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文化自信背景下的高校艺术教育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009liu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面对坚定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要求,通过对文化与艺术的相似性分析,立足高校这个文化传播和文化传承的主阵地,着重探索如何将艺术教育的特性融入树立文化自信的任务之中。通过对高校艺术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高校艺术教育再现优秀的社会主义革命文化、高校艺术教育要扎根多样的民族艺术,创造与物质文化相协调的新时代文化三个方面的剖析阐述这个问题。
  [关    键   词]  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革命文化;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3-0136-02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显然,文化的繁荣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成为新时代的要求。就文化本身而言,文化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它凝结于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深深植根在每个人心中。一个民族的文化在民族发展的历程中产生,指引着民族发展的方向,在民族发展中深根,成为民族永恒的情感归宿。悠久的历史造就了我们深厚而丰富的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成为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面对坚定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要求,作为一名高校的艺术教育工作者,思考如何运用艺术教育的特质去更好地体现文化自信,更好地从校园的学习生活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而独立的精神世界是大有裨益的。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高校艺术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
   千年的民族历史留下大量宝贵的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蕴含着深刻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我们可以感受到,在很多时候对传统文化独特的感知欲和对审美价值的判断与体验都来自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古代文人志士的智慧。艺术不仅仅是技艺,更是人们对美的追求,那我们就以追求美这件事来说,中国古典美仅仅是我们看到的陶器、青铜器、吴道子的画、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吗?显然,艺术作品所呈现出的美更多的是表现“道”“气”“意”“味”“风骨”“气韵”以及“立象以尽意”“传神写照”“气韵生动”……这些命题都深深承载着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老子、孔子、庄子、荀子等大家的精神世界。在高校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欣赏艺术作品的形式,侧重对艺术作品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和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注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用大量传世和世界知名的艺术作品激发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深远,所要讲述的道理也非常深刻,艺术的形象性和再现性可以很好地塑造崇高的精神境界,诠释其中的道理。爱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文化,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位卑未敢忘忧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都是以全部热情为祖国放歌抒怀,让艺术的感染力把这种爱国情融入每个人的血液中,让热泪盈眶的人们感受艺术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教育。《我和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歌唱祖国》这些朗朗上口的经典歌曲;《建国大业》《战狼》《无问西东》等饱含爱国情怀的电影作品;《千里江山图》《开国大典》《愚公移山》等传世的绘画作品;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雕塑群以及众多伟人英雄的雕塑作品……多样的艺术形式用自己的艺术语言诠释着爱国主义精神,让伟大的理想信念融入平凡人的生活点滴。当代高校艺术教育走出传统的课堂,走向生活,可以更好地营造浓厚的爱国氛围,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
   我们的艺术本身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需要艺术特有的表现形式。所以说,高校艺术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是应有之道,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二、高校艺术教育再现优秀的社会主义革命文化
   历经沧海激荡的中国经过革命年代的洗礼,从党的建立到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各个时期,不难发现,每个时期都涌现了众多的艺术作品。那么这么多的红色社会主义革命艺术是怎样应运而生的?它们为革命的时代做了什么?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1)宣传。革命时期要想走到群众中去,不论是革命精神的宣扬还是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加入革命队伍之中都需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强大的包容性感染力直击人的心灵,把人民紧紧地团结在一起。(2)抒情。艺术作品可以很好地表达革命时期文人志士的情感和观点,也可以鼓舞和温暖在革命时期拼尽全力的革命者和普通民众。(3)反思。用艺术教育变革人的思想,一场革命往往会带来思想上的变革,艺术教育随之变革为其服务并充实和突破自己的外延。(4)铭记。历史的痕迹只会在经历那段历史的人身上,作为现在的我们,没有经历历史的变革,那些历史的伤、历史的感受我们可以通过艺术来体验。
   我们的高校艺术教育应该着重再现这样的艺术作品,从艺术作品中感受那些革命时代的所思、所想、所悟。对再现革命文化的艺术作品,我们要选其典型以专题的形式,按照时间的顺序,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体验,从而达到艺术教育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阐释过革命文化中的几种精神,有包含“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的红船精神;有“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有“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西柏坡精神;有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有“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的雷锋精神。还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涌现出来的“航天精神”“女排精神”……这些精神一脉相承,都是红色经典革命精神的延续,那些记录着革命的历史时期,饱含了革命人的心血,成为无数人精神依靠的革命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奋发向上。历史的变迁,中西的融合,特别是20世纪中后期,多元文化的涌入,极大地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让现在的大学生对老一辈革命家和共产党人的这些革命精神渐渐失去兴趣。而高校的艺术教育也因物質世界的极大丰富而变得功利,艺术技艺的重要性被极度放大,而忽视艺术作品所蕴含的精神意义,有效地再现优秀的社会主义革命文化应是高校艺术教育值得重视的问题。    三、高校艺术教育要扎根多样的民族艺术,创造与物质文化相协调的新时代文化
   我国是一个具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每个民族也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这些具有差异、千姿百态的艺术形式渗透着不同民族的生存规则和价值取向,可以说是民族的多样性、艺术的多样性组成了中华民族百花齐放的艺术世界,是各民族绚烂的文化汇聚成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民族文化。纵观少数民族的艺术,几乎包含文学、书画、音乐、舞蹈、影视等各种艺术门类,艺术特色也是各有不同,如此大量的艺术资源如何很好地运用到高校艺术教育中是值得反思的问题。少数民族的艺术作品普遍存在口耳相传、家族相承、作坊传播等特点,导致很多民族艺术无法广泛地被人们知晓,加上现代社会中西文化交融的冲击,新型文化的兴起,民族艺术渐渐失色以至于被人遗忘。面对这样的情况,高校艺术教育在复兴民族艺术的道路上,应该认识到民族藝术作品的意义,从而通过它们振兴民族文化。
   各民族的艺术作品有自己的民族特色,贴近各民族的生活,要想深入学习,在我看来民族艺术的教育要从本地域出发,走进身边的少数民族,到他们的生活中去学习,了解异域民族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民族艺术的兴趣;构建高校艺术教育中的民族艺术部分,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培养学生艺术的素养和意识品格,让通识的艺术知识涵盖所有的高校学生;扩展高校艺术课堂,分版块聘请民族艺术大师任教,在充分认识到艺术作品的基础上学会动手创作;设立高校民族艺术基地,让学生意识到民族艺术的独特魅力,弘扬民族文化;建立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库,收集各民族的文化艺术作品,丰富学生的文化艺术生活。让多样的民族文化薪火相传也是高校艺术教育肩负文化繁荣的前提。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继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扎根多样的民族艺术,创造与物质文化相协调的新时代文化对高校艺术教育是机遇,也必将是一场挑战。
   参考文献:
   [1]周勇.蔡元培与中国课程改革的美育传统[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9).
