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化学观念与促进观念建构的教学研究述评

来源 :化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ou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化学教育》《化学教学》和《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三本期刊2003~2013年间刊载的有关化学核心观念与观念建构教学研究的105篇文献进行分析,分别从理论探析、课标与教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与策略、调查研究和试题研究六个维度概述了国内化学观念教学的研究现状。最后,从对化学观念的界定、观念建构教学的思路和对学生化学观念的评价三个方面反思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化学核心观念;观念建构教学;内容分析法;研究述评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9–0020–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以知识记忆为核心的教学已无法满足培养学生的深层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1]。化学教学应该围绕核心概念、原理或方法帮助学生发展对化学知识的深层理解力,建构化学核心观念,即从“知识为本”转向“观念建构”。学生能否牢固地、准确地、哪怕定性地建立起基本的化学观念应当是中学化学教学的第一目标[2]。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关注化学核心观念的形成对落实新课标、推进教学改革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观念建构教学是在化学观念的引领下,使学生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活动,深刻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并通过不断地反思、概括、提升,促进化学基本观念形成的教学过程[3]。它已成为许多化学教育研究者的重要课题。那么,从化学观念教学提出至今,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可能存在哪些问题?哪些地方值得关注?希望本文的探讨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1 研究过程与方法
  本文从文献研究入手,梳理国内化学观念与促进观念建构教学研究的进展。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检索源,以“化学观念”和“观念建构”为检索词,选择“全文”进行检索,时间限定为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考虑到文献数量庞大,为缩小范围同时提高文献的参考价值,只选取了《化学教育》、《化学教学》和《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三本化学领域内最有影响力的教育类期刊。对检索结果鉴别、筛选后共得文献105篇(见表1),将其作为研究样本。
  2 研究结果
  2.1 理论探析
  理论探析类文献有21篇,主要解决诸如“化学观念是什么”、“化学观念包括什么”之类的问题,阐述观念的内涵、特点、构成体系和教学价值,或者探讨具体的核心观念如微粒观、元素观的含义与实质。例如,关于化学观念的内涵,王磊认为化学核心观念是居于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4]。毕华林认为化学基本观念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或知识的简单组合,是学生通过化学学习,在深入理解化学学科特征的基础上所获得的对化学的总观性认识[5]。可以看出,无论是“核心观念”还是“基本观念”,在本质上都体现为对化学问题的概括性认识,它源于具体知识又超越具体知识,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持久、迁移的作用。
  关于化学观念的构成体系,从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不同视角,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最常见的是从三个维度划分化学观念[6]:第一维度体现为对物质的认识,即知识类核心观念,如元素观、微粒观;第二维度体现为技能方法,即方法类核心观念,如分类观、实验观;第三维度是情意价值类核心观念,如化学价值观(见图1)。通过三个维度促进观念建构契合了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为实施化学观念教学明确了方向。
  2.2 课标与教材研究
  从课标到教材的研究是化学观念教学研究常见的思路,这一类文献重点研究化学观念在新课程标准中的体现,及其在教材中的呈现方式或建构思路。此外,还有作者横向比较多版本教材围绕同一核心观念在内容编排上的特点[7]。也有作者纵向研究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学段教材中的呈现方式和教学价值[8]。总体而言,化学核心观念在教材中的渗透具有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性的特点[9]。教材注重从情境创设、活动设计、问题设置等角度渗透化学观念,精选典型“范例”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以问题为主线设计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10]。所以,教学中应挖掘教材中内隐的化学观念,理清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宏观把握不同专题的教学以促进学生化学观念的建构。
  2.3 教学设计研究
