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对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重“教书”轻“育人”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溶液的配制和分析》为例阐述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框架下,如何进行高中化学课堂设计,营造出教师、学生共同参与、乐在其中的魅力课堂。
【关键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教学 魅力课堂
自《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后,“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热搜词匯,标志新一轮课改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扬帆起航。课堂是课改的阵地,如何着眼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营造富有魅力的高中化学课堂成为化学教师所面临的挑战。
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营造富有魅力化学课堂的必要性
新课改已进行了十余年,对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尚存亟待改进的问题和矛盾。如多数教师仍以“知识与技能”为核心进行教学,教师职能停留于“教书”层次,课堂变成“流水车间”,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刻板有余活力不足,抽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精神,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形成了阻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五个方面①,在新形势下,教师职能应从“教书”转向“育人”,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营造“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魅力课堂。
二、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本,营造有魅力的化学课堂
根据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优化高中教师认知的流程②,要营造出既有学习热情又有知识沉淀的魅力课堂应做到以下几点:
1.全面分析教学知识,聚焦核心知识——以《溶液的配制和分析》教学设计为例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选自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一第2单元,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学生初步学会溶液配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列为必做实验③。本节在“物质的量”概念的基础上引入表示溶液浓度大小的物理量—— 物质的量浓度,从微观粒子角度认识溶液组成,对计算进行巩固提升,又扩展了学生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知。本节课蕴含着实验观、价值观等化学学科观念。
2.深入了解学生知识基础
初中学生已学过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掌握了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基本操作,具备对实验误差进行简单分析的能力;学生已学过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公式,能进行简单计算,为本节学习打下基础。
3.准确制定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和学生知识基础,制定合理教学目标是实现培养核心素养,营造魅力课堂的有力保障。教学目标:认识容量瓶的构造并掌握使用方法,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和技能,培养其实验操作能力;构建物质的量浓度概念,进行简单计算;分析实验操作可能造成的误差,培养学生比较、观察、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与严谨的科学态度;了解配制一定浓度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必要性,感受化学知识源于生活并为其服务,体验定量实验对生产生活和化学研究的意义,树立化学科学价值观。该教学目标涉及“微观探析”、“证据推理”、“实验探究”、“科学精神”、“社会责任”等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4.精心设计学习任务
合理设定教学目标后,科学设置教学情境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营造魅力课堂的关键。例如《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的学习任务设计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分析:
【新课导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在医药、食品检测、化学实验研究中的广泛用途。(创设与生产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深刻体验化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树立学科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我是化学实验员】分发任务卡(设置分组实验情境,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1)配制0.1000 mol/L NaOH溶液200mL;
(2)配制0.1000 mol/L NaCl溶液200mL;
(3)用4.000 mol/L H2SO4配制0.1000 mol/L H2SO4溶液200mL。
【展示】学生实验照片和微视频,让学生结合实验过程观察并分析可能造成的误差。(尊重事实,培养学生实验探究、敢于质疑的精神和观察、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形成严谨科学态度。)
【设计问题】如何确定配制的溶液浓度符合要求?(引导学生思考,为“酸碱中和滴定”打下基础并培养其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借助“核心素养”改革契机,教师应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本,将其渗透进每一堂化学课,充分发挥“育人”职能,营造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相长的魅力课堂。
【参考文献】
① 王云生. 基础教育阶段学科核心素养及其确定——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例[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2):7-9.
② 陈新华.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优化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认知[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6):46.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第二中学)
【关键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教学 魅力课堂
自《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后,“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热搜词匯,标志新一轮课改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扬帆起航。课堂是课改的阵地,如何着眼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营造富有魅力的高中化学课堂成为化学教师所面临的挑战。
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营造富有魅力化学课堂的必要性
新课改已进行了十余年,对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尚存亟待改进的问题和矛盾。如多数教师仍以“知识与技能”为核心进行教学,教师职能停留于“教书”层次,课堂变成“流水车间”,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刻板有余活力不足,抽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精神,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形成了阻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五个方面①,在新形势下,教师职能应从“教书”转向“育人”,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营造“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魅力课堂。
二、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本,营造有魅力的化学课堂
根据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优化高中教师认知的流程②,要营造出既有学习热情又有知识沉淀的魅力课堂应做到以下几点:
1.全面分析教学知识,聚焦核心知识——以《溶液的配制和分析》教学设计为例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选自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一第2单元,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学生初步学会溶液配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列为必做实验③。本节在“物质的量”概念的基础上引入表示溶液浓度大小的物理量—— 物质的量浓度,从微观粒子角度认识溶液组成,对计算进行巩固提升,又扩展了学生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知。本节课蕴含着实验观、价值观等化学学科观念。
2.深入了解学生知识基础
初中学生已学过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掌握了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基本操作,具备对实验误差进行简单分析的能力;学生已学过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公式,能进行简单计算,为本节学习打下基础。
3.准确制定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和学生知识基础,制定合理教学目标是实现培养核心素养,营造魅力课堂的有力保障。教学目标:认识容量瓶的构造并掌握使用方法,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和技能,培养其实验操作能力;构建物质的量浓度概念,进行简单计算;分析实验操作可能造成的误差,培养学生比较、观察、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与严谨的科学态度;了解配制一定浓度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必要性,感受化学知识源于生活并为其服务,体验定量实验对生产生活和化学研究的意义,树立化学科学价值观。该教学目标涉及“微观探析”、“证据推理”、“实验探究”、“科学精神”、“社会责任”等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4.精心设计学习任务
合理设定教学目标后,科学设置教学情境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营造魅力课堂的关键。例如《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的学习任务设计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分析:
【新课导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在医药、食品检测、化学实验研究中的广泛用途。(创设与生产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深刻体验化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树立学科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我是化学实验员】分发任务卡(设置分组实验情境,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1)配制0.1000 mol/L NaOH溶液200mL;
(2)配制0.1000 mol/L NaCl溶液200mL;
(3)用4.000 mol/L H2SO4配制0.1000 mol/L H2SO4溶液200mL。
【展示】学生实验照片和微视频,让学生结合实验过程观察并分析可能造成的误差。(尊重事实,培养学生实验探究、敢于质疑的精神和观察、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形成严谨科学态度。)
【设计问题】如何确定配制的溶液浓度符合要求?(引导学生思考,为“酸碱中和滴定”打下基础并培养其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借助“核心素养”改革契机,教师应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本,将其渗透进每一堂化学课,充分发挥“育人”职能,营造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相长的魅力课堂。
【参考文献】
① 王云生. 基础教育阶段学科核心素养及其确定——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例[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2):7-9.
② 陈新华.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优化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认知[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6):46.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