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雷锋精神不曾走远,志愿者精神遍地开花等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806026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雷锋精神不曾走远,志愿者精神遍地开花
  
  “雷锋精神没有走。志愿者精神,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雷锋精神。”37岁的河北唐山农民宋志永如是说。作为道德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雷锋精神始终不曾因时间的流逝而黯淡,当前风行全国的志愿者活动正在为雷锋精神注入新鲜的血液。
  在全国人大代表、知名学者彭富春看来,历经40年,雷锋由一个趋于神化的形象回归到一个有着正常欲求的人,原因在于社会时代的变迁,三四十年前的社会“强调人的政治性、阶级性,而现在,社会越来越关注人性”;“雷锋精神因为产生在中国一个特定的时代,具有‘中国特色’,而志愿者精神更加国际化,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武汉大学教授尚重生也认为,雷锋精神中体现的与人为善、扶贫济困、尊老爱幼等成分是超越特定时代限制的,这些是人性共同的光辉,是人性中永恒的东西,也正是志愿者精神和雷锋精神的连接点,不以时代的变迁而变化;“没有雷锋精神在几代人中的长期积淀和潜移默化,就不可能有志愿者精神在中国的迅速成长”;“志愿者精神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摒弃了强烈的阶级色彩,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在经历了社会转型和市场变迁后,志愿者精神传承了雷锋精神,并且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特征。
  (《中国青年报》2009年3月6日)
  
  五省市:“上文明网,文明上网”的和谐共振
  
  日前,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北京五个省市的中小学校相继开展了题为“抵制网上低俗”的主题班会。这项活动由团中央宣传部、中国青年网、地方团组织和学校共同举办,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等七部委联合开展的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行动的一部分。在五省市举行的多场主题班会上,各中小学的同学们采取辩论、情景喜剧、小品、相声、双簧、诗歌朗诵、乐器表演、歌曲改编新唱、快板等多种表现形式,从自己身边的实例和日常见闻中提取素材,经过重新编排,讨论分析网络低俗内容对学生的危害。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举行的班会上,师生们还共同发出了“上文明网,文明上网,坚决抵制网络低俗之风”的倡议书,倡议中小学生携起手来,用自己的行动来共同抵制网络低俗之风,如通过引导小学生正确对待网络环境,自觉树立网络文明新风尚,从而营造出文明、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氛围。
   (《人民日报》2009年3月4日)
  
  云南:让三生教育成为道德教育的“新概念”
  
  云南省教育厅德育处最近对1399份有效学生问卷、1053份有效教师及教育管理干部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98.4%的学生对三生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感兴趣;84.6%的学生认为参加三生教育没有学习负担;86.6%的学生认为参与三生教育对自己的成长非常有用;98%的学生认为三生教育改变着自己的想法和行为;约九成的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认为三生教育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非常有用。
  对此,云大附中教师张继文分析,如今的教育现状使得无论是家庭、学校或学生自己都非常看重分数、升学,原本对个人成长尤为重要的精神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被挤到了角落里。而且以往的道德教育往往目标过高、过空,内容过于抽象,教育途径方式过于单一甚至违背学生道德心理发展规律,使得道德教育脱离生活、脱离现实而苍白无力。以“知生理、调心理、守伦理、懂哲理、明世理”的三生教育为主要内容开展道德教育,因其贴近生活而被小学生广泛接受。
   (《半月谈》2009年3月2日)
其他文献
摘 要 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根本问题。时代新人语境下,培养身心和谐、全面发展、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是学校教育的历史使命。反观当前的教育现实,学生身心分离、缺乏个性、社会化不足,导致了自由精神的旁落和学校教育的异化。学农教育基于人的身心融合、全面发展及社会情怀,为培养具有自由精神的时代新人提供了可能。华南师大附中三十年的实践表明,学农教育是培养新时代
学校教育,一头挑起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一头挑起千百个家庭的幸福与期待。教育工作,系关学生之发展,家庭之幸福,民族之兴衰。揣教育之重,置身其中,陈立群时常追问自己,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我们的教育究竟缺什么?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关爱活动。”2001年,陈立群得到如此感悟。2002年,他又提出“人类道德的基点是爱心和责任感”。当这句话被刻写在学校最醒目的墙面上的时候,陈立群不仅仅是在倡导一种理
摘 要:社区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学校依托社区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从历史积淀中凝练发展理念,引领师生深入社区营建多彩的生活,实现了师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  关键词:社区资源;红色文化;绿色文明  中图分类号:G7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9-0050-02  今天,有效开发社区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与丰富的学习与实践空间,已成为诸多学校提升办学品质的必然选择
摘 要 新修订的苏版《思想品德》教材,从公民素养、人文价值、德性养育等视角进行了重构与创生,紧扣课程标准,提炼教育点上的真问题,传递人生智慧与人世经验,以德性建构心灵秩序,以道德践履体现人格风范,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关 键 词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修订;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5)02-0044-04  前不久,笔者有幸参与了鞠文灿先生
【摘要】商务英语课程作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内容十分切合。本文就如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商务英语课程实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得出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便于教育者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们主动学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民办高校;商务英语  【作者简介】王丹(1986.12-
当前,我们的教师管理主要通过制度来实现。那么,什么样的教师制度才是合理的?教师制度合理性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如何制定出合理的教师制度?华南师范大学赵敏教授所著《教师制度伦理研究》一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回答。  该书主要围绕教师制度伦理的内涵与发展、教师制度伦理的价值与意义、教师制度伦理的构建原则与实现路径三个层面,对教师制度伦理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探讨。首先,该书将教师制度伦理界定为教师制度的道德
嵊州市三江街道地处水乡,对于生活于此的三江学子来说,他们自当了解水蕴含的优良品质,并从中汲取成长的营养;学校自当汇聚三江水之人文资源,为自身发展寻求不竭的动力。基于此,做“若水”品质的教育,用“水”滋润生命成长,成为了学校顺势而为的文化思考。由此,学校开始了对“水文化”的探索。  一、认识“水”,营建“若水”校园  校园环境是一部无声而立体的教科书。其意义和价值不在于多么壮观和豪华,而在于能向生活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学科教学中的核心教学目标,其中英语作为各个教育阶段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上发挥着显著作用。但是随着年级逐渐升高,英语知识学习难度也逐渐增加,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能够结合阶段性教学需求和特点,分析和研究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本文主要以高三英语教学为例,分析提升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英语;优化;新课改  【作者简
【摘要】小学是学生思维认识初级阶段,对于一些客观事物规律理解还不完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采用传统技巧式教学方式,并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而教学过程中,采用故事教学的方式,不仅在情节设置上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而且为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方法探析  一、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优势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爱运
日前,由四川省德阳市妇联、市教育局、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牵头,成立了德阳市青少年阳光拓展中心,东电中学的30名困境青少年及家长纳入首批试点。该中心以加强困境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心理品质、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内容,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抓手,不断拓展青少年健康成长渠道,探索搭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平台。据悉,今年年底前,该中心将在旌阳区旌阳街道龙桥社区、东电中学、德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