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厚实、凝重、晦涩。因为距离小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背景太远而不易被小学生所理解。历史中曾经有过的沸腾和鲜活,则变成了一个年代,一个人物,一个事件,一段叙述。
那当今历史题材的品德与社会课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怎么教?我想大概立足四点:一是对话历史,二是细化历史,三是深化历史,四是对接历史与现实。
一、对话历史——展开历史厚重的画卷
观教材,文字、插图、照片、示意图、表格等无不向我们透露着历史的信息。我在上课前首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和这些信息进行“对话”,并寻找学生认知、情感的冲突点,让历史画卷在学生的面前逐步展开。
片段一:
(出示商代的玉饰、西周的青铜、清代的雕刻等文物)让学生猜猜这些文物现在陈列在哪儿?孩子们大多认为这些文物陈列在我们自己的博物馆里,事实上,它们都陈列在英、法两国的博物馆!
【设计意图】此时,学生们的眼里满是疑惑,可我并没有立即让他们质疑,而是借助一张清朝的疆域图,继续把这种情绪往前助推一把。
(课件演示清朝疆域图)再看,这是清朝鼎盛时期的地图,不过到了清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香港被英国割据,东北和西北的大片领土成为俄罗斯的势力范围,台湾和澎湖列岛成为了日本的势力范围……
这个时候,我才问:“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有什么要说的?有什么要问的吗?”有的孩子说:“我们中国的珍宝怎么跑到外国去了?”有的问:“我们中国怎么会同意割让土地,让外国人在我们的土地上为所欲为呢?”这时,我顺水推舟:“是啊,怎么会这样?要想解决这些疑问,我们必须了解一种影响当时中国命运的东西——鸦片。”
聚焦鸦片后,我不断强化冲突,催生疑问:“为什么英国侵略者设法偷运鸦片到中国?为什么鸦片能在中国打开市场?虎门销烟后,为什么惹恼了鸦片贩子和英国政府?为什么称鸦片为武器?为什么一个古老的、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泱泱大国,进入近代后,竟如此遭受欺凌?”
【设计意图】学生的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常常处于“愤”“悱”的状态,并且始终带着探究的兴趣了解史实,使学习的过程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追寻历史踪迹不断向前。
二、细化历史——催生学生激荡的情感
如果教学后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只是停留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要素上,是不能在学生心中留下痕迹的。所以,我在教学时就有意凸显了一些细节,让历史鲜活、立体起来,让学生的情感也随之激荡。
片段二:
(出示)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些不平等条约的具体内容。好好读读、想想,在签订的这些条约中我们丧失了些什么?
紧接着,我紧紧抓住赔款作为激起学生情感的生发点,提出了三个问题:(1)当时,一个普通人家生活一年只需要20两白银,1600万两白银可以为多少户家庭提供一年的生活需要?(2)这些巨额赔款从哪里来呢?(3)这么多赔款加起来,那是怎样沉重的负担!看着这些赔款数目你想说什么?
此时,孩子们一个个义愤填膺、悲愤交加……
【设计意图】此时,来自孩子们内心的这种触动,正是他们最真实、最直接、最感性的一种内心感受。作为教师,就要适时地捕捉学生的这种真实感受,并且把这种情感放大,达到“观史如身在其中”的境界。
三、深化历史——提升理性思辨的高度
历史是错综复杂的,对一个历史事件往往需要全面而深入的思考。所以,在教学中我抓住典型事件和典型事物进行评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在本次教学中,我就抓住了这样一个点。
片段三:
“鸦片,既不是枪也不是炮,为什么称它为‘武器’呢?”我引导学生从个人、家庭以及国家三个层面来认识鸦片的危害,并在交流中补充一些具体的例子以加深体会。从而得出:吸食鸦片会让人上瘾,体力衰竭,意志消沉,骨瘦如柴,“三分像人,七分像鬼”;会让父子失和,夫妻反目,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军人吸食了鸦片,军队战斗力下降,不能保家卫国,官员吸食了鸦片,不理朝政,贪污腐败……鸦片可以毁灭一个人、一个家,乃至一个国!难怪英国人把它当作一种特殊的武器!
