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

来源 :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key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与式教学是指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最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特征的是学生的参与程度,余文森教授在谈到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时指出:第一,要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第二,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教学的机会;第三,要引导学生参与学也参与教;第四,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也参与评价。参与式教学要求教师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以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心中有学生——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必须明确教是为了学,课堂教学不是看教师教得如何,而是看学生学得怎样。教要围绕学生的学来进行,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设计要科学,真正做到因学论教,以学定教。
  1.教学目标指向学生
  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是直接指向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一般不用来描述教师的教学程序或活动。从对教学目标的描述中就可以看出,如“使学生……”“让学生……”“提高学生……”及“培养学生……”等描述,只是表示教师的教学行为。而“能认出……”“能解释……”“能设计……”“能写出……”“对……做出评价”或“根据……对……进行分析”等描述,清楚地表明达成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此外,教学具体目标应该是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的,如通常用“认出”“说出”“描述”“解释”“说明”“分析”“评价”“模仿”“参与”“讨论”“交流”“认同”等行为动词来描述。
  2.教学设计围绕学生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参与式教学的教学设计显著特点就是如何体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通常使用“问题导学”和“任务驱动”来呈现。
  问题导学。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获取和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者,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者,学生学习的鼓励者。因而教师的主要行为就是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例如,在高三生物复习《 基因突变 》时,为了深化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提出了以下问题:基因与DNA、染色体、碱基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的含义是什么?基因突变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这些特点可以解释自然界的哪些现象?学生在思考讨论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最后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任务驱动。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例如在学习高中生物《 伴性遗传 》前,首先介绍道尔顿发现色盲症的故事来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布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色盲现象的资料,由于学生比较感兴趣,能够主动参与,很多学生能主动分析色盲的遗传规律,同时来理解色盲携带者的含义,推测色盲患者上下代的性状表现,通过积极调查、思考,较好地掌握有关伴性遗传的规律。
  二、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学习氛围的创设方面,师生关系是最直接、最关键的方面,教师又是其中的主要因素。参与式教学的出发点是让每一个有着不同背景、不同个性、不同知识经验、不同智能类型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一方面让学生愿意参与,即通过多种途径、手段和方法调动所有的学生都能平等地、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另一方面让学生能够参与,如“问题”及“任务”难度要适宜、范围要适当,并尽可能照顾各层面的学生,力求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构建新的知识、形成能力,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体验各种丰富的情感,形成新的价值观。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地位是权威者,这种权威带来两大后果:一是教师无论在学术上还课堂管理上是独一的;二是学生在教师的权威影响下,学习是被动接受的,管理上是服从的。因此,传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活动空间,更谈不上主动地、充分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首先,要确立学生是主体的思想,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情感态度,以“引路者”“组织者”的角色有效地组织教学,而不是“包办式”的灌输教学;其次,要以民主和谐的方式管理学生,教师与学生共同制订学习计划,帮助和指导学生,鼓励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客观地表扬和批评学生;再次,要学会换位思考,教师要多从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做到熟悉学生,信赖学生,欣赏学生。只有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才会创造出和谐的课堂,参与式教学才能顺利进行。
  三、欣赏您的学生——运用激励性评价
  斯金纳指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强化的作用,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与传统教学相比,参与式教学强调了学生的参与,在实施过程中一般采用“问题—活动—评价”的模式进行,对每一项任务的完成,都进行适当的评价,起到强化的作用,从而促进下一个任务的进行。学习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激励性评价应该是过程式评价。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而在评价体系上也就更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评价。第一,评价学生学习活动。教学评价是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的,比如通过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加讨论,是否愿意帮助他人,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是否有合作精神等来判断学生的参与程度,从而给予肯定的评价或及时纠正学生的行为偏差。第二,评价学生的思维品质。评价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思维的正确性,还要从思维习惯、思维方式以及思维的发散性等方面进行,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高中学生有较高的认知水平,更关注的是别人对他分析问题深度的肯定,所以评价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及时,并且要用具体、准确的词语对学生的行为加以评价,不要用一些诸如“不错”“很好”等含糊不清的词语;二是要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特别注意评价要给学生带来益处,要对学生回答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及肯定等。激励性评价是使得参与式教学顺利进行的润滑剂和助推器。
