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巧设疑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5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设疑、释疑的过程,是以问题的解决为核心展开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恰当的设疑及时与学生沟通,它是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被运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成为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好的设疑能引导学生获取知識,提高能力,积极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下面就课堂设疑的一些注意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设疑要有启发性
  教师恰到好处的设疑,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促其知识内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取决于教师引导启发作用发挥的程度,因此课堂设疑必须具备启发性。通过设疑、解疑的思维过程,达到诱导思维的目的。要注意设计展现思维过程的设疑,不应满足学生根据初步印象得出的判断,而要强调学生说明怎样分析理解的道理。问题提出后,适当地停顿,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达到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学生答完问题后再稍停数秒,往往可以引出该生或他人更完整确切的补充。
  二.设疑要有目的
  课堂设疑的目的必须清楚、明确。教师有目的的设疑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设计目的性明确的提问。比如:复习型提问,包括对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和方法的回忆;理解型提问,包括突出重点时的设疑,突破难点时的设疑等;应用型提问;评价型提问;课堂回顾、小结时的巩固型的提问等等。
  三.设疑要有“度”
  浅显随意的设疑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他们随声附和的回答并不反映思维的深度,超前的深奥设疑又使学生不知所云,难以形成思维的力度。对难点问题,要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系列设疑,使学生通过回答问题,逐步突破难点,只有适度的提问,恰当的坡度,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提问时还应尽量避免那些“对不对”之类的提问,以及由此引出的简单答复。有些课堂上热烈的气氛,只是学生揣摩教师心思,投其所好的齐声应付,并非整体性的效果,有时甚至掩盖了真正的无知,这样的提问是无效的。
  四.设疑要有科学性,可控性
  课堂上问题的设计必须准确、清楚,符合学生认知特点,适应学生认识水平,切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问题。问题的答案应该是确切和唯一的,即使是发散性问题,其答案的范围也应在教师预料之中,要避免答案不确定或超出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有明确的反应,或肯定,或否定,或点拨或追问,恰当的反应可强化提问后的效果,同时教师还要把握时机,当学生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时,要安排具有启发意义的提问。要善于了解学生的疑难,鼓励他们质疑问难,作深层次思考。使学生从有疑到无疑,逐个解决疑点、难点问题。
  五、设疑要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全体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要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准备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不应置大多数学生而不顾,而形成“一对一”的问答场面,或只向少数几名学生发问。不要先提名后提问,也不要按一定次序轮流发问,教师提问的机会要平均分配给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通联:336300江西省宜丰县潭山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新课标提倡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而激发学生精心探究的关键,是教师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可以让枯燥乏味的科学数据跳动起来,可以给严谨的探究过程标上欢快的音符,从而打开学生精心探究的闸门。  一.搭建展示的平台,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一件事情只要感兴趣了就有成功的希望。俄国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说:“稳定的兴趣是人产生能力的一种证据。”要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我们教师必须激起他们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始终是教学中的老大难。要改变作文教学这一现状,实现培养学生既会作文,又会“做人”的终极目的。笔者认为在强化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教师还要不断拓展空间,把作文课上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  一.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实践,多渠道拓宽写作途径  1.阅读教学与写作要紧密结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善于捕捉名篇佳作中的闪光点,通过对课文的仿写、改写、缩写、抄写、补写等各种形式,培养学生多
期刊
音乐以其独特的美的素材——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意蕴美,音响的意境美,表现的形态美,演唱的情感美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有幸听到黄美华老师的一节音乐课,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听了《让语文和音乐手拉手》的讲座后,收获很大。我觉得我们要充分发挥音乐的美育功能。  一.节奏中感受美  音乐是感情的载体,内涵的外现。黄老师提到当孩子对音乐产生强烈的情绪时,就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他的道德情操和思
期刊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说:“实际操作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主要要素”。自走进新课程以来,我们初步尝试了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入手,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所谓的动手实践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学具亲自动手操作,去感知新的数学知识,建立清新的数学概念,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开发学生潜在的智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具体做法如下
期刊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在这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触颇深,有几分劳累,就有几分收获,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我认为一个好的班集体与班主任的辛勤工作,学校领导的支持,科任教师的合作,家长的配合等是密不可分的。  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做班主任工作的一点做法和体会:  一.要有一颗爱心  “有愛就有一切,爱可以创造奇迹”。因此,我要求自己
期刊
电脑音乐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正在为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所掌握。作为基础教育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新课题。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提高和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并能够应用到艺术教学工作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新世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电脑音乐制作技术与课堂教学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音乐软件进行视唱教学。我们可以预先把将要学习的视唱曲或节奏练习曲制作在电脑中,上课时利用
期刊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问题情景和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只有老师的讲解,那就不叫教学。教学活动是双边活动,缺一不可,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 重视学生 学生参与度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彻底摆脱传统的“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展开。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次改革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加强了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学生的学习已不再仅仅限制在课堂上、校园内,学习空间更为广阔。在此,我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主张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表现的特点,结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不同的教学目标下,可分别采用以下几种做法。
期刊
导入新课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它所占的比重较少。然而,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般新颖的导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为授新课做好铺垫,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精心设计好“开讲”,促使学生从新课伊始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导入”应有如下特点。   一.“导入”要突出一个“新”字   所谓“新”,就是“导入”的情景
期刊
《回延安》是贺敬之用民歌形式写成的新诗,诗人把离别十年后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抒发得酣畅淋漓。诗中成功地运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和富有地方色彩的口语,从而达到了诗的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  全诗共分五章,诗人采用“渐进式”叙事与抒情相结合逐步把感情推向高潮。第一章诗人主要写久别延安重归故地的感触。诗的开头一句中“莫要”一词便体现了诗人心情万分激动。最能体现这一感情的字眼,便是一“抓”一“贴”,动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