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08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深化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的工作越来越成为专业化的创造性活动。本文明确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社会要求,即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遵循教师工作性质的要求。通过树立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职业价值观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专业化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引起了教育者们极大的关注。而新课程能否在教育实践中得到有效实施取决于教师,因为教师的发展与新课程的改革是形影相随的,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契机。教师的工作越来越成为高度复杂的创造性工作,成为具有独特职业特点的不可替代的专业化活动。因此,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是笔者经常思考的问题,教师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呢?下面笔者就把自己在这方面的粗浅认识,与老师们分享。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新课程实施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1.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原来的某些教育内容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而新的教育内容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自觉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强自身知识结构的新陈代谢。社会发展要求现代教师具备不断更新教育技术,不断追求新知的教育理念,并且有意识地运用到教育实践活动中;同时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和浓厚的科研意识。“教师即研究者”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2. 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成为课堂的反思实践者
  新课程的实施意味着原来属于国家课程开发的权力部分下放给学校和教师。教师的专业知识除了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门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外,还包括更高层次的主体知识和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在知识更新的步伐加快、互联网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今天,教材、学生、教学过程都充满挑战,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运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对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分析,以便对教学实践有一个理论上的升华,为以后的发展做好准备,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作为一个研究者的身份进入课堂教学实践,并成为一个对自己实践不断反思的“反思实践者”。
  3. 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要通过职前培训,初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保持知识内容的开放性,提高自己“转识成智”的能力,即用智慧驾驭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优化知识结构,了解不同学科、不同场合、不同目的所使用的知识形态,进而采取不同的传递方式,指导和帮助学生能够善于判断、选择、取舍,并能够进行知识的重组、转换,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职业价值观
  教师的发展与教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遵循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即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观),教师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职业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地追求专业发展,保持开放的心态,及时更新教育信念和专业技能,使专业视野更加宽广,个人的专业内涵更加深厚。因此,教师专业化发展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更应具备专业化发展的探索欲望和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另一方面,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思想是以学生为本,它要求教师适应学生的发展,尊重全体学生以及学生个体差异,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育是一种师生之间交流和影响的互动过程,是教师用自己的知识、才能、品德、智慧与学生共同活动,并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的过程。教师的全部责任就在于为学生的成长发挥导向作用,教师的业绩就在于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向着符合社会的要求去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学生具有差异性、不确定性和发展性,这就要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对每个学生的成长负责,分层发展,共同进步。
  2. 研究性学习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式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教师的主体精神,离不开教师的专业素质,更离不开教师的教研意识,而研究性学习正是一种促使教师积极参与,有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式。研究性学习能使教师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经验走进教学与研讨活动之中,极大地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实现教师潜能的开发,逐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1)“学习型教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
  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学习、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保持一种自觉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发展行为方式和活动安排,努力达到理想的专业发展。在新课程改革下,做“学习型教师”应当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追求目标。教师必须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把学习看成是生存发展的需要。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能获取许多有益于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信息,能让自己充分体验学习的酸甜苦辣,知道怎样的学习才更有效,从而更高效地指导学生学习。教师通过不断借鉴学习所得,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修改和完善,最终内化为自己的观念与行为,使教师的专业素养显著提高。
  (2)在岗学习与培训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方式
  近年来,“校本培训模式”成为一种效率高、操作性强的在职培训方式。它基于教师个体成长和学校整体发展的需要,由专家协作指导,教师主动参与,以问题为导向,以反思为中介,把培训与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师研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学校实际问题的解决来直接推动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
  (3)参与教学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时代在变化,教材再怎么更新,总会或多或少地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参与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教学研究中,教师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不断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更好地改善教育方式。教师的教学研究,首先表现为对教育实践和教育现象的反思,發现新问题和新现象,不断改进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使教学研究成为专业生活方式。其次表现为对新的教育问题、思想和方法等多方面的探索和创造能力,运用多方面的经验和知识,创造性地形成解决新问题方案的能力。此外,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新问题、新情况会不断涌现,很多问题用过去的经验、理论来应付和解释就行不通了,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智慧,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大胆“标新立异”,认真研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创新教法,由“教书匠”成长为“研究者”。最后,在参与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中获得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支撑,而课程改革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它激发了教师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强烈动机,并通过课程“范式转换”推动教师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的积极性,从而提升自身专业形象和专业素养。
  (4)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让教师在反思性教学实践中成长。教师是否重视反思和研究直接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学习了教育理论及教学案例后,通过写心得体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完成教学任务后,要写教后感,反思课堂教学的得失;考试结束后,要写考后反思,思考这阶段教学的成功与不足……用研究者的眼光,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身边发生的教育教学现象进行审视、反思、分析和探究,将教师日常的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事实上,无数优秀教师的成长经历有着相同的特征,即不断地借助自己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不断地反思自己对学科、学生学习规律、教育价值取向、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以及经验的认识,来发展自我专业水平。
  此外,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还看到当前很多学校发展不均衡,教师配置不合理等现象。条件好的学校,教师多,专业发展好;条件差的,教师少,师资弱。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发展平台,有制度的问题,有资源配备不平衡的问题,也有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问题。因此作为教育的管理者,不能单纯地等、靠、要,应当大胆改变观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办人民满意、政府放心的学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莉.向青草更青处漫溯[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01).
