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圣贤经典启迪人生智慧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gert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慕圣贤之言,览老庄孔孟经典。悟人生,知格物,致知、修身、齐家、冶国、平天下之道。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以修身为本”。古语又云:格物而后致知,致知修身。庄了毕生讲求内不化而外化,内不化,便是内在要有好的品德,不为声名所累,不趋同于社会的价值,古老朴素的哲学讲求内在原因的重要性,为人首先要有好的他行,梦想才能实现,要获得成功,修身为根本所在。
  “己欲达而达人,已欲立而立人”其为仁;“老吾老以肢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亦为仁。这种种仁德,虽仅数字,但却是几千年凝结的人智慧,是我们应毕生仰慕的至理名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修身德为先,有品德的人才能如北斗样,众而望之。求德即是修身。《孔子》中有太多对德的诠释,《论语》提到“仁”的地方总计109处。“仁”既是德,孔子求仁,仁而爱人,孔子广游诸国,传播仁道,孟子继承,以“仁政”表奏各国国君。“仁”视为德之境界,那又什么是“仁”呢?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古往今来,圣贤之言,不论贤与不肖皆能诵读,可面对现实的激烈竞争,面对市井的灯‘红酒绿,面对功名利禄与纸醉金迷,真正做到不失秉性,以德处事的又有几人?反躬自省,我是否以此来约束自己,如教导所言去行动呢?所以我时刻告诫自己,要以德去对待身边每一个人,以仁处事。在家孝父母,出则敬师长,行为谨慎,亲近仁者,与朋友言之有信,承诺必有果,不失信于人。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管怎样的志向,都要踏实做起,思想上的震撼,情感上的激动都只是短暂的,真正的还需要行动,去以自身安现所感悟的东两。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并不缺少宏图伟志,缺少的止是实现理想之前那段一步步积累起来的切实道路。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对待学问认真的人,一样是有品德的人。孔子十五而志于学,凡修身者多是渴求学问的人,更可谓:半部论语冶天下。读罢经典更感到自己的思想狭窄,头脑宅虚,对于学问的不认真。圣人训:学不可以已。求学不可停止,绝不能将大学做为结束学列的地方。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修身同样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是对自己行为的磨砺,要抵制住各方面的诱惑,内心的欲望。正如郑板桥所说:话到生时是熟时。最朴素的道理里面,有着最恒久的意义,这个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往往是最难做到的。即便如此,我一样不放弃对自己的塑造,对个人修为的追求。
  “道在人心,道不远人”。经典之为经典,因它是恒久不变的真理。读罢经典,更加景仰圣贤,不用一些华彩的语言,以自己一科,朴素的人格,让大众凭生命的成长去接近,去感知真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明哲圣贤的高深智慧得细细品味,从经典中感悟人生真谛。追慕古人圣贤经典,悟人生,以养德,以修身,以立志,以养浩然之气。
其他文献
据史书记载,尧舜时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鼎盛春秋,统治者以身作则,修正心灵,文明治世,教化万民,造就了尧天舜日,五风十雨、麦收双禾,稹麟在野、凤凰鸣山,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太平盛世。《四书·中庸》写道:“子曰(孔子说):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赞誉了中华祖先以仁德为治国之本的聪明睿智。  人有三心:一是道心,二是人心,三是血肉心(即心脏)。道心也叫良心
期刊
传记电影的拍摄难度,从奥斯卡奖对这种类型影片的青睐程度便可见一斑,而这种难度,与立传对象的影响力和历史地位成正比——此说法如果成立,那么对于中国人来说,给孔子拍传记电影无疑是最具挑战性项目。    尴尬公映    可惜没有“第二套方案”    公映以来,在绯闻、口水仗以及不断下跪的花絮中蹒跚而行的《孔子》,收到的评价却不算理想,在票房巨人《阿凡达》的压力下,连赚钱也不如预期。排除少数因为“《阿凡达
期刊
事相异,道相同;时相异,理相通。《孙子兵法》在礼崩乐坏群雄逐鹿的征伐中演绎了古老的军事智慧,孙子把取得战争胜利的根本归结为“道、天、地、将、法”五个因素,当硝烟渐渐淡去,现代商战再度蜂起时,《孙子兵法》中“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智慧注定会重新绽放它的辉煌。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孙子认为,赢得战争的胜利,就要使上下同心同德,人们甘愿同生共死,不害怕任何危难。
期刊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口上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粟,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的装着,大勺大勺朝口里塞灌呢!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个人出出进进灶房,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
期刊
繁星依枯枝,满目夜色稠。燃灯独煮茶,几上一本线装的庄子,中有一篇《庄周梦蝶》,秉灯读之,无限感怀自思量,仿佛眼前有纷纷一天的火蝴蝶。  《庄周梦蝶》讲的是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自由自在的蝴蝶。而他自己对此也非常快乐,他悠然自得,以为天下之美好物事都在己身边,这些亦使他忘记了自己还是一个人,是一个叫做庄周的人。一会儿恍惊起而梦醒,他发现自己却仍然只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于是
期刊
中国是—个节日众多,节日文化丰富多彩的国家。我国传统节日究竟有多少?要想给出—个确切的数字,恐怕比较困难。因为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统节日在不断发展、演变着,各地又因地域文化的影响,形成本地区特有的传统节日;各民族又因自己民族文化的影响,形成多种民族性节日,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最为精彩的一部分。这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
期刊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遗”  冯骥才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民间生活最大的事。在几千年农耕生活中,人的生活与自然节律一致。年,是大自然季节更迭周期之始,也是人们生活的新起点,人生道路的共同节点。人们自然要把对未来的希望、憧憬和热望,通过年俗表达出来。数千年来,中华民族集体创造了—整套极其密集和丰富的年文化。年文化的本质是精神的、理想的。它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道德、价值观和审美的
期刊
近日,记者在江苏镇江梦溪博物馆见到一对保存完好的古代玉佩,正反两面都刻有古代文字。收藏人士从做工和文字上判断,此玉可能为战国时期的物件。  玉佩共有两块,每块玉佩分别有四条龙组成,玉佩顶部两条龙的嘴部,分别有两个细小的孔眼。这两块玉佩的正反两面还刻有四十六个文字,字体疑似中国古代的甲骨文。镇江梦溪博物馆馆长李崇安认为,这样的古玉佩在我国收藏界十分罕见,无论从玉佩的工艺和质地都非常考究,随身佩带者一
期刊
时光如流,仿佛就是刹那之间,青春岁月便如昨日黄花,随着厚厚的霜色而枯萎凋敝。当我听到第一次有小青年喊我叔叔时,我并没有因为这种尊敬的称呼而感到快慰,相反,我感到伤感。它让我警觉到自己已经不再年轻,青春已经流逝,岁月从不饶人。  日子突然变得琐碎、繁杂、忙碌起来。生活像一面魔镜,在我还未来得及应对它的时候,它便把它最实质、最本真、也最枯燥乏味的一面突然呈现在了我的面墙,让我手忙脚乱,让我无所适从。特
期刊
古时人们大多用纸糊的灯笼点上蜡烛照路,某日一位盲者拜访了他的一位朋友,辞别时,因为天色已暗,他的朋友就给他一只灯笼,让他照路回家。  盲者谢绝朋友的好意说道:  “我不需要灯笼,无论明暗,对我都是一样”  朋友解释道:“我知道你不需要灯笼照路回家,但如果你不带灯笼的话,别人也许会撞着你,因此你最好还是带着。”  话说得有理,这他盲者就带着灯笼回家了,没走多远,却被来人掩个正着,盲者骂来人道: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