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教育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成长的关键手段,家长和学校的良好沟通和合作对幼儿的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我国已迈入E(Electronic)时代,即网络已普遍运用于各个领域的新时代。在这一背景下,家园共育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机遇,幼儿园及时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合作、和谐、一致、互补的家园共育环境,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该文拟通过梳理信息技术在家园共育中的运用价值、E时代 家园共育模式存在的问题,探讨信息技术在家园共育中的运用策略,以期为E时代家园共育的开展提供可以借鉴的参考。
【关键词】家园共育;E时代;信息技术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让家长逐渐意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家园共育也日益受到幼儿园和家长的重视。随着E时代的到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毫不例外地被现代网络技术所影响。在这一大背景下,传统的家园共育模式、内容已无法适应E时代幼儿教育的新内容、新形式和新要求了。因此,在E时代,应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新型“E时代 家园共育”模式,为幼儿的发展和成长营造良好的共育氛围,助推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本文通过分析信息技术在家园共育中的运用价值和E时代家园共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应用策略,以期为E时代家园共育顺利开展奠定理论和现实基础。
一、信息技术在家园共育中的运用价值
1.提高了家园之间信息传递的速度
传统的家园共育模式一般是通过家长活动开放日、家访、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开展,诸种形式的活动都是使教师、幼儿和家长处于同一空间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但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家长因忙于工作、生活的各种琐事而鲜有时间参与幼儿园举办的各种活动。而信息技术在家园共育中的运用可以通过线上交流、线上学习的方式,使家长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与幼儿园保持联系,极大地提高了家园之间信息传递的速度和精准性。
2.拓展了家园之间交流互动的空间
以往的家园共育的活动空间仅仅局限于幼儿园这一场地,空间十分有限,家长也可能由于个人因素无法充分参与。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家园共育的交流互动空间极大地得到了延伸和拓展,幼儿园和家长可以通过微信、QQ、微博、公众号、校园网站、MSN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和学习,从而使家园共育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极大地提高了家园共育的效率。
3.促進了家园共育模式的良性发展
传统的家园共育模式存在固守“园主家客”的定式,形式较为单一、内容匮乏,家长和教师参与水平较低,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阻碍家园共育高效开展的关键因素,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家园共育模式中,可以丰富家园共育的开展形式,能够有效提升家长和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幼儿园办学质量和办学层次、强化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互动,促使幼儿获得一定的发展。
二、E时代背景下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
1. 固守“园主家客”的定式
“家园共育”是指家长和幼儿园为了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两者通力合作,形成和谐平等的主体间性关系,共同养育和教育幼儿的一种教育模式。而在E时代的背景下,家园共育仍然存在边缘性、被动性、随意性等特征,家长都是被动地接受幼儿园的安排,在幼儿教育问题上非常依赖幼儿园,将自身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幼儿园。很多家长甚至由于时间问题根本不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家园共育活动和家园共育的沟通互动,这种消极对待的不良态度对家园共育的顺利开展极为不利,家长和幼儿园之间也无法形成平等、和谐、一致、互补的良好家园共育关系,对幼儿的发展和成长极为不利。
2 .形式较为单一,内容匮乏
E时代的背景下,微信、QQ、校园网站和家园通等多种现代信息通信手段被广泛运用于家园共育中。然而,在运用这些现代信息技术时仍存在形式较为单一和交流内容相对匮乏的问题。用于家园共育的校园网站的主要内容为幼儿园的招生、宣传事宜,家园通的主要内容为重要通知、安全健康问题等,这两大家园共育网络平台为幼儿园的单向输出,未能体现家园共育的双向沟通,也未涉及对幼儿的教育问题,形式较为单一,不利于良性家园共育模式的形成。此外,微信和QQ作为连接幼儿园和家长的重要沟通工具,也未能充分发挥其良性功能。在微信和QQ班级群中,主导者往往是班主任,而家长则处于被动的附属地位,交流内容混乱且缺乏营养,对高效家园共育模式的构建无法形成积极的正向作用。
