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之后的故事

来源 :销售与市场·营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qingxiao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嫦娥一号”一飞升天,激起大地一片喧腾。喧腾中不只是喝彩。对于营销人,如何演绎嫦娥之后的故事仅有激情是不够的,具有月光一样的理性智慧更重要。
  
  金秋10月经常会有让人振奋的事件发生,“嫦娥一号”的发射让人再次思考国家象征事件与国家形象的关系,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家形象作为企业形象的重要背书,越来越关乎每个企业的战略选择。
  柳传志曾经提到联想面临过的艰难选择,联想当初分析要建立一个垒球品牌有两条道路,一个是像海尔、华为那样把自己的品牌直接带到国外,另一个是到海外收购已有的知名品牌。经过慎重的考虑后,联想选择了后一条道路。原因是中国背景,现在中国的国家品牌在西方人的眼中还很难支撑起一个优良的品牌形象。
  我们应该看到,在联想收购IBM的数年后的今天,柳传志说的这个现象已经开始有所改善,全球的财经世界每天都能收到来自中国的财富故事,全球的消费者每天都在接触更多的中国商品,在世界各地的机场书店中,有关中国的书籍开始被放到了醒目的位置,世界各国也一次次感受到中国的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显露的科技大国形象……所有的积极信息都在提醒着受众:中国品牌已经开始变化,古老的中国文明已经开始了现代的复兴。
  然后,我们不能不面对的现实是,面对这样一个大国的崛起,整个世界的感受一定是非常复杂的,这种感觉就像英国球迷在比赛中看到对手的精彩进球,当你听说邻居的孩子考入了一个比你孩子更好的中学、大学一样的复杂心情,这种简单和可以理解的原因注定了任何形象的转变都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其改变可能是有限的、漫长艰难的。
  我们不妨回顾一些令人遗憾的事情,自今年3月以来,“中国制造”在海外先后遭遇了奶糖含甲醛、二甘醇牙膏遭停用、玩具被召回、巴拿马药品中毒事件等一系列所谓的产品质量“问题”(包括人为炒作),本来单纯的个别问题很快上升到海外媒体对“中国制造”质量危机的集体关注与大肆报道。据说,美国市场上甚至出现了标上“China—Free”(不含任何中国元素)的“健康”食品。
  这种状况与其解释为中国产品质量陡然下降(或者是突然发现中国产品的质量问题),还不如理解为中国产品已经开始逐渐试图占据消费品市场的主流地位。这种由可以不用多加关注的边缘位置到主流地位的转化,一定伴随着复杂的局面和必然经历的事件。
  类似问题不只出现在出口产品层面上,笔者的一位好友最近参加了一个国际行业会议,会上他被邀请介绍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在提问交流的环节中,很多西方人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中国的经济泡沫何时破灭,“他们总是在问是哪些不健康的因素在支持这种奇怪的增长,好像增长是奇怪的,破灭是期待中要发生的,而对发展中的问题好像特别容易认同”。朋友心情难平。(必须说明的是,笔者认为他们只是一些完全可以理解的情感正常的普通人,并非是西方世界的真正精英。)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合而不同”的,而在过去的300年里,西方世界完全占据了全球科技、经济的主导地位,也拥有了文化上的自信心与优越感(有时可能会是傲慢与偏见),而国人面对的是300年近代史中失去尊严和沦落的国家品牌形象(当然更是指外人眼中的形象)。而国家品牌的形象与历史、文化、经济等众多的“大质量”因素相关,其分量沉重、影响惯性极大,并非像一个消费品品牌那样可以轻易地提升和再定位。
  是的,“嫦娥”又一次奔向了月球,而这次不是神话了,可是这个世界不是所有的人都情愿听到这个现实。要求这个世界的所有人都真诚地为之喝彩,就如同要求英国球迷为德国队喝彩一样困难,尽管我们自己的媒体可以引用很多世界怎样为“嫦娥”喝彩的报道,但我们也可以轻易地在英文世界中找到我们不愿意听到的声音,这才是全部的真实世界。这些信息经常会提醒我们,今天,国家品牌的提升、文化信心的重建是个艰巨的长期工程,这个长期工程可能需要一系列的“神五”、奥运、“嫦娥”这些象征事件的支持,恐怕并非一代人所能完成。
  如上诚挚所言,是为营销人预警。
其他文献
2007年11月9日,国家法定节假日方案调整公布。在这次调整中,国家法定节假日增加了除夕、清明、端午、中秋。  对于中国营销来说,这一小事件背后隐藏的一个巨大的变化初见端倪,一种趋势的力量正在积聚爆发。也许,我们可从下面这一系列看似不关联的事件中找到答案。  2006年年底,《大国崛起》在央视热播,一时间,大江南北,无不在讨论《大国崛起》的内容和话题。一部电视纪录片,能让国家元首到普通百姓都津津乐
期刊
