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方法,激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

来源 :科教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in81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731.3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4-0055-01
  
  受现有考试制度和小学教师一般任教的学科多等因素影响,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现状不那么令人满意。只注重道德知识的简单灌输和行为的约束,忽视对学生真实生命需求的关注,没有建立学生主体参与、全面发展的教学价值目标;教学方法呆板,“照本宣科”,学生被动学习,教学效率低下;教学只停留在40分钟的课堂,不注意向课外延伸。凡此种种,十分遗憾。品德与社会教学要根据学科自身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激活课堂,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寓学科知识于实践之中,真正实现课程设置的总目标。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思想上认识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教育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品德与社会课就是完成这一目标、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是学生能否健康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要站在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基的高度,加强改进教学工作,让它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二、创新方法,激活课堂,在愉悦中实现品德的体验内化
  教学方法是实现最优化教学过程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因素,我们应当重视选择适当、有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1、创设情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学生只有真正成为品德知识的体验者、品德行为的践行者,即成为真正的德育主体,才能实现德育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德育必须通过“自我”的教育,不通过“自我”的德育,是形式主义的德育,学生只是“听客”或“看客”,很难产生积极性,这是学生德育主体地位的必然表现。亲身体验、参与过程是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参与社会能力的必要途径和手段,会引导学生更好的生活。如角色扮演会使人亲身体验他人的角色,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各种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情感。讲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从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时,设计让学生蒙住眼睛找座位、走路,用一只手收拾书包、扣衣服等情景,体验需要帮助的人的内心情感,培养学生助人的品质。上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对立,还是沟通》讲与父母闹别扭时,让全班学生倒背重重的书包做各种事情体验妈妈怀他的艰辛,加深对父母的理解。上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从一粒米说起》时,让全班50名学生每人带来一粒米,当堂用天平称出重约1克,然后算13亿中国人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粒米,会是26吨之多,足够全班同学吃5年。这一过程让学生“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从感性到理性教育学生要节约,不浪费,要爱护资源。
  2、讨论明理,联系生活做选择。课程标准指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的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帮助他们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在他们最熟悉的、最普通的生活情境中去发现问题,组织讨论、辩论,引导他们思考生活中的问题,表达生活的感受,探究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我们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就为孩子选择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这种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必将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必将引发他们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在上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假如生活中没有了诚信》时,从现实生活中的瘦肉精、地沟油、毒奶粉……说起,组织讨论、辩论,引导学生明白利益、危害孰轻孰重,诚信缺失任何人都不能独善其身,最后都会危害到自己,教育学生诚信做人。
  3、实践内化,走进社会大课堂。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理论联系实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必须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观察社会、认识社会,这样才能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是品德与社会课特点决定的,是让学生尽快适应社会生活的有效手段,是课堂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补充,是完成德育的重要形式。完全依赖40分钟的课堂教学是很难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美国学者巴特勒认为:“教学过程只有让学生参与连续的反应才是有效的。”因此,从教学内容出发,激活课本内容,让学生带着任务走出课堂,到家庭、到社区,在社会这个“大课堂”将所学的道德知识在生活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巩固、深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自主运用所学的道德知识推理、判断,选择道德行为,在亲身体验和与人的交往中提高道德认识,独立地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从而使品德教育真正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上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从一粒米说起》后就布置作业:在家实验水龙头多少时间滴满300毫升水杯,计算一天、一年会滴落多少,再调查家乡及我国水资源情况。学习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人民的代表》时,就以我校扩建的实例让学生参与,组织学生和代表一起調研,对城镇化、大班额、农民工子女入学等问题进行思索。我每任教一个年级,都要布置学生在家种一盆花或菜的实践活动,写好记录,一定时间后带来学校展览评比,在培养责任感、毅力、观察力、细心等方面让学生受益匪浅。
  教育是艺术,我们要创造性打造焕发生命活力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成为孩子分享真善美的地方、放飞心灵的天堂,达到教会孩子 “学做真人”的最终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有疑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启发;情景式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4-0024-01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用新课标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可在具体
期刊
【摘要】初中阶段是儿童向少年国度的事情,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间。此阶段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提高孩子们的国语水平,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更要运用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远大的理想。把握前进的方向,从而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这套教材对孩子们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材;生命教育;传统文化;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4-0036-02    高中数学的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相对初中数学来说,它涉及的内容面更广,难度也更大。对于高中生来说,打好高中数学基础,是高考取得良好成绩的保证。那么如何才能在高中阶段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呢?要想学好数学,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教师和学生都应
期刊
【摘要】德育教学只有与中学生的心里发展水平相吻合,与受教育者的情感、认知水平、意志能力和行为习惯等相适应,才有可能被学生所认同,内化,有助于提高生物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教学;渗透;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4-0038-01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4-0040-02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能力只能由能力来培养,志向只能由志向来培养,才干也只能有才干来培养”。是说有什么样能力、志向、才干的教师培养什么样能力、志向、才干的学生。苏联思想教育家加里宁认为:“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到这样严格的监督,孩子
期刊
【中图分类号】G278.08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編号】1326-3587(2012)04-0052-01    职业中学的教育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初级、中级技术人才,绝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就直接步入社会从事社会实践工作。所以,学生主要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文化课的学习热情并不高。再有,就是职业中学的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厚,要想提高文化课尤其
期刊
【中图分类号】G552.04 【文章标识碼】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4-0031-01    后进生在每个班级中都是普遍存在的,而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又是多种多样的。除少数是由于智力和生理有缺陷外,大多数后进生的形成是由于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失误等因素造成的,因而是完全可以转化的。我在任班主任的这几年中,通过学习摸索,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收
期刊
【摘要】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是每位任课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的首要问题。笔者认为:应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功中收获;应从优化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着手;培养和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重视表扬、鼓励和赏识学生。只要这样做,就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兴趣培养;优化教法;赏识鼓励;师生和谐  【中图分类号】G401.34 【文章标识码】B
期刊
【摘要】导入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英语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把学生引入到特定的英语语言环境之中。在英语教学法中,呈现的作用是提供充分的新的英语感性材料,让学生完成良好的感知任务。  【关键词】英语;课堂;导入法;学生;教学目标  【Abstract】Leading-in is that the teacher guides a student to ente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高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课堂要努力实现从“传授和讲解语言知识”向“培養语言能力”转变,每位教师面临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利用积极因素,采用更适合于学习者语言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较快地提高课堂效率”这样一个关键问题。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一定能找到一条高效提高课堂效率之路。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效率;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章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