3.家长和教师参与水平较低
家长和教师角色定位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其家园共育的参与积极性、参与水平和参与程度,而在E时代的背景下,家长和教师仍未对自身在家园共育中承担的角色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都普遍存在自我角色定位偏低的情况。家长在家园共育中的角色定位为“信息接受者”,即在网络平台上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而不积极主动地参与信息选择和信息决策,对基于信息技术的家园共育参与水平较低。而教师在家园共育中多担任“信息传递者”的角色,在基于信息技术的家园共育模式中,教师为活动的主导者,而家长为活动的从属者和协助者,在进行决策时很少有教师会主动询问家长的意见,自我角色定位不清导致教师在家园共育中的参与水平和参与效果不高。
4.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
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是保证家园共育开展效果的关键所在,而在E时代的背景下,多数幼儿园都未建立健全的家园共育网络平台监管机制。比如,用于家园共育的微信、QQ班级群经常被家长、教师用来作为商品推销群、亲友砍价群和闲聊群,这正是由于缺乏对该平台的良好管控,导致该群未能发挥其家园共育的良性功能。此外,幼儿园也未能为家园共育建立档案袋,对其数据化管理不透明,导致家园共育模式不能得到良性、稳定地发展。 三、信息技术在家园共育中的运用策略
1.树立新型共育观念,破除“园主家客”的定式关系
在幼儿教育中,家庭和幼儿园需建立合作、和谐、一致、互补的家园共育关系,形成共同促進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成长的教育合力。在E时代的背景下,家长和幼儿园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树立“家园共主”的新型观念,破除以往不良的“园主家客”的定式关系。比如,教师可以开设一个班级专用博客,在博客上分享班级每位孩子的成长变化和专业的教育知识,让家长充分了解自己的子女在幼儿园的发展和存在的不足,同时又能在闲暇时间学习到育儿知识。此外,为了提高家长的参与积极性,幼儿园还可以在博客上开设“宝宝秀”专栏,让家长用相机或手机记录孩子的成长并在专栏上进行分享和与教师、其他家长沟通、探讨“育儿经”,充分保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参与,发挥幼儿园和家长的家园共育主体作用。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交流形式和内容的多元化
在E时代背景下,家园共育的开展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地丰富、优化和创新传统的家园共育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目的明确的家园共育活动,拓展家园共育交流形式和内容,促进家园共育的高效开展。比如,可以利用微信、QQ、博客等围绕幼儿的教育问题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形式的线上沟通,还可开发和运用 BBS、播客、维基、RSS、SNS、社区分享服务等软件和视频会议、微课等信息交流形式,逐步建立“家长学习共同体”,在线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促进家园共育以多种形式开展。
3.依托网络媒介平台,提高网络家园共育的参与水平
提高家长和教师基于信息技术的家园共育参与水平,当务之急需转变教师和家长不恰当的自我角色定位,使其在家园共育中充分发挥自身角色应承担的责任和功能。教师在家园共育中应改变其“中心”和“主导”的角色定位,主动咨询家长的意见,让家长共同参与幼儿的教育。而家长也要改变其“从属”和“协助”的角色定位,主动参与到家园共育之中,积极担当“决策者”的角色。其次,提高家长和教师的参与水平还需依靠网络媒介平台,比如搭建园长工作平台、教师工作平台、家园互动平台、技术支持服务平台等多元网络平台。
4.深化家园共育管理,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评估机制
家园共育的高效开展需要具备监督评估的“眼睛”,需要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评估机制。比如,可以将幼儿园领导拉入各班级群中,让领导对班级群的发言进行管控,推销、砍价和闲聊等不良言行可以将其禁言或者将其退出群聊,以保证家园共育沟通的有效性和纯洁性。此外,幼儿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学校的监控与家长的手机连接,一方面家长可以随时掌握幼儿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教师的失范、失职行为。最后,学校要定期对家长共育基本情况进行评估并将其制成家园共育档案袋。
四、结语
总之,在E时代的新环境下,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开展的主要阵地,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便利条件,加强与幼儿家长的紧密联系和有效沟通,向家长及时传递最新最优的教育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两者通力合作、共同养育和教育幼儿,使幼儿获得最优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韦惠敏. 浅谈信息互联环境下的家园共育工作[J]. 华夏教师, 2015(4):67.
