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文化在两岸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ak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十世纪末,妈祖信仰在福建莆田诞生。一千多年以来,妈祖的形象经历了从福建“乡土之神”、“公务之神”直至“全国海商之神”的变化,她的封号也从“夫人”、“妃”(宋代)、“天妃”直至最高的“天后”(清代)。经过千年的演化,妈祖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民俗道德文化现象。妈祖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妈祖的尊重和崇拜,反映我们中华民族性格中真善美的特性。妈祖文化作为两岸民众共同的文化纽带,对两岸文化的融合起了加热催化的作用。2006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考察工作时强调,“……妈祖信仰深深地扎根在台湾民众精神生活当中,福建要运用这一丰富资源,在促进两岸交流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
  
  据民间传说和移民史推论,台湾最早创建的妈祖庙——澎湖天后宫所供奉的妈祖神像,是在元至正十八年(1281年)从湄洲分灵去的。如果以此为起点,迄今为止,闽台两地的妈祖文化交流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宋、元、明三代台湾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明末大批福建人跟随郑成功入台,但郑氏政权以玄天上帝为海上保护神(妈祖被认为是玄天上帝之女),对妈祖文化的传播不甚热心。直到清廷平定台湾(1683年)以后,妈祖文化才开始在台湾流行起来。施琅是在台湾倡导妈祖文化的重要历史人物,他不但奏请康熙皇帝赐封妈祖为“天后”,还主持了不少妈祖庙的修建:(1)重修澎湖天后宫(台湾最早的妈祖庙,建于1281年);(2)将从湄洲恭请的护军妈祖圣像永驻鹿港天后宫(目前台湾最大的妈祖庙)供奉;(3)将台南宁靖王府改为妈祖庙,称“大天后宫”。官方对妈祖文化的推崇带动本土民间建庙的热情,如1691年,树壁和尚从湄洲祖庙奉请妈祖分灵到台湾,在北港建立了朝天宫。这些妈祖宫庙都成为现代台湾妈祖文化发展的重镇。
  
  从康熙廿二年(1683年)到光绪廿一年(1895年),200多年来,两地的妈祖信众保持着密切的交流。大陆移民带来了妈祖信俗和文化,每逢妈祖诞辰(农历3月23日),台湾信众都会组成进香团赴湄洲祖庙谒祖进香。十九世纪下半叶后,台湾的械斗逐渐减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妈祖信仰在台湾的扩大。尊奉妈祖为共同神明观念的形成,可视为台湾社会消除移垦原籍的地域观念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妈祖信仰伴随着台湾民众移民开发史,深深地根植于台湾民众的心中。在台湾同胞的心中,妈祖不仅是他们的保护神,而且由于世代相承和文化传统的积淀,妈祖逐渐成了台湾社会团结的共同象征。即使日据时代,也不能完全禁绝台湾人民“拜妈祖”,无法阻挡台湾信众到祖庙去进香。1949年以后,两岸交流曾一度中断,闽台的妈祖文化交流也被迫中断,直到80年代后期两岸关系缓和,海峡两岸的妈祖文化交流才重新活络。
  200多年的闽台妈祖文化发展和交流,主要有两大推动力:
  (一)对妈祖的“赐封”、官祭等推崇活动。据统计,这个时期,清廷对闽台妈祖庙宇进行25次赐封,其中赐封台湾妈祖庙10次(参见表1)。自雍正十二年开始,清朝地方官府就开始了对妈祖的祭祀(“官祭”),朝廷还规定必须由地方长官主持祭礼;乾隆三年,将县城的祭祀次数上升至每年两次;道光年间,还颁布了祭天后仪的统一格式和祭祀天后的祝文。这些活动强化了妈祖“国家神明”的正统地位,是闽台妈祖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闽台区域相同的史缘、地缘和血缘。“相同的史缘”是指,福建人对台湾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台湾在行政上长期隶属于福建管辖,主要是因为福建沿海区的积极投入,台湾才有了晚清的发达局面;“相同的地缘”是指,闽台是一个自成体系的地理范畴:当中是便于往来的海峡,两边是富饶的沿海平原,两省的腹地是广大的山区,周边皆为高大的山脉,类似一个巨大的盆地结构。沿海平原是闽台两地的核心,是两地经济、文化的中轴;“相同的血缘”是指,台湾的人口构成以福建人为主体(约占台湾汉人的80%以上)。相同的“三缘”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文化力”,促进了闽台文化区域内部多方面的“文化交融”,如科学技术的交流、语言文字的交融、文学的交融、艺术的交融、教育科学的交融、宗族家族的交融和风俗习惯的交融,形成了闽台区域刚健有为、自强不息、重气节操守、开放意识较强的文化性格。“三缘”文化力促进了闽台两地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构成了闽台妈祖文化交流的内部驱动力。
  
