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拓与《明实录》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走龙蛇二十年,分明非梦亦非烟。文章满纸书生累,风雨同舟战友贤。屈指当知功与过,关心最是后争先。平生赢得豪情在,举国高潮望接天。”
  这是邓拓1959年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一首名叫《留别人民日报诸同志》的诗词作品,从全诗看,邓拓对于他辛勤工作多年的报社和朝夕相处的同志的感情是极其深厚的。从“文章满纸书生累”一句,可以想象出当年这位党报总编辑、社长的甘苦。
  但让人们难以预料的是,七年之后,即1966年5月18日的凌晨,这位著名的报刊活动家和报刊政论家、历史学家、杂文家、诗人,由于遭到全国性的有组织的公开批判,含冤死去。
  邓拓于1912年2月26日出生在福建福州市乌石山麓第一山房的一个清寒的知识分子家庭。原名邓子健,后改名邓云特、邓拓洲,笔名马南。和与他同时罹祸的吴晗一样,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党和人民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和社长,1957年当选为全国记协主席。1958年任北京市委书记,其间他在《北京日报》开辟了“燕山夜话”杂文栏,并与吴晗、廖沫沙在《前线》杂志上开辟了“三家村札”杂文栏。他在这两个栏目上发表了许多的杂文,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但当那场浩劫来临的时候,又是这些杂文给他带来了毁灭性的攻击,直至含冤离世。
  邓拓博学多才,他不仅写文章,还写书法,有时还作画;不但喜欢收藏书画,还懂鉴赏。他的书画作品流传不多,但有关他收藏的故事却不少。流传最广的是,他在上世纪60年代初,在北京的一家文物商店买走一幅苏东坡的《潇湘竹石图》的故事。传闻主要有两个说法:一是对苏东坡这幅画的真假,文物商店拿不定主意,在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时,大多持否定意见,而邓拓却独具慧眼,断定画是真迹,并出巨资买走了这幅画;二是邓拓不该买走这幅画,因为这是国宝,应由故宫博物院收藏。总之,因为这幅画闹得沸沸扬扬。其实,这幅画确是苏东坡真迹,原本由原北洋军阀吴佩孚的秘书长白坚夫旧藏,1961年白氏因经济困难,经人介绍以5000元的高价卖给邓拓。邓拓购得《潇湘竹石图》欣喜万分,随即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苏画庐”。他查阅了大量资料,经过多方考证,最后写出了《苏东坡潇湘竹石图题跋》,连同画卷照片一同发表在《人民日报》上,求教于广大收藏家和文博专家。邓拓认为藏画、赏画、研究画,能够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振奋精神,并说:“我的个人收藏,并不单单出于个人爱好,也不当作个人财产,到了一定时候,我会将自己的收藏捐赠给国家。”1964年,邓拓写下了“君爱文明非爱宝,身为物主不为奴”的诗句后,即将自己收藏的唐伯虎、倪瓒、沈周、文徵明、八大山人和这幅《潇湘竹石图》,总计154件精品,全部捐赠给了中国美术馆。这样高洁的藏家风范,真是高山仰止。20年之后的1984年经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鉴定确定为苏东坡真迹。这个故事只是邓拓为国家、为民族保存文物的片段之一。
  


  至于邓拓先生自己写的书法和自己画的画,流传很少。1995年5月初,在中国嘉德拍卖公司的一次拍卖会上有一件邓拓写给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的七言诗书法作品:“一见漓江不忍离,别来朝夕总相思。青罗带绕千山梦,碧玉簪缠万缕丝。愿约三生酬壮志,勤将四季作农时。迢迢南北情何限,心逐春风到水湄。”当时这件作品大概是被一浙江籍收藏家以二万元人民币买走,还不及当今稍有名气的二三流书画家一二平方尺的画作。最近听说这件作品又出现在北京的一家拍卖会上,以高于1995年的价格再次易主。
  自从开始收藏名人手迹,我就一直想得到当年“三家村札记”的三位作者的手迹。最早收到的是廖沫沙的一件书法作品,写的是“团结奋斗,振兴中华”。后来收藏了吴晗写给胡道静的信,钢笔书写,谈明末将领熊廷弼与东林党的关系,文献价值很高。
