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4033797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一、教学目标
  1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批判质疑,鼓励学生勇于探索,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解决问题,歌曲《爱的奉献》几乎唱响半个课堂,结合课文内容,配上或轻或重或缓或急或喜或悲背景音乐,使学生乐学善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培养社会责任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感悟文中体现的爱心。
  三、三、教学难点::结合主旨理解文题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爱。
  通过让学生看PPT图猜童话故事的小游戏引入,温习旧的知识,过渡到“童话”这个话题。简单认识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引入爱的故事---《七颗钻石》
  (○1.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增进儿童思想性格的成长。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内容和表现形式浅显生动,对自然物的描写常常用拟人化的手法,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
  ○2.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作品再现了俄国社会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俄国社会的现实生活,揭露了俄国资产阶级社会的罪恶。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二)理解爱。
  1.理解爱的铺垫——大旱灾。(第○1自然段)
  通过设置问题--——思考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理解第○1自然段的景物描寫是如何为下文做铺垫的。写景的作用渲染了环境的严酷,文学作品在写人物的时候往往以环境的描写来烘托,有时设置的是狂风暴雨,有时设置的是漆黑的夜晚,有时设置的是深山老林。而本文通过“花凋树枯动物死”来渲染了环境的严酷,这样的一笔,就是起着烘托人物、设置背景的作用,笔无虚设,是实实在在为下文的“爱”而埋下的伏笔。同时引导学生平时写作文时要注意事理的逻辑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2.理解爱的力量——苦找水。(第○2自然段)
  仍然是通过设置问题--——思考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读—思—议—答的方式,抓住“夜里”、“找哇,找哇,终于”理解小姑娘心怀母亲,不畏艰难险阻,走遍田间山林,终于找到一个很小的泉眼。“小心翼翼”一词贴切地描写小姑娘珍惜泉水的表现。因为小姑娘是为生病的母亲而去找的水,大家都体会到小姑娘的爱母之心了。这种爱的力量,支撑着小姑娘,不辞万难,再苦再累也一定要找到母亲的
  救命水!并相机指导学生用“终于”、“小心翼翼”说句子。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3.理解爱的奉献——显神奇。(第○3——○8自然段)
  小姑娘好不容易接满了一罐水,开始往家走,故事开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多角度地,从不同的侧面来表现人的性格,使故事曲折有致,池水掀波,跌宕起伏,这种情节引人入胜,深深地抓住了学生的心。我以问、读、想、议、答为思路,抛给学生两个问题:1.(1)说说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几次神奇的变化?2.(2)小组讨论: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我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很快,学生就能说出水罐发生了三次神奇的变化。第一次是小姑娘把水给小狗喝,木水罐变成了银水罐;第二次是把水给母亲喝,银水罐变成了金水罐;第三次是把水给过路人喝,金水罐变成了泉眼,并跳出七颗大钻石,升上了天空,变成了大熊星座。而这些神奇的变化,全是因为小姑娘的博爱无私。)在引导他们理解课文的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人文情怀,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健全了学生的人格。
  (三、)感受爱。
  在让学生充分理解了小姑娘的博爱无私以后,我准备了一组感人的图片,把背景音乐《爱的奉献》放大声一些,但又不觉得嘈吵)通过听觉,视觉,感觉的多感官参与,真真切切实地感受发生在我们生活中、发生在我们周围的爱心故事,来加深他们对爱的体验,学会辨别人世间的真善美,深化文章主题。
  (四、)分享爱。
  通过学生讲自己经历过的与爱心有关的故事,考查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以及领悟的深度和广度,同时锻炼他们组织语言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过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五、)传递爱。
  本单元的教学目的,就是要求学生学完课文以后,能受到爱的教育,学会关爱他人。并且,对照课文结尾那七颗由钻石变成的星星,作者的本意也是用爱照亮人间,让每个人都充满爱,奉献爱,所以,为了让爱的继续,为了世界的明天变得更美好,我们该不该做爱的传递者?所以,让我们都来做一个传递爱的小天使吧!
