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职网络德育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上海中职学生网络生活和网络德育情况,以上海某中职学校二年级学生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深入了解上海中职学生的网络生活现状、网络道德和网络法纪认知、接受网络德育的状况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德育;网络德育
  一、问题的提出
  学校的网络德育的概念一般认为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利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二是针对学生使用网络的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1990年代末以来,网络德育已引起教育者、研究者的关注,但是中职学生群体与普教学生群体,以及城乡地域都有较大的差异性。正如有研究者在网络德育研究综述中所指出的:从研究方法上看,目前研究成果主要采用的是经验归纳、思辨研究的方法,而运用调查和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的研究成果较少。从研究对象的层次和比例看,大多数研究都集中于高等教育上,对于网络教育在初等、中等教育阶段出现的问题或带来的优势探究较少。
  因此,本课题通过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调查了解上海中职学校的网络德育现状,借助调查研究探寻更有效的中职网络德育策略。
  二、调查的概况
  研究者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编制了《中职生网络德育情况调查问卷》(学生版)和《中职生网络德育情况调查问卷》(家长版),问卷以选择题形式呈现,其中以单选为主,多选为辅,选项设置尽可能体现合理合情、全面周翔。学生版题目设计包括上网途径、上网目的、网络应用、网络道德、网络法规、网络教育等,共23题;家长版题目设计包括家长上网情况,网络文明的教育等,共16题。本调查于2015年11月,以首批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之一——上海市某中职学校二年级全体学生为样本。共发放学生调查问卷1020份,回收987份,有效问卷941份;发放家长问卷1020份,回收问卷925份,有效问卷841份。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中职学生网络生活现状:网络是生活重要组成部分,手机成为上网的主要途径,上网目的出现新形态。调查发现:八成以上的学生每天上网时间两小时以上,其中四成学生在六小时以上。在上网的途径方面,排在第一位的是手机,占比八成以上,其次是家里的电脑,社会网吧和学校机房比例相当低。上网的软件工具是QQ和微信。由此可见,在智能手机普及的背景下,由于私人化、便捷性的特点,手机上网更受学生青睐,也为网络德育的阵地和内容形式提出了新要求。本次调查显示,上网购物成为一种新的网络生活形态。数据显示网络购物排在聊天交流、游戏娱乐之后,所占比例不低。
  (二)中职生的网络道德和网络法纪认知:知网络无德之害,不知网络法纪之规。网络道德是指人们在线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网络法纪是指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与网络直接相关的各类法律法规。对于“网络道德”相关问题的调查发现:针对“网上使用不文明语言的看法”,有二成认为“网上可以使用”,四成以上学生“无所谓”。对于“您是否看到或经历过网络不文明言论攻击”,有四成以上学生选择“有”,一成以上选择“经常”。对于“您身边是否有因网络不文明而导致线上线下的纠纷”,三成以上选择“有”,一成以上选择“经常”。对于“谣言被点击、转发多少次达到‘网络诽谤罪’标准”,六成以上学生不知晓这一标准。对于“你如何看待‘人肉搜索’”,有两成学生认为“无所谓”,五成多学生认为是“不对的”。事实上,根据最高法的法律解释,“人肉搜索”是违法的。
  综上可见,学生知晓网络不文明、不道德的危害,有的学生还身受其害,但是做到自觉抵制,遵守网络道德还有待提高。学生对一些与网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了解。
  (三)中职生接受网络德育教育的状况:学生有意愿,学校有条件,未来大有可为。调查发现:对于“学校和老师是否进行网络道德或安全方面的教育”,有二成以上学生选择“经常”,近六成选择“有时候”,一成多选择“从不”。对于“老师是否通过QQ、微信等网络形式与您交流”,二成多学生选择“经常”,五成以上选择“有时候”,二成选择“从不”。对于“您是否登录学校网站主页或易班”,近四成学生选择“从不”,一成选择“经常”,五成选择“有时候”。对于“如果学校开通微信公众号,你会订阅关注吗”,近二成学生表示“肯定会”,近六成学生选择“关注一下试试看”,二成多学生选择“不会”。