[2]吴凤霞. 走进E时代[M].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2.
[3]邱晓云. 家园共育走进E时代——基于信息技术的家园共育的实践研究[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8(9):113-115.
【关键词】家园共育;E时代;信息技术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让家长逐渐意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家园共育也日益受到幼儿园和家长的重视。随着E时代的到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毫不例外地被现代网络技术所影响。在这一大背景下,传统的家园共育模式、内容已无法适应E时代幼儿教育的新内容、新形式和新要求了。因此,在E时代,应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新型“E时代 家园共育”模式,为幼儿的发展和成长营造良好的共育氛围,助推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本文通过分析信息技术在家园共育中的运用价值和E时代家园共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应用策略,以期为E时代家园共育顺利开展奠定理论和现实基础。
一、信息技术在家园共育中的运用价值
1.提高了家园之间信息传递的速度
传统的家园共育模式一般是通过家长活动开放日、家访、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开展,诸种形式的活动都是使教师、幼儿和家长处于同一空间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但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家长因忙于工作、生活的各种琐事而鲜有时间参与幼儿园举办的各种活动。而信息技术在家园共育中的运用可以通过线上交流、线上学习的方式,使家长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与幼儿园保持联系,极大地提高了家园之间信息传递的速度和精准性。
2.拓展了家园之间交流互动的空间
以往的家园共育的活动空间仅仅局限于幼儿园这一场地,空间十分有限,家长也可能由于个人因素无法充分参与。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家园共育的交流互动空间极大地得到了延伸和拓展,幼儿园和家长可以通过微信、QQ、微博、公众号、校园网站、MSN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和学习,从而使家园共育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极大地提高了家园共育的效率。
3.促進了家园共育模式的良性发展
传统的家园共育模式存在固守“园主家客”的定式,形式较为单一、内容匮乏,家长和教师参与水平较低,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阻碍家园共育高效开展的关键因素,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家园共育模式中,可以丰富家园共育的开展形式,能够有效提升家长和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幼儿园办学质量和办学层次、强化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互动,促使幼儿获得一定的发展。
二、E时代背景下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
1. 固守“园主家客”的定式
“家园共育”是指家长和幼儿园为了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两者通力合作,形成和谐平等的主体间性关系,共同养育和教育幼儿的一种教育模式。而在E时代的背景下,家园共育仍然存在边缘性、被动性、随意性等特征,家长都是被动地接受幼儿园的安排,在幼儿教育问题上非常依赖幼儿园,将自身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幼儿园。很多家长甚至由于时间问题根本不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家园共育活动和家园共育的沟通互动,这种消极对待的不良态度对家园共育的顺利开展极为不利,家长和幼儿园之间也无法形成平等、和谐、一致、互补的良好家园共育关系,对幼儿的发展和成长极为不利。
2 .形式较为单一,内容匮乏
E时代的背景下,微信、QQ、校园网站和家园通等多种现代信息通信手段被广泛运用于家园共育中。然而,在运用这些现代信息技术时仍存在形式较为单一和交流内容相对匮乏的问题。用于家园共育的校园网站的主要内容为幼儿园的招生、宣传事宜,家园通的主要内容为重要通知、安全健康问题等,这两大家园共育网络平台为幼儿园的单向输出,未能体现家园共育的双向沟通,也未涉及对幼儿的教育问题,形式较为单一,不利于良性家园共育模式的形成。此外,微信和QQ作为连接幼儿园和家长的重要沟通工具,也未能充分发挥其良性功能。在微信和QQ班级群中,主导者往往是班主任,而家长则处于被动的附属地位,交流内容混乱且缺乏营养,对高效家园共育模式的构建无法形成积极的正向作用。
3.家长和教师参与水平较低
