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上,尝试突破“组织教学、导入新课、介绍作品、聆听作品”等简单的旧模式,探索总结一种“以聆听为基础,想象为生发的‘三趣四美’”新模式。把兴趣、情趣、乐趣贯彻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作品营造的自然美、挖掘作品蕴藏的内涵美、拓展作品散发的外延美、体验作品表现的意境美。
【关键词】音乐 欣赏 教学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197-03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以前我们是按照教材教法中的“组织教学、导入新课、介绍作品、聆听作品”等一套单调、枯燥的模式,教师把自己的认知和体会灌输给学生,说者滔滔、听者茫茫,实質上割裂了教与学的关系,学生没能真正参与音乐欣赏活动。
在中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一种“以聆听为基础,想象为生发的‘三趣四美’”教学模式,即把兴趣、情趣、乐趣贯彻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作品营造的自然美、挖掘作品蕴藏的内涵美、拓展作品散发的外延美、体验作品表现的意境美。综合运用相关姊妹艺术,努力塑造学生和谐完整的人格。
一、在聆听中插上想象的翅膀
没有音乐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变得毫无意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决定了我们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途径,必须建立在“以听为中心”的原则基础上。通过细心聆听、悉心感受作品表现的情感,插上我们想象的翅膀,去积极探究、表达自己对所听音乐的独立感受和见解。
1.在聆听中感受
“音乐内涵的多义,情感的丰富,意象的漂浮不定,让人在多次重复的欣赏中引起不同的想象、联想,获得种种不同的感受。”我们通过细心聆听,引导学生由低层次的直觉“倾听”向高层次的情感“聆听”发展,使他们想象出音响背后的多彩画面,感受到音符串起的各种情感,获得丰富的音乐感知,从而进入艺术审美欣赏的自由境界。
欣赏二胡曲《二泉映月》,开始时,让学生带着“曲名能否表现乐曲的内容和情绪”这个问题来听,在分段欣赏的乐曲声中我适时地向学生讲解作品的时代背景、阿炳的身世与曲名的由来,并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乐曲的基本主题、曲式结构和标题音乐的表现功能,再完整地欣赏《二泉映月》,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在旧社会中遭受压迫与剥削的劳苦大众那痛苦的呻吟和悲愤的呼唤,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在领略音乐自身美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作品所具有的丰富内涵。
2.在感受中想象
感受是可知觉的,想象是不具体的。音乐的想象不全依赖表象材料的分析与综合为精神内容,它有一个心理转换的想象过程,而想象中营造的“形象”和“意境”恰恰是我们潜移默化地感染和教育学生的关键所在。
著名音乐家廖乃雄先生指出:音乐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条有效途径,但是音乐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培养人的想象力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呢?感悟与实践是想象的摇篮。
钢琴曲《致爱丽丝》是贝多芬以简练笔法描画的一位少女形象的音乐素描,但爱丽丝是谁,至今仍不清楚。随着音乐的展开,清晰流畅的旋律描画了少女天真、单纯、俏皮的举止。中间有两个插段,第一插段出现明朗欢快的音乐,表现少女青春活泼的喜悦气氛,似乎在和她的小伙伴们游戏玩乐;第二插段却色彩暗淡,好像她的小脑袋里想起了什么不顺心的事,流露出少女略带烦恼的情绪。但少女的烦恼犹如空中漂浮不定的云,一瞬间就过去了。最后一串连贯的音符,又让我们看到了少女纯真无邪的欢乐表情。我们分明可以想见一个德国上层家庭的客厅里,一位容貌俏丽的少女正在用她那小巧纤细的手指练习钢琴,叮咚流水般的琴声与少女优美的身影融为一体。
3.在想象中表达
音乐欣赏者的三度创作是表达聆听音乐作品后的感受,但是想象中营造的“形象”和“意境”,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往往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实际操作中包括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适时引导他们对所听音乐做出积极的反应。
这种“积极的反应”就是音乐表达,是想象获得的感受即“通感”作用下的一系列举动:语言表诉(讲讲音乐说了什么),身体动作(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内心感受(情感体验),歌唱反应(通过试唱再现主题)以及即兴演奏(为所听音乐编配节奏)等。