【设计意图】这样的讨论,不仅带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灵上的震撼,而且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了解鸦片的危害,领会教材中提及的“英国将鸦片当作一种特殊武器攻打中国”的深刻含义。
在这个点上,我又继续延伸、拓展:“鸦片是可怕的武器,打开了侵略者掠夺中国的大门。为什么我们这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泱泱大国却备受欺凌?为什么每一次战争都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呢?”此时,孩子们的情感已急剧转化为一种动力,我放手让他们浏览学习网站上的相关内容,结合书中提供的资料,相互交流,自己去探寻答案。孩子们看得非常仔细,交流得也很认真,很多同学还拿出了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每个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答案。同学们不仅从科学技术、武器装备、政治腐败、保守落后等方面探讨了原因,还举例陈述了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
【设计意图】这番讨论的意义不仅回答了中国挨打受辱的原因,而且帮助学生确立全面看待历史的方法,以及培养他们“史论结合”的思维方式。
四、与现实的对接——实现学生道德的积淀
片段四:
落后就要挨打!学生明白了这一点,这节课看似应该结束了。但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了解历史,就是为了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更应该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不再挨打,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请同学们静静地在脑海中回放这段历史,想想,从中你明白了什么”。此时,学生们的情感已经上升为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孩子们七嘴八舌,争相发言。
从孩子们的学习心得中,我们看到了上这一课的现实意义,我们不仅要走近历史,还要走进历史,更要走出历史、审视历史。因为今天将成为明天的历史,而今天的每一个人都在书写着历史。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高得胜博士说过:“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安排历史题材教学内容的独有意义在于用历史支撑‘中国心’的形成。没有历史,爱国情感是空壳,也就没有了爱国的内涵,历史就成了没有血肉、没有灵魂的知识符号。历史,不等于历史知识。历史,不仅仅是再现!”
反反复复地读,反反复复地想,反反复复地教,我渐渐明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上历史题材内容的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要立足于品德教育,将历史内容的学习作为一个桥梁,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发挥历史所特有的道德教育价值。
那当今历史题材的品德与社会课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怎么教?我想大概立足四点:一是对话历史,二是细化历史,三是深化历史,四是对接历史与现实。
一、对话历史——展开历史厚重的画卷
观教材,文字、插图、照片、示意图、表格等无不向我们透露着历史的信息。我在上课前首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和这些信息进行“对话”,并寻找学生认知、情感的冲突点,让历史画卷在学生的面前逐步展开。
片段一:
(出示商代的玉饰、西周的青铜、清代的雕刻等文物)让学生猜猜这些文物现在陈列在哪儿?孩子们大多认为这些文物陈列在我们自己的博物馆里,事实上,它们都陈列在英、法两国的博物馆!
【设计意图】此时,学生们的眼里满是疑惑,可我并没有立即让他们质疑,而是借助一张清朝的疆域图,继续把这种情绪往前助推一把。
(课件演示清朝疆域图)再看,这是清朝鼎盛时期的地图,不过到了清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香港被英国割据,东北和西北的大片领土成为俄罗斯的势力范围,台湾和澎湖列岛成为了日本的势力范围……
这个时候,我才问:“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有什么要说的?有什么要问的吗?”有的孩子说:“我们中国的珍宝怎么跑到外国去了?”有的问:“我们中国怎么会同意割让土地,让外国人在我们的土地上为所欲为呢?”这时,我顺水推舟:“是啊,怎么会这样?要想解决这些疑问,我们必须了解一种影响当时中国命运的东西——鸦片。”
聚焦鸦片后,我不断强化冲突,催生疑问:“为什么英国侵略者设法偷运鸦片到中国?为什么鸦片能在中国打开市场?虎门销烟后,为什么惹恼了鸦片贩子和英国政府?为什么称鸦片为武器?为什么一个古老的、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泱泱大国,进入近代后,竟如此遭受欺凌?”