  二
  
  近现代以来,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妈祖信仰一直在迷信和民俗之间徘徊:1929年,政府内务部下令取缔全国所有神庙,莆田林春声等人以林默生前救父寻兄及其他孝行,呈请福建省民政厅上报政府批准,改天后宫为“林孝女祠”,使妈祖信仰摆脱了迷信的束缚,以彰显中华传统美德的功能而继续流行于民间。1949年后,妈祖信仰被认定符合“善良风俗”受到重视,在台湾民间的发展也比较快。“文革”十年浩劫毁坏了许多妈祖庙。1983年,由妈祖信众自发兴起的修复湄洲祖庙和祭祀活动,引起了很大反响,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项南的批示“妈祖庙可以修复”,解除了对妈祖信仰的禁令,妈祖信仰再次摆脱了封建迷信的束缚,在民间重新兴盛起来。
  
  妈祖信仰是妈祖文化的核心,没有历代信众对妈祖的尊崇和信仰,就没有积累千年的文化积淀。“妈祖文化”的提法最早出現在1987年,到1990年得到了海内外学术界广泛的认同。所谓“妈祖文化”,是劳动人民在崇拜、信仰妈祖的过程中所创造和传承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而言,在物质财富方面,主要包括建筑宫庙、各种材质的妈祖雕像、祭祀用品、妈祖圣迹画(壁画)、石刻、崖刻等。妈祖宫庙是妈祖文化最大的物质载体,许多宫庙本身就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湄洲祖庙、鹿港天后宫、北港朝天宫和大甲镇澜宫是其中的代表。如湄洲祖庙,始建于宋代,经历代修建和重建,是各地修建妈祖宫庙的仿效对象(北港朝天宫的名称取自祖庙的“朝天阁”)。2006年,湄洲祖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精神财富方面,主要包括“妈祖信俗”(祭祀礼仪和节庆活动)、历代文人墨客记载妈祖宫庙或圣迹的文献资料、音乐、舞蹈等。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两岸出现当代研究妈祖文化的热潮,出现了一批卓有建树的妈祖文化研究专家,在大陆有朱天顺、蒋维锬、徐晓望,在台湾有蔡相煇、石万寿、林美容、张珣,在国外有李献璋,包括他们在内的海内外学者发表大量的论著。对妈祖文化的研究已然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多学科的渗透,多种研究方式的展现,使妈祖文化研究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
  30年来,闽台妈祖文化交流活动大致可分为零星朝拜阶段(1978~1987)、单向交流阶段(1987~1996)和互动交流阶段(1997~至今)三个阶段。1997年1月,湄洲祖庙成功组织妈祖金身巡游台湾活动,历时102天,环游全岛,朝拜信众达1,000多万人次,被台湾媒体称之为“千年走一回”的世纪之行,成为当年台湾十大新闻之首。这次前所未有的妈祖文化盛事的成功举办,标志着闽台妈祖文化交流进入了互动交流的新阶段。近期,湄洲祖庙已与台中大甲镇澜宫、台南大天后宫、北港朝天宫等台湾十大宫庙“缔结至亲”,联谊交流过的台湾妈祖宫庙达近千家。
  