二、“三趣四美”教学法刍议
本文探讨的“三趣四美”教学法,是以“趣”激发动机,以“美”愉悦学生身心,创设与教训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其中感受、陶冶,促使学生在审美愉悦中得到个性的全面发展。5
1.古调新韵说“三趣”
音乐教育属于美育的范畴。美育主要是通过审美活动过程,使人的审美趣味从低级引向高级,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种趣味教育。普通理解为音乐作品有趣,使学生听赏时有兴趣、互动环节有乐趣。
“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的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柢,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柢。”6趣味的解释是“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征。”这里的“特征”在音乐欣赏中笔者诠释为兴趣、情趣和乐趣三个层面。
(1)激发学生兴趣
中学阶段主要依靠精心选择的教学内容和新颖别致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可以发挥具体效应的最大功能。具体效应,就是运用形象比喻、语言生动、情节夸张、重点描绘、创设情境、形象直观等手段,使人深入其境,注意力集中,唤起丰富的想象,引起立体式的联想和情感共鸣,从而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乐曲《姑苏行》,采用昆曲调式,诱发人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引子部分描绘了一幅薄雾依稀的清晨,亭台楼阁隐幻其中的优美意境;色彩雅逸的主题音乐仿佛是人们在畅游园林,自然风光移步换景、目不暇接,令人怡然自得、流连忘返。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赞赏秀丽的江南,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让他们在优美的情境中感悟美的存在。我曾让一位擅长国画的学生在课堂上随着播放的音乐展开想象,即兴创作了一幅写意山水,激起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2)调动学生情趣
注重音乐声场群体效应。大家一起在教室里聆听音乐,由于受到群体情感信息的连锁反应和乐曲信息的激发而群情激动,再发挥群言效应,调动学生情趣。课堂教学时贯穿一条“生疑→质疑→释疑→求异”的探索线,使学生的情感与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充分交流,从而准确、深刻、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
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的前一次课,预留给学生“1976年我国发生了哪几件大事”的问题﹙生疑﹚。授课时在学生的发言中﹙质疑﹚撷取出粉碎了“四人帮”的话题,从而引出粉碎“四人帮”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全国人民载歌载舞、兴高采烈的动人场面﹙释疑﹚。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时,由于学生对于那个特殊年代下的中国人民有了理解,从而唤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求異﹚,使学生的情感与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充分交流,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有了更深刻地体验。
(3)注重课堂乐趣
“寓教于哪”的话题暂不讨论,这里的“乐”指“音乐”,还是“快乐”?笔者侧重于后者,即“乐趣”。无论兴趣、情趣、意趣,有“味”则“乐”涵其中;无论快乐、欢乐、娱乐,有“乐”则“趣”蕴其里。有“乐”才有“趣”,二者互为因果。以“趣”激发动机,学生在合乎规则的氛围中律动,进而达到静穆审度、超然尘表、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境界,这是教育精神之根本所在。
在音乐教学中,一方面强调音乐律动性带来的“乐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要能适时控制课堂节奏,让学生“乐开花”,不至于“乐开裂”;教师要清醒地知道自己的教学目标,避免乐而无度,最终一无所获。
2.浅斟细酌品“四美”
音乐的美感在一定的时空中展示、延伸,声音的形式在相互的关联中呈流动状态,“借助音乐的音响结构把大千世界生生不息的万端生机和无穷活力摄取过来,”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作品营造的自然美、挖掘作品蕴藏的内涵美、拓展作品散发的外延美、体验作品表现的意境美。恰如孟实先生所说的,“慢慢走,欣赏啊!”
