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性评价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中的应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表现性评价是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在实际情境中设置真正的学习任务,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评价。该评价过程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在实践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相比于传统的教学评价,能够更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本文主要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为主,以《一亿有多大》一课为例,探讨表现性评价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中的应用。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
  所谓表现性评价是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在实际情境中设置真正的学习任务,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评价。该评价过程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在实践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相比于传统的教学评价,能够更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本文主要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为主,以《一亿有多大》一课为例,探讨表现性评价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中的应用。
  一、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一亿有多大》是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中关于数的认识的内容,在“大数的认识”后安排的一节综合实践课,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学生认识数的范围从个级数扩大到了万级数和亿级数,大数的特点就是“大”,仅仅通过用用眼睛看是不能达到目的,而是要借助一些工具,通过测量、推算,帮助学生感受大数的认识,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大数,建立对大数的感感悟,在探索中学习,初步获得“类推和对照”的策略和方法,初步渗透选用小基数类推解决的数学思考。
  我对北师大版、人教版、苏教版就这个知识点进行了横向对比。通过对比发现:三个版本教材对于这一内容编排上也有所不同。‘一亿有多大’在人教版教材是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先在一、二年级学习几十、几百、几千,对数感已经有了初步的建立。再學习、再认识,学生能够很快掌握。我想这样的编排是让学生把低年级知识和中年级的知识建立联系。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渗透选用小基数类推解决的数学思考。
  北师大版、苏教版教材把这些内容也放在了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一亿的认识中》,虽然北师大版把内容编排放在了四年级上册编排的总体思路和人教版差不多,只不过没有人教版更生活化,更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
  这样的编排比较符合学生的发展思维。在面对这样一个实际问题时,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与实际知识的联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一亿有多大,在对比交流中,体验各种方法背后的数学思考。体会各种方法的作用和价值。
  2.在对作品评价反思的过程,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研究经验,发展学生的评价与反思能力。
  3.通过实例,沟通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二、调研学情,确定评估证据
  表现性评价强调真实情境中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要求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来证明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而与表现性评价相匹配的目标也必然是那些具有情境性、复杂性的高级的目标。表现性评价能够让教学“以终为始”,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的能力差异,明确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设计有“弹性”的学习任务,不能“一刀切”。 因此,笔者认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更适合表现性评价,但需要教师及时收集学生的作品,并将其作为教学反思的重要素材,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教学方案。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的真实认知水平,我们把实践活动安排在了课前。
  课前教师为四(1)班38名同学布置了《一亿有多大》的研究任务。
  研究要求如下:
  1.一亿有多大呢?怎样能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一亿有多大呢?小组讨论如何进行研究。
  2.4人为一个小组进行实践研究活动,活动中注意分工合作。并且记录活动过程。
  3.活动后撰写研究小报,包括: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结论几部分,清楚表达本组的想法,让其他组能够看懂。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的作品分析情况,我们将学生对一亿有多大的认知水平划分为四个水平,评价量规表如下:
  通过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水平划分,调研结果如下:
  从研究结论来看,54.8%的同学得到的结论是另一个大数,从大数到大数,还是难以感知,将近一半的同学不能够结合现实情境去感受大数的意义,我们将这部分的学生划分为水平一;28.5%的同学将研究结论与已知的事物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来感受一亿的大小,但比较对象的选择同样是学生不容易感知到的,这些同学能够借助现实情境去进行比较,但是还没有估计的意识,这部分的学生划分为水平二;16.7%的同学能够用更接近自己身边的物体作为单位,以可感知的小单位的个数去想象一亿的大小。这些同学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这部分的学生划分为水平三。可见,80%左右的学生处于水平一和水平二的阶段,不能很好运用身边熟悉的事物来感受1亿的大小。
  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用可感知的单位去推理想象不可知的大数,帮助水平一和水平二的学生提升数感。本节课的难点是通过评价别人作品的同时进而能反思自己的作品中的问题。提升学生的评价与反思能力,不断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三、依据目标,设计有乐趣,有挑战的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是表现性评价的核心要素之一,是为了检测学生在特定目标上的达 成情况而设计的活动,应该明确、具体并有一定的挑战性,还要能激起学生的学 练欲望。通过对教材和学生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依据目标,我们设计了本节课的几个活动。我们希望学生能主动参加到课堂中,通过活动设计,学生能够自主感悟到如何去研究大数的方法。再此基础上积累相关经验,发展学生的评价与反思能力,真正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和可持续能力。    教学环节:
  活动一:选取素材和研究角度
  提供学生小报素材,分析研究的素材内容和研究角度。
  【活动意图:通过对学生作品分析,与已有生活经验建立联系。拓宽学生研究的维度和角度。】
  活动二:对他人作品进行评价
  即:1.这些作品在研究一亿有多大时的共同点是什么?
  2.我们欣赏哪些同学的作品?为什么?
  【活动意图:学生应用手中的学习单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发现作品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对于作品进行评价赏析。发现作品中的优点与不足,发展学生的评价反思能力。
   活动三:对自己作品进行反思
   即:实践活动和今天交流活动有用吗?
  如果有用,给我们的收获是什么?如果没有用,为什么?