  邓拓的手迹是2000年的夏天收到的。说起来还要感谢我的两位做旧书生意的朋友,他们告诉我一个白姓书商的手中有一件邓拓写给王冶秋先生的带封的毛笔信,正待价而沽,我当即委托他们把这封信留下。我和这位白先生有过交往,彼此印象不错,故价格很快谈妥。他给我的价格不高,而且后来听说曾有人出过比我高得多的价格,但他信守诺言,让我十分感激。
  这封信是1958年2月15日,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的邓拓写给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先生的。内容如下:
  “我们的图书馆希望有一部《明实录》,曾经多方探寻,没有达到目的。我对此事尤感需要,因为我用明代的材料也很不方便。听说文物部门可以拨给一部,这就太好了。
  兹特专函请求,望批准拨给《明实录》一部,不胜感祷。
  敬礼。邓拓 1958、二月十五日。”
  信封、信纸都是人民日报社专用的,上面还有对此事的批示。最早的批示是收到信的第二天王冶秋在信封正面左边空白处的批示:“我意可以暂借一套《明实录》给人民日报图书馆。请酌处考虑。王冶秋16/2。”信纸左边空白处有陈处长的意见:“我们现有完整的十部,残的一部,可以借给一部(五百册),是否复函,叫他们来二个人到我局会同去故宫搬取。1958、2、17。”这真是一部大书。一周后,王冶秋局长另有批示:“已通知人民日报作为暂借,请他本周内派人来取(打借条)请陈处长办。”附件中,的确有人民日报介绍信一件,借条一纸。借条上写的是:“收到《明实录》一部共五百册。人民日报经手人:海松岩。1958、3、5。”事情已过去四十多年了,我最想知道的这部书是早已还给了国家文物局,还是仍然在人民日报的图书馆?
  那么《明实录》究竟是一部什么书呢?据《明史·艺文志》载,此书共2909卷,系明代历朝官修之编年体史料长编。自太祖至熹宗共十五朝十三部。建文朝附入《太祖实录》,景泰朝附入《英宗实录》。明代新皇帝即位,即诏修前代实录。一朝史事,无不收入,如《宣宗实录》载其门类,有五十二项之多,故史料丰富,为研究明史之基本史籍。实录修成,誊录正副二本进呈。正本藏内府,嘉靖后贮于皇室。副本藏内阁。原稿焚之,以禁外传。万历以后,抄本始流传于外,得以传世,然无刻本。1940年,影印江苏国学图书馆传抄本,将建文朝史事附入《成祖实录》,并附后人补辑的《崇祯实录》十七卷,计五百册,为其后通用本。我想本文提到的《明实录》应为此。
其他文献
诚轩的名字起得好,言简意赅,旗帜鲜明。在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行业里,企业品牌的树立尤为重要,作为专门从事艺术品拍卖的企业而言,诚信不仅是最基本的经营之道,同时也是能够维系自身发展和生存的必备条件。成立于2005年4月的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在第一场大型拍卖会上,便以1.68亿元的成交额吸引了人们的视线,同时也开始在北京的艺术品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和许多同类企业相比,诚轩拍卖公司在成立之初的运作上显
期刊
2004年9月,嘉德广州国际拍卖公司举行了一场王树村藏年画精品专场拍买会,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这一方面是由于王树村是国内有名的年画收藏家,他的藏品中有一些已是传世孤本,十分珍贵;另一方面则是作为民间艺术的年画首次进入大型拍卖会,显示出收藏界已逐渐认识到其应有的价值。在竞拍中,一对清初天津杨柳青制作的大门神以82000元落锤。这对门神长有五尺,手拄金瓜,相对而立,盔甲鲜明,披帛飘举,形象神采生动,
期刊
冀淑英(1920.2.20—2001.4.18),1942年毕业于辅仁大学,曾先后供职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1986年入选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她一生为国家图书馆藏书建设事业,为版本目录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02年,我编辑整理《冀淑英文集》,在冀先生家人帮助下,可以说收集到了冀淑英先生的全部文章。当时我无法理解,作为20世纪杰出的目录版本学大家,先生文集仅有20万字!然而,当我
