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下《审计学》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roc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共同体”概念是“共同体”概念在教育领域的移植,本文从“学习共同体”下课堂教学设計的教学目标、教学情境与教学活动等内容及影响因素入手;探讨了“学习共同体”模式下课堂教学的教学决策、教学资源、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四大系统构成,并提出课堂教学实施的基本流程;最后以《审计学》课程为例进行了“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共同体;审计学
  一、“学习共同体”概念的产生及内涵
  “学习共同体”概念是“共同体”概念在教育领域的移植。1995年博耶尔(Ernest L.Boyer)发表的《基础学校:学习共同体》报告正式提出了“学习共同体”概念。他认为在有效的学校教育中首要的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学校必须有共同的愿景,能够彼此交流,人人平等,有规则纪律约束,关心照顾学生,气氛快乐。
  二、“学习共同体”下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
  1.教学目标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的选择与确立是保证学习者之间能否进行顺畅的交流与协作的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在设计时要充分考察教学目标的开放性、复杂性和可研究性,设置弹性目标,对目标进行多类别、多层次的分解,以达到引导学生发展、规范教学活动的目的。
  2.教学情境
  学校教育是一个特殊的社会活动情境,这就需要创设一种开放的、完成系统内部和外部之间对话与信息交流的全新的课堂教学情境。该情境具有导向性,直接影响共同体成员的活动方向,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思维方式的个体提供各类资源性条件,防止知识惰性化,促进学习目标全面的、创造性的完成。
  3.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下“学习共同体”的主要成员是教师与学生,其教学关系平等,人人负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良好学习环境的责任。“学习共同体”知识的建构是在“自学阶段、交流阶段、探究阶段、认同总结”的循环往复过程中,经过质疑、思索、讨论、总结等一系列活动而完成的。
  三、“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教学架构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由教学决策、教学资源、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四大系统组成(见图1)。
  教学决策系统主体是教师,教学资源系统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其中,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案的制定由教师确定,但在课堂教学安排和参考文献的选择,以及课后延续性活动(包括课后练习、讨论思考等)的设计等方面学生有建议权。
  教学资源系统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师主要负责资源框架的制定、基础知识资源的制作,具体应用化的内容(比如参考文献)可由学生收集或制作。
  教学实施系统的主体是学生,教师需要对实施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兼顾每位学生,解决各种“疑难杂症”。
  教学评价系统由多方参与。“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不再局限于学校,构建“师生家企”多元评价体系,家长、社会(企业)专家作为评价的第三方,可有效实现供给侧(学校)和需求侧(企业、家长、学生)的多方联系、互通,有利于“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实施“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模式的路径
  通常,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教学流程如图2所示。
  1.任务安排与角色分配
  面对同一目标和共同的任务,共同体成员需明确自身的分工与角色,教师可以在对教学任务的宏观把握和对学生特点了解的基础上进行任务分配,也可由共同体成员之间自由选择个体所承担的任务。
  2.教学情境创设
  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容易受时间、空间、物理设施等条件的制约,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教学规模、信息资源和心理环境。信息资源是共同体成员交流与讨论的基础,而认知工具是认知主体与认知对象间的中介,对学习者的思维起着引导和梳理的作用,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3.课堂教学活动
  课堂的教学活动应从学生主体出发,以教学目标为靶向,结合学生的基础经验和动机,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的余地和空间,可以通过游戏、练习、辩论等活动来体现学生不同的发展优势。
  4.课后延续性活动
  教师与学生、专家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在课下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课堂的活动要与课后活动紧密结合、往复连结,保证学习活动处于一种健康、连续、动态的发展过程中。
  5.学习成果展示
  个体学习者通过学习所获得的思维成果和能力上的提升以某种形式展现出来,如一种观点、一种态度、一篇文章或一个PPT演示作品,既是对学习内容的一种总结,也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展现和对学习过程的重温。
  6.教学总结
  课堂教学的总结是对整体课堂教学内容的回顾和归纳,面对学生丰富而零散的学习成果,教师应进行科学的归纳与梳理,深化课堂主题,为学生的后继学习进行引导,同时也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促进教学优化。
  五、“学习共同体”下《审计学》课堂教学实践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及内容:《审计学》
  参与班级:会计学院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大学二年级学生