(1)感受自然美
就美的本质说,自然美是美学的难题。乐曲“自然的人化”表现包括喜、怒、哀、乐、忧、思、愤等情绪。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创设一个符合乐曲主题理念的欣赏情境,使师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情感共振”,从而让学生深刻细致地感受乐曲营造的自然美。
电脑多媒体能够通过视听觉的综合作用,在短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处于与音乐情境相和谐的环境中,迅速与之发生情感共鸣,从而对欣赏的特定对象把握得更全面、更精确。譬如在播放《梁祝》的“引子”和“化蝶”时,可在屏幕上显现早春图景;在“抗婚”中,可选用越剧表演的片段;为使学生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可选用波涛汹涌的画面,发挥“通感”作用体会音乐形象。
(2)挖掘内涵美
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社会阅历等因素,他们对音乐的领悟呈现一定的表面化和随意性。音乐作品与一定时代、阶级、民族、先进的社会意识相联系,其精神内涵在乐曲的展示中,音乐形象通过学生的想象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而强烈地发挥作用。
为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作品蕴藏的内涵美,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手段启发学生自己去想象、挖掘作品的主题。欣赏二胡独奏曲《江河水》,我没有介绍作品,而让学生听完后描绘。音乐开头部分是揪人心肺、悲痛欲绝的哭诉音调,学生一听就议论是“讨饭”的,在描诉时果然围绕着“讨饭”的话题;我用多媒体配上“一个戴孝的女子在江边的孤坟旁呼号”的背景图,学生们“恍然大悟”:“噢~~原来是小寡妇上坟啊!”我告诉他们这是作品的雏形;这时我又给学生播放1937年东北沦陷时人们的悲惨生活以及觉悟后的人们英勇抗日的资料片,在令人心颤气噎的乐曲声中,日寇的烧杀淫掠,在学生的眼里是愤怒,随着杨振宇将军的就义,孩子们潸然泪下……整堂课我几乎没说什么话。
(3)拓展外延美
优秀音乐作品的外延美深邃无限,其意味更是隽永无尽。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拓展音乐作品的外延美,在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理解的同时培养其发散性思维能力。这里拓展的范畴还包括学生课堂的延伸。
在教学中,可以巧妙地安排同一体裁、同一题材,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同一作品的不同演奏等等。例如欣赏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可安排欣赏《土尔其进行曲》(同一作者);欣赏《十面埋伏》,可插入欣赏《霸王卸甲》(同一题材);欣赏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可同时欣赏舒伯特的《摇篮曲》(同一体裁);同样是演奏《梁祝》,俞丽拿的民族风味浓厚,吕思清的感情激烈奔放,西琦崇子则细腻委婉。
音乐欣赏教学的课时有限,我们要真正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必须将课堂延伸。组织课外音乐欣赏、校园广播、器乐演奏会、文艺演出、以班级为单位的联欢会等等,让音乐欣赏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4)体验意境美
意境指文艺创作中的情调、境界“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也。”体验音乐作品的意境美,要发挥“通感”原理,适时运用听、视、动、想等感官之间的交错、混合作用,引导学生进入乐曲所描绘的意境中,诱发学生想象,激起感情共鸣,使学生耳朵能“看”出、眼睛能“听”出音乐形象,启发他们能独立欣赏音乐,帮助学生深切体察感受音乐或优美、或壮美的意境。
欣赏《梁祝》时,我在衬以愉悦惬意的背景音乐且春光四溢彩蝶欢飞的画面旁,讲述梁祝为追求婚姻自由、反抗封建迫害而双双殉情化蝶的爱情故事;然后导入呈现部音乐引子05 32 | 1 ……(编配画外音);在欣赏展示部“抗婚”时,我悄悄拉上窗帘并把教室灯光逐一掐灭,让学生在晦暗中体会在封建礼教的牢笼中苦苦挣扎的英台要冲出桎梏追求爱情的氛围,学生屏住呼吸跟着英台(小提琴)一起和封建势力(铜管乐)抗争……仿佛看到了鼓点如雨、锣钹齐鸣,英台哭坟时雷电交加、人神共愤的悲壮情景;直到一声钹响,英台投坟、梁祝化蝶“05 32 | 1 ……”同学们掌声迭起,吐出一口长气并随着旋律哼唱起主题音乐……在这种情景创设中,师生被主人公真挚美好的爱情所感动,体验着乐曲意境的真、善、美。 三、音乐欣赏与相关艺术
艺术在自身的发展中,不断地经历着分化与综合的过程。在欣赏学习中,把音乐与舞蹈、戏剧、文学、美术等其他姐妹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和审美心理的发展。音乐欣赏教学,要注重以综合课的形式来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以提高其综合素质。
1.音乐欣赏与舞蹈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大序》)“诗,言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乐记·乐象》)还有很多类似的记载表明歌(音乐)舞(舞蹈)原本就是一体的。
“律动活动(随着音乐的大肌肉运动)是帮助学生感知音乐的重要途径……这种形式无论对成年人,还是对青年学生都是具有吸引力的欣赏方式。”如《掀起你的盖头来》、《瑶族舞曲》、《鸭子拌嘴》、《欢乐进行曲》、摇滚乐《Love me Tender》等等都是很好的范例。
2.音乐欣赏与戏剧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戏剧情节内容的特点是“冲突”,这种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必须具有高度集中和典型化,并朝着既定目标不断推进直致高潮。学生欣赏戏剧的意义是能在一定的时空中品味复杂的人生。
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先吃透戏剧表现的旨意再安排教学,在有限的课时里随着剧情的展示让学生品味出人生的酸甜苦辣,从而引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并将这一体验上升为理想的道德判断。
