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深方才叶茂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109bo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望当前的语文课堂,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教师教学的理念变了,内容的领域宽了,知识的结构综合了,学习的形式丰富了……这些变化,弥足珍贵。但是,我们也冷静地看到由于教学内容“胖”了,教学环节“碎”了,能力训练“浮”了,教学形式“花”了,导致教学效果也“虚化”了。
  语文课,它更多地担负着指导学生感悟母语、积累母语、运用母语的任务。舍弃语言文字的人文关怀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是舍本求未,语言这条“根”被冷落、忽视了,语文教学这棵在风雨中飘摇的小树又怎么能茁壮成长呢?
  
  一、咬文嚼字,凸显语言内涵
  
  体会语言文字的意蕴内涵不是靠教师琐碎的肢解分析,而要靠引导学生潜心领悟、品味,与文本对话。“咬文嚼
  字”就是引导对话的有效方法之一。文本的主题意义是通过语词来表达的。咬文嚼字,学生才会因获取语言信息而激起思维波澜,因走进语言所描述的言语情境而情有所动,因品味了语言的韵味而提高言语的内涵。
  我在执教二年级下册《画家和牧童》一课时,引导学生对“浓墨涂抹、轻笔细描”两个词语细细掂量、咀嚼,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请看如下教学:
  出示句子:“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师:读这句话你有什么不懂吗?这两个词的确不好懂,也不好读。我们先来读好它。
  多位学生读。
  师:“墨”一看就知道是什么颜色?
  生:黑色。
  师:你能给“墨”字组组词吗?
  生:墨水、淡墨、墨汁……
  师:看看“抹”的偏旁,你发现了什么?(提手旁)对,它是一个跟手的动作有关的字,比如说抹脸。
  师:“浓墨涂抹”、“轻笔细描”是国画的两种方法,老师这里有一幅画(课件出示徐悲鸿的骏马图),大家猜猜看哪个地方是用“浓墨涂抹”的方法画的?哪个部分用“轻笔细描”?
  生:马的身体是用“浓墨涂抹”的方法画的,马的尾巴和脚是用“轻笔细描”的方法画的。
  师:画的方法不一样,读也应该不一样,谁来读读这句话?
  生:“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引导学生读出对比的感觉)
  师:读得真不错。如果带上动作就更潇洒了。看老师(范读并做动作),你们也带上动作读读,一定很有味道!
  ……
  阅读文本,就是接触、咀嚼、品味、揣摩、感悟文本。我让学生用慧眼识别“骏马图”的表现手法,激起了学生耀眼而灵动的思维火花。最后对课文原句的品读则实现了对文本内涵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和领会。“咬文——嚼字——咬文”的训练体系是学生与文本的沟通和交融,从文本中来,回文本中去,学生津津有味,课堂回味无穷。
  
  二、潜心涵泳,复活语言形象
  
  复活语言形象,就是要让学生动用自己的感受、视像、想象、情感、直觉、灵性甚至下意识、潜意识等,去感受语言的气息,去掂量语言的体重,去把握语言的脉动和心跳。
  我在教《盘古开天地》第三自然段时,盘古的英雄形象在学生心中复活了:
  师:盘古顶天蹬地了多长时间?
  生自由回答。
  师:那么长的时间,你们是从课文的哪个地方知道的?
  生:“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
  师:是啊,不知道过了多少年!一百年过去了,盘古——
  生:(接)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盘古顶天蹬地多有气势呀!一千年过去了,盘古——
  生:(接)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一万年,几十万年,几千万年过去了,盘古——
  生:(接)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就这样,天地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谁接着把这个变化读出来!
  生:“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
  师:100天过去了,天升高——
  生:100丈。
  师:地下沉——
  生:100丈。
  师:1000天过去了,天升高——
  生:1000丈。
  师:地下沉——
  生:1000丈。
  师:盘古也随着长高——
  生:1000丈。
  师:此时此刻,盘古仿佛就在眼前,让我们抬起头来,仰望盘古,此时他有多高?(学生全部仰头使劲望)大家能看得到吗?
  生:看不到!
  师:但是,我们知道,天还在升高,盘古的身体还在往上长,太神奇了!来,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三自然段,读出这份神奇!
  ……
  为引导学生充分感受盘古顶天蹬地的高大形象和天升地沉的巨变场面,我紧扣文中的“多少年”和“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等文本词句,在“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几十万年、几千万年”的拓展式引读中,学生感受到的不光是盘古顶天蹬地的漫长时间,更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递进,盘古顶天蹬地的高大形象在学生心目中越来越丰满。无独有偶,在“100天”、“1000天”的拓展式引读中,天地之间发生的巨变也随着时间的递进,在学生的脑海中越来越形象,越来越立体。
  
