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真正的名师是对课堂有着始终如一有效的把控,对每一个学生的接受程度有着持续的监控。面对多变的课堂和学生,反思是提升教育智慧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一、反思记录得失
教学过程中那些诸如预设教学目的、引导课堂共振等做法,课堂中一些随机应变的措施,各种教学思想变通应用的过程,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创新的细节等等,详细完整记录下来,对以后教学时在此基础上有效完善、推陈出新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而记录下课堂教学中那些疏漏失误、有失偏颇之处,对它们进行梳理、反思,并对其作深刻的探究和剖析,可使得我们对自身教学习惯有更深的认识。
在《画里阴晴》的教学设计上,把抽象的观点用作者自己的画作进行匹配,比较容易理解,是一个由浅入深实现快速有效引导的成功之处。但是在对第一段的解读上,对“湿”这一字的重点抽读上,只是停留在对写法的分析,没有深入引导学生体会文字的意境美,从而显得和下一段过渡的生涩。
由此想到,之前上过的选修文本《氓》时的情景:
本课时整体感觉比较满意。总结起来有两点成功之处。
(1)镜头设计的形式调动了学生研读文本的积极性。镜头设计要考虑故事情节、人物、背景(景、物)、设计意图说明,要求学生说明或描述设计内容及设计目的,能激发学生把握这首诗的情节、人物性格、情感心境。让学生尝试当导演,符合高一学生的表现欲望,能使他们的才情与创造性得以发挥。
(2)古代民歌与当代流行歌曲交相辉映。《氓》是反映爱情的民歌,是选读课文。它包括了一个记叙了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婚变、被抛弃的完整过程,在不同阶段适当地联系当下流行的爱情歌曲,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另外,引用了王国维、纳兰性德等人的诗词,也丰富了课堂内容,增添了语文课堂的诗意性。
二、反思记录真知
我始终尊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他们总会迸发出一些让教师始料未及的认知火花,无论成熟的或是玩笑的,只要是有益于课堂的,教师都应当予以充分肯定。这既是对学生的赞赏也是对课堂思维活动的激励。很多时候学生的这些见解也恰好会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顺着这些思维教学有时候会更有效达成教学目的,反之亦然。比如在比较东西方画作的异同时,有学生从气势的角度进行分析,与教师预设的角度(笔调和色调)不相符合的时候,如果一味固执引导学生沿预设去思考,而没有认真接受甚至考虑学生的观点,则很容易会导致课堂思维的中断,从而产生被排斥感而降低学习兴趣。
又如:学习李白的《将进酒》时,当老师讲到,李白一生“云游四方”“酷爱隐居”时,有学生提出这样的见解——
我不同意余秋雨《梦西湖》中对古人隐居的看法。所谓文化的浪费,应是指文化的消耗,与其说隐居者“影响了文化的突进”,不如说是“保留了文化底蕴”;与其说他们“把一切埋进了一座座孤山”,不如说是“把文化的火种隐藏到了世俗到不了的地方”。他们所代表的是一种清风朗月般的美丽,他们在独善其身中进,在繁芜喧嚣中退,进退都没有被红尘的玷污与湮没。他们是喧嚣世间中冷静的灵魂,为燥热的社会注入的一抹清凉。在一定意义上说,他们是在创造着文明与文化。
这些比较独到的见解虽然与教师的预设有一些不调和,但这些恰恰是最珍贵的学生的思维创造,应该值得珍藏并加以赞扬。
三、反思记录再创作
中学阅读教学要求师生对教学文本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二度创作。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要让师生一个文本的阅读者转变为文本的对话者,必然要经历二度创作的过程。“二度创作”的形式有转换文体的“二度创作”、转换内容的“二度创作”、模仿句式的“二度创作”。在每一次课后反思中,详细记录下学生的理解和创作点滴,既有利于当次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可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照。在教《画里阴晴》时,有学生结合导读中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句和作者的课文插图创作了关于雨后江南的诗句,并赋题《烟雨江南》:
斜雨青烟绕方畦
墨撒苍穹泪未滴
灰石白壁静安卧
共享江南多雨时
又如,在上学期的林清玄的《好雪片片》中,课后练习中,有学生写下了这样的小诗:
那纷飞的雪片那久违的笑容
那细密的脚步那明镜的善意
是心底的声音
从陌生到熟悉
从厌恶到欢喜
那每一个眼神
都是一次心灵的对接
让我们在爱的世界里
感受雪花的明净
可能这些文字都比较稚嫩,但是学生的二度创作的最美丽的果实,应该加大学生对这方面能力的积累和操练。
四、反思记录巧妙瞬间
具体课堂实践中,随着师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不断深入,各种不同思考方式和情感体验的交织,往往会因为一两个很小的思维点而瞬时产生智慧的“火花”,这些“火花”常常在随机教学环境下突然而至,也会因时过境迁早早被遗忘。如:学习《琵琶行》时我就记录下了这样一个瞬间。
这一节课,整体上符合课前预设。但在鉴赏“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中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时产生了分歧:有学生认为此处高亢、激越的旋律,是琵琶女沉思后,找到生命出口,重拾生活信心的表现;有些学生否定这种观点,认为这是琵琶女对重色轻才的社会的抗议,是自己愤懑情绪的迸发!这种争议是我始料未及的!让人很兴奋!