3.音乐欣赏与文学
教学中一是可以通过音乐作品背景资料的学习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二是可以通过音乐作品本身所展示的情境随堂撰写即兴短文。以此充实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例如琵琶曲《十面埋伏》以楚汉相争的故事为基础,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古代战争历史画卷,可以通过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的学习,增加其文史知识;古琴曲《流水》形象地表现了涓涓细水汇入江河的深远意境,隐含着借流水一往无前之势,喻人们奋勇向前之意,欣赏环节我反复播放六、七、八段,让学生把听到的感觉用文字写下来,然后在他们的即兴短文中择其优者,让他们在音乐声里放声朗读。
4.音乐欣赏与美术
或许远古先民们围着图腾浅吟高歌之时,这音乐与图画便是血脉相连的。音乐与美术的结合,能够形成视觉与听觉共通的音画效果,创设具体可感的审美情境,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与捕捉能力。如前例《故苏行》中那位学生所展示的写意山水;还可以调动班级学生一起画。
与音乐关系密切的美术类型有绘画、书法、雕塑、建筑等,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手段,打通各门类艺术学科的关系。例如在欣赏宁静的《春江花月夜》时,配以苏州园林的图片介绍是个不错的选择;《义勇军进行曲》的响起,则配以庄严肃穆的天安门和雄伟壮阔的万里长城等等。
音乐教育把那些高度发展的社会理念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以聆听为主旨的音乐欣赏教育,其根本要义是在综合多元中改变学生人格的片面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和谐完整化发展。
总之,音乐教育的全过程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塑造“人”的工程,“他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音乐欣赏教学由仅仅注重音乐技能的授受转向关注整体生命的存在,由有限的知识把握转向无限的人生理解。通过对人的审美能力的挖掘与培养、构建审美心理结构的完善而达到陶冶心灵、塑造人格的目的。
參考文献:
[1]《中小学音乐教育》2003年第4期P12.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P44,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中小学音乐教育》[M].2004年第3期,P17.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P40-4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5]参阅曹理 何工著《音乐学科教育学》[M].P81.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6]梁启超.《饮冰室文集》卷三十八《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P936,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
[8]曹理,何工,著.《音乐学科教育学》[M].P81.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9]学生可以很容易地从网上查询出1976年我国发生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相继逝世;唐山大地震;粉碎“四人帮”等三件大事.
[10]《中小学音乐教育》2004年第3期 P33 刘韶梅《在音乐意境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由于学生的想象寄寓于乐曲的旋律节奏之中,和乐曲的流程同步,欣赏教学中音乐形象的展现过程就是学生思想感情受到感染的过程,因此欣赏教学也是‘寓教于乐’的重要手段。”这里显然被释为“寓教于‘音乐’”,并代表着大多数“音乐论文”的观点,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寓教于乐”本意的延展。
[11]孔子说的是“乐(yuè)教”,《乐记》围绕“礼辨异,乐(yuè)和同”的命题论述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孟子认为“乐(yuè)之实,乐(lè)斯二者,乐(lè)则生已”,墨子则云“居必常安,然后求乐(lè)”,荀子干脆提出“乐(yuè)者乐(lè)也”的观点。(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虽然乐(yuè)乐(lè)之说莫衷一是,但音乐在社会上的教化功能已渐次被各种哲学思想所取代,今天 “寓教于乐” 的乐多指“乐趣”而言.
[12]赵宋光.《音乐美》[M].P9.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13]朱光潜.《谈美书简》[M].P173.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14]李泽厚.《美学四讲》,P74,北京:三联书店出版,2004年.
[15]《词源》P618.4,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88年.
[16]王国维.《人间词话》[M].P24,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7]按:此命题属于“拓展音乐外延美”的范畴,因文章结构需要而单列。
[18]王宏建,主编.《艺术概论》[M].P186,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
[19]曹理,何工,著.《音乐学科教育学》[M].P212.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0]按: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背景资料和综合知识都要搬到课堂上逐一讲解,否则就丧失音乐欣赏课的本质特征而沦为其他学科的大杂烩.
