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拳与泰拳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wei78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成拳与泰拳都威力惊人,充满神秘,我常在心中对两者进行联想。
  
  一、关于桩
  
  众所周知,大成拳一般是从站桩练起,可以说是从“桩”开始。在我看来,泰拳也是从“桩”开始的。比如“摆桩”,也就是摆拳架。通过“摆桩”,协调固定好间架,并在以后的训练(比赛)中时刻不忘保持。所以,泰拳手的间架比较严谨,头胸护得比较好。当然,泰拳的“摆桩”的内涵没有大成拳站桩那么丰富、深刻。另外,泰拳每天训练开始时的跳轮胎,即摆好桩在轮胎上跳,可以算是一种动桩,不仅练间架,也练腿部力量。我有时在想,这能不能练出大成拳中的“如踩弹簧”的感觉,会不会客观上体会出“力从地上来”的体验。此外,泰拳还有打坐的练习,可以算是一种静桩吧。
  
  二、关于步法
  
  泰拳的步法,即“走桩”,节奏感很强,稳健有方,跟大成拳的步法有点相似,尤其是那种“欲走又止、欲止又走”以及“一退即进”的味道。大成拳常常在步法的变动中,把对方的劲力化掉,一触即发。泰拳崇尚进攻,即便后退,也是一退即进,退少进多,反而逼前了,难怪有拳手被称为“不会后退”的拳手。
  两种步法,都很科学。我认为大成拳的步法,如摩擦步,更有灵性,我练摩擦步的时间不长,也能感觉到那种如长“后眼”的感觉。有一次,在拳台上,一位泰藉拳师在前面训练我,我被他步步紧逼,且打且退。拳台上的另一位泰藉拳师(一般一个拳台两位拳师陪两位学生训练),不知是刚好在我身后,还是故意跟我开玩笑,以手和膝支地,打横趴在地上,挡住我的退路。我当时未回头,不知是怎么回事,后脚伸出去,触到一团软软的身体,不敢踩下去,忙撤回来,换脚再退,把脚往身后更远处寻找“实地”,谁知他竟跟着蠕动,不让我落脚,连续几次。虽然,最后我被前后夹攻,被“击”倒在他身上,但我那仿佛有后眼的退步,也让他们奇怪。
  当然,泰拳中的步法,节奏感很强,练起来也很舒服、也很来劲。一位拳师就曾光脚走步法,把脚底都走烂了,可见对步法的用功。每当看到中泰拳手对阵时,泰拳手那固定扎实的间架,以及稳固紧逼的步法,反衬出中方拳手的间架较散,步法较凌乱。如能借鉴大成拳中的站桩、摩擦步以及推手的练法,打起来将更加紧凑。
  
  三、关于慢动功
  
  大成拳有慢动功的练习,可以松筋活骨,去除拙力。
  泰拳古拳法,动作很慢,伴着音乐,亦舞亦武,可以说是一种慢动功。尤其是大赛前的拳花漫舞(拜师舞),有助于拳手集中心神,平心静气,舒筋活骨,在比赛中不易受伤。反观中方队员,一上来,没几下活动就开打,虽然上台前已有热身,但在生理、心理上对现场的氛围适应还是不够的,这方面我觉得中方拳手吃亏。如果中方队员上来,做一些有如大成拳中的慢动功,我想比一上来就打要好些。
  
  四、关于力
  
  大成拳有试力、发力,对力有一个认知、体验、运用的训练过程,比较奥妙。泰拳也重力,从练空拳,到打活动靶,再到打沙袋,我认为也是一个试力到发力的过程。大成拳的推手是一个很好的训练力的方法,可以练出距离感以及劲力的变化,是过渡到实战的桥梁;泰拳的打活动靶(当然不是泰拳独有)也是一个很好的训练,虽然不像推手那样有轻有重、有缓有急,但也能训练出拳手的距离感,尤其是追击意识。所以,这也是过渡到实战的很好的方法。推手的不足,是缺少脚的攻击训练,而打活动靶,则缺少对劲力变化的互动训练。
  打沙袋是两种拳术都采用的方法。大成拳作为内家拳的代表,打沙袋也很有讲究,讲究意念,讲究爆炸力,讲究整体力;但泰拳练的也不是局部力,打沙袋时要求拧腰、送肩,动作不大,讲究小力量,所以有的拳手经过擂台上千锤百炼的击打,也能卸力发“寸劲”。张鸿骏曾认为西洋拳也是内家拳,从这一点看,我认为泰拳也是内家拳。有人认为,泰拳不像散打讲究绝对力量,因此不能把散打中的摔法吸收过去,除非改变整个体系;而散打讲究绝对力量,却可以把泰拳的东西借鉴过来,不会破坏整个体系,而认为这是优势。我不这样认为,我反而觉得,从这点看,散打还很粗糙,应多吸收意拳、咏春拳、鹤拳等传统功夫里的一些精华,改变练绝对力量的体系。
  
  五、关于发声
  
  很多拳法都有发声助力的练法。大成拳练到一定程度,就要进行“试声”的锻炼。泰拳也讲发声,你如果走进一间泰拳馆,除了听到拳脚、沙袋的声音,便是习练者口里发出的声音了。难怪上回广州中泰对抗赛前,有记者前去探营,说拳手训练时嘴里不时喊着连翻译都不知是啥的话。这次第三届比赛前,又有记者前去泰国探营,把那种声音形容为像受伤野兽发出低沉的咆哮,我觉得形容得很好。
  
