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走龙蛇二十年,分明非梦亦非烟。文章满纸书生累,风雨同舟战友贤。屈指当知功与过,关心最是后争先。平生赢得豪情在,举国高潮望接天。”
这是邓拓1959年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一首名叫《留别人民日报诸同志》的诗词作品,从全诗看,邓拓对于他辛勤工作多年的报社和朝夕相处的同志的感情是极其深厚的。从“文章满纸书生累”一句,可以想象出当年这位党报总编辑、社长的甘苦。
但让人们难以预料的是,七年之后,即1966年5月18日的凌晨,这位著名的报刊活动家和报刊政论家、历史学家、杂文家、诗人,由于遭到全国性的有组织的公开批判,含冤死去。
邓拓于1912年2月26日出生在福建福州市乌石山麓第一山房的一个清寒的知识分子家庭。原名邓子健,后改名邓云特、邓拓洲,笔名马南。和与他同时罹祸的吴晗一样,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党和人民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和社长,1957年当选为全国记协主席。1958年任北京市委书记,其间他在《北京日报》开辟了“燕山夜话”杂文栏,并与吴晗、廖沫沙在《前线》杂志上开辟了“三家村札”杂文栏。他在这两个栏目上发表了许多的杂文,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但当那场浩劫来临的时候,又是这些杂文给他带来了毁灭性的攻击,直至含冤离世。
邓拓博学多才,他不仅写文章,还写书法,有时还作画;不但喜欢收藏书画,还懂鉴赏。他的书画作品流传不多,但有关他收藏的故事却不少。流传最广的是,他在上世纪60年代初,在北京的一家文物商店买走一幅苏东坡的《潇湘竹石图》的故事。传闻主要有两个说法:一是对苏东坡这幅画的真假,文物商店拿不定主意,在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时,大多持否定意见,而邓拓却独具慧眼,断定画是真迹,并出巨资买走了这幅画;二是邓拓不该买走这幅画,因为这是国宝,应由故宫博物院收藏。总之,因为这幅画闹得沸沸扬扬。其实,这幅画确是苏东坡真迹,原本由原北洋军阀吴佩孚的秘书长白坚夫旧藏,1961年白氏因经济困难,经人介绍以5000元的高价卖给邓拓。邓拓购得《潇湘竹石图》欣喜万分,随即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苏画庐”。他查阅了大量资料,经过多方考证,最后写出了《苏东坡潇湘竹石图题跋》,连同画卷照片一同发表在《人民日报》上,求教于广大收藏家和文博专家。邓拓认为藏画、赏画、研究画,能够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振奋精神,并说:“我的个人收藏,并不单单出于个人爱好,也不当作个人财产,到了一定时候,我会将自己的收藏捐赠给国家。”1964年,邓拓写下了“君爱文明非爱宝,身为物主不为奴”的诗句后,即将自己收藏的唐伯虎、倪瓒、沈周、文徵明、八大山人和这幅《潇湘竹石图》,总计154件精品,全部捐赠给了中国美术馆。这样高洁的藏家风范,真是高山仰止。20年之后的1984年经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鉴定确定为苏东坡真迹。这个故事只是邓拓为国家、为民族保存文物的片段之一。
至于邓拓先生自己写的书法和自己画的画,流传很少。1995年5月初,在中国嘉德拍卖公司的一次拍卖会上有一件邓拓写给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的七言诗书法作品:“一见漓江不忍离,别来朝夕总相思。青罗带绕千山梦,碧玉簪缠万缕丝。愿约三生酬壮志,勤将四季作农时。迢迢南北情何限,心逐春风到水湄。”当时这件作品大概是被一浙江籍收藏家以二万元人民币买走,还不及当今稍有名气的二三流书画家一二平方尺的画作。最近听说这件作品又出现在北京的一家拍卖会上,以高于1995年的价格再次易主。
自从开始收藏名人手迹,我就一直想得到当年“三家村札记”的三位作者的手迹。最早收到的是廖沫沙的一件书法作品,写的是“团结奋斗,振兴中华”。后来收藏了吴晗写给胡道静的信,钢笔书写,谈明末将领熊廷弼与东林党的关系,文献价值很高。
邓拓的手迹是2000年的夏天收到的。说起来还要感谢我的两位做旧书生意的朋友,他们告诉我一个白姓书商的手中有一件邓拓写给王冶秋先生的带封的毛笔信,正待价而沽,我当即委托他们把这封信留下。我和这位白先生有过交往,彼此印象不错,故价格很快谈妥。他给我的价格不高,而且后来听说曾有人出过比我高得多的价格,但他信守诺言,让我十分感激。
这封信是1958年2月15日,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的邓拓写给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先生的。内容如下:
“我们的图书馆希望有一部《明实录》,曾经多方探寻,没有达到目的。我对此事尤感需要,因为我用明代的材料也很不方便。听说文物部门可以拨给一部,这就太好了。
兹特专函请求,望批准拨给《明实录》一部,不胜感祷。
敬礼。邓拓 1958、二月十五日。”
信封、信纸都是人民日报社专用的,上面还有对此事的批示。最早的批示是收到信的第二天王冶秋在信封正面左边空白处的批示:“我意可以暂借一套《明实录》给人民日报图书馆。请酌处考虑。王冶秋16/2。”信纸左边空白处有陈处长的意见:“我们现有完整的十部,残的一部,可以借给一部(五百册),是否复函,叫他们来二个人到我局会同去故宫搬取。1958、2、17。”这真是一部大书。一周后,王冶秋局长另有批示:“已通知人民日报作为暂借,请他本周内派人来取(打借条)请陈处长办。”附件中,的确有人民日报介绍信一件,借条一纸。借条上写的是:“收到《明实录》一部共五百册。人民日报经手人:海松岩。1958、3、5。”事情已过去四十多年了,我最想知道的这部书是早已还给了国家文物局,还是仍然在人民日报的图书馆?
那么《明实录》究竟是一部什么书呢?据《明史·艺文志》载,此书共2909卷,系明代历朝官修之编年体史料长编。自太祖至熹宗共十五朝十三部。建文朝附入《太祖实录》,景泰朝附入《英宗实录》。明代新皇帝即位,即诏修前代实录。一朝史事,无不收入,如《宣宗实录》载其门类,有五十二项之多,故史料丰富,为研究明史之基本史籍。实录修成,誊录正副二本进呈。正本藏内府,嘉靖后贮于皇室。副本藏内阁。原稿焚之,以禁外传。万历以后,抄本始流传于外,得以传世,然无刻本。1940年,影印江苏国学图书馆传抄本,将建文朝史事附入《成祖实录》,并附后人补辑的《崇祯实录》十七卷,计五百册,为其后通用本。我想本文提到的《明实录》应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