[21]曹理,何工,著.《音乐学科教育学》[M].P212.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2]李泽厚.《美的历程》[M].P11-27.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关键词】音乐 欣赏 教学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197-03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以前我们是按照教材教法中的“组织教学、导入新课、介绍作品、聆听作品”等一套单调、枯燥的模式,教师把自己的认知和体会灌输给学生,说者滔滔、听者茫茫,实質上割裂了教与学的关系,学生没能真正参与音乐欣赏活动。
在中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一种“以聆听为基础,想象为生发的‘三趣四美’”教学模式,即把兴趣、情趣、乐趣贯彻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作品营造的自然美、挖掘作品蕴藏的内涵美、拓展作品散发的外延美、体验作品表现的意境美。综合运用相关姊妹艺术,努力塑造学生和谐完整的人格。
一、在聆听中插上想象的翅膀
没有音乐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变得毫无意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决定了我们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途径,必须建立在“以听为中心”的原则基础上。通过细心聆听、悉心感受作品表现的情感,插上我们想象的翅膀,去积极探究、表达自己对所听音乐的独立感受和见解。
1.在聆听中感受
“音乐内涵的多义,情感的丰富,意象的漂浮不定,让人在多次重复的欣赏中引起不同的想象、联想,获得种种不同的感受。”我们通过细心聆听,引导学生由低层次的直觉“倾听”向高层次的情感“聆听”发展,使他们想象出音响背后的多彩画面,感受到音符串起的各种情感,获得丰富的音乐感知,从而进入艺术审美欣赏的自由境界。
欣赏二胡曲《二泉映月》,开始时,让学生带着“曲名能否表现乐曲的内容和情绪”这个问题来听,在分段欣赏的乐曲声中我适时地向学生讲解作品的时代背景、阿炳的身世与曲名的由来,并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乐曲的基本主题、曲式结构和标题音乐的表现功能,再完整地欣赏《二泉映月》,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在旧社会中遭受压迫与剥削的劳苦大众那痛苦的呻吟和悲愤的呼唤,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在领略音乐自身美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作品所具有的丰富内涵。
2.在感受中想象
感受是可知觉的,想象是不具体的。音乐的想象不全依赖表象材料的分析与综合为精神内容,它有一个心理转换的想象过程,而想象中营造的“形象”和“意境”恰恰是我们潜移默化地感染和教育学生的关键所在。
著名音乐家廖乃雄先生指出:音乐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条有效途径,但是音乐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培养人的想象力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呢?感悟与实践是想象的摇篮。
钢琴曲《致爱丽丝》是贝多芬以简练笔法描画的一位少女形象的音乐素描,但爱丽丝是谁,至今仍不清楚。随着音乐的展开,清晰流畅的旋律描画了少女天真、单纯、俏皮的举止。中间有两个插段,第一插段出现明朗欢快的音乐,表现少女青春活泼的喜悦气氛,似乎在和她的小伙伴们游戏玩乐;第二插段却色彩暗淡,好像她的小脑袋里想起了什么不顺心的事,流露出少女略带烦恼的情绪。但少女的烦恼犹如空中漂浮不定的云,一瞬间就过去了。最后一串连贯的音符,又让我们看到了少女纯真无邪的欢乐表情。我们分明可以想见一个德国上层家庭的客厅里,一位容貌俏丽的少女正在用她那小巧纤细的手指练习钢琴,叮咚流水般的琴声与少女优美的身影融为一体。
3.在想象中表达
音乐欣赏者的三度创作是表达聆听音乐作品后的感受,但是想象中营造的“形象”和“意境”,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往往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实际操作中包括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适时引导他们对所听音乐做出积极的反应。
这种“积极的反应”就是音乐表达,是想象获得的感受即“通感”作用下的一系列举动:语言表诉(讲讲音乐说了什么),身体动作(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内心感受(情感体验),歌唱反应(通过试唱再现主题)以及即兴演奏(为所听音乐编配节奏)等。