  【活動意图:学生应用手中的学习单,结合刚才对他人作品的赏析后,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评价反思能力都能得到发展,积累相关研究经验。】
  活动四:回顾整个研究过程
  联系生活,做拓展。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还能提出什么新的问题?
  【活动意图:回顾研究过程,积累活动经验。】
  四、实施教学,评价是学习也是指导
  本节课教学结束后,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又进行了修改。在修改之后,我们把学生的作品和之间的调研做了对比。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调整以后。学生的作品有了很大的改进。达到水平三和水平四的学生占到了93%左右,学生注意到了用身边熟悉的物体去感知一亿的大小。并且有71.3%学生知道转化角度去感知较大的数量。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总之,表现性评价应用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中,要根据评价判断学生的理解程度,不断调整教学推动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让学生在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发现知识,培养能力,促进“理解”。如何践行这一美好理念,寻找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与实践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邵朝友.基于学科素养的表现标准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54  55.
  [2] 张威. 表现性评价在小学数学活动中的应用[J].读与写杂志,2020(1):180.
  [3] 谢娟等.表现性评价在小学体操教学中的运用 [J].教学实践,2019,30-31.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在合作学习方面的表现性评价研究”(项目编号:CDDB18254)结题成果。

其他文献
“学而不思则罔”,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反思,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更是要不断对自己或他人教学中所发生的问题或做过的一些事情进行思考。不对的思考怎样改正,好的做法进行总结归纳,在后面的教学工作中可以借鉴使用。个人认为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做到有效的“三思”,就会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一、教师要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写好一节课的课后反思  一些教师把写课后反思这一项工作当成负担,学校没有要求写绝对
期刊
摘要: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学生在家不外出、不聚会、不举办和参加集中性活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当前头等重要的大事,各级教育部门正按教育部和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部署要求,保障防控疫情期间中小学校 “停课不停教、不停学”。这既是战疫情应急之举,也是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成果应用展示。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
期刊
一、需要解决的问题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不得不推迟开学,同时我们及时响应国家号召“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于是老师和学生就成了屏幕面前最熟悉的陌生人,看得见,摸不着。老师化身“主播”,每天在电脑前和学生们相约,网课刚开始孩子们的热度高,新鲜劲儿足。时间一长,随着疫情的得以控制,家长们开始复工,同时也少了一道监督的屏障,有的孩子就开始玩起了自己的“小聪
期刊
评改是习作教学中的一环,给学生下评语,则是这一环节中的点睛之笔。作文评语既有评价功能,又有导向作用,精妙的评语,往往能唤起學生的写作兴趣,点燃写作激情,指点学生迷津。恰如其分的评价,可拓展学生的视野。因此,教师写习作评语时一定要注意字斟句酌,我认为习作批语应具有以下四性。  一、情感性  作文是学生的心声,评语是老师的贴心话。习作评语要以朋友的身份、谈话的方式进行,以情感染人,这样,学生看了评语后
期刊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优秀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班主任的谆谆教导,离不开班主任的辛勤汗水。作为班主任,如何教书育人,全体如何管理好班集体,是一个班主任首先要想的问题。班主任充当班集体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班级活动的设计者,家校沟通的桥梁等角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班主任的素质与能力直接影响了这个班的发展,由此班主任必须要以身作则,为整个班级做良好的示范。  班主任要想很好的管理班集体,
期刊
这几天的课堂似乎有些异样,表面上秩序井然,孩子们参与其中,但我总感覺有几个熟悉的面孔,略带沮丧,有些沉闷,一番猜测被推翻之后,我把原因锁定在了考试成绩上。  课间休息之际,我问小A:”“这几天不高兴吗?”只见他撅着嘴、羞涩的说,“老师我语文考了87分”“为什么呀?怎么可能?”“作文减了10分”,紧接着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一位老师拿着一位优秀同学的作文,被减了15分,焦急的神情,让我猜测都没考好。接着追
期刊
案例背景及问题:  紧张的初三复习碰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给各学科的复习增加了很大难度。特殊时期学校选择网上授课的形式展开教学,这对于物理学科的复习影响也很大。  当复习到比热容概念的理解时,就更加困难了。比热容的概念本就不容易理解,线上教学更是少了亲身实验的辅助,增大了学生理解的难度。难点有3点:1、比热容这一概念比较贴近学生生活,但学生对此了解并不深入,甚至往往意识不到一些相关现象可以用比热容知
期刊
一、案例背景  由于疫情期间学生全部在家学习、生活,时间上非常充裕,如何帮助学生在学习劳累之余,通过自己的双手,给居家生活带来更多的色彩,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生活的快乐呢?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尽量放在感官跟前。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
期刊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让所有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学校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培养教师、学生学会创造幸福,提升师生的幸福境界,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人。基于这种理解,我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广及普及,在语文课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对联,这些妙趣横生的对联是语文课堂更加精彩有趣。教师要在课堂上巧妙运用与课文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对联进行教学,势必会使学生对祖国灿烂悠久而又博大精深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会激发学生课外去收集更多有趣的对联和与之相关的对联故事,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对于学生的写作大有益处。  关键词:对联 平仄 巧妙  随着新课改的推广及普及。在语文课中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