  三、曲径通幽,触摸语言温度
  
  叶圣陶先生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写。”文章不是无情物,而是凝聚着作者深厚感情的鲜活的生命体,它有血有肉有温度。教学就应该引导学生徜徉于文本的字里行间,留连于文本的句段标点,从中发现情感,体验情感,积累情感,升华情感。语文教师对文字要有独到的感悟和发现,尽可能地为学生寻找一个最好的切入点,搭建一个富有匠心的语言领悟平台,供学生曲径通幽,用心灵去触摸语言的温度。
  窦桂梅老师《秋天的怀念》一课的教学片断,为我们提供了借鉴的典范。
  师:把“悄悄地”去掉,再读读上面的三句话,任意选择一句谈谈你的看法。
  生:我谈第三句。因为母亲一说“跑”和“踩”,就会想到儿子的脚瘫痪了,不能走了,不能跑和踩了。所以,母亲又悄悄地出去了。“悄悄地”就是说母亲在儿子面前说话特敏感。
  生:这“悄悄地”也体现了对儿子的关心。
  师:还能把关心再具体一点吗?
  生:母亲对自己的话很敏感,就连说话都那么小心,就是怕儿子伤心,她在儿子面前特别小心。
  师:用个成语,那就是——
  生:小心翼翼!
  师: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啊,请你读读这句话,让我们跟着你体会母亲的“小心翼翼”。(生读。掌声)
  生:我谈第二句。不用上“悄悄地”,就体会不到母亲的苦心。她想让儿子尽情地发泄一下,就又悄悄地进来,这就更体现母亲非常耐心,不忍心打扰儿子。
  生:我说第一句。悄悄地躲出去,又在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动静。如果母亲不是“悄悄地”,而是那么随便地出去,根本就体现不了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和关心。
  师:把“关心”再具体些,就是对儿子特别地——
  生:无微不至,也就是特别细心。
  师:是啊,她的心比针尖还细啊。把你的感受送进去再读。(生读得较轻)
  师:母亲的脚步还是稍重了一些,再轻一点儿。(生读得很好。掌声)
  师:你们真会读书呀!由于你的启发,引领着大家体会到母亲痛心中还要细心、耐心、小心——因此,这“忍”中透着的是看不见的爱。
  纵观窦老师的课堂片段,真可谓深情投入、激情点燃、真情演绎,但这暖暖的情是有根的,根不在别处,就在文本的字里行间。窦老师以三个“悄悄地”为支点,引导学生去挖掘、去探究、去开发、去获得,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语言中深层的情感。正如王燕骅老师所讲:“我们无法追随世界走向遥远,但感动的那一刻,我们便拥有一切。”
  
  四、巧妙迁移、内化语言亮点
  
  所谓文本语言的亮点是指文章写得精彩的地方。这些优美规范的语言往往也是课文的情理意趣所在。抓住这些亮点语言反复诵读乃至背诵,不但能快速感悟文本的人文内涵,陶冶学生的思想素养和审美情趣,而且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提高语言表达敏感度无疑是一条捷径。当前的课堂,“说”字当头,但学生往往说不到边儿,甚至无话可说。王自文老师执教《特殊的葬礼》中的教学片段就为我们提供了实践的参照:
  课文对原来的瀑布的描写有这么一段话“……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尤其是每年汛期,塞特凯达斯瀑布气势更是雄伟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人们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流连忘返。”王老师让学生赞美瀑布一番,可是学生的语言比较单调,王老师没有急于让他们一味地说下去,而是立即话锋一转:“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是用哪些词句来赞美的?”他让学生品悟文中的精彩语言,然后,再让学生起来赞美,结果他们的发言赢来老师们的阵阵掌声:
  “塞特凯达斯瀑布,我爱你!你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雄姿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我在你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惊叹,我在你咆哮如雷的巨大声响面前陶醉。是你,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是你,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
  学生“得意而无言”时,王老师没有就此罢手,而是引领学生入乎其内,徜徉其中,寻找语言的源头。这样积极地内化并及时地运用文本中的“亮点”语言,一头连着工具性,一头连着人文性,岂不妙哉!
  
  五、追寻文本、创生语言精彩
  
  学生学习语言,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积累层面,更重要的目标应指向“语言创造”。作为教师,我们要引领学生把目光聚焦于语言文字本身,创设“语用”情境,让学生在文本情境中写话说话,让文本语言学习最大程度地增值。
  我在教《植物妈妈有办法》时,带领学生在大自然中寻找植物妈妈播种的好办法。之后的课堂,我引导学生分享各自在大自然的收获,学生纷纷诠释植物妈妈播种的神奇。这是学生亲近自然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如果把它提炼成课文中的诗歌形式,那将是最优美的诗句,于是我出示课文的诗歌,鼓励学生像课文的小诗人一样,把自己的发现提炼成课文一样的诗歌。不一会儿,学生语言的结晶落英缤纷:
  椰子树妈妈有办法,
  它把家安在大海边,
  只要孩子成熟了落下来,
  就能跟着海水到岸边发芽。
  