二、“三趣四美”教学法刍议
本文探讨的“三趣四美”教学法,是以“趣”激发动机,以“美”愉悦学生身心,创设与教训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其中感受、陶冶,促使学生在审美愉悦中得到个性的全面发展。5
1.古调新韵说“三趣”
音乐教育属于美育的范畴。美育主要是通过审美活动过程,使人的审美趣味从低级引向高级,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种趣味教育。普通理解为音乐作品有趣,使学生听赏时有兴趣、互动环节有乐趣。
“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的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柢,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柢。”6趣味的解释是“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征。”这里的“特征”在音乐欣赏中笔者诠释为兴趣、情趣和乐趣三个层面。
(1)激发学生兴趣
中学阶段主要依靠精心选择的教学内容和新颖别致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可以发挥具体效应的最大功能。具体效应,就是运用形象比喻、语言生动、情节夸张、重点描绘、创设情境、形象直观等手段,使人深入其境,注意力集中,唤起丰富的想象,引起立体式的联想和情感共鸣,从而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乐曲《姑苏行》,采用昆曲调式,诱发人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引子部分描绘了一幅薄雾依稀的清晨,亭台楼阁隐幻其中的优美意境;色彩雅逸的主题音乐仿佛是人们在畅游园林,自然风光移步换景、目不暇接,令人怡然自得、流连忘返。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赞赏秀丽的江南,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让他们在优美的情境中感悟美的存在。我曾让一位擅长国画的学生在课堂上随着播放的音乐展开想象,即兴创作了一幅写意山水,激起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2)调动学生情趣
注重音乐声场群体效应。大家一起在教室里聆听音乐,由于受到群体情感信息的连锁反应和乐曲信息的激发而群情激动,再发挥群言效应,调动学生情趣。课堂教学时贯穿一条“生疑→质疑→释疑→求异”的探索线,使学生的情感与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充分交流,从而准确、深刻、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
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的前一次课,预留给学生“1976年我国发生了哪几件大事”的问题﹙生疑﹚。授课时在学生的发言中﹙质疑﹚撷取出粉碎了“四人帮”的话题,从而引出粉碎“四人帮”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全国人民载歌载舞、兴高采烈的动人场面﹙释疑﹚。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时,由于学生对于那个特殊年代下的中国人民有了理解,从而唤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求異﹚,使学生的情感与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充分交流,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有了更深刻地体验。
(3)注重课堂乐趣
“寓教于哪”的话题暂不讨论,这里的“乐”指“音乐”,还是“快乐”?笔者侧重于后者,即“乐趣”。无论兴趣、情趣、意趣,有“味”则“乐”涵其中;无论快乐、欢乐、娱乐,有“乐”则“趣”蕴其里。有“乐”才有“趣”,二者互为因果。以“趣”激发动机,学生在合乎规则的氛围中律动,进而达到静穆审度、超然尘表、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境界,这是教育精神之根本所在。
在音乐教学中,一方面强调音乐律动性带来的“乐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要能适时控制课堂节奏,让学生“乐开花”,不至于“乐开裂”;教师要清醒地知道自己的教学目标,避免乐而无度,最终一无所获。
2.浅斟细酌品“四美”
音乐的美感在一定的时空中展示、延伸,声音的形式在相互的关联中呈流动状态,“借助音乐的音响结构把大千世界生生不息的万端生机和无穷活力摄取过来,”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作品营造的自然美、挖掘作品蕴藏的内涵美、拓展作品散发的外延美、体验作品表现的意境美。恰如孟实先生所说的,“慢慢走,欣赏啊!”