   [2]刘伟冬.文化自信与艺术教育[J].艺术教育,2017(12).
   [3]管向群.高等艺术教育:涵养崇艺尚美的诗意 瞻望民族复兴的远方[J].中国高等教育,2019(2).
   [4]陈彦如.“文化自信”视野下当代高校美育教育的建构与反思[J].思想政治与法律研究,2017(8).
   [5]胡琦,章凡.文化育人视域下高校美育工作的机理及策略[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9,42(2):201-207.
   [6]许亮.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当代价值[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12).
  编辑 鲁翠红
其他文献
对待校园暴力的态度,唯有勇敢直面.依附顺从或委曲求全都只会招致更严重的后果.rn不少人在中学尤其是初中都经历过校园暴力,或轻或重,或显或隐,有的是施加的一方,有的是承受
期刊
很多人容易把牙齿当作最小的骨头,其实二者有很多本质上的区别:来源、形成过程、钙化程度和组织结构都不相同。  第一,人一出生就有206块骨头,但牙齿是在人出生几个月后才长出来的,我们称此时的牙齿为乳牙。等人长到六七岁时,乳牙逐渐松动掉落,逐渐长出恒牙。另外,骨头表面除了关节的表面,都包裹着一层薄薄的骨膜。骨膜是保护骨头的“功臣”,一般骨头受到损伤或者断裂后,骨膜中会大量地分裂造骨细胞,用来补充受损的
[摘 要] 为更好地进行创业法律教育,可为经管类专业开设创业法律实训课程。结合创业教育目标和创业法律实训课程本身的特点,设置课程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安排实训内容,设置实训板块,为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创业之路保驾护航。  [关 键 词] 创业;创业法律实训;实施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
实行现代学徒制成为当今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改革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思政教育弱化、师资队伍不健全、学生思想波动大
[摘 要] 在美国兴起的教育问责制,是针对当时中小学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家长和社会的要求而产生的。现如今,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运行机制,同时对学校教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从美国教育问责制的内涵出发,重点探讨它的发展历史,并对其发展特色进行归纳和总结。  [关 键 词] 美国教育问责制;内涵;历史演进;特色  [中图分类号] G719
[摘 要] 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信息技术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然要素,在这种时代的变迁中,教育事业层面也进行了重大改革,推出新的教学模式——智慧教育。简单来说,智慧教育就是一种混合式教学。在新的教育模式下,通过多模态学习资源的组织,把课堂上的知识点用视频的方式带到教学中,在教学视频中给学生布置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交流,这就是新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让学生学习质量大大提高,让学生对学习有新的认
[摘 要] 介绍聚焦解决模式的相关知识,对聚焦解决模式在国内高校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及不足进行综述。  [关 键 词] 聚焦解决模式;高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3-0132-02   Solution Focused Approach 被国内学者译为聚焦解决模式或焦点解决模式。该模式
[摘 要] 高职院校最终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对社会发展有利的劳动型、技术型人才,而劳动教育则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因此,劳动教育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要针对自身劳动教育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和现状,制订出更加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培养出更利于社会发展的劳动型、技术型人才。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研究;思考  [中图分类号] G40-015
[摘 要] 新媒体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在高校领域,大学生已成为掌握新媒体技术的主力军,他们更倾向于接受和运用各类新兴媒体平台进行校园文化传播,首先对新媒体的特点及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内涵进行阐述,进而分析新媒体视域下校园文化对医学生綜合素质的影响和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意在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思路。  [关 键 词] 新媒体;校园文化;医学院校  [中图分类号] G6
[摘 要] 无偿献血是自愿将血液捐献给需要帮助的人,而且献血者不求任何回报的无私行为,体现了助人为乐和奉献社会的大爱精神。无偿献血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主要探讨高职院校大学生无偿献血健康教育模式,通过加强多形式、全方位的宣传力度,不断总结无偿献血的工作经验,逐步改进激励措施,从而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无偿献血管理和联动机制。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无偿献血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心理困惑,让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