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标准探寻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w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改的实践中,对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一些因素已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如充满个性的琅琅书声,基于文本的阅读体验和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等,但到底怎样的语文课才是一堂好课,是一堂高效的课,专家们的观点似乎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有效的课是一堂不累的课
  
  用累与不累来区别课的好坏和有效程度,主要是考虑到我们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应该是“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一堂语文课的意义不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些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优美、富有激情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一堂课的有效与否,不是上课的教师说了算,也不是评委说了算,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学生。如若学生始终能被精彩的课堂所吸引,在强烈氛围的渲染下不知不觉地度过40分钟,学生在一堂课中始终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那就是一堂有效的课。
  1.学生兴趣高,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率。以往有些语文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呆板,或过于夸大语文课的作用。教师求全、急躁的心理过于严重,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压力,使学生产生了厌烦的情绪。
  有效的课堂,学习的兴趣不只是一两个人的兴趣,也不是一些尖子生的兴趣,而是全体学生的兴趣。不管学生的语文基础怎么样,教师心中都要有一种“全人”发展的观念,努力促使自己的课堂能使每一个人得到应有的发展。实现这样的发展观,要求教师对全班学生应有全面的了解,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在驾驭课堂的能力上,都要作出一定的考虑。
  2.学生能积极参与
  不累的课堂不是表现在学生很悠闲、无所事事,而要看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参与状态良好的学生总能积极踊跃、满怀激情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正是这种高度的参与使他们忘却了疲劳,因此,他们的学习是主动的、高效的。
  评价学生的参与状态,我们可以看学生是否全程参与学习;可以看学生是否踊跃举手发言,兴致勃勃地阅读、讨论;也可以看学生是否积极投入思考或自觉进行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还可以看有没有一些学生,在小组学习讨论时,给予别人帮助或大胆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等。
  3.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一堂不累的课是因为有学生的参与而变得实在,也因为有学生个性的张扬而变得生动。我们在听课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往往不是教师的教法,而是一些学生出乎意料的回答。我们在称赞别人孩子聪明的时候,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是怎样为了成绩而把学生教成书呆子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学生也渴望在课堂教学中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教师鼓励他们把自己独特的见解表达出来,他们就会入景入境地读,入情入理地说,课堂也就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提倡个性化阅读,切忌毫无边际,为了课堂的一时热闹,不去正确地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例如《落花生》一文,虽然拿花生跟苹果、石榴比较,但在赞美花生的同时也决无贬低苹果、石榴之意,《狐狸和乌鸦》一文写了狐狸用各种手段骗了乌鸦的肉,表现的是狐狸的狡猾而绝非聪明。
  