  综上可见,学校和教师在采用网络德育方面的硬件(如手机、电脑、网络)和软件的基本信息素养方面已经具备条件,学生也有意愿,绝大多数班级建立了QQ群,存在进一步实施更有效的网络德育的基础。但是目前的一些手段和方式并不能有效的吸引学生,如学校网站有“德育之窗”栏目,但是从调查来看,学生很少登录,或基本没登陆过。
  四、研究结论与策略建议
  针对本次调查所得出的中职学生网络生活、网络道德和网络法纪认知、接受网络德育教育的现状,结合已有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探索,我们提出如下策略建议。
  (一)网络德育要用网络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载体,兴趣引领。本次调查印证了我们平时的观感,网络已经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让学生离开网络就是不现实,也是错误的。要认识到手机与网络不是校园的洪水猛兽,而是学校德育的机遇,要用“互联网+”的思维来开展网络德育。运用网络思维来做网络德育,把德育的内容和形式互联网化,探索符合网络传播规律和学生认知接受的规律。重视网络德育交互性的规律,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来润物细无声地传递德育内容。要选拔、培养一批素质好的学生参与到学校网络德育建设中来,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才智。既然手机已经成为学生上网的主要途径,那么网络德育必须要实时跟进。校园网站要开发手机客户端,学校的德育载体转向“现实+电脑+手机”。开通微信公众号,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服务,开放网络留言与辩论,德育工作者在开放的环境与学生沟通交流,引导网络舆论。   (二)厘清网络德育与学校传统德育的关系,注重线上线下的互动结合。网络德育与传统学校德育并非截然分离的,它是德育的一种现代化方式。它的目标内容、方式环境都呈现新的形态。有研究者认为,网络德育应涉及网络精神教育、网络法纪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网络学习教育、网络创业教育、网络交往教育等。
  学生在校生活的时空现实决定了开展网络德育要注重线上线下的结合。在常规性的信息技术课和思想德育课程教学中融入网络德育的内容。在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上设计校园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的模块与应用,如校园论坛等。最大限度地保证网络交流的自由、开放和民主,让学生可以就学校教学、宿舍管理等进行讨论,甚至提出批评和建议。对学生的关切与诉求积极回应。只有这样,网络德育载体才可能有吸引力,才能实现一定的粘度,而不只是曲高和寡,沦为一种摆设。
  (三)改善中职生的网络生活形态,培养网德意识,提高学生的“网商”。调查来看,中职学生“玩网”还是远大于“用网”的成分。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应该鼓励、激发学生驾驭和掌控网络的智慧潜能,提高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带着学习任务或上网查资料的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利用网络完成的作业,让学生更多地体会到网络的正向价值,感受到网上还有比“游戏”和“聊天”更精彩的世界。
  现实社会有时空的局限和来自周围人的道德法律舆论的监督约束,人的行为受到传统道德的制约,这些在网络世界却严重失灵。一个在班级温文尔雅的学生,却在网络上张狂乖张,缺乏网络道德意识。有研究者在课题研究中提出“网商”的概念认为,它是一种道德方面的智力商数,以“社会责任意识”为核心要素,以“慎独”“自律”为主要特征的驾驭和掌控网络的智慧,是人类进入信息网络社会特有的一种新的智力商数。在信息网络环境下生存发展需要这种特有的道德智慧和理性,来保证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能够负责任地生活。其实本质上是增强学生在网络道德中的自我教育意识和道德判断能力。
  (四)构建学校、教师、家庭一体化的网络德育格局。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认为有的教师、家长的网络知识落后于学生。网络是当今学生健康成长新的营养源,学校、教师和家长应主动融入学生的网络生活进行有价值的引导,而不能够站在学生网络生活之外,进行无端的指责和无实效性的说教。从调查数据来看,有50%以上的家长经常通过手机或电脑上网,也关注孩子的上网情况。这为实现学校、教师、家庭构建一体化的网络德育格局提供了条件。学校应该在目前政府力推的智能化、信息化网络校园建设中,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发有效的应用软件把学校、教师、学生和家庭联结起来,实现网络德育的纵横互通。
  参考文献:
  [1]张倩.新媒体背景下网络德育研究综述[J].考试周刊,2015(66).