到底哪种观点更有道理?在学生陈述完自己的理由后,我引导学生重读文章,分析哪种观点更合理。在对文章一番梳理,尤其是分析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后,学生理解到:诗人同情琵琶女的遭遇,联系自身境遇,洒下伤感同情之泪,就连诗人自己也未曾照到生命的出口,何谈琵琶女的觉醒呢!
五、反思记录新思路
以新课程的基本主张为参照,及时记录教学过程甚至教学目标的相关得失,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结合实际学情,对教学设计再加工,可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长期保持教学反思的习惯是短时间提升教学水平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如:学习《我与地坛》时,我再两个班级分别使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个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相对较高的班级,从事先了解的作者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在课前对生命和亲情的有所感悟,把文本、作者经历、读者自身通过自学的形式获得跨越时空的思想对话。而另一个语文水平相对较弱的班级则通过以相关的事例来导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经历或者所知的类似事例,通过回忆与分享,培养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设计上,首先要明确的是教学内容,也就是“教什么”。《画里阴晴》教学亦如是。所以我认为应该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上,决不宜急于求成,要求达成多个的目标,应该始终以一个主题为教学核心,由浅入深,画轴式自然展开。
2.教学方法上,切不可不顾教学内容和学情,为了方法而使用方法,这是最低级的错误。应选择最适合所教授学生思维特点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循序渐进,高效完成教学目标的达成。
3.教学设计上,加大有效教学的力度,利用高效的教学理念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争取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让更多学生达到“我要学”的学习觉解。
4.课堂延伸上,一是要坚持衔接原则,所有的延伸都应以课堂为基准出发点,既不能是课堂的重复,也要讲究延伸的度。我这节课的作业就题论题,仅是要求学生寻找中国画里的相关画作及关于雨的古代诗歌作品,没有做到有效的课堂延伸,需要反思再设计。
教学反思记下学生的智慧,写下自己的成败,教师也在梳理、整合中改进。正如《中庸》“问政章”所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用心,体悟,感受,思辨,总之,只有用心,才可以在教学中成长。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
一、反思记录得失
教学过程中那些诸如预设教学目的、引导课堂共振等做法,课堂中一些随机应变的措施,各种教学思想变通应用的过程,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创新的细节等等,详细完整记录下来,对以后教学时在此基础上有效完善、推陈出新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而记录下课堂教学中那些疏漏失误、有失偏颇之处,对它们进行梳理、反思,并对其作深刻的探究和剖析,可使得我们对自身教学习惯有更深的认识。
在《画里阴晴》的教学设计上,把抽象的观点用作者自己的画作进行匹配,比较容易理解,是一个由浅入深实现快速有效引导的成功之处。但是在对第一段的解读上,对“湿”这一字的重点抽读上,只是停留在对写法的分析,没有深入引导学生体会文字的意境美,从而显得和下一段过渡的生涩。
由此想到,之前上过的选修文本《氓》时的情景:
本课时整体感觉比较满意。总结起来有两点成功之处。
(1)镜头设计的形式调动了学生研读文本的积极性。镜头设计要考虑故事情节、人物、背景(景、物)、设计意图说明,要求学生说明或描述设计内容及设计目的,能激发学生把握这首诗的情节、人物性格、情感心境。让学生尝试当导演,符合高一学生的表现欲望,能使他们的才情与创造性得以发挥。
(2)古代民歌与当代流行歌曲交相辉映。《氓》是反映爱情的民歌,是选读课文。它包括了一个记叙了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婚变、被抛弃的完整过程,在不同阶段适当地联系当下流行的爱情歌曲,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另外,引用了王国维、纳兰性德等人的诗词,也丰富了课堂内容,增添了语文课堂的诗意性。
二、反思记录真知
我始终尊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他们总会迸发出一些让教师始料未及的认知火花,无论成熟的或是玩笑的,只要是有益于课堂的,教师都应当予以充分肯定。这既是对学生的赞赏也是对课堂思维活动的激励。很多时候学生的这些见解也恰好会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顺着这些思维教学有时候会更有效达成教学目的,反之亦然。比如在比较东西方画作的异同时,有学生从气势的角度进行分析,与教师预设的角度(笔调和色调)不相符合的时候,如果一味固执引导学生沿预设去思考,而没有认真接受甚至考虑学生的观点,则很容易会导致课堂思维的中断,从而产生被排斥感而降低学习兴趣。
又如:学习李白的《将进酒》时,当老师讲到,李白一生“云游四方”“酷爱隐居”时,有学生提出这样的见解——