  [3]张志越.谈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06).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把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当成重要任务,正确把握小学英语阅读目标要求,从“低年级英语阅读”的定位入手,分析目前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低年级阅读教学策略,旨在探讨小学英语教师如何解决教学困惑,寻求适合低年级阅读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英语;阅读教学;兴趣;措施  一、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现状  广州地区在小学一、二年级开设“英语口语”课程。在低年级的
【摘 要】智障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群体。对待智障儿童,如何恰当地对其开展教育,对于智障儿童的健康成长及良好品质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表扬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控制好自己的脾气,学会换位思考,逐渐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与人为善;换位思考;赞扬  一、教育对象基本情况  对象:潘新亮  性别:男  出生年月:2007年7月
【摘 要】大数的认识对缺乏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教学问题,展示了《一亿有多大?》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案例表明通过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设计的教学活动可有效帮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  【关键词】数感;猜想;测量;体验  一、案例背景  《一亿有多大?》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这个综合应用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
【摘 要】近年来番禺区提倡“研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使我们的教学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课堂注入了新的能量,教师们从学习模仿这种新的模式,到现今的深入探索,课堂教学有了实质性的转变。  【关键词】研学后教;自主学习;“三互”模式  一、背景  2012年3月番禺区启动“研学后教”模式,目前已在区内初中三个年级和小学六年级(大部分学校四~六年级)全面开展。我们的课堂实现了“大翻转”。“研学后教”是基于
【摘 要】习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它需要很多方面的支撑,如认知水平、语言积累、表达需要等等,单单靠寥寥几节习作课的指导是无法教好习作的,习作的功夫在习作外。那么,教师要如何在习作外下功夫,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呢?首先要重视阅读的基础性作用,巧用阅读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其次要改变评价的方式,提供展示的平台,使学生的习作生机盎然;最后要遵循学生语言发展的规律,要让学生爱上习作。  【关键词】小学语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诸如此类的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让当今的语文课堂教学改变沉闷、效率低下的状况,尽快地适应新课标所倡导的“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不仅为学生“学会”而教,并且还要为学生“会学”而导,教学模式也要从单一的、严密的、封闭的灌输式模式转向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导学
【摘 要】画图策略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很基本也很重要的策略,它是通过各种图形帮助学生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从而使学生能从图中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这个意义上讲,画图能力的强弱也反映了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低。然而在数学学习上,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并不依靠图形,最主要原因是他们不知道如何依靠,因而对学生进行画图意识的培养及画图策略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低年级,教师便应该对
【摘要】解析法在数学中应用广泛,而在教学中教师经常忽略对此法的渗透,在习题教学中此种情况尤甚,因而导致学生在解题时也不具备运用此法来解题的意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是进行高等教育的基础,因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就要注重培养学生解析意识.通过对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进行分析,发现教材中数学内容的结构安排符合解析法思路,并且解析法也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解析法;方法论;数学核心素养;数形结合
【摘 要】数学应该与学生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关系,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和灵性。数学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数学;生活;实践活动  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有
【摘 要】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底子薄,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未能引起重视,在偏远山区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并突出地表现为师资短缺,师资队伍的素质状况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无法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以部分偏远山区农村中小学为调查对象,对其音乐教育现状进行了考察,根据所在地的音乐教育状况,经过调查分析来揭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观点。  【关键词】农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