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各高校的重要课程,以互联网为主要标志的信息化正在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产生巨大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网络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心理特征、道德观念等方面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如何就大学生的自身特点,探索出一套完善的思政教育创新模式也是当前高校的迫切需求。
【关键词】网络环境;思想政治工作;双重影响作用
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似乎重新定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特征,“方便快捷”“个性化”“创新性”“私人定制”等就是网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形容词,利用网络可以第一时间获得最全面的相关资料与信息,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但信息的碎片化、言论的随意性可能为我们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面对网络,我们应当有全面、理性的认识,并合理应用。本文主要就网络环境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双重影响作用作详细论述。
1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高校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方面提高,同时也要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由于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内容上也高度一致,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教师单向讲述,学生易产生厌倦、烦躁的情绪;教师一般同时担任多个班级的教学任务,且上课由多个班级共同组成,多数教师会为同学指出考试重点内容,造成学生对政治理论进行死记硬背。长此以往,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会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 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双重影响
随着数字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网络为依托的新媒体技术不但提高了我们的工作生活效率,同时也对受众的思想观念造成一定影响。大学生与网络零距离接触会使他们思想观念、人生价值、思维模式更加超前化与灵活化,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带来风险与挑战。
2.1 网络各色信息不断挑战学生的道德底线
通过网络媒体,大学生可以了解各类信息,但有些信息或带有个人主观情绪或真实性存疑,学生易受到错误引导,不少人为了博取眼球和满足自我虚荣心,会挑战道德底线,如近两年网络上“红极一时”的代表人物郭美美等,这些网络不良现象会对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不良影响,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面对形形色色的网络信息,教师必须具备全面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客观公正认识网络事件。
2.2 网络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更加多样化的传播方式与内容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形式也更加多样化,网络媒体以其自身的形式丰富、互动性强、覆盖率高、推广方便快捷等绝对优势在现代传媒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多重优势的网络媒体自然会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广与传播的绝佳平台:
2.2.1 有效利用微信推广平台
大学生对微信、微博等自媒体使用频率很高,高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各推广平台对思想政治内容进行有效传播。微信平台能使理论教育与娱乐互动融为一体,教学效果要远比传统的单向传播的教育方式更明显。具体到实践可以与特定好友发起群聊,对话题展开充分讨论,还可以通过朋友圈进行信息的分享,视频与图片等上传也更加简单、快速。教师可以在微信上分享关于思想政治的励志故事或视频,通过感人的文字故事或视频演绎,得到学生的关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潜移默化,且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学生也可将信息进行分享,使其影响力不断扩大。
2.2.2 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网站或论坛
高校在课堂教育、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基础上,重点开展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根据院校自身特色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或论坛,教师借此平台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和开展思政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
2.2.3 利用课堂教学讨论网络新闻案例
教师在课堂之上引入网络新闻事件,让学生展开讨论,其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积极性;也可培养学生对网络新闻事件的分析能力,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
3 总结
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既存在有利的一面,也存在严峻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将其作為重点内容分析研究,趋利避害,积极地为学生创建一个和谐的网络交流平台,把网络舆论引导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中之重,推动广大高校师生成为网络空间清朗起来的一支重要力量,引导高校网络文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申建军.国内成人高校思想政治驾驭的误区与对策分析[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2).
[2]徐国锋,沈强.高校成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交际月刊,2012(02).
[3]孙训华.浅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开拓创新[J].学园,2011(01).
[4]严英.论微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J].中国报业,2013(10).
[5]郭翠婷.网络环境下成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1(06).
[6]鄢小平.网络环境下开展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管理学家,2012(10).
作者简介
陈鹏,男,四川省叙永县人。法学硕士学位。现为四川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省成都市 610068
【关键词】网络环境;思想政治工作;双重影响作用
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似乎重新定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特征,“方便快捷”“个性化”“创新性”“私人定制”等就是网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形容词,利用网络可以第一时间获得最全面的相关资料与信息,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但信息的碎片化、言论的随意性可能为我们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面对网络,我们应当有全面、理性的认识,并合理应用。本文主要就网络环境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双重影响作用作详细论述。
1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高校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方面提高,同时也要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由于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内容上也高度一致,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教师单向讲述,学生易产生厌倦、烦躁的情绪;教师一般同时担任多个班级的教学任务,且上课由多个班级共同组成,多数教师会为同学指出考试重点内容,造成学生对政治理论进行死记硬背。长此以往,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会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 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双重影响
随着数字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网络为依托的新媒体技术不但提高了我们的工作生活效率,同时也对受众的思想观念造成一定影响。大学生与网络零距离接触会使他们思想观念、人生价值、思维模式更加超前化与灵活化,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带来风险与挑战。
2.1 网络各色信息不断挑战学生的道德底线
通过网络媒体,大学生可以了解各类信息,但有些信息或带有个人主观情绪或真实性存疑,学生易受到错误引导,不少人为了博取眼球和满足自我虚荣心,会挑战道德底线,如近两年网络上“红极一时”的代表人物郭美美等,这些网络不良现象会对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不良影响,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面对形形色色的网络信息,教师必须具备全面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客观公正认识网络事件。
2.2 网络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更加多样化的传播方式与内容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形式也更加多样化,网络媒体以其自身的形式丰富、互动性强、覆盖率高、推广方便快捷等绝对优势在现代传媒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多重优势的网络媒体自然会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广与传播的绝佳平台:
2.2.1 有效利用微信推广平台
大学生对微信、微博等自媒体使用频率很高,高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各推广平台对思想政治内容进行有效传播。微信平台能使理论教育与娱乐互动融为一体,教学效果要远比传统的单向传播的教育方式更明显。具体到实践可以与特定好友发起群聊,对话题展开充分讨论,还可以通过朋友圈进行信息的分享,视频与图片等上传也更加简单、快速。教师可以在微信上分享关于思想政治的励志故事或视频,通过感人的文字故事或视频演绎,得到学生的关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潜移默化,且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学生也可将信息进行分享,使其影响力不断扩大。
2.2.2 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网站或论坛
高校在课堂教育、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基础上,重点开展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根据院校自身特色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或论坛,教师借此平台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和开展思政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
2.2.3 利用课堂教学讨论网络新闻案例
教师在课堂之上引入网络新闻事件,让学生展开讨论,其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积极性;也可培养学生对网络新闻事件的分析能力,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
3 总结
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既存在有利的一面,也存在严峻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将其作為重点内容分析研究,趋利避害,积极地为学生创建一个和谐的网络交流平台,把网络舆论引导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中之重,推动广大高校师生成为网络空间清朗起来的一支重要力量,引导高校网络文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申建军.国内成人高校思想政治驾驭的误区与对策分析[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2).
[2]徐国锋,沈强.高校成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交际月刊,2012(02).
[3]孙训华.浅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开拓创新[J].学园,2011(01).
[4]严英.论微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J].中国报业,2013(10).
[5]郭翠婷.网络环境下成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1(06).
[6]鄢小平.网络环境下开展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管理学家,2012(10).
作者简介
陈鹏,男,四川省叙永县人。法学硕士学位。现为四川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省成都市 61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