  六、关于实战
  
  大成拳没有套路,重视实战;泰拳是不屑形美、只求实用,这点两者非常接近。只有经过实战,才能出真功夫。但两者实战的环境相差太远,即使在中国国内,业余泰拳手的实战机会都很多,拳馆内部、外部都经常安排有比赛,更不说泰国了。而大成拳习练者的比赛机会就少得多了,尤其是与外部的交流。真希望有一个好的机制,把大成拳的训练比赛组织起来,形成气候,我想,那将更利于大成拳的发展。
  大成拳和泰拳,各有风采,相信不久的将来,大成拳和泰拳在全世界都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喜爱者。□
其他文献
期刊
王中泉(1846~1919年),河北省沧县张旗屯村(今属南皮县)人。  王中泉幼时因家贫,十二岁即做雇工。清同治元年(1862年),经人推荐到罗疃黄士海家中做长工,黄士海家里里外外的杂活、地里的耕种农活都由王中泉一人包揽。王中泉性情温顺,孝敬黄士海如同孝敬亲生父母,将农活、各种杂活干得极令黄士海满意。  一日,武林界好友来探访,黄士海见王中泉早已将房间、庭院打扫干净,欣慰地将其唤到身旁说:“你想练
期刊
相信每位朋友都渴望练就一身超凡脱俗的武功,而每个人也都向往着前辈大师的惊世绝技,从而导致大批热血青年都在不厌其烦地苦练大师们的绝技,每个人也都为此付出了不少的努力和汗水!但结果如何呢?结果很让人心痛,因为大多数武友的结局是惊人的一致:大师的成名绝技并没有在他们身上出现!于是他们的希望也随之破灭,或对大师,或对中华武术……
期刊
20世纪50年代末,一个冬夜,天空挂着几点寒星,微光穿过黑云。一间挂着"螳螂拳馆"牌子的小屋内,两个年轻人你来我往地练着螳螂门里的引手,他们就是日后名震北国的螳螂拳传人--杜锡宝、张国富。  突然,一股寒风夹着笑声从屋外飘来,两人急忙收住拳脚,循声望去,一个黑影在远处渐行渐近。  杜喜宝低着嗓门说道:"是有人在偷艺,走,过去教训教训他。"  只见一身穿棉袍、腰扎布带、背插两把宝剑的汉子背着星光站在
期刊
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打斗将成为残酷而又无情的现实,一招一式要求精简实用,讲求实效,一击必杀,克敌制胜。  自卫搏杀生理学认为:人的生理结构是固定的,生理功能是特定的,生理运动是有一定规律的,关节的活动幅度是一定的,各个器官的抗击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头、咽喉、裆部、脊椎神经、肋骨、膝关节等部位都是人体抗击打最薄弱的部位。面对歹徒不能心慈手软,在关键的时刻必须给敌人以重创,使其丧失斗志,无力抵抗。  
期刊
大成拳为王芗斋先生所创,后经几代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和训练体系,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大成拳这朵武林奇葩,其实战威力和注重精神力量培养的独特训练方式,充分展示了我国优秀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魅力,直指我国实战拳学的精华核心。大成拳融健身、理趣、自卫于一体,习之愈深,愈感理趣横生、奥妙无穷。某前辈曾言,大成拳是武术中的大学,深感此言不虚也。下面就我数年来习练大成拳的几点粗浅体会与
期刊
太极推手是太极拳必修科目,若想从太极拳中得到技击本领,则应先研究和剖析推手。  太极推手本不是技击,可能因为国家设立推手为竞赛项目,故很多朋友误认为推手是技击。笔者曾在一篇文章中明确提出对太极推手与“推手”的看法:推手比赛用拙力将对方推倒或将对方推出场外即获胜;而太极推手则要求参赛者严格按照太极松柔、阴阳变转、举动轻灵和用意不用力等太极拳之特性,若参赛一方用力,则被罚下场,这一规则不容讨论。太极拳
期刊
高臣,辽宁本溪市人,自幼好武,少年时即参习拳击、散打等格斗技术,18岁又自修大成拳,19岁赴京学艺,从而奠定了武功基础。  为广博名家,高臣亦参习形意、八卦等内家拳法,又于津门拜识了大成拳传人李洪喜先生。经过切磋印证,才知自己相差甚远,以前所学仅为皮毛而已,遂虚心求教于李先生,后在中国佛学院泓道法师主持下,高臣正式拜入李洪喜先生门下,承其衣钵。数年习艺,高臣受到洪喜先生的喜爱和师爷张恩贵老人的赞赏
期刊
2000年初春,天津冯万利、李振月二位先生驱车千里,从津来辽宁本溪与我相晤,探讨武学,使我深感不安。二位拳学前辈亲自造访,在相互的交流与探讨中,给予我很高的评价,亦指出我一些不足。因时间关系,二位先生仅逗留一日即返回,并郑重向我介绍其师兄李洪喜先生,希望有机会让我去天津相晤,以使我技艺能再进一步。  不久,我即赴津拜访几位先辈,并与李洪喜先生相晤,先生即向我讲授其所学大成拳内容,并亲自示范功法和发
期刊
擒敌拳法是公安、武警及边防部队战士军事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完成各项任务的基础。根据实战需要,从不同角度对拳法加以训练,对熟练及应用擒敌技术、增加擒敌与反擒敌的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今择其八式实战技法,述其概要,仅供参考,并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一、抓腕砸肘  动作要领:1.我由前接近敌左侧时,左手虎口向前,迅速抓敌左手腕(图1);  2.随即左转身,同时右小臂猛砸敌肘,将其制服(图2)。  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