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字心法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4106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史书记载,尧舜时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鼎盛春秋,统治者以身作则,修正心灵,文明治世,教化万民,造就了尧天舜日,五风十雨、麦收双禾,稹麟在野、凤凰鸣山,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太平盛世。《四书·中庸》写道:“子曰(孔子说):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赞誉了中华祖先以仁德为治国之本的聪明睿智。
  人有三心:一是道心,二是人心,三是血肉心(即心脏)。道心也叫良心、元神、自性、佛性,是人的天赋本性(自然属性),先天而存,无形无相,永恒不灭、清静无为,纯洁妙明,不易发现。人心也叫妄心、识神、禀性、习性(社会属性),后来而有,思善思恶,躁动不安,人喻“心猿意马”,前两心均属人的精神范畴。心脏是物质体,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泵。
  人心对声色货利的欲望追求而产生贪嗔痴爱的念头,极大地危害着至善本性(道心),昧天良于昏暗不明之中,使妙明道心的明度逐渐微小,如乌云蔽日,暗淡无光,从而丧失理智,一念之差,悔恨千古,所以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惟”字作思想意识讲,古代文言叫思维,现代名词叫思想。此句意思是思想集中养精神,守先天一性(即道心)。老子叫抱元守一,一就是理性,所以说一者理也;元是元神,即精神。
  允执厥中:“允执”就是平心静气、静观执守,不离自性。“厥”虚词,厥中就是其中。中是天性的所在地,精神的集中点,即祖窍。允执厥中简称为执中,即守性不移,守死善道,如如不动,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不迁不移,不偏不离……也就是老子说的有欲观窍,无欲观妙,抱元守一;《心经》说的观自在菩萨;《黄帝内经》说的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为什么要执中、守一?因为中是人的心灵自性,是宇宙灵源一本散万殊的“一”,这个小真空、小宇宙能通天彻地、通晓人生、社会、自然万物的真理。《易经一文言传》有“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美之至也。”概括了周文王修正心灵的真实体会。“黄中”是人的天性的别名,是真空之子,生于天地先,位居天地中,是人的生命能源,一身之君,主宰人的一切功能。“黄中”的集中点即是上丹田,田是土地之意,上丹田位居人的中央所在地,五行中央属土,色黄,所以叫黄中,道家叫黄庭。黄中直通理天能源,所以叫黄中通理。执中精一,独守黄中,参悟宇宙自然育化天地万物、万物回归自然的原理,就是穷理尽性,穷神知化。人的理性与自然真空理气合而为一就叫做天人合一。所以古圣贤才说:穷理尽性达天命,执中精一万法通。
  十六字心法是上古明君明心之法,三教圣人立教传法皆以明心为本,法有差异,但万法一理,明心为万圣之纲。先圣大德为后代子孙指明了一条正心修身、通达自然真理的光明大道,树立了纯洁心灵、文明精神的光辉楷模。
其他文献
导语:  仁者见仁,以山的姿态抒发儒士的大爱;  智者见智。以水的形象表达道家的上善。  仁者与智者也曾论道。山与水谋面达成共识:  我们一动一静,一实一虚,是为了等待一个真正认识我们的人——独钓寒江的禅者。  我肯想,山比水更深奥吗?抑或水比山更辽阔?  是哪一个参访河山的古人,在踏破芒鞋之后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成了古往今来,登临山水者的箴言。  山之仁,在于容纳参天古木,亦襁褓了任何一株
期刊
走进紫禁城,面对壮丽无比的宫殿群,许多人慨叹神往。可是,当你看到那些洁白的汉白玉栏杆时,眼睛还是一亮——最引人注目的竟在一瞬间变成栏杆了。    对于建筑的功能来说,栏杆的作用一开始就不是主要的,到后来,好看的作用就越来越凸现了。在紫禁城的建筑中,只具礼仪式的审美作用、有独立的装饰观赏价值的,大概性有数不清的栏杆了。正如紫禁城建筑把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到极致一样,它还把中国的栏杆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期刊
那刻    一颗平常的心试着解读  灵动的字符,摇曳思愁。  似雾——薄纱轻抚  似琴——沁人肺腑  似梦——久醉心头  心潮万涌……    那日  静心捧读  鲜活的字符,演绎万千  称道孔子“益者三友”的明智  驻足孟子“缘木求鱼”的巧喻    欣赏荀子“博学日省”的持恒  聆听庄子“钓于濮水”的自清  流动的字符,浩瀚长河  清心于诵读精典的自怡  百思于畅饮精髓的清冽  受益于人生百世的哲
期刊
中华节大观园    传统节日是在漫长的农耕时代形成的。农耕时代生产与生活、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密切。人们或为了感恩于大自然的恩赐,或为了庆祝辛苦的劳作换来的收获,或为了激发生命的活力,或为了歌颂男女的美好情爱,或为了融合人闻的案情,经过长期互相认同,最终约定俗或,渐渐把一年中的某一天确定为节日。并创造出十分完整又严格的节俗,如仪式、庆典、规制、禁忌、乃至特定的游艺、装饰与姜食,来把节日这天演化成一个
期刊
《诗经》里有一首秦地民歌《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南宋朱熹注解谓“言秋水方盛之时”,明确指出写的是秋天。直到上世纪中叶,《诗经》专家余冠英先生也说那是“一个秋天的早上,芦苇上露水还不曾干”(见人民文学1956年版《诗经选》80页)。今人也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秋天。  但是作家凌力对此产生了怀疑:“蒹”,是未抽穗的芦苇;“葭”,是刚刚
期刊
以下节日皆按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来算:  1、春节。正月初一。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正塑、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塑等30多种名称。  2、立春节。每年公历2月4日。  3、财神节。正月初五。  4、人胜节。正月初七。  5、上元节(元宵节)。正月十五日。  6、中和节(春龙节、又叫龙抬头、青龙节)。二月初二。  7、花朝节(花神诞、百花生日)。二月十五。  8、上已节。三月初三,传说中王母
期刊
喜欢她说的——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  三千年前《诗经》中的欢悦、哀伤、怀念、悲苦,与今日人们的感情并无重大分别。  观诗如对镜,这样从容珍重的心态来看待《诗经》,是更适合现代人的方式。  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  其实它只是民歌,没有想象中那么疏远不可亲近。只是,在渡河的时候,被我们无声的遗落在另一个时代,当你返身去找时,它已经没入河流之中。于是你渐渐
期刊
养生之德在顺生,顺乎自然,取法大地,厚德立信。2009年醒狮国学杂志社同仁,为养生寻法,求教于孔令谦、娶大真、张国餐、郭险峰诸专家,探索古往今来养生绝学,深入简约生活,体察慢生活大学问:饮食有节,祁居有理。怡情陶冶,平心静气,清淡饮食。诗书达观。饮食男女,长寿有道: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    古人饮食养生之妙法    孔令谦(京城四大名医孔伯华之孙):饮食养生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
期刊
  
期刊
汉语中的“圣诞”一词大概在汉代就已经产生了。但是,“圣诞”开始正式成为中国官方中的重大节日活动,大致是产生在中国南北朝时期,公元5世纪的梁朝沈约所著作的《宋书》中就有“鞠圣诞灵,蚤捐鸿祚”一词,意指“圣诞”是当时官家皇权者告慰先人神灵的祭祀活动。中国历史上,一直就有祭祀天地的本土传统,早在秦朝就已经形成了象“封禅”这样祭祀天的国家性重大礼仪活动。但是,中国本土却一直少有纪念圣人诞辰的社会活动,即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