当地的中小学邀请到课堂讲述风筝文化、教授风筝制作技艺。但这毕竟是偶尔为之,有作秀之嫌,能否长期保持这样的积极性,让每一届的学生都能接触到极具本土艺术特色的风筝工艺呢?
  把特色板鹞风筝与美术课程结合起来将是很好的方式。编写一本专门介绍风筝艺术(尤其是当地板鹞)美术教材,通过身边生动直观的民间艺术品与亲手制作,来改变传统美术教育的说教模式。
  如皋风筝的保护工作非一蹴而就,却是迫在眉睫。形成以政府支持为主导,民间组织协同保护的模式,将是如皋风筝焕发新活力的重要举措。
  作者简介:
  陆培亚,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现代手工艺专业。
其他文献
摘要:“艺术歌曲”作为一种特定的音乐体裁,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内涵,以及细腻、准确、精美的演唱特点,被称为“歌曲中的精粹”。本文重点研究艺术歌曲的演唱对提升学生声乐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艺术歌曲;声乐;综合素质;影响  中图分类号:J6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166-1  一、提升演唱技巧  正确的音乐表现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怎样能够强有力地准确地刻画这一
面部表情表达人的内心情感,是人喜怒哀乐的最佳表演舞台。在舞蹈表演中,身体表现力更多的是一种故事的叙述,而丰富的面部表情却更能细腻的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将面部表情与肢
摘要:声乐学科在发展过程中被无数歌唱家不断创新,有了很多的流派。声乐在中国主要分为美声、民族、通俗,近年来又出现原生态唱法。那么中国的声乐学生怎样才能更好、更快地掌握美声唱法的要点?美声训练又该从哪里入手呢?给出一些新的思考。  关键词:美声唱法;共鸣;声乐  中图分类号:J6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165-2  美妙的歌声是无价之宝,能使歌者感到无限的
摘要:基于当前杉木的应用现状的基础,分析杉木不同种类的不同特性,从铺装及园林小品布置等方面阐述了杉木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价值;探索归纳杉木在园林中的处理手法,提出了杉树在现代园林景观中所起到的作用,总结出杉木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原则。在当前倡导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下,促进杉木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关键词:杉木;景观;运用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
摘要:苏州评弹是盛行于江南一带的地方曲艺,分为评话和弹词两部分。评弹音乐的唱腔流派主要说的是弹词。弹词中的唱是说的演唱,弹是乐器的伴奏,这样说、噱、弹、唱就形成了弹词的一个整体。本文主要以了解苏州评弹音乐唱腔流派从古至今的变化与发展为目标,同时尝试研究其音乐变化与时代变迁的关系。  关键词:苏州评弹;弹词;流派;唱腔;发展  中图分类号:J8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
摘要:应用民族音乐学是民族音乐学家共同推进和展开的一项实践活动,它不但是一项个体的选择,而且是一项群体选择,它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传统文化;实践  中国分类号:J6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161-1  一、引言  应用民族音乐学是集开放性与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大大地扩展了音乐人的视野,而且可以促进音乐人研究音乐观念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本
摘要:声音是听觉上的语言,人们最本能地感受着它所传递给你的话。由此,在戏剧舞台中,音乐音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导演所叙述的听觉语汇,是舞台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导演通过音乐音响的运用,强有力地拨动着观众的心弦,让观众更加深刻地明白导演和剧作家在这部戏中所要表达的主题和内涵。好的音乐音响,带给观众的,是如同视觉甚至会超越视觉的震撼效果。  关键词:戏剧;音乐;舞台  中图分类号:J818文献标识码
传统戏曲及我们今天的民族声乐都是通过清晰的语言、动听的歌喉,直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艺术。学习借鉴戏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的音乐综合力,是有效促进民族声乐提高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学习借鉴中,我们也应注意戏曲表演与歌曲表演的差异,而并不是使民族声乐戏曲化。要坚持在继承中创造,在借鉴中发展,走出一条声乐与民族、传统与现代的人共同理解、接受的路子。而常派艺术无论在演唱、表演和情感方面都与民族声乐有着千丝万缕
一、内容  从建构文化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建筑体的艺术美感在一定范围下是特殊的,建筑体的艺术美感体现在使用性和结构美两个方面,就使用性来说,建筑体的最终目的性是“空间”。正如法国伟大的建筑理论家欧仁·埃马纽埃尔·维奥莱-勒-杜克所描绘的不朽理论著作《建筑的对话》中映射的一样。  从建筑空间的艺术性来谈起,无异于更加生动的阐述我的观点,艺术本身是在人类文明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如同石壁上的图腾,被
摘要:随着萨克斯管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学习萨克斯管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并掌握科学的方法。气声演奏法无疑是众多方法中较科学的一种,在萨克斯管演奏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萨克斯管;原理;科学技法  中图分类号:J6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163-1  优美动听的萨克斯管音乐现在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喜爱,尤其它近乎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