  二、有效的课是一堂朴实的课
  
  叶澜教授指出,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是“常态性”,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很多人帮你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现在的一些公开课,就一堂课而言,它是高效的,在教育理念上,确实给我们听课者起到了引领的作用,但他们为这一堂课而做的准备工作却几倍于平时的课前准备,是平时教学中无法效仿的。也有的公开课,是对设计的一种重演,课堂变得太完美,没有一点差错,缺乏真实感,使我们看不到学生在课堂中真正的成长和进步。因此,有效的语文课堂应是原生态的课堂,“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提质量”才是语文课堂的改革方向。
  1.目标简明,内容简约
  新课标提出三维目标的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有这样几种错误的走向。一是训练目标不明,三维目标只是抄在备课本上的摆设,根本没有心思去领会,以至“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二是三维目标不知如何落实,最后只是重了知识轻了其他;三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为了给听课者留个好印象,追求课的花哨,三维目标有意扩大,课外知识大量扩充,喧宾夺主。目标定得不明,内容就会取舍不当。这几种倾向,要么课堂密度太小、效率低,要么密度太大、无法落实,这些都是造成语文课堂低效的原因。
  三维目标看似各有侧重,互不关联,实际上则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协调统一的。在一堂课中,三维目标往往需要以“一维”作为突破口,以此来实现三维的联动,而并不是面面俱到,机械地体现。因此,一堂朴实的课,要求教师在设计时做到目标简明、内容简约,从而使听课者感到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留下较深的印象。
  2.教法灵活简便,多媒体运用适度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的教师就在教学设计时非要搞出个小组合作,或者提出“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来读”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可以唱、可以跳、可以画,以示在教学中贯彻了新理念。实际上,教学方法是为目标服务的,有效的课堂并不是方法越多越好,或者说方法越新越好。我想,教学方法应是按照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学的内容与目标进行选择,灵活简便一点,实用就好。“探究式”和“接受式”这两种学习方式没有哪一种绝对好,哪一种绝对不好,关键是要受学生的欢迎,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多媒体给语文教学惹祸的事件并不少见,过分地推崇多媒体,势必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评价多媒体在一堂课中的作用,应该审视多媒体的运用是否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否起到了简便快捷的作用,特别要走出为用而用,盲目“拿来”,以辅代主、忽视文本等几种误区。
  3.教学过程不必追求过分流畅
  一堂课如行云流水般地进行,听课者肯定会有一种置身其中、非常愉悦的感觉。如果设计的问题多多,搞得教师自己都没有了方向,或者设计的问题稀奇古怪,学生不知所云,教学进程磕磕碰碰,这样的课注定要失败。“文似看山不喜平”,过分流畅的课也不见得好。过分流畅,要么问题太简单,要么这是一堂经过排练的表演课。因此,教学过程的流畅是相对而言的,我想,一堂有效的课,它的教学过程流畅应该表现在问题设计上清清楚楚,让人一目了然,并且富有层次性,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得到,教学过程要允许学生出错,允许沉默,让人看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步和成长。
  (浙江省天台县洪畴小学317210)
其他文献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主要集中在作业负担上。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精心设计,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丰富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一、在完成时间上要注重长短结合    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学习所得,促进学习内容的保持和迁移。所以,教师可以根据上课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让学生完成作业。  例如: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中的“日积月累”是几副对联。教学这一内容时,教师发现学生的兴致很高,
当今社会人们把健身当做一种时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健身的群体中去。科学研究表明不合理不科学的健身方式会有碍于人体的健康,因此建立科学的健身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它是
摘要:体育运动学校的学生普遍基础差,底子薄、新课程的改革要求学生是上课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上好体校学生的数学课,本文从教师备课、学生的信心、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师自身的学习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在教学教学上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体校学生;数学    我们知道,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体育运动学校的学生
水质评价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污染严重的石油河,设立了3个断面同时监测,监测周期为1年,每月监测1次,避免了突发性水质对整体的影响,选择了不同方案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相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人面部表情变化的方法,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在说谎。受此启发,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科学家,正试图了解是否可以让机器也能解读那些泄漏说谎者天机的视觉线索。至
《富饶的西沙群岛》(人教版三上第22课)非常具体、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西沙群岛海底的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它的优美语言值得我们好好体味。你看,作者用“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
韩国HHI(现代重工)在加拿大海洋技术研究所设计的190000dwt极地破冰型矿砂运输船已完成了最后的船模性能试验。当这艘船舶建成时,将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破冰型商船。该船长310,
西方有句格言:“记忆乃才智之母。”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没有良好记忆能力就会在许多时候就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从而影响到人的一生的发展。课堂是学生记忆能力发展的主阵地。且课堂是一个充满特殊心理气氛的场所,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灵活、恰当地运用某些奇妙的心理效应,一定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记忆能力,为良好的发展打下基础。    一、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最先获得的信息资料对人形成的印象有重
传统教学模式下,思想政治课缺乏生气,学生不易理解、不感兴趣。因此,教师教学要取得实效,课堂必须变静为动,寓教于乐。那么,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怎样才能让课堂教学“动”起来呢?  首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创设自由和谐气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    一、 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
笔者简要介绍了黄河“小三峡”的概况及其梯级电站滚动开发现状,分析了滚动开发的能力,提出了滚动戈水电能源的发展思路,即进一步完善甘肃小三峡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制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