  三
  
  台湾特殊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深刻地影响了台湾的妈祖文化,使之呈现出不同于大陆妈祖文化的某些特点:
  (1)妈祖信仰的普遍化。妈祖信仰的普遍化。妈祖宫庙和妈祖信众遍布台湾城乡,形成了渊源不同、各有管辖却又互通声息的“妈祖信仰祭祀圈”。对妈祖的崇拜是当代台湾社会的主要民间信仰之一。据称信众人数多达一千万,占台湾人口的三分之二,因此妈祖又是台湾信仰人数最多的神明。卿希泰主编的《中国道教史》第四卷中,称台湾所奉祀的妈祖有六大系统:一是湄洲妈,即以福建湄洲妈祖庙为祖庭,是从莆田湄洲妈分灵来台的;二是温陵妈,是从闽南泉州(温陵)分灵来台的,以泉州妈祖庙为祖庭;三是银同妈,源自厦门同安;四是兴化妈,源自湄洲之外的莆仙地区(兴化府);五是清溪妈,源自漳州龙溪县;六是汀洲妈,源自闽西汀洲府。此外,还有一些小的地域性的妈祖信仰,如高雄、永安、北门等地盐民供奉的“二妈”,台湾后壁乡嘉冬村供奉的“嘉冬妈”等。台湾妈祖庙名称五花八门,有的叫天妃宫、天后宫、妈祖庙,有的叫天后寺、天后祠、圣母坛,也有的叫文元堂、朝天宫、双慈亭、安澜厅、中兴公厝、纷阳殿、提标馆等。尽管有这么多的来源和名称,台湾妈祖信徒相互之间并非处于不相往来的隔绝状态。在台湾民俗中,分属不同系统、代表不同地域或社区的妈祖神,相互之间有定期的“姊妹会”,有共同利益的地域或社区会以“绕境游”或一起“返外家”(到分灵祖庙朝拜)的形式联络感情。
  (2)妈祖宫庙功能的世俗化。台湾的妈祖庙或由信徒大会选举董事管理,或由地方名望较高的人士组成管委会管理。随着台湾社会的现代化,信徒捐赠的香火钱越来越多,一些香火旺盛的妈祖庙(特别是“开基祖庙”)积累起巨大的财富,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如北港的朝天宫实际上是企业化的大财团;妈祖庙团体还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如参选、助选活动。有的妈祖庙董事长甚至能够借助信徒的选票当选各种地方公职(如大甲镇澜宫拥有十多万信众,董事长颜清标利用这一影响力当选台中县议会议长,在台湾中部政坛地位举足轻重),有的妈祖庙董事长则因为能掌握并影响数量客观的信徒选票而成为选举时的“大桩脚”,不同派别的政治人物争相拉拢。妈祖庙在台湾历史上曾是社区结社力量的象征,兼具宗教、经济、社交、教育、娱乐等功能。在现代社会中,台灣妈祖庙的文化、娱乐和社交的功能更加突出。许多妈祖宫庙乐于回馈社会,出资建立社区活动中心、音乐中心、图书馆、民众阅览室、运动场、国学讲座班、书法美术班、太极拳班、插花班、舞蹈班之类的社会公益事业和文化教育事业。例如北港朝天宫就捐资修建了一所地方医院。台北关渡一带民众的宗教活动多以妈祖庙(关渡宫)为中心,凡婚丧喜庆,都要请妈祖降临,平时也举行一些消灾祈福、驱魔避邪的宗教活动。
  (3)妈祖信仰的民俗化。妈祖信仰伴随着台湾的开发史和发展史而在民间流传,几百年来,已经成为台湾民俗的重要内容。妈祖圣诞日(农历三月二十三)和升天日(农历九月初九)的隆重庆典已演化为台湾社会的传统节日庆典,洋溢着浓郁的台湾本土特色。台湾有“三月疯妈祖”的说法,每年农历三月台湾都要掀起“妈祖热”,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全程八天七夜的“妈祖绕境进香”活动,阵头队伍表演各种技艺,展示丰富多彩的民俗传统文化。三月二十三日还是妈祖宫庙进香佳日,各庙香火日夜不绝,农村和渔村还要举行“大拜拜”,向妈祖祈求保佑,时间多则三日,少则一日。届时还要举行集体祈祷,并开台演戏,举宴庆祝。
  不同地域的妈祖庙还有各自的庆典活动。台湾的“妈祖庆典”既丰富多彩,又各具特色。如台北松山慈佑宫,每年最大的祭典是在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庆祝妈祖圣诞礼,届时祝寿大典要举行妈祖出巡十三街庄的“祈安绕境”活动,俗称“迎妈祖”;大甲镇澜宫,最隆重的是“大甲妈祖回娘家”,每年三月,全台数以万计的妈祖信徒,都要从各地赶到大甲,陪伴着镇澜宫妈祖神像步行到北港朝天宫“探亲”,与供奉在朝天宫中的妈祖父母团聚。在举行一系列隆重的祭祀典礼之后,再步行护驾返回大甲,来回往返300公里。
  “北有关公,南有妈祖”。妈祖信仰深刻地影响着海峡两岸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众多的妈祖信众,是完成中华民族复兴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林震
  1971年生,男
  历史学博士
  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其他文献
叶日松  1936年生。臺湾师范大学中等学校国文科结业。曾任《东潮文艺》社长、《花莲青年》主编,现为花莲教育大学文艺社团指导教师。创作以诗为主,近年来在“客语诗”的创作及推广上,贡献不少心力。著有诗集《回故乡看晚霞》、《北海诗情》、《秀姑峦溪的幽情》等。    ★峡谷的夜晚  推开东面的那一扇窗  看缓缓移位的月亮  我的思绪,随着立雾溪的流水  翩跹向那苍茫的海原上    月光邀约的静夜  神秘