要让消费者从迈出家门或者上网打电话的那一时刻,心目中就决定了购买什么样的产品。    在产品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对生产和制造资源的掌控,所谓的销售,其实就是产品的分配,分指标、分资源;在渠道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对渠道和终端资源的掌控,我们看到的营销是广告战、价格战等轮番上演;在消费者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与消费者打交道的能力,那么,营销就是如何适应消费者行为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期刊
描述企业的存续状态,用“生态圈”的概念可以赋予它活的灵魂,还原它“混沌”本性。未来的竞争,就是一个生态圈与另一个生态圈的竞争。    2003年8月,蒙牛在中国乳业年会上首次提出“企业生态圈”理论。  描述企业的存续状态,“价值链”稍显单薄,“价值星系”略嫌机械,借用“生态圈”的概念可以赋予它活的灵魂,还原它“混沌”本性。未来的竞争,已经不是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一个生态圈与另一个生
期刊
中国建陶行业是一个典型的高速发展的行业,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就走完了从粗放型发展到集约型经营、从做销量到创品牌、从批发到专卖的历程。然而,综观国内建陶市场,依然处于“战国时代”,处于支配地位的强势品牌尚未形成,即使是行业内一些有影响力的建陶企业,也只能算是行业品牌或地方强势品牌,市场依旧处于萌芽状态。  唯美,这家一度负债200%的陶瓷企业,却在短短10年间迅速崛起,成功地塑造出了中国仿古瓷砖领域
期刊
中午12点,电话铃响。凌云掏出手机一看,蹙起眉头。电话是陈村镇芳芳超市的王老板打来的。电话接通,王老板焦急的声音传来:“凌经理啊,你打算什么时候来我们这儿处理价格的问题啊?你再不来,我这儿的生意可真是做不下去了。”  凌云听着电话,脑子飞快地盘算着:王老板的芳芳超市是陈村镇唯一家做惠辉奶粉的超市,每月一万元的销量。除了芳芳超市外,陈村镇的圆圆超市和丽丽超市也经营奶粉。最近这两家超市不知道从哪弄来的
期刊
作为企业行为任何前沿话题最终都会落到技术层面。但认识也更加重要。当信息时代考量企业协同力的时候,流程有了新的含义。    通常,我们把感知力、决策力、创造力、执行力看做企业的四种关键能力,现在,或许是考察对于企业而言更为关键的一种能力——协同力的时候了。    流程对接问题浮出水面  信息社会的最大特点是:每个人都处于网络化的节点中,自主选择决定了生活方式当然也包括消费方式的多样性。以满足消费者需
期刊
TNC电工,中国电工产品领域内的隐形冠军,虽然刚刚成立四年,但是它却在这四年里始终如一地致力于钢架型开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最终在细分市场做成了最强,成为中国第四代电工产品的领导品牌。    发现机会    机会的寻找往往来源于企业领导人的审时度势,这是企业在逆境中的一种自我救赎。  说起TNC,就不得不从天朗电器说起,天朗电器原先从事全塑型琴键开关的制造生产,是干叶、美的、格力、艾美特等家电制造企
期刊
市场机遇遭遇尴尬诚信    生发市场是一个被人忽视了的大的产业市场。  早在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在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脱(秃)发正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而据国家权威卫生机构统计表明,在我国成年人群中,头发细软、枯黄、分叉、脱发的人数已超过3亿。  最新头发健康人群调查数据显示,60%的男性在25岁之前就出现脱发现象,而在30岁以前出现脱发现象的男性比例竟超过八成(83.9%),这充分说明脱发革命
期刊
“得终端者得天下”,终端作为产品的最终“出水口”,作为实现销售的“临门一脚”,早已经成为众多家电厂商的必争之地。在五一、十一黄金周;在圣诞、元旦;在厂庆、新品上市,各种五花八门主题促销活动蜂拥而至,这里降价,那里买赠,东边舞台,西边抽奖……好不热闹!  这样的促销究竟能产生多少效果?是否越热闹效果越好呢?经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些促销活动大部分是由公司总部制订而由各终端实施的,虽然声势浩大,消费者却是
期刊
当环境发生了变化,产业发生了变迁,行业发生了转型,企业战略重心实施转移,核心能力便会显示出其持续性与外延性的企业优势。    很多人认为企业最为重要的是企业战略,我并没有反对,但是企业战略的重要性,并不体现在战略本身,而是体现在战略能够变成现实上,所以对于企业真正重要的是实现战略的能力而非战略,这个实现的能力我把它称之为企业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的持续性与外延性  核心能力是一个企业的差异化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