  柳树妈妈准备了降落伞,
  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儿轻轻一吹,
  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
  走进大自然,理解植物妈妈之后,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亲近文字,亲近文本,在感悟中生成语言。课堂上我及时出示文本,充分利用文本中诗化语言,拨动学生诗意的心弦,升华学生语文的情怀。学生以文本诗歌为引子,自由地表达着与植物妈妈亲密接触后的所得所获。学生在实实在在的语文学习中迸发出的表现力与创造力,让我们惊诧!
  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是语文教学的根!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要恪守语言文字这个本体,离开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偏离了轨道。我们走在语文的路上,该抓的词语还是要理直气壮地抓,该咀嚼的地方还是要反复玩味,细细咀嚼。这样,学生在获得语言智慧的同时,也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语文教学,如此根深蒂固,方才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其他文献
最近白宫发布了一份报告,警告未来十年里人类将有约一半的工作被机器人取代,从家政员到投行交易员一个都跑不掉!这份报告预计未来十年里人工智能代替人类工作的比例将从现在的9%上升到47%,但是这份报告中也提到,人工智能现在还有很多未知数,比如它对社会带来的方方面面影響,还有什么时候可以全面普及等。一般认为,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大多是低教育水平、低工资的工作,比如汽车司机和家政员。
一、活动背景  每年,广州市的花城广场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灯光节,灿若星河的灯光展总会吸引成千上万人去观展。STEAM教育注重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儿童的艺术教育也越来越呈现出艺术与科技、社会的融合。这一次主题活动,我们选取“灯光展”作为话题,让孩子尝试一次艺术与科技、展览的“轻结合”,让孩子的艺术游戏天地更加广阔、有趣。  二、活动准备  彩色纸绳、LED灯带、电池、气球、圆形剪纸灯笼材料、激光打印的
张笑,1960年12月出生于陕西省安康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少儿艺术委员会委员、珠海市启雅幼儿园美术教师、“南色美術活动基地”创始人。多年致力于儿童美术教学、教研的他曾组织策划中国第一个少儿美术群体“小画家版画协会”,被收入《中国美术年鉴40年(1949-1989)》,亦曾获得文化部颁发的“全国少年儿童文化工作先进工作者”、教育部颁发的“全国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和广东省“南粤幼
从执法者到调解人  陈小燕    当班主任最烦心的便是一桩又一桩永无休止的学生纠纷。刚刚坐到办公桌前,还未定神,身后便传来学生的报告声,或怒不可遏、气势凌人;或梨花带雨、哭诉原委;或互不相让、争执不下……不同的告状者陈述不同的案情,而办案者只有一个,我这个学生的头——班主任。  且来听听我这个七品芝麻官从前是怎么做的。面对原告与被告的陈词,我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采取两种做法。一、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小学课程资源开发的理念与策略  朱水萍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实施新课程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它直接关系到新课程实施的成效。如何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课题,也是学校与教师面临的最大障碍与困难之一。    一、提升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主体价值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是教育者(尤其是教师),因而主阵地是在学校。毫无疑问,任何资源的开发都是
风信子,燃生命之火,润丰富人生。江苏省丹阳市正则幼儿园的夏秀娣就是一名像风信子一样的教师,用艺术和爱点亮孩子的童年。她学前教育本科毕业,中学高级教师,丹阳市学科带头人、丹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多篇论文发表在《早期教育》《现代幼教》杂志上,辅导的儿童作品500人次获全国金奖,省一、二等奖。近年来,潜心学习中国画,作品《雪景》《花开富贵》入展丹阳市书画作品双年展。  她认为在幼儿阶段培养良好的艺术修为将
一、娃娃读画  刘欣雨:这些老鼠趁着老猫睡着的时候,要造反吗?  樊撄宁:看来这是一只大懒猫,老鼠都要出来行动了,快醒醒!  李钰馨:为了躲避老猫的追杀,鼠妈妈在门口站岗,鼠爸爸在给孩子们上课。  王嘉琪:这些老鼠真胆大,竟敢在猫休息的地方挖洞、守家。  杨逸然:这些老鼠趁这只猫喝多的时候想出来偷东西,可它们个个胆小。  施想:长胡子的肥猫在家里呼呼大睡……老鼠们悄悄在地板下商量给猫戴铃铛。  二
新课程下的英语课堂是热闹的、多彩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或开心地做英语游戏;或高声地唱英语歌曲;或生动地表演对话。就连常规的句型教学也会精心营造一个个合适的情境。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大大增加,口语能力得到了提高。但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每个教师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  请看学生的一段对话实录。  甲:你今天课上的对话说得真好。  乙:好什么?不都是书上的句型吗?我不知道该怎样把以前学过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团、压、搓等方式制作披萨,体验成功的喜悦。  2.培养幼儿玩泥的兴趣及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有泥塑各種动物的经验。  材料准备:披萨课件、各种形状的纸盘子、超轻粘土、绒球、自制烤箱、音乐。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出示烤箱,请幼儿猜猜里面有什么?  2.欣赏感知披萨的色彩和形状。  师:披萨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形状?上面都有什么?你觉得披萨哪里最
郝建胜(5岁 油画棒 水彩画)  辅导教师:郝海珍 穆桂珍  山东省博兴县寨郝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