  (六、)唱出爱。
  我相信音乐的力量,它的感染力不亚于文字,能引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所以,我选择大家耳熟能详的《爱有奉献》来唤醒所有人的爱心,希望在爱的路线上,有你,有我,有他,让我们结伴而行!让我们手牵着手,让我们心连着心,只要我们都献出一点爱心,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整个环节都舒缓地播放歌曲《爱的奉献》;等老师小结完后,师生大声深情共唱《爱的奉献》)
  (恳请老师用“极速写作”打开本文,否则可能会显示不正常。感谢!)
  作者 地址 联系电话 邮编 工作单位 电子邮箱
  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镇隆镇八坊小学 15016609051 525347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顺应教育形势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观念,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自然也要随改革更新,而新课程标准落实的重点在于要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课堂改革措施,力图通过教学模式的变革,让小学生在学习中主体性凸显,兴趣升高,进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在语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采用
期刊
特殊学生,一般无外乎以下几种:学习成绩差、不遵守校纪校规、家庭情况特殊。他们一般都有很强的自卑心理,为了不让别人瞧不起他们,他们往往采取极端的方式,有意无意地制造点儿小麻烦送给你。针对这些特殊学生的特点,我觉得对这些特殊的孩子,作为老师应在思想上、生活上和学习上给予他们特殊的关心和爱护,以激起他们的生活学习热情。对于特殊学生的教育,我们不能本着听之任之、置之不理的态度,也不能采用强硬的教育方法,要
期刊
“回想1998年那个炎热的夏天,我郑重地做出决定: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从那一刻起我就明白: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是我无悔的选择。  2001年,我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  2003年,我来到了坭陂中心小学。  于是,在这个充满活力充满爱的氛围中,我和我的领导、我的同事、我的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一起走过一个又一个幸福又充实的日子。  我渐渐发现我开始离不开这个讲台。  我渐渐发现我爱上了这个讲台。
期刊
摘要: 词汇是贯穿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会应用一些技巧猜测词义,是学生正确理解文章,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石。  关键词: 语境 语法 句法 构词法  词汇是语言最基本的要素,英语教学离不开词汇教学。学生在阅读文章经常会碰到一些生词或是熟词生义的单词,不可能全部依赖字典,这就需要学生通过一些技巧来猜测词义,从而达到有效阅读的目的。熟词生义也是近年高考的考查要点,而学生的得分率却比较低。如
期刊
年级 :五年级  课型:歌唱课  教学内容:人音版教材第九册第四课《牧场上的家》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广泛流传的美国田园牧童歌曲。3/4拍,大调式,旋律优美、流畅。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由两个重复变化的乐句构成,舒展的节奏,曲调在平稳中带起伏,使旋律优美而又有荡漾之感,描绘了绿草茵茵的宽阔牧场,水牛、小鹿、羚羊的欢跳及夜幕下星星闪烁,牧场在宁静的夜晚中的美丽景象,富有诗意。第二
期刊
案例背景:  本节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科书第六单元88页内容。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在三年级已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在教材前一单元又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通过之前的学习对于平面基本图形的感知和认识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掌握了一些计算图形面积和解决图形问题的方法。但本班学生分析思考能力较差,基础较薄弱,所以应进一步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加强团体合作精神,善于去交流思考
期刊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柱、圆锥、圆台的定义并掌握它们的几何特征  2.过程与方法:从旋转体的角度体会圆柱、圆锥、圆台的形成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几何体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  圆柱、圆锥、圆台几何体模型;  课前做好的纸质圆柱、圆锥、圆台(不包含底面)  重点  圆柱、圆锥、圆台概念的生成及结构特征  
期刊
教学基本信息:  学科:语文  课题:14.《检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 “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3.感受儿童队员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体会队员们美好的心灵。  重点:1.阅读第 6自然段,借助文中连续问号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交流文末“这个孩子真棒!
期刊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的第三课《 斜坡的启示 》通过实验认识斜面的作用。  下面我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明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认识: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斜面”是本单元所学习的四种简单机械的第二种,此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研究简单机械的实验方法。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斜面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激
期刊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这样更有利于他的成长”这句话的含义。  3.懂得“在劳动中更能锻炼自己、更有利于成长”的道理。  教学重点:懂得从小培养自力更生的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生活能力有助于人的成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人需要经历各种锻炼,所谓百炼成钢,在暴风雨中成长,就是这个道理。  二.、回顾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