期刊
大陆的职场小说热    最近一两年,大陆兴起一门小说创作的新领域——职场小说,该领域的小说专以“职场”、“办公室”、“商场”、“上班族”、“企业家/商人”、“金融商业”为故事主角/背景,以小说方式探索职场上班族与商业往来之事。  在大陆被称为“职场小说”的文学类型,在台湾则称为“企业小说”、“商战小说”、“经济小说”。何为商战小说?或许可以以联经出版社的“商战小说”系列“出版缘起”中的一段文字来说
期刊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4月6日公布“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对传媒业提出新的政策方针,鼓励大陆传媒业到台湾投资出版媒体相关产业。“指导意见”出台意味着大陆出版产业将跨入另一个阶段的改制作风;台湾相关管理单位应对推出“文化创意产业”协商建议,这对两岸出版产业交流是一个大迈进,但其结果如何?仍有待未来检验。    大陆出版走向台湾的措施目标    新闻出版总署对大陆媒体表示,这份“指导意见”将鼓
期刊
沪江大学第一本毕业纪念册    好友秦贤次是两岸著名的文学史料专家,上世纪80年代末他从琉璃厂淘到很多大学毕业纪念册,作为研究现代文学作家学籍的依据,可见其研究的细微。那时我热衷于搜集国内的藏书票,没想到大学毕业纪念册的封面内印有藏书票。其中沪江大学1915年的毕业纪念册他有两册,可以证明藏书票是从西方流传过来,所以我用俞平伯的诗集《西还》,和他交换了一册。    沪江大学早在1906年由美国南北
期刊
喻丽清  1945年生。大学时期创办“北极星”诗社,曾为世界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会长。创作以散文为主,风格隽永。著有散文《千山之外》、《无情不似多情苦》等。    在董桥的藏书的故事中读到过:有一个人爱书,可是穷,没有多余的钱买书,所以他每次去书展时看到好的书名就记下来,回家自己写一本,最后他也拥有了为数可观的藏书。  我的女儿今年给我看了一本她发明的“生日书”,与那个书迷自写自藏令人感动的书籍有着
期刊
林锡嘉  1939年生。台北工专机械科毕业。曾任《台肥月刊》总编辑,中国文艺协会、中华民国新诗学会理事。曾获全国优秀青年诗人奖。创作有论述、诗及散文。著有论述《耕云的手──散文的理论与创作》;诗《竹头集》;散文《属于山的日子》等。    放下《目送》,我合上书,眼睛茫然地飘向远方;大屯山的绿从远处迤逦而来,一直绿到我的书房窗前,然后被一只绿绣眼又纤又细的叫声,把我叫醒。醒来时刻,我把刚刚在梦边缘提
期刊
2009年初春的台湾出版市场上重要的现象,几乎都是为了解决金融海啸的冲击而发生的。我们可以这样说,大环境决定出版方向,因着金融海啸对台湾的影响,使得出版人也必须调整、修正其出版策略,避免被市场淘汰。    出版社的总量管控-ISBN申请数量下滑    总得来说,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市场新书出版量急剧减少。从“国家图书馆”公布的ISBN与CIP申请数字来看,从2008年12月开始,连续三个月都持续呈现下
期刊
黄道周(1585~1646),字幼玄等,号石斋等(至少有32个别名),生于福建镇海卫铜山所(今东山岛),25岁迁居漳浦县城。他是明末著名的“三栖”人物:在政治上,他是明末的清流领袖之一,不惜廷杖、坐牢而跟崇祯皇帝当廷激烈抗辩的正直诤臣,宁死不屈的抗清英雄、爱国主义者;在学术上,他是明末罕见的博学渊识的儒学大师,明清屈指可数的有创见的《易》象数派大家,对当世与后代影响很大,拥有至少300多名闽浙赣皖
期刊
“《大雪无痕》写了两个半月,《苍天在上》写了五个半月,《省委书记》连采访带写总共用了一年。《高纬度战栗》我写了快两年,这期间除了我妹妹陆星儿病逝,我基本就没离开过电脑,其他什么事情都不做了,就写这本书。写到最后两三个月,就根本写不下去了,牙疼得整天出虚汗,一天吃两三次止疼药,就那么熬着,硬撑着写完的。”今年,当65岁的他花了两年多终于完成了60 万字的长篇小说《命运》,那一刻之后,他连续高烧不退,
期刊
前些天为着第五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到新闻出版总署邬副署长办公室请教事项,偶见温家宝总理请邬副署长帮其购书的清单。虽未看其细目,但依然很感动。  关于读书,历来有很多赞美之词。最常见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最极端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看到这张清单,我脑海中反复掂量的便是这两句话。温总理为什么读书?我们倡导读书到底为什么?几千年来我们所倡导的读书文化,是否太过功利?  如果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