  助学专家:审计系教师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会计学院注册会计师专业本科二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会计学基础知识,虽然没有学习过审计,但审计工作是其未来就业主要方向,入学前应该对审计多少有所了解。而本课程是注册会计师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关系到其未来工作,因此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愿意接受具有挑战性和可研究性的课题。
  教学任务:第一章审计导论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该:
  1.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审计的基本分类;   2.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及其与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关系;
  3.了解中国注册会计师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历史时间;
  4.重点掌握影响审计目标的因素,审计一般目的内容、涵义。
  (三)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導入任务
  教师先播放几段教学视频,内容是让学生对注册会计师工作、为什么需要审计(作者自录的《母亲与猫》)等有一个基本认识。
  视频播放后,请学生发表感想,谈谈对注册会计师的初步认识,或思考一些问题。如:母亲与猫的行为是不是一种审计呢?谁是审计师?谁是被审计对象?谁是委托人?审计的目标是什么?审计的标准是什么?实施了哪些审计程序?收集到的审计证据是什么?形成审计意见或结论是什么?
  2.课堂讨论,促进思考
  教师:通过观看前面的视频,要求学生分组讨论:
  A.为什么需要委托审计师进行审计呢?
  B.对审计师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C.……
  教师和专家可以参与到小组讨论之中,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并做归纳总结。
  3.课下深化,扩大交流
  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就本问题进一步提出如下一些问题,供学生们课下讨论深化,扩大交流。如“为什么新中国从1949年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中国一直没有建立审计机制呢?”“凭什么相信审计师?”“审计师怎样才能无愧于信息使用者的信任?”“对审计师而言,能力和品德何者更为重要?”
  (1)学习小组课后讨论。对于上述问题,各学习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任务分工,分别从事信息资料收集、筛选、加工剪辑、整合等工作,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并有“个人学习日志”,对自己的相关活动和收获进行详细记录。
  (2)学生与校外专家的网络交流。在课程学习平台的“讨论交流”上,学生可以就上述问题向校外专家请教。当然,学生们也可以就涉及本课程内容的所有热点与疑难问题向校外专家提问。如“审计的前沿问题”、“审计的人际关系问题”、“对审计师而言,能力和品德何者更为重要”等等。
  (3)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师生课后交流问题主要表现为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知识的系统化安排,课后练习的理解,综合案例思考等问题上。
  在(2)、(3)过程中,教师可对涉及问题进行记录和整理,以作为下次课堂总结内容的重要参考。
  4.小组成果展示
  各小组的讨论结果可以以“小组代表发言”、“PPT演示”、“开展辩论赛”等形式,向其他小组成员展示,促进共同体间的相互学习。
  5.教师总结
  教师在参与学生讨论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课下学生向专家和教师求教的问题等进行归纳,通过引导,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意识并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方法与措施,以利于学生更好的成长。
  6.教学感悟
  《审计学》是一门知识面广,实践性强,具有发散性思维的多学科综合课程,学习难度大。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存在使学生摆脱了单兵作战的学习状态,进入一种“学习场”,讲分工,讲合作,树立团队责任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与学生不断地变换角色,如组织者、引导者、委托人,责任人,业务伙伴等。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使交流协作成为学习所必需的行为,而交流的需要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于教学问题的思考,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对知识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的状况。许多生成性的信息使学生更具成就感,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参考文献:
  [1]王淑莲;金建生.教师协同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新范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7,01
  [2]潘洪建.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基本理念 [J].江苏教育研究.2013,06
  [3]屠锦红.“学习共同体”:理论价值与实践困境 [J].当代教育科学.2013,08
  [4]彭明国.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下高校师生教学共同体建设[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7,10
  本文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教改立项重点课题(基于“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号:00691754205。
