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扎根于生活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nio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解释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现象与问题。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生活化情境,通过生活化的探究材料和课外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用科学解释问题,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高。
  [关键词]科学课程;生活化;教学情境;探究材料;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5-0056-01
  科学是帮助人们以客观的视角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学科。因此,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以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发挥潜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才能够深刻理解、体会科学。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将科学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白科学并不遥远,而是切切实实地存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对生活的影响。教学情境与生活的结合,使课堂更加丰富有趣,更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学《了解空气》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用漏斗向瓶子倒酱油而一下子倒不进去的情境,并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会这样”。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关注,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开始积极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教师将生活中的现象引入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熟悉的出发点,从而对课程的学习充满兴趣。在学生初步了解空气的概念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下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由空气引起的。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到气球是被空气“撑”起来的、轮胎里打了空气就不会瘪下去、拧紧的空瓶子捏不下去等。
  二、提供生活化的探究材料
  学生的想象力丰富,思维跳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生活化的探究材料,让学生体会科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发现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蕴含着科学的道理,增强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使学生能以科学的视角看待生活,提高科学素养。
  例如,教学《我们离不开植物》这一课时,教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的知识,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是由植物做成的,人类离不开植物。教师可以将不同的植物请到课堂中,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如大白菜、西红柿、莴苣、藕等蔬菜,学生都见过,但是不明白它们属于什么植物,教师不妨将这些植物带到课堂上,让学生猜一猜它们属于什么植物,并说明原因。接下来,教师拿出牛奶、面包、大米等,让学生说一说它们是不是植物。在学生根据植物的特征得出正确的结论后,教师再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这些东西来自于哪些植物。经过思考,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许多东西來自植物,明白“我们离不开植物”。这样的设计细致入微,为学生提供了生活化的探究材料,让学生将课堂与生活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三、组织生活化的课外活动
  学生的学习地点不应被束缚在课堂中,教师应根据课程组织生活化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课外活动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学习《水域污染与保护》时,教师可以组织生活化的课外活动,将班上的学生分成不同的科学探究小组,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走出课堂,看看学校周边是否存在水域污染的情况。在活动之前,教师给每个探究小组布置任务,要求他们带着任务进行探究。例如,对A组布置观察任务:观察学校周边水域的水面颜色,是否有漂浮物、工厂、垃圾场等;对B组布置拍照任务:将污染水域拍下来,并观察附近有没有张贴保护水环境的宣传标语;对C组布置取样任务:用小玻璃瓶采集水样,闻闻是否有怪味;对D组布置采访任务:采访当地居民与环保部门,看看他们对水域污染的态度。教师布置任务后要实时监督,确保学生的安全。通过探究,学生不仅了解了水域保护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知识点,更为重要的是,保护水源的意识更强了。
  总之,科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要立足文本,发掘生活中科学课程教学的资源,一方面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体验科学,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科学素养。
  (特约编辑 木 清)
其他文献
[摘要]微课程资源是智能化时代的学习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上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在小学美术课程“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微课程资源,构建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丰富学生的互动体验,以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造型·表现;微课程:互动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06-0039-02  在智能信
[摘 要]英语是一门生活性很强的学科,但很多教师割裂了生活与英语之间的联系,将知识生硬地灌输给学生,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信心。要扭转这一局面,教师应践行生活教育理论,沟通英语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挖掘生活化素材、设计生活化活动、运用生活化练习等途径,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构建优质、智慧的英语课堂。  [关键词]英语教学;生活教育理念;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摘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一级城市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与此同时一级城市的教育经济也在快速增长,其中学前教育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这与民办教育目标群体定位偏差、公立教育资源严重流失、教育产业化趋势渐强、市场化程度加深有密切联系。政府可以从引入竞争机制、价格管制、合理政策路径等方面加以调控。  [关键词]学前教育;消费支出水平;教育产业化:政策路径    一、目前城市学前教育消费支出水平偏高   
[摘 要]通过分析罗鸣亮老师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一课,明晰真正的好课应“以学为中心”,即教师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究所学知识,深化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好课;标准;数学教学;真分数;假分数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2-0038-02  怎样的课才算是一节好课呢?基于培养核心素养的
[摘 要] 儿童诗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化现象和广泛存在的教育现实。就教育层面而言,诗教包括了《诗经》及其他以精粹的文字表现美感,有声韵可以歌咏的艺术性作品的教育和学习。基于父子兄弟之爱的亲情和对所处自然的自然之情构成了儿童成长的本源性情感。诗作为情的反映,诗教是儒家教化逻辑中的重要一环。诗借助兴的表现手法、吟诵的外在形式、意象的积累与感通,可以激发并丰富儿童的情感体验,促进儿童对事物的认识与意义世
[摘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是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工作重点。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率低、发展滞后,与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普及学前教育的重点、难点和突破口都在农村,应通过落实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多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加快中西部乡镇中心园建设,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等有力措施,加快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和质量提高。  [关键
[摘 要]“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整个学科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引导学生开展积极主动的阅读模式。  [关键词]课外阅读 探索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5-025  “教育教育,就是教学生会自育;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会自学。”那么,在平时教学
[摘 要]南通童谣游戏课程是在吸纳多元文化的基础上继承优秀传统民间文化,在不断改进和创新的过程中,关照幼儿的兴趣和需求,重视教师、幼儿、家长的广泛参与和合作探究,从而形成了具有多维化、动态化、延伸化等特征的园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民族情感与民族精神。  [关键词]乡土文化;童谣游戏;园本课程;幼儿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
[摘要]健康与安全教育是澳大利亚幼儿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课程。从对澳大利亚相关课程内容的梳理与分析中可以发现,澳大利亚幼儿教师健康与安全教育具有以下特征:充分立足法的依据与法的标准,强调共同责任,突出教师特定的照看责任,强化教师的应急反应与操作训练,注重教师在安全文化创建过程中的作用。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我国应进一步完善法制建设,强化保障幼儿安全的国家法律体系;明确幼儿教育的功能定位,突出其保育功能
[摘要]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在对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三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1996-2006年共计273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其中以游戏为研究选题的学位论文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维度涉及游戏选题学位论文在总体研究中的分布、研究方法的运用、游戏选题学位论文中各个主题的具体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在这273篇学位论文样本中,以游戏为选题的论文有23篇,占论文总数的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