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品德课的生活化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h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教学;生活化;生
  活情景;体验兴趣;活动;内化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4—0116—01
  《品德与生活》作为小学阶段专门开设的一门德育课程,其目标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只有让“品德”与“生活”携起手来,坚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经过“体验、认识、感悟”等一系列的过程,才能更好地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良好的品德才能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体验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习者对内容、情境发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倾心投入。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产生体验兴趣,笔者在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展开教学活动时,努力在贴近学生真实生活、采用新形式等方面下功夫,利用现代媒体等创设生活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如,在教学《我们的左邻右舍》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各个国家的生活习俗、文化等方面的异同之处,笔者搜集了有关建筑、饮食、服装、艺术等方面的图片。当日本传统木屋、寿司、和服,泰国的高脚屋、咖哩饭、寺庙,韩国的泡菜、韩服等图片出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发出一阵惊叹。这样,让学生直观感性地认识各国的特色,印象必然非常深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各国哪些方面不同,哪些方面相同或相似,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及探索热情。学生们跃跃欲试,言之有物,兴趣盎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多种感官功能,动耳听,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这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和空间,让课堂氛围活跃。
  二、活动再现生活,让学生体验真过程
  思品课标指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学生只有在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产生具体深切的体验,进而使品德得以内化;如果没有自身的参与,没有活动作为依托,体验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道德品质的形成也就成了一纸空文。因此,思品课应有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思考、动手写作、动口交流、角色扮演、多方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促进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如在教学《我们的生活需要谁》这一课时,先展示雪灾中各行各业为大家服务的图片,让学生回忆起在雪灾中哪些人向灾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有警察、医生、护士等等,再引出课题,汇报在我们的社区中还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让学生谈感受。让学生知道原来我们的生活离不開每一个行业的人的服务,有很多人都在默默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使学生懂得在生活中要尊重每一个行业的人,产生感恩之心,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三、与家长携手,品德内化于生活
  《品德与生活》书面的家庭作业是不多的,但并不等于没有家庭作业。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外作业更多以实践探究的形式出现,例如,搜集有关资料,参加实践活动,小调查、小实验、小制作等等。这些作业在培养学生社会能力和做人方面的作用并不亚于书面作业,这也非常需要家长的配合。
  在教学《花钱的学问》这一单元后,学生已经明白:日常生活离不开钱,花钱的学问可大了,懂得如何花钱,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课后,教师安排学生利用周末进行“一日小鬼当家”活动,让学生在家里学做一个会消费的主人,并把一天的家庭开支记录下来,做成“小鬼当家小账本”,还要向爸爸妈妈调查家里的钱从哪里来。在活动的过程中,家长的引领就显得非常重要。让他们利用掌握的如何花钱的学问去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经验,使在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得以升华,体会到爸爸妈妈挣钱不容易,要合理安排,节约用钱,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渐渐能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美好,并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让“品德”与“生活”真正携起手来,既要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又要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通过教学,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使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
  编辑:王金梅
其他文献
沈毅 浙江省杭州市会杭高级中学校长、党委书记,先后被授予首届全国十佳卓越校长、全国教育科研杰出校长、全国青少年艺术教育模范校长、浙江省“春蚕奖”、杭州市十佳校长等荣誉称号。他主持的课题《以改进教学为目的的课堂观察研究与实践》获浙江省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参与主编了《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一书。  教师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随着社会进步和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专业
为了更好地实现优质教育,教育管理者应该站在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站在引领全体师生幸福成长的高度思考学校工作,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笔者深刻认识到学校管理者必须明确以下三点,才能使学校工作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首先,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不是强压,不是限制,是管理者用优秀的人格魅力赢得被管理者内心的尊重与爱戴。  优质的管理需要率先垂范。一所优质学校的干群关系不应该是紧张或不和谐的,
一、激发兴趣,主动思考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间建立融洽的情感关系能使师生亲密合作,形成愉快的情绪气氛,成为调动师生双方的内驱力。我班上有一个女生,在我刚接手这个班时,她成绩很差,人很内向。我经过了解知道她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于是经常找她谈心,告诉她老师很喜欢她,并在学习上耐心地给她讲解。慢慢地,我发现,她上课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有问题主动问我了,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2.创设有效的教学
信息技术课堂需要很强的互动性,可以说,学生的实践活动是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利用信息技术课堂自身的特性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明显的加强,还可以使学习效果得到极大的提高,学习能力得到飞快的提升。在近几年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获得一些有益的策略。  一、转换思想,增强学生自主意识  教育家魏书生曾经提出,教师要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