我不同意余秋雨《梦西湖》中对古人隐居的看法。所谓文化的浪费,应是指文化的消耗,与其说隐居者“影响了文化的突进”,不如说是“保留了文化底蕴”;与其说他们“把一切埋进了一座座孤山”,不如说是“把文化的火种隐藏到了世俗到不了的地方”。他们所代表的是一种清风朗月般的美丽,他们在独善其身中进,在繁芜喧嚣中退,进退都没有被红尘的玷污与湮没。他们是喧嚣世间中冷静的灵魂,为燥热的社会注入的一抹清凉。在一定意义上说,他们是在创造着文明与文化。
这些比较独到的见解虽然与教师的预设有一些不调和,但这些恰恰是最珍贵的学生的思维创造,应该值得珍藏并加以赞扬。
三、反思记录再创作
中学阅读教学要求师生对教学文本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二度创作。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要让师生一个文本的阅读者转变为文本的对话者,必然要经历二度创作的过程。“二度创作”的形式有转换文体的“二度创作”、转换内容的“二度创作”、模仿句式的“二度创作”。在每一次课后反思中,详细记录下学生的理解和创作点滴,既有利于当次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可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照。在教《画里阴晴》时,有学生结合导读中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句和作者的课文插图创作了关于雨后江南的诗句,并赋题《烟雨江南》:
斜雨青烟绕方畦
墨撒苍穹泪未滴
灰石白壁静安卧
共享江南多雨时
又如,在上学期的林清玄的《好雪片片》中,课后练习中,有学生写下了这样的小诗:
那纷飞的雪片那久违的笑容
那细密的脚步那明镜的善意
是心底的声音
从陌生到熟悉
从厌恶到欢喜
那每一个眼神
都是一次心灵的对接
让我们在爱的世界里
感受雪花的明净
可能这些文字都比较稚嫩,但是学生的二度创作的最美丽的果实,应该加大学生对这方面能力的积累和操练。
四、反思记录巧妙瞬间
具体课堂实践中,随着师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不断深入,各种不同思考方式和情感体验的交织,往往会因为一两个很小的思维点而瞬时产生智慧的“火花”,这些“火花”常常在随机教学环境下突然而至,也会因时过境迁早早被遗忘。如:学习《琵琶行》时我就记录下了这样一个瞬间。
这一节课,整体上符合课前预设。但在鉴赏“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中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时产生了分歧:有学生认为此处高亢、激越的旋律,是琵琶女沉思后,找到生命出口,重拾生活信心的表现;有些学生否定这种观点,认为这是琵琶女对重色轻才的社会的抗议,是自己愤懑情绪的迸发!这种争议是我始料未及的!让人很兴奋!
到底哪种观点更有道理?在学生陈述完自己的理由后,我引导学生重读文章,分析哪种观点更合理。在对文章一番梳理,尤其是分析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后,学生理解到:诗人同情琵琶女的遭遇,联系自身境遇,洒下伤感同情之泪,就连诗人自己也未曾照到生命的出口,何谈琵琶女的觉醒呢!
五、反思记录新思路
以新课程的基本主张为参照,及时记录教学过程甚至教学目标的相关得失,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结合实际学情,对教学设计再加工,可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长期保持教学反思的习惯是短时间提升教学水平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如:学习《我与地坛》时,我再两个班级分别使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个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相对较高的班级,从事先了解的作者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在课前对生命和亲情的有所感悟,把文本、作者经历、读者自身通过自学的形式获得跨越时空的思想对话。而另一个语文水平相对较弱的班级则通过以相关的事例来导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经历或者所知的类似事例,通过回忆与分享,培养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设计上,首先要明确的是教学内容,也就是“教什么”。《画里阴晴》教学亦如是。所以我认为应该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上,决不宜急于求成,要求达成多个的目标,应该始终以一个主题为教学核心,由浅入深,画轴式自然展开。
2.教学方法上,切不可不顾教学内容和学情,为了方法而使用方法,这是最低级的错误。应选择最适合所教授学生思维特点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循序渐进,高效完成教学目标的达成。
3.教学设计上,加大有效教学的力度,利用高效的教学理念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争取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让更多学生达到“我要学”的学习觉解。
4.课堂延伸上,一是要坚持衔接原则,所有的延伸都应以课堂为基准出发点,既不能是课堂的重复,也要讲究延伸的度。我这节课的作业就题论题,仅是要求学生寻找中国画里的相关画作及关于雨的古代诗歌作品,没有做到有效的课堂延伸,需要反思再设计。
教学反思记下学生的智慧,写下自己的成败,教师也在梳理、整合中改进。正如《中庸》“问政章”所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用心,体悟,感受,思辨,总之,只有用心,才可以在教学中成长。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