期刊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市不同。  自宋代玉器大量进入市场流通后,玉器市场一直是玉器生产者、经营者、爱好者的关注对象,虽然玉器市场份额在庞大的中国经济中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但市场景气不能小看,因为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除了生活必需品外,精神追求首选是希望得到一块美玉佩挂或一件宝玉收藏。有需求,就有市场。从人气指数看,玉器市场大概是中国人最为关心的,尽管相当部分人仍在门外徘徊。2005年3月,拙文《
期刊
江西是全国著名的陶瓷产区,景德镇因元代以来作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而成为闻名世界的瓷都。江西的陶瓷烧造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万年县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的先民们就已经烧造出了原始的粗砂陶器,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陶器之一。商周时期,吴城文化的先民在大量烧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几何印纹硬陶的基础上,成功创烧了原始青瓷。汉、晋时期,赣江流域的制瓷技术和工艺都有了较大提高,已能
期刊
定窑素以精美的白瓷著称于世,自晚唐至金代白釉一直是其最主要的品种。除此之外,定窑也兼烧少量酱釉、黑釉以及绿釉瓷器,还有个别描绘金彩的作品。这些罕见的品种在古籍中被称为“紫定”、“红定”、“黑定”以及“金花定碗”。  “紫定”是指北宋定窑瓷器中的酱色、褐色釉瓷器。明代曹昭《格古要论》载:“有紫定色紫,有墨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价高于白定。”定窑酱釉瓷的色调差异很大,窑址出土的酱釉标本中,大多数呈较浅
期刊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收藏家协会举办的《全国红色收藏精品展》已圆满落幕。一万多件展品,从不同侧面记录了中华民族近百年求自由求解放的斗争历程、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以及杰出人物的风采。其中的书画展品格外引人瞩目:新中国领导人墨宝、书画巨匠佳作、大科学家文稿、著名文人学者信札,异彩纷呈,琳琅满目,令观众激动不已。  何香凝《绿梅牡丹》,作于1954年,属其中晚年精品,曾著录于《何香凝诗
期刊
《孟子·万章下》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文学作品的鉴赏如此,中国古代纺织品也是。因为中国古代的纺织品太丰富、太复杂了,要鉴赏实在是件很困难的事。鉴赏纺织品要知道其品种,了解其技术,读懂其图案,还要熟悉其历史背景、使用的场合、基本的用途、权衡价值等;另外,还要关注相关的服饰研究。要真正学会鉴赏,有很多先决条件和必要的专业知识积累,还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这些都要求
期刊
日本人原先没有固有的文字,是从中国大陆传人有汉字的货币和器物以后,才开始认识文字的。能说明这一问题的早期遗物,有从弥生时代后期遗迹出土的新莽(8年一23年)货币“货泉”,还有福冈市志贺岛江户时代遗迹出土的“金印”(福冈市博物馆),当时的金印并非使用印泥,而是使用封泥。这些证实了《后汉书》中关于后汉时期日本使节来访的记载(《后汉书·东夷列传》汉武帝中元二年)。此外,在丹后半岛尖端附近的古坟时代前期(
期刊
2005年11月26日至27日荣宝2005秋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终于落下帷幕,总成交近3.4亿元。其中中国书画(一)成交13639.2万元,成交率97.46%;中国书画(二)成交11856.9万元,成交率83.49%;中国书画(三)(当代)成交4368.2万元,成交率98.47%;中国油画成交4080.6万元,成交率83.17%。  从本场拍卖看,大师、名家作品的走势依然强劲,齐白石、李可染、徐悲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