  [2]李书华,杨希洁.学校德育与学生网络生活的“不同轨现象”的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09(05).
  [3]李书华.班级—科学引领学生网络生活的主战场[J].班主任之友,2008(12).
  [4]王希华,张哲.网络社会背景下的学校德育对策[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5(04).
  (作者单位: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分级教学虽已不是新鲜课题,但具体到每个院校,客观的差异会为各自带来大量新的挑战。三本独立院校各方面起步相对较慢,学生英语基础差异较大,对于分级教学的需求显得更加急切。本文从实践中出发,对分级教学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归纳和思考。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分级教学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发展迅猛,丰富了国内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
期刊
摘 要:阅读是扩展学生知识面、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对其自身的发展成长至关重要,而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由于受家长文化程度偏低,图书资料稀缺等因素影响,情况不容乐观。本文以陕西省澄城县部分村镇为例对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从学校、家长、社会等一些方面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分析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期刊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真正的名师是对课堂有着始终如一有效的把控,对每一个学生的接受程度有着持续的监控。面对多变的课堂和学生,反思是提升教育智慧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一、反思记录得失  教学过程中那些诸如预设教学目的、引导课堂共振等做法,课堂中一些随机应变的措施,各种教学思想变通应用的过程,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创新的细节等等,详细完整
期刊
摘 要:数字词语是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词,数字词语的教学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中的数字不仅可以表达个数,很多数字还有不同程度的虚化,由数词组成的词语意义丰富,这也是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数字词语的一个难点。本文以“三”为例对数字词语进行分类和分级,并从三个方面简要探讨教学方法,期待对汉语数字词语的教学提供建议。  关键词:数字;“三”;教学  数字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数字是学习一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工作室化教学模式因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综合职业素养的形成,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等优势,成为许多艺术类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院校在实施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除了要关注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组织形式等方面外,还需要特别关注如何有效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因为高职院校实施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时间不长,以这种教学模式为基础的学生评价体系还尚未形成系统全面的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结合作者在韩国外国语高中的教学实践,阐述了一种新的口语课类型——文化口语课。以《中国的恋爱文化》专题为例,进行教学设计研究,通过课堂上的实践检验,来论证此种教学课型的可行性。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汉语文化口语课;韩国;教学设计;恋爱文化  一、韩国高中汉语教育现状  中韩两国的友好交流源远流长,同属汉字文化圈。文化、历史、地理等各方
期刊
摘 要:经调研发现项目教学在技工学校的电子CAD课程实施过程中主要出现两个问题,第一,教师不能有效地应用项目教学法教学。第二,学生不适应项目教学,缺乏学习主动性。针对第一个问题笔者提出采用项目教学法实战培训、解决电子CAD课程项目教学法应用不足问题。建设实训基地、解决电子CAD课程教师企业实践不足问题。针对第二个问题笔者提出精心策划教学安排、解决学习动力不足问题。引导文法、解决学生整体策划思维不足
期刊
一、前言  水产养殖作为一门基础的农业类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不是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养殖,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气候适应性,所以水产养殖生产实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时间限制。水产养殖学本科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并强的特点。而《贝类增养殖学》这门课程对于农业类高等院校水产养殖学专业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该课程综合运用养殖贝类的生活习性、生长以及繁殖等知识立体研究贝类的养殖和增
期刊
摘 要:西部地区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区域内地貌情况复杂,极不利于远程教育的发展。陕西省作为西部地区的一个省份也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方面存在资源整合利用力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只有充分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建立长效的经费投入监控机制,自主创新,解决网络基础设置薄弱的问题,才能促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深度发展。对西部地区而言,这些经验都有借鉴意义
期刊
摘 要:《微生物学检验》是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实践性很强。通过对本门课程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建立了基于岗位任务的阶梯式实验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实验能力呈梯次递增。该教学模式有利于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等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社会对卫生检验技术人员的需求与日俱增。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