  这部分文献占据了研究的主体,数量达到了40篇。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教学案例的开发是其关注的焦点。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能够为广大教师实施观念教学提供一个明确的框架,使教学过程有章可循。例如,王磊从课程的静态分析和教学的动态设计两方面构建了观念为本的教学设计模型(见图2)。首先是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的静态分析,明确“教什么”,确立需要建构的化学观念,并分析与具体知识间的联系;其次是针对教学情境、问题设计、活动设计和反思策略的动态设计,明确“如何教”,采取什么方式[11]。这种教学设计模型以化学观念为统领,把知识、学情分析和教学过程设计有机融合了起来。
  针对元素化合物专题知识的复习课教学,彭豪提出了基于反应图的“三阶段、三层次”教学模式。首先审视知识结构,识别核心观念,然后在核心观念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自主绘制以价态和类别为横纵坐标的物质反应图(见图4)[14]。该模式以核心观念为导向,把知识体系的建立寓于反应图的动态制作过程,有效解决了元素化合物知识“易学难记”的问题。
  对于教学案例中体现的化学观念,研究发现“微粒观”、“元素观”和“转化观(变化观)”出现的频率较高,体现了这三种核心观念在化学知识体系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同时也发现,“元素化合物”和“化学平衡”相关专题得到了较多的关注。这是因为这两块知识涉及多种物质的性质及转化关系,具有系统性和完备性的特点,微粒观、元素观和变化观等核心观念有助于统领教学,整合知识点,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和功能化。
  2.4 教学反思与策略研究
  化学观念以具体知识为依托,教师在实施观念建构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将客观存在的知识形态转化为学生脑海中的化学观念[14]。由于文献中的教学策略大多建立在对实践反思的基础上,故本文将两者归为一类。该类文献共有23篇,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促进化学观念建构既有总括性的教学策略,也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总体而言,实施观念建构教学可采取以下五点策略:(1)以化学基本观念为教学目标,统领具体知识教学;(2)合理利用教材和各种资源创设教学情境;(3)设置“问题组”驱动学生思维;(4)以实验、调查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探究,体验知识的价值;(5)运用交流、评价促进观念内化[15]。
  另外,针对具体化学核心观念的培养,文献中也提到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教学策略。例如培养学生的微粒观,可以采用“类比法”[16],联系实际类比生活中的素材,如在讲述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时类比洋葱解释电子层由近及远一层一层地排布;培养学生的元素观可采用“概念图”策略[17],以元素为中心梳理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形成对元素认识的概念图。还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法”[18]促进学生对化学变化观的认识,例如让几个分别代表氧原子和氢原子的学生配合音乐和动作表演水的电解过程,让学生在有趣的氛围中增进对化学变化的条件、过程和结果深层次的理解。近年来,钱扬义课题组研制的“520化学开胃菜”扑克牌[19],开创了一种以化学物质和元素类别为主题的化学游戏玩法,这对于学生分类识记化学物质,形成分类观与元素观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教学情境创设、驱动性问题设置、实验探究、交流评价活动的设计,能够启发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思考。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掌握化学学科的学习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感悟知识中蕴含的化学观念,促进化学核心观念的建构。
  2.5 教学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类的文献主要为采用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和实验法等技术性研究手段,对学生化学观念的发展水平或观念建构教学的效果进行的实证研究。针对学生化学观念的评价,黄琼等采用问卷测试和个别访谈法调查了不同年级、学校学生的微粒观认识水平[20],发现当前中学生的微观认识水平较低,微粒相关知识的积累与微粒观认识水平的提高并不呈相关关系。黄都等采用“绘制猜想图”的手段让学生绘制棉花糖和钢铁的内部结构图,以诊断其微粒观模型构建的水平[21],研究发现学生脑海中对物质的微观认识存在大量前概念,显微镜的使用、分子模型制作、生活化的对比处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微观认识水平。针对观念教学的实施效果,王晶等通过问卷调查、活动观察和访谈等研究方法调查了学生在参加化学手持技术校本课程学习后变化观、实验观等化学观念的转变情况[22],发现基于手持技术的化学实验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化学观念的建构。王鹏等对分类观促进学生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有效性进行了实验班与控制班的对比实验研究[23]。结果表明,基于分类观的教学显著提高了学生的成绩,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识记物质的性质。
  调查研究既可以帮助教师科学地评价学生化学观念发展的程度,也能够探究观念建构教学相对传统教学的优势所在。从学生反馈得到的信息对教师改进观念教学有非常大的帮助。可惜这方面的文献只有7篇,研究相当匮乏,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
  除了以上五个方面,命题研究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研究视角,为促进学生化学观念的建构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试题中渗透化学观念性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学科的思考方式,深入挖掘知识的内涵,提升化学思维能力[24]。那么,高考试题中是否渗透了化学核心观念?如何编制基于化学核心观念的试题?这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值得努力的研究方向。