  四、以学定教——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
  “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是一种视学生而不见的被动的、接受式的教学,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参与式教学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运用个人学习、两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班统一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同时选择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类型,例如发现学习、体验学习、做中学等。选择何种教与学的方式要根据学生情况、教材内容、教学环境及教师风格来确定,比如小组合作学习是最常见最能体现参与式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师要有效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要充分考虑课堂设计的适应性。一是内容要适当,例如克隆、人类基因组计划、转基因食品、试管婴儿等知识面广、有争议、贴近生活等的内容。二是时机要适合,特别是在学生个人难以单独完成,问题具有开放性,学生意见不统一等时机,如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比较等。三是环境要适宜。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环境,如探究性实验情境,竞赛式的合作学习情境等。
  总而言之,参与式教学其本质就是让学生主动地、充分地参与到教学中,因而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有效把握自己的行为,只有这样,学生参与教学的能动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充分体现。
  (作者单位:梧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广西 梧州,543002)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边境贸易往来的繁荣,教育成了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国门学校的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无疑也成为了关注点。笔者重点选择了广西与越南接壤的崇左市下辖的大新县、龙州县、宁明县、凭祥市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做了深层次分析。对生均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进行了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促进国门学校区域内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关键词】
期刊
《 数学新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真正让数学与现实联系,让学生学习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数学的方法去认识世界、去主动解决所碰到的现实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应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在低年级解决问题的教学中适时适当地运用体验的方法,可以帮助低年级学生正确掌握应用题的结构、理清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的审题和解题能力,并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一、
期刊
【摘 要】当前,特色办学已成为中小学办学的新追求,建设特色学校需要营造特色的环境作为彰显其特色的重要载体。丰县民族中学多年来坚持围绕“环境建设”做文章,紧扣“民族特色”求实效,通过建设特色校园环境,构建民族团结教育特色学校,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办学之路。  【关键词】精神环境 物质环境 民族特色    校园环境不仅是师生生活、学习的空间,还是彰显学校特色的重要载体。学校要办出特色,首先应营造出一个
期刊
常常看到一些上得十分顺利的课,教师讲得准确无误,学生个个对答如流。然而,既然学生都会了,教师为什么还要教呢?学生在课堂上没有问题,没有矛盾,教师的价值又如何体现呢?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特级教师华应龙在课堂上就是跟学生共同面对学习中的问题、矛盾、差错,从中悟出道理,使一节课变得有味道。心理学中的“试误”“最近发展区”的学说,也为这样的有差错的课提供了理论的诠释。华应龙老师把课堂中的差错作为资源来看待
期刊
历史教育的目的并非仅仅让学生记住和复制一些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在思考和探究中建立起对历史的认识。所以此次新课程改革将中学历史课程的性质定性为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历史课程性质阐述为“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但“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侧重于传授具体的历史知识
期刊
【摘 要】“隐性课程”并非从属于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课程”的概念,从这一名称出现之日开始就是一种无奈的代指,不等同于一种课程类型。因此隐性课程的“开发”也不同于常规意义上课程的开发。在我们对隐性课程进行“开发”时,要明确其中“开发”的特有内涵,注意“隐性”本身特有的价值,切勿将“开发”异化为“控制”。  【关键词】隐性课程 概念泛化 课程开发  长期以来,“隐性课程”这一概念在学术界中无法达成共识,
期刊
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有这样的体会,由于借班上课师生并不是很熟悉,常常受到师生能否有效互动问题的困扰,也成为部分教师不敢借班上课的重要原因之一。2012年3月2日,本人有幸参加了由江苏省吴江市震泽高级中学组织的苏州市思想政治学科“名师高徒”的主题活动,在其高一(4)班执教了《 政治生活 》第二课第四框“民主监督”,本文就是从本节课教学实践出发,反思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巧妙设问与应答来实现借班教学的课
期刊
所谓高考历史备考针对性,是指有效落实《 考试说明 》中的历史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并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和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做法与高考要求相差较大,一是学生记忆中的知识孤立、零碎,缺乏系统的知识整合;二是对历史概念(包括时空概念)的理解存在模糊和片面的地方;三是缺乏对现实问题的历史追问和对历史问题进行现实思考的意识。那么如何才能
期刊
【摘 要】对南宁市西乡塘区小学师生及家长的问卷调查显示,家校双方合作意愿强烈,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普遍较高,家校开始互相理解。但存在归因不一、责任认同不一、双方沟通内容与方式较单一、家长参与度小且层次较低,家校合作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健全家校合作的法律法规,完善家校合作组织机构,学校明确责任,落实举措,家长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与能力,与学校达成共育意识,是提高家校合作水平的有效措施。  【关键
期刊
开端计划(Head Start Program)是美国联邦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通过为处境不利的幼儿及家长提供健康服务、社会服务、家长参与服务、生涯发展服务等方式,为提高他们受教育的质量和保障其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而制订的一系列教育补偿计划。开端计划改善了社区服务质量,促进了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提高了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开端计划中关于幼儿教师的来源、培训及其专业化的发展对我国目前壮大幼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