【设计意图】学生的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常常处于“愤”“悱”的状态,并且始终带着探究的兴趣了解史实,使学习的过程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追寻历史踪迹不断向前。
二、细化历史——催生学生激荡的情感
如果教学后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只是停留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要素上,是不能在学生心中留下痕迹的。所以,我在教学时就有意凸显了一些细节,让历史鲜活、立体起来,让学生的情感也随之激荡。
片段二:
(出示)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些不平等条约的具体内容。好好读读、想想,在签订的这些条约中我们丧失了些什么?
紧接着,我紧紧抓住赔款作为激起学生情感的生发点,提出了三个问题:(1)当时,一个普通人家生活一年只需要20两白银,1600万两白银可以为多少户家庭提供一年的生活需要?(2)这些巨额赔款从哪里来呢?(3)这么多赔款加起来,那是怎样沉重的负担!看着这些赔款数目你想说什么?
此时,孩子们一个个义愤填膺、悲愤交加……
【设计意图】此时,来自孩子们内心的这种触动,正是他们最真实、最直接、最感性的一种内心感受。作为教师,就要适时地捕捉学生的这种真实感受,并且把这种情感放大,达到“观史如身在其中”的境界。
三、深化历史——提升理性思辨的高度
历史是错综复杂的,对一个历史事件往往需要全面而深入的思考。所以,在教学中我抓住典型事件和典型事物进行评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在本次教学中,我就抓住了这样一个点。
片段三:
“鸦片,既不是枪也不是炮,为什么称它为‘武器’呢?”我引导学生从个人、家庭以及国家三个层面来认识鸦片的危害,并在交流中补充一些具体的例子以加深体会。从而得出:吸食鸦片会让人上瘾,体力衰竭,意志消沉,骨瘦如柴,“三分像人,七分像鬼”;会让父子失和,夫妻反目,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军人吸食了鸦片,军队战斗力下降,不能保家卫国,官员吸食了鸦片,不理朝政,贪污腐败……鸦片可以毁灭一个人、一个家,乃至一个国!难怪英国人把它当作一种特殊的武器!
【设计意图】这样的讨论,不仅带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灵上的震撼,而且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了解鸦片的危害,领会教材中提及的“英国将鸦片当作一种特殊武器攻打中国”的深刻含义。
在这个点上,我又继续延伸、拓展:“鸦片是可怕的武器,打开了侵略者掠夺中国的大门。为什么我们这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泱泱大国却备受欺凌?为什么每一次战争都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呢?”此时,孩子们的情感已急剧转化为一种动力,我放手让他们浏览学习网站上的相关内容,结合书中提供的资料,相互交流,自己去探寻答案。孩子们看得非常仔细,交流得也很认真,很多同学还拿出了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每个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答案。同学们不仅从科学技术、武器装备、政治腐败、保守落后等方面探讨了原因,还举例陈述了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
【设计意图】这番讨论的意义不仅回答了中国挨打受辱的原因,而且帮助学生确立全面看待历史的方法,以及培养他们“史论结合”的思维方式。
四、与现实的对接——实现学生道德的积淀
片段四:
落后就要挨打!学生明白了这一点,这节课看似应该结束了。但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了解历史,就是为了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更应该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不再挨打,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请同学们静静地在脑海中回放这段历史,想想,从中你明白了什么”。此时,学生们的情感已经上升为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孩子们七嘴八舌,争相发言。
从孩子们的学习心得中,我们看到了上这一课的现实意义,我们不仅要走近历史,还要走进历史,更要走出历史、审视历史。因为今天将成为明天的历史,而今天的每一个人都在书写着历史。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高得胜博士说过:“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安排历史题材教学内容的独有意义在于用历史支撑‘中国心’的形成。没有历史,爱国情感是空壳,也就没有了爱国的内涵,历史就成了没有血肉、没有灵魂的知识符号。历史,不等于历史知识。历史,不仅仅是再现!”
反反复复地读,反反复复地想,反反复复地教,我渐渐明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上历史题材内容的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要立足于品德教育,将历史内容的学习作为一个桥梁,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发挥历史所特有的道德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