(1)感受自然美
就美的本质说,自然美是美学的难题。乐曲“自然的人化”表现包括喜、怒、哀、乐、忧、思、愤等情绪。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创设一个符合乐曲主题理念的欣赏情境,使师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情感共振”,从而让学生深刻细致地感受乐曲营造的自然美。
电脑多媒体能够通过视听觉的综合作用,在短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处于与音乐情境相和谐的环境中,迅速与之发生情感共鸣,从而对欣赏的特定对象把握得更全面、更精确。譬如在播放《梁祝》的“引子”和“化蝶”时,可在屏幕上显现早春图景;在“抗婚”中,可选用越剧表演的片段;为使学生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可选用波涛汹涌的画面,发挥“通感”作用体会音乐形象。
(2)挖掘内涵美
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社会阅历等因素,他们对音乐的领悟呈现一定的表面化和随意性。音乐作品与一定时代、阶级、民族、先进的社会意识相联系,其精神内涵在乐曲的展示中,音乐形象通过学生的想象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而强烈地发挥作用。
为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作品蕴藏的内涵美,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手段启发学生自己去想象、挖掘作品的主题。欣赏二胡独奏曲《江河水》,我没有介绍作品,而让学生听完后描绘。音乐开头部分是揪人心肺、悲痛欲绝的哭诉音调,学生一听就议论是“讨饭”的,在描诉时果然围绕着“讨饭”的话题;我用多媒体配上“一个戴孝的女子在江边的孤坟旁呼号”的背景图,学生们“恍然大悟”:“噢~~原来是小寡妇上坟啊!”我告诉他们这是作品的雏形;这时我又给学生播放1937年东北沦陷时人们的悲惨生活以及觉悟后的人们英勇抗日的资料片,在令人心颤气噎的乐曲声中,日寇的烧杀淫掠,在学生的眼里是愤怒,随着杨振宇将军的就义,孩子们潸然泪下……整堂课我几乎没说什么话。
(3)拓展外延美
优秀音乐作品的外延美深邃无限,其意味更是隽永无尽。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拓展音乐作品的外延美,在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理解的同时培养其发散性思维能力。这里拓展的范畴还包括学生课堂的延伸。
在教学中,可以巧妙地安排同一体裁、同一题材,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同一作品的不同演奏等等。例如欣赏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可安排欣赏《土尔其进行曲》(同一作者);欣赏《十面埋伏》,可插入欣赏《霸王卸甲》(同一题材);欣赏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可同时欣赏舒伯特的《摇篮曲》(同一体裁);同样是演奏《梁祝》,俞丽拿的民族风味浓厚,吕思清的感情激烈奔放,西琦崇子则细腻委婉。
音乐欣赏教学的课时有限,我们要真正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必须将课堂延伸。组织课外音乐欣赏、校园广播、器乐演奏会、文艺演出、以班级为单位的联欢会等等,让音乐欣赏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4)体验意境美
意境指文艺创作中的情调、境界“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也。”体验音乐作品的意境美,要发挥“通感”原理,适时运用听、视、动、想等感官之间的交错、混合作用,引导学生进入乐曲所描绘的意境中,诱发学生想象,激起感情共鸣,使学生耳朵能“看”出、眼睛能“听”出音乐形象,启发他们能独立欣赏音乐,帮助学生深切体察感受音乐或优美、或壮美的意境。
欣赏《梁祝》时,我在衬以愉悦惬意的背景音乐且春光四溢彩蝶欢飞的画面旁,讲述梁祝为追求婚姻自由、反抗封建迫害而双双殉情化蝶的爱情故事;然后导入呈现部音乐引子05 32 | 1 ……(编配画外音);在欣赏展示部“抗婚”时,我悄悄拉上窗帘并把教室灯光逐一掐灭,让学生在晦暗中体会在封建礼教的牢笼中苦苦挣扎的英台要冲出桎梏追求爱情的氛围,学生屏住呼吸跟着英台(小提琴)一起和封建势力(铜管乐)抗争……仿佛看到了鼓点如雨、锣钹齐鸣,英台哭坟时雷电交加、人神共愤的悲壮情景;直到一声钹响,英台投坟、梁祝化蝶“05 32 | 1 ……”同学们掌声迭起,吐出一口长气并随着旋律哼唱起主题音乐……在这种情景创设中,师生被主人公真挚美好的爱情所感动,体验着乐曲意境的真、善、美。 三、音乐欣赏与相关艺术
艺术在自身的发展中,不断地经历着分化与综合的过程。在欣赏学习中,把音乐与舞蹈、戏剧、文学、美术等其他姐妹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和审美心理的发展。音乐欣赏教学,要注重以综合课的形式来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以提高其综合素质。
1.音乐欣赏与舞蹈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大序》)“诗,言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乐记·乐象》)还有很多类似的记载表明歌(音乐)舞(舞蹈)原本就是一体的。
“律动活动(随着音乐的大肌肉运动)是帮助学生感知音乐的重要途径……这种形式无论对成年人,还是对青年学生都是具有吸引力的欣赏方式。”如《掀起你的盖头来》、《瑶族舞曲》、《鸭子拌嘴》、《欢乐进行曲》、摇滚乐《Love me Tender》等等都是很好的范例。
2.音乐欣赏与戏剧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戏剧情节内容的特点是“冲突”,这种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必须具有高度集中和典型化,并朝着既定目标不断推进直致高潮。学生欣赏戏剧的意义是能在一定的时空中品味复杂的人生。
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先吃透戏剧表现的旨意再安排教学,在有限的课时里随着剧情的展示让学生品味出人生的酸甜苦辣,从而引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并将这一体验上升为理想的道德判断。
3.音乐欣赏与文学
