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子女背景下农村中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ER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外来务工人员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就成为了学校的教育难题。对初中语文学科而言,随迁子女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学生是否能够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保障学习顺利进行。因此作为初中语文老师要培养随迁子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尽快调整学习状态,积极有效的完成语文学习。本文从农村中学针对随迁子女学习习惯培养的教学策略角度展开论述。
  ◆关键词:随迁子女;中学语文;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同时也是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开展学习的助推力。
  一、外来务工子女语文学习习惯的现状
  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忙碌的工作上,只为学生提供衣食住行等物质条件,使学生长期缺乏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家长对学生学习的忽视导致很多随迁子女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上课不专心听讲、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过程中马虎、拖拉,做题时审题不认真,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不爱阅读等等都是随迁子女在语文学习中较为普遍的现象。针对上述现象究其根本原因,一方面在于学习未能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一方面是老师和家长未能给予科学的指导。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要结合随迁子女影响学习习惯养成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制定指导策略,针对学生出现的不良学习习惯及时给予纠正和引导,使学生重新激发起学习热情,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态度,跟随老师的指导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对随迁子女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一)从细节处培养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培养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细节往往反映出学生的学习习惯,尤其是随迁子女长期疏于关注和指导,因此细节处成为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切入点。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朗读时书离眼睛一尺,平视书本,认真且富有感情的朗诵,停顿、重读皆有章法,书写时做到字体工整,书面整洁,有疑问举手,回答时声音洪亮,练习时先认真审题再作答,作答后回顾反思检查…..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按照老師的严格要求从细节处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七年级《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教学为例,老师指导学生首先带有感情的进行朗读,老师从细节处对学生朗读环节进行指导,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通过文中人物对话语调、语气的变化来突出故事中人物性格,提升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梳理出作者的写作思路,感知作者夸张的写作方法,使学生从朗读细节指导中掌握朗读方法,潜移默化的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兴趣是学生内心不竭的内动力,学习兴趣培养和学习习惯养成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重视随迁子女学习兴趣的培养,发挥学科优势,结合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全神贯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推动学生无形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核舟记》这课,老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生动的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走进微雕的世界并对微雕滋生出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对本篇课文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进而注意力都集中到课文阅读上,端正了学习态度,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习惯
  随迁子女主动学习意识较差,习惯于被动的接收知识,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为了使随迁子女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节奏,老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及时查漏补缺的主动学习意识,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在课下通过主动学习来融入新环境的学习进度,使学生在老师的针对性指导下逐渐养成了主动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课,老师课下带领随迁子女进行课前预习,引导学生围绕本单元主题“成长的足迹”来猜测文章的大概内容,激发起好奇心后梳理文章结构,找到文中主要描写的人物、事件、景物,勾画重点词语,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并对重点句子进行揣摩。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方法,体会到自主学习的成就感,使学生对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推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
  三、总结
  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针对随迁子女要采取刚柔并济的指导策略,既要从细节从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从模仿到习惯,同时也要发挥关心、爱心和耐心,课下为随迁子女进行因材施教的指导,使学生跟随老师的引导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体会主动学习的乐趣,使学生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推动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晓峰.浅析外来工随迁子女语文学习习惯现状及矫正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19(022).
  [2]顾春燕.助力外来务工子女阅读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2018(12).
  [3]于建平.浅谈外来务工子女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J].教育.2016(12).
其他文献
◆摘 要:一名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就是认识儿童、了解儿童,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坚持顺应自然的教育,激发儿童的创造性,做儿童的摆渡人。  ◆关键词:关教育;走近儿童;走进儿童  一、走近儿童  (一)走近儿童——顺应自然的教育  卢梭曾指出:“我们对儿童是一点也不理解的:对他们的观念错了,所以愈走就愈入歧途。最明智的人致力于研究成年人应该知道什么,可是却不考虑孩子们按其能力可以学到些什么,他们总
期刊
云南某地有座有名的古镇。单单因为一条铜街,这里名为铜镇。这里的铜从贞观年起就已远近闻名。  先有铜街,才有铜镇。  父亲就是铜镇的一位匠人,昨夜下午来信告诉我,他要封炉了。封炉很像封笔——封炉了,从此就不再制铜了;封笔了,以后就再不写文章了。消息挺突然的。印象里前幾天还因为我不愿做铜匠,而维持着漫长的坚固的不用维持也会一直继续的父子冷战。  他说想让我再回去看看,我答应了。看的是人是店我不知道,但
期刊
◆摘 要:随着脱贫攻坚的胜利,我国战略目标转向了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现代形势的正确判断,也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振兴包括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这五个方面振兴。其中文化振兴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乡村的振兴不仅要口袋,重要的还是要武装头脑,因此文化的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加快乡村振兴的捷径
期刊
那个年代考上中专无疑是一件光彩的事,于是我毅然决然选择报考西安幼儿师范学校幼教专业。求学的过程每一天都充实而忙碌,多少年后的从事教育工作的我,突然明白西安幼师的学校教育已经潜移默化影响着我,做幼师人,做幼教人。  学校里一套严格的量化检查约束着每个未来从事师范学校老师的我们,每天检查宿舍卫生、班级卫生检查,那套检查标准后来成为多少幼师人的沿用,负责值周检查的学姐们处处用手触摸、无尘无土无痕、尤其是
期刊
◆摘 要:《雪国》作为作者川端康成最负盛名的作品,其笔触细腻、细节精妙传神,景物描写渲染氛围得当,小说情节平铺直抒,娓娓道来,并且借主人公的价值观和爱情故事阐述了虚无主义的具象,营造了镜花水月般的爱情悲剧,向读者传达着日本传统美学的意境,同时也透过女主角驹子和叶子的不同悲惨经历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力和徒劳,从深层次折射出川端康成本人对于军国主义的消极态度,反映了当时战争萧条的时代背景。本文将主要分析书
期刊
◆摘 要:德育教育是指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思想基础,使学生人格完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密切,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明显,为此,本文对新课改背景下德育教育工作策略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德育;教学;素质  陶行知先生说:“道德是一个人生存的基础,即使你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道德也同样没有用。”当前是学生思想和道德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然而,由于新时代互联网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提出,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除去要给学生传授课程知识和技能以外,还要加大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不仅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让他们有足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素养,进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基于此,本文就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德育实施渗透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与健康;德育;渗透策略  小学是树立学生思想观念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开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素质教育也在不断推行和深化,各个小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基于此,小学葫芦丝教师应紧跟社会发展趋势,大胆采用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基于传统文化视野,借助各种先进的教学技术来构建高效的葫芦丝教学课堂,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巧,促进学生的艺术发展。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经验,对该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學
期刊
◆摘 要: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除了注重传授小学生学科基础知识以外,还需要深入挖掘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以及人文性,积极开展口语交际训练活动,强化农村小学生的日常沟通和交际能力,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促进农村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快速期,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重视训练小学生的口语交际,对于农村小学
期刊
◆摘 要: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标志,推动着整个民族的发展和壮大,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上,高校承担着重要责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相融合,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政治素养,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文章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进行了阐述,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策略。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策略  中华优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