其他文献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不仅是教育资源和信息的交流共享,更是一种新的办学理念(秦隽,2014)。国际化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国际化水平已成为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并成为高校排行的重要指标。  一、文献综述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知识和信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举足轻重。人才成了新时代最有价值的资源。这就要求大学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推动世界科学、技术和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大学规模不断扩大,招生数量与日增多,我国的大学生在大学里除了享受知识的高深和学习的快乐之外,还要进行大量的体育锻炼,参加大学体育课程的学习。在大学里,学生应该受到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熏陶,大学作为教育机构应该建立科学的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体育人文氛围,塑造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大学生更加健康茁壮的成长。  关键词:大学校园;体育;人文精神;价值;培养  一、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含义  众所
期刊
摘要:以往的课堂更加注重纪律的控制,课堂规范的制定,实施。对于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作者认为新时期教师在授课过程当中应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加强教学工作者和学生工作者的沟通,以学生工作的视角探索课堂管理得新途径,实现管理效率的最大化,最优化。  关键词:学生工作;民办高校;课堂管理  与其他学科相比,外语更加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和实践,交际性的课堂代替了传统单一和枯燥乏味
期刊
摘要: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在发展前进 ,ESP教学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被提出,然而因为种种原因,ESP教学在中国高校发展缓慢。 2017公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正式把学术英语纳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中,说明ESP专门用途英语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笔者调查了笔者所在高校湖北工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和ESP教学课程设置现状,在本文中笔者分析了本校大学英语ESP教学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初步发展
期刊
摘要:实验室运行管理中,作为科研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完善的开放式实验室运行机制,立足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管理模式,以便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以便于推动实验室开放运行。本文就开放实验室运行机制进行客观阐述,立足实际情况寻求合理的管理模式,提升管理工作成效。  关键词:实验室;运行机制;管理模式  高等院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
期刊
摘要:针对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考察。分析大学体育教学突发事件的现状及发生原因。提出建立完善大学体育教学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体育教学;突发事件;大学;应急机制  1.前言  近年来学生体质不断下降,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一方面,大学由于考虑安全问题,弱化了学校体育的作用;另一方面,就连学界也未将体育教学突发事件作为一个单类管控来呼吁,而倾向于将体育教学和活动纳
期刊
摘要:翻译理论对翻译文本有着重要指导作用,不同翻译理论指导下文本的翻译也会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本文以《面纱》(The Painted Veil)为翻译研究文本,并在功能理论指导下,进一步分析讨论其在英译汉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面纱》;功能对等;翻译方法  一、翻译任务简介  《面纱》(The Painted Veil)是英国小说家、戏剧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一部长篇小
期刊
摘要:高等学校在实施课程教育时,不单是思考如何让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深度的理解和运用,也应该关注怎样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此,高校不仅要开展专业教学的改革,也应该实施体育教学的改革,引导学生树立运动的成长理念。但是,当前存在教学环境优化程度不够以及教师综合素养不够高等影响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实现持续发展的诸多因素,影响体育教学的实际发展。为此,本文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思考,之后探究高等学校实现体育教学健
期刊
摘要:与传统对英语阅读的阐述不同,图式理论认为阅读本身不具备决定性的意义,阅读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种大框架内的系统关联。这种关联就是图式理论所涉及的三个层面,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如果三种图式能够在阅读过程中相互作用,阅读效果将得到极大提高。  关键词:图式理论;英语阅读;图式  英语阅读是一个融合英文单词、句子和篇章意义,综合了解文章所涵盖的文化背景,有序处理其内在结构和观点的过程。按
期刊
摘要:本文利用文献综述法结合前人研究与自身亲身经历,综合论述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显现出来的弊端,其后本人结合实践及相关研究提出有利于我国高等体育体制改革的方向,希望可以给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高等教育;弊端;改革  1.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现有弊端  对于现在的人才评价,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今天的博士不如 5 年前的硕士,5 年前的硕士不如 10 年前的本科。”这似乎不只是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