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探索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har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索的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最可贵的。《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分别提到:“使学生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进行探索,在探索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做法,供大家参考。
  1. 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探索创新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又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但探索和创新活动无疑需要问题的参与。“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探索总是和问题联结在一起,问题既是探索的起点,又是探索的动力。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以疑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从而引导学生在问题的导引下主动探究、获取知识、增长能力,这就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①上课伊始,教师出示一个用铁丝围成的圆,设问:怎样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呢?(化曲为直法)②出示一个硬纸板圆,怎样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呢?还能用刚才的方法吗?(滚动法)③怎样量出我们学校圆形花坛的周长?还能用刚才的方法吗?(测绳法)④教师用一个带线和小球在空中转一圈,怎样量出老师手中小球转动轨迹所形成的周长?还能用刚才所讲的一些方法吗?(都不行,学生处于“愤悱”状态)⑤揭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的计算问题,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主动探索新知……
  在刚才的这一环节中,通过设置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引导学生经历由疑问——讨论——解疑——疑问……在不断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不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新知识,思维得到了有效的拓展,主动探究的欲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激发。
  2. 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创新
  “思维从动作开始,儿童可以理解的首先是自己的动作。”通过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索、思考的环境,使他们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动手操作过程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创设让学生参与操作活动的环境,多给学生活动时间,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多给学生一点自由,学生就会在“动”中感知,在“动”中领悟,在“动”中发挥创新潜能。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体积计算”时,先让学生将12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排成一个长方体,试试看有几种不同的排法;然后让学生叙述操作顺序,填写操作的数据,引导学生得出小正方体的总数与每排个数、排数、层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可谓水到渠成。
  3. 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探索创新
  讨论学习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知识进行广泛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并通过学生相互合作、集思广益,逐渐完整地掌握某一知识。讨论,是“互助自学”的体现,它能使学生在互助中乐意去探索、去发现、去学习知识,在“自学”中自觉去了解去思考、去解决问题。这种讨论学习的方法,不仅增强了师生之间、学生间的多向信息交流,而且促使学生在探索规律中学会创新。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教师为学生准备好若干组圆柱和圆锥体学具,如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不等高不等底和等底等高,放手让学生做盛沙土实验。小组内讨论、交流。通过实验、讨论、交流使学生知道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才能建立起联系,并且学会圆锥体体积公式将不会成为难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在激趣设疑,操作实践,讨论交流中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我们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索意识与创新能力。
  收稿日期:2012-04-03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改形势下,数学教学中如何更好地使学生主动参与,提升学习兴趣。让数学贴近生活;放开学生的手脚,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用新的评价标准给予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实施差异教学,发掘学生尤其是“差生”的个人潜能;因课而异,灵活设计教学环节;构建合理的课堂管理常规;培养学生愿意合作交流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贴近;主动参与;增强自信;公正评
期刊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对于负责传承人类文明的教师来说,为了提到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必须不断学习来保证教学质量。尤其是语文教师,需要更广博的知识点和宽泛的知识面,因此,学习更重要。   对于每位教师来说,我们是掌握了一些本专业的一些知识、成果,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不需要学习了。现在,每一天每一个领域都有新知识、新成果的涌现,而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掌握
期刊
想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想像孕育着创造,自由想像会不断产生新的设想,大胆的设想才能有所创新,因为创新是没有规律可寻的,所以,要给幼儿一些自由想像的空间,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善于创新,善于超越。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每个幼儿生来便具有巨大的创新性潜能,只要得到适时的科学的开发,就能表现出巨大的创造力,而且创造力开发得越早,其发展潜能越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
期刊
心理学研究表明:坚强的意志与学业成绩及个人事业成就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意志是在人生道路上最能体现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因素,对学习、体育锻炼以及事业起着定向、动力、维持和调节控制的作用。中学生正处于一个可塑性非常强的年龄阶段,对于意志力的培养,如果给与相应的重视,并科学地指导,必然会形成良性循环,使学生终身受用。  1. 体育教学对中职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是当务之急   当前,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对人才
期刊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英语教
期刊
好奇、好问是孩子的天性,是他们主动求知的表现。我们发现孩子在三四岁时,经常缠着父母问这问那,他们脑子里装着许许多多的小问号,进入小学低年级,他们尚能问一些问题,但到了高年级,问题逐渐少了,等到升入中学、大学,他们就不愿意提问题了,最后竟然忘了怎样提问题。于是,就有了中美大学生的比较中,中国学生不爱提问、不会提问的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
期刊
在高中物理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中提到的“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要掌握知识,更应侧重于应用知识。学生的知识量并不一定与应用能力成正比。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果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呢?我认为,我们可以从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做起。  1. 学生思维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   1.1 存在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虽然思维定势在很多时候能帮助人们快速正确地解决问题,但有些时候,也会出现错误。比
期刊
【摘要】现代社会离不开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的基础。教育教学更需要创新,从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何创新思维,是我们这个社会未来发展的希望。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小学教育要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课堂教学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以情境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学生内在的思维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
期刊
从语文课程标准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过程,其中“理解”和“记忆”是“运用”的两个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从理解层面的“消极语言”转化为运用层面的“积极语言”,对于学生而言,是个很高很陡的台阶。如何帮助学生跨越这一台阶呢?笔者认为,语文课上要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言语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读写实践机会,在加强朗读与背诵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尝试运用范文的语言,内化所学语言,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环境、教学过程、教学方式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广泛推广和运用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趋势。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多媒体辅助教学应运而生,而且已经融人现代教育技术,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电教媒体己不再限于视听范畴,而是呈现出多媒体化、超文本化、网络化、交互性等新特点。因而,应用多媒体课件,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化静态为动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