  3 研究启示
  总体而言,国内化学观念的教学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提出化学观念到丰富观念体系,再到观念建构教学的发展过程。理论研究的深化为观念建构教学实践的探索奠定了基础,教学实践的经验反过来又促进了观念理论体系的完善。针对国内化学观念教学的研究现状,笔者提出几点思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其他文献
崔杼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大夫。
摘要:针对“物质的量”单元教学,提出基于学生认知逻辑基础上的学科知识逻辑结构的架构教学,详实介绍了“物质的量”单元教学中逻辑结构分析、问题引导下的教学过程及知识与概念的架构并提出了教学建议,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概念与知识的理解水平,构建“物质的量”知识与概念系统。  关键词:学生认知逻辑;学科知识逻辑;物质的量;架构教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17)1–0044–04 中图分类号:G63
2007年,德国联邦教研部首次举办了关于出口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会议,邀请德、美、英、澳四国专家共商战略。会上,为鼓励德国职业教育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联邦教研部颁发了“德国培训出口奖”。杜塞尔多夫焊接技术国际有限责任公司、巴伐利亚州经济职业进修中心和萨克森州建筑职业促进会因在职教出口方面成就突出,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基于悠久的历史传统,并经过不断的完善和调节,德国已经形成了一套灵活的职业教育与
摘要:以33名初三化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纸笔测试的方法,总结出教师关于粤教版氯化钠生成示意图使用的三种常见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和角色扮演法。结合访谈结果,从插图在教学中的使用情况、理解与应用情况,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提出有效利用教材插图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教材插图;教学方法;角色扮演  文章编号:1005-6629(2012)11-0007-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关 注    经济困难时期美国大学费用依然上涨  虽然2008年消费者价格指数下降了2.1%,但是美国大学费用仍然持续上涨。  美国大学理事会10月发布的《2009年大学费用趋势报告》显示,2009年公立四年制院校针对本州学生学杂费平均为7 020美元,比2008年高出429美元,涨幅达6.5%。平均总费用高达15 213美元,同比增长5.9%。2009年公立四年制院校非本州学生的学杂费平均为18
你有没有想过和电视里的动画角色一起互动玩耍呢?意大利艺术家Luigi Kemo Volo有辦法让平面上的人物“立”起来,让他们跳出纸面,来到现实世界。
摘要: 结合高中化学课程的自身特质与化学课堂教学,初步提出基于化学学科的学生立场的内涵,并从学生自主意识与终身发展、学科价值追求与教学样态、教师教育意识与教学研究等视角提出基于学生立场的课堂教学重构的思维策略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 学生立场; 课堂重构; 化学教学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9)12-0003-05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编者按:自上世纪中叶,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拉近了世界各国的距离。如此作用下,高等教育也呈现出国际化趋势。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对发展中国家教育的发展提供无偿援助并开展众多合作研究项目,这大大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1947年,美国启动马歇尔计划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并协助重建,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为美国学者——康奈尔大学校长大
德国高技术行业“不必害怕中国”    近日,德国慕尼黑大学“信息与研究”研究所(IFO—Institute)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德高科技实力的研究报告。该报告称,尽管中国把打入世界市场作为其奋斗目标,但在短期内,德国高技术行业“不必害怕来自中国的竞争”。  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在研究与开发上的投入从1998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65%,增加到2005年的1.34%,2020年预计达到2.5%;但是德国的
拉美教育投资不足阻碍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月18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说,拉美国家近年来在教育普及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但政府对教育投资不足,影响了国民素质和劳动力水平的提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对拉美地区11个国家进行调查后发表了这份报告。报告指出,拉美国家重视幼儿教育,幼儿教育普及率在发展中国家中名列前茅,甚至超过部分发达国家。与此同时,初级教育也受到高度重视。拉美各国的中学入学率达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