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几点体会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ke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化学教学;计算能力;教学梯度;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解题技巧;归类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1—0084—01
  
   一、合理设计教学梯度,引导学生逐步深入
   在初中化学计算中,解综合题最伤学生脑筋,学生总觉得无从下手。这类题目看似复杂,其实质却是一些简单题目的复合。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合理设计教学梯度,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处,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某溶液中含有NaCl、Na2SO4、Na2CO3三种钠盐。在此溶液中加入40克10.4%的BaCl2溶液刚好完全反应,共产生沉淀4.32克;再用足量的稀HNO3处理沉淀,产生0.44克气体;在滤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共产生8.61克沉淀。求原溶液中含三种钠盐各多少克?
  由于大多数学生一时无法理清此题的解题思路,于是我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
   (1)在NaCl、Na2SO4、Na2CO3中,哪些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物是什么?
   (2)有Na2CO3、Na2SO4共24.8克,其中含Na2CO3 10.6克,用足量的BaCl2与其作用,共产生沉淀若干克,再用稀硝酸处理,能产生多少克CO2?
   (3)若要生成143.5克AgCl,需NaCl多少克?
   做完这些练习,学生似乎有底了。但教师必须提醒学生,滤液中的NaCl有三个来源,既有原混合物中的,又有Na2CO3、Na2SO4分别与BaCl2反应生成的。
   二、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拓展学生解题思路
   1.一题多解: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学会用多种途径和方法解决问题,有效拓展解题思路。
   例如,将13克Zn投入到100克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求得到溶液多少克?
   解决上述问题有三种途径:一是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即用Zn的质量加上稀盐酸的质量,再减去产生的氢气质量;二是根据溶液的概念计算,即溶质(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加上溶剂(水)的质量;三是用增量法计算,即先求出发生反应后溶液增加的质量,再加上反应之前的溶液质量。用多种解法解题后,再让学生进行比较,找到最简便的方法。
   2.一题多变:通过“一题多变”的训练,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效提高其应变能力。
  例如,加热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完全反应并冷却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5.2克,其中MnO2的质量分数为15.3%,求共生成氧气多少克?反应前混合物中含有KClO3多少克?
   学生已经知道,在上述反应前后,MnO2的质量保持不变。此题难度不是很大,只要教师适当进行点拨,学生就能很快确定思路并解决问题。可在此基础上,将题目改为“现有KClO3和MnO2的混合物54.4克,加热片刻后,混合物中MnO2的质量分数由原来的9.9%增加到15.3%,求共生成氧气多少克?其中被分解的KClO3有多少克?题目改变了,审题角度也变了,思维方式也必须跟着变。多进行一题多变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会越来越开阔。
   三、找准突破问题的关键,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常规的计算思路和方法,还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学会从问题的关键处入手,使问题快速得到解决。
   例如,在一定温度下,有某种物质的溶液若干克,将其分成两等份,一份通过自然蒸发减少水分20克,溶液即变成饱和溶液;另一份通过加入6.8克该物质后,也变成了饱和溶液,求此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
   此题数据不多,许多学生对如何解题感到很迷茫。教学时可从复习饱和溶液的概念入手,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最终得出“第一份溶液自然蒸发减少的水分与第二份溶液中加入的溶质,能恰好形成饱和溶液”的结论,使问题迎刃而解。
   四、适时举一反三,让学生触类旁通
  有些类型的化学计算题,虽然在形式上有所变化,但其实质却仍然未变,在教学过程中,可对这类题目进行归类训练。
   1.将200克98%的H2SO4稀释为25% H2SO4,能得到的溶液多少克?
   2.将200克98%的H2SO4稀释为25% H2SO4,应加入水多少克?
   3.要得到200克25% H2SO4,需要98%的H2SO4多少克,应加入水多少克?
  上述三个题目,虽然在表述上和计算要求上都不尽相同,但其实质却是一样的,只要让学生牢牢抓住“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这一关键,懂得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此类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同属一种类型,教学中可以放在一起进行研究,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编辑:谢颖丽
  
其他文献
限制反刍家畜实现对饲料高效利用和畜产品最大产出的主要因素是必需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必须由瘤胃降解蛋白为原料合成的菌体蛋白和瘤胃非降解蛋白从小肠供给。家畜才能实现肉
孩提时代,糖对人们来说是神秘而又甜蜜的,那包在花花绿绿的“玻璃纸”里面的小块块,点缀了多少代人的童年梦?但是,随着人们的长大成熟,曾是那么美妙的精果、渐渐变成了肥胖、糖尿
海尔荟萃多项精锐科技,在顶部烧烤的基础上,新增底部烧烤功能,推出“双面烧烤微波炉”,全面满足您的美食渴望。双管齐下,倍增高能,海尔“双面烧烤”微波炉,两面烤,味道双倍好。
期刊
在低温时,抗冷性不同的两个玉米品种的 H_2O_2含量升高,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同工酶数增加,且前三个指标的变化都是不抗冷品种大于抗冷品种,这说明,这三个指标可以
〔关键词〕 数学教学;学习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 G633.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1—0045—01  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十多年,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有些教师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标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
〔关键词〕 中学英语教学;新课程改革;生活性;实践性;实效性;发展性  〔中图分类号〕 G633.41〔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1—0046—01  教师素质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习惯等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然而,透过一些表层现象,笔者发现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偏离课改本位的情况比比皆是,主要表现在英语
本文通过对山阴县山阴城镇农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提出在这里发展农牧区生态农业的构想。并运用粗线条勾勒的手法设计出该生态系统的平面图。
世界卫生组织将2001年确定为“精神卫生年”,2001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精神卫生:消除偏见——能于关爱”,各类精神和心理行为问题等精神障碍是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一类疾
采用座标公里网监测系统的方法对山西永济各个耕层土壤类型的养分状况进行了动态监测和评价,发现1988年永济耕层土壤的全氮量和速氮量较1983年均有显著增加,这与近年来氮肥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