教学中一是可以通过音乐作品背景资料的学习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二是可以通过音乐作品本身所展示的情境随堂撰写即兴短文。以此充实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例如琵琶曲《十面埋伏》以楚汉相争的故事为基础,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古代战争历史画卷,可以通过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的学习,增加其文史知识;古琴曲《流水》形象地表现了涓涓细水汇入江河的深远意境,隐含着借流水一往无前之势,喻人们奋勇向前之意,欣赏环节我反复播放六、七、八段,让学生把听到的感觉用文字写下来,然后在他们的即兴短文中择其优者,让他们在音乐声里放声朗读。
4.音乐欣赏与美术
或许远古先民们围着图腾浅吟高歌之时,这音乐与图画便是血脉相连的。音乐与美术的结合,能够形成视觉与听觉共通的音画效果,创设具体可感的审美情境,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与捕捉能力。如前例《故苏行》中那位学生所展示的写意山水;还可以调动班级学生一起画。
与音乐关系密切的美术类型有绘画、书法、雕塑、建筑等,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手段,打通各门类艺术学科的关系。例如在欣赏宁静的《春江花月夜》时,配以苏州园林的图片介绍是个不错的选择;《义勇军进行曲》的响起,则配以庄严肃穆的天安门和雄伟壮阔的万里长城等等。
音乐教育把那些高度发展的社会理念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以聆听为主旨的音乐欣赏教育,其根本要义是在综合多元中改变学生人格的片面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和谐完整化发展。
总之,音乐教育的全过程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塑造“人”的工程,“他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音乐欣赏教学由仅仅注重音乐技能的授受转向关注整体生命的存在,由有限的知识把握转向无限的人生理解。通过对人的审美能力的挖掘与培养、构建审美心理结构的完善而达到陶冶心灵、塑造人格的目的。
參考文献:
[1]《中小学音乐教育》2003年第4期P12.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P44,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中小学音乐教育》[M].2004年第3期,P17.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P40-4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5]参阅曹理 何工著《音乐学科教育学》[M].P81.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6]梁启超.《饮冰室文集》卷三十八《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P936,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
[8]曹理,何工,著.《音乐学科教育学》[M].P81.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9]学生可以很容易地从网上查询出1976年我国发生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相继逝世;唐山大地震;粉碎“四人帮”等三件大事.
[10]《中小学音乐教育》2004年第3期 P33 刘韶梅《在音乐意境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由于学生的想象寄寓于乐曲的旋律节奏之中,和乐曲的流程同步,欣赏教学中音乐形象的展现过程就是学生思想感情受到感染的过程,因此欣赏教学也是‘寓教于乐’的重要手段。”这里显然被释为“寓教于‘音乐’”,并代表着大多数“音乐论文”的观点,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寓教于乐”本意的延展。
[11]孔子说的是“乐(yuè)教”,《乐记》围绕“礼辨异,乐(yuè)和同”的命题论述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孟子认为“乐(yuè)之实,乐(lè)斯二者,乐(lè)则生已”,墨子则云“居必常安,然后求乐(lè)”,荀子干脆提出“乐(yuè)者乐(lè)也”的观点。(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虽然乐(yuè)乐(lè)之说莫衷一是,但音乐在社会上的教化功能已渐次被各种哲学思想所取代,今天 “寓教于乐” 的乐多指“乐趣”而言.
[12]赵宋光.《音乐美》[M].P9.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13]朱光潜.《谈美书简》[M].P173.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14]李泽厚.《美学四讲》,P74,北京:三联书店出版,2004年.
[15]《词源》P618.4,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88年.
[16]王国维.《人间词话》[M].P24,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7]按:此命题属于“拓展音乐外延美”的范畴,因文章结构需要而单列。
[18]王宏建,主编.《艺术概论》[M].P186,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
[19]曹理,何工,著.《音乐学科教育学》[M].P212.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0]按: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背景资料和综合知识都要搬到课堂上逐一讲解,否则就丧失音乐欣赏课的本质特征而沦为其他学科的大杂烩.
[21]曹理,何工,著.《音乐学科教育学》[M].P212.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2]李泽厚.《美的历程》[M].P11-27.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