家长和教师角色定位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其家园共育的参与积极性、参与水平和参与程度,而在E时代的背景下,家长和教师仍未对自身在家园共育中承担的角色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都普遍存在自我角色定位偏低的情况。家长在家园共育中的角色定位为“信息接受者”,即在网络平台上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而不积极主动地参与信息选择和信息决策,对基于信息技术的家园共育参与水平较低。而教师在家园共育中多担任“信息传递者”的角色,在基于信息技术的家园共育模式中,教师为活动的主导者,而家长为活动的从属者和协助者,在进行决策时很少有教师会主动询问家长的意见,自我角色定位不清导致教师在家园共育中的参与水平和参与效果不高。
4.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
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是保证家园共育开展效果的关键所在,而在E时代的背景下,多数幼儿园都未建立健全的家园共育网络平台监管机制。比如,用于家园共育的微信、QQ班级群经常被家长、教师用来作为商品推销群、亲友砍价群和闲聊群,这正是由于缺乏对该平台的良好管控,导致该群未能发挥其家园共育的良性功能。此外,幼儿园也未能为家园共育建立档案袋,对其数据化管理不透明,导致家园共育模式不能得到良性、稳定地发展。 三、信息技术在家园共育中的运用策略
1.树立新型共育观念,破除“园主家客”的定式关系
在幼儿教育中,家庭和幼儿园需建立合作、和谐、一致、互补的家园共育关系,形成共同促進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成长的教育合力。在E时代的背景下,家长和幼儿园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树立“家园共主”的新型观念,破除以往不良的“园主家客”的定式关系。比如,教师可以开设一个班级专用博客,在博客上分享班级每位孩子的成长变化和专业的教育知识,让家长充分了解自己的子女在幼儿园的发展和存在的不足,同时又能在闲暇时间学习到育儿知识。此外,为了提高家长的参与积极性,幼儿园还可以在博客上开设“宝宝秀”专栏,让家长用相机或手机记录孩子的成长并在专栏上进行分享和与教师、其他家长沟通、探讨“育儿经”,充分保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参与,发挥幼儿园和家长的家园共育主体作用。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交流形式和内容的多元化
在E时代背景下,家园共育的开展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地丰富、优化和创新传统的家园共育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目的明确的家园共育活动,拓展家园共育交流形式和内容,促进家园共育的高效开展。比如,可以利用微信、QQ、博客等围绕幼儿的教育问题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形式的线上沟通,还可开发和运用 BBS、播客、维基、RSS、SNS、社区分享服务等软件和视频会议、微课等信息交流形式,逐步建立“家长学习共同体”,在线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促进家园共育以多种形式开展。
3.依托网络媒介平台,提高网络家园共育的参与水平
提高家长和教师基于信息技术的家园共育参与水平,当务之急需转变教师和家长不恰当的自我角色定位,使其在家园共育中充分发挥自身角色应承担的责任和功能。教师在家园共育中应改变其“中心”和“主导”的角色定位,主动咨询家长的意见,让家长共同参与幼儿的教育。而家长也要改变其“从属”和“协助”的角色定位,主动参与到家园共育之中,积极担当“决策者”的角色。其次,提高家长和教师的参与水平还需依靠网络媒介平台,比如搭建园长工作平台、教师工作平台、家园互动平台、技术支持服务平台等多元网络平台。
4.深化家园共育管理,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评估机制
家园共育的高效开展需要具备监督评估的“眼睛”,需要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评估机制。比如,可以将幼儿园领导拉入各班级群中,让领导对班级群的发言进行管控,推销、砍价和闲聊等不良言行可以将其禁言或者将其退出群聊,以保证家园共育沟通的有效性和纯洁性。此外,幼儿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学校的监控与家长的手机连接,一方面家长可以随时掌握幼儿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教师的失范、失职行为。最后,学校要定期对家长共育基本情况进行评估并将其制成家园共育档案袋。
四、结语
总之,在E时代的新环境下,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开展的主要阵地,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便利条件,加强与幼儿家长的紧密联系和有效沟通,向家长及时传递最新最优的教育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两者通力合作、共同养育和教育幼儿,使幼儿获得最优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韦惠敏. 浅谈信息互联环境下的家园共育工作[J]. 华夏教师, 2015(4):67.
[2]吴凤霞. 走进E时代[M].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2.
[3]邱晓云. 家园共育走进E时代——基于信息技术的家园共育的实践研究[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8(9):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