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6年,存在主义者海德格尔在他的名篇《诗人何为?》一文中引申了十九世纪诗人荷尔德林对于自己那个“贫困时代”的定义,“时代之所以贫困乃由于它缺乏痛苦、死亡和爱情之本质的遮蔽。这种贫困本身之贫困是由于痛苦、死亡和爱情所共属的那个本质领域自行隐匿了。只要它们所共属一体的领域是存有之深渊,那么就有遮蔽。但是歌唱依然。”海德格尔所说的这种时代的“贫困”特征,是指西方工业革命后,以工具理性和科学主义为核心的现代文化虽然给世界各国带来物质上的富裕,但同时人的灵魂和精神也被越来越丰富的物质所异化,甚至成为了物质的附庸,精神空虚、道德沦落等社会弊端层出不穷。海德格尔同时还指出,在这样生命本质被遮蔽的深渊中,依然有人在“诗意地栖居”着。譬如,海氏作《诗人何为?》,就是为了纪念这样一位深渊中的歌者——奥地利诗人赖纳·马利亚·里尔克。
1875年,里尔克出生于布拉格的一个小市民家庭,他的父亲曾当过军官、铁路职员,一生郁郁不得志,因此将希望放到儿子的身上,于是里尔克十一岁就被送入了军官学校学习,五年的军校生活让他在精神上和肉体上都受到了双重的禁锢,对他后天个人性格的养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后来,他又在林茨商学院、布拉格大学等校学习哲学、艺术史和文学史,并开始致力于文学创作。他的早期作品大多是一些浪漫主义色彩较浓的抒情伤感之作。1897年以后,里尔克怀着孤独、忧伤的心情游历了欧洲各国,他给雕塑家罗丹当过秘书,也会见过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欧洲旅行之后,里尔克改变了早期偏重主观抒情的浪漫风格,写作以直觉形象象征人生和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咏物诗”,对“异化”现象进行反思。这一时期,创作于1908年前后的《新诗集》,被视为他短诗创作的巅峰之作,其中的《豹》是最著名的一篇:
他的视力因栅条晃去晃来/而困乏,什么也看不见。/世界在他似只一千根栅条/一千根栅条后面便没有世界
威武步伐之轻柔的移行/在转着最小的圆圈,/有如一场力之舞围绕着中心/其间僵立着一个宏伟的意愿。
只是有时眼帘会无声/掀起——。于是一个图像映进来,/穿过肢体之紧张的寂静——/到达心中即不复存在。
里尔克曾谈到,这首诗的写作是在罗丹影响下所受的“一种严格的良好训练的成果”,他在巴黎植物园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研究了豹的形态而写就了此诗,但是这首诗却没有掉入自然主义的窠臼,读来反而另有一种孤寂无助的气息在字里行间沉浮,也许,那只豹,正是里尔克自己在被隔绝的囚禁中自我折磨的灵魂的比喻。
让许多存在主义者们津津乐道的篇目是里尔克在1910年写就的散文《马尔特札记》(另有许多人认为是自传体小说),这部作品更能显示出里尔克较之同时代其他诗人的伟大与不凡之处。作品以一个丹麦诗人为主人公,写他流落巴黎所体验的悲惨的物质生活和贫困的精神生活,在全书71个笔记片断里,呈现了这位二十八岁诗人的现实体验、童年回忆和生存领悟,它们彼此穿插共同内化为诗人的精神图景和存在显现,实际上是展现了作者对于自我也即“存在”从“否定”到“肯定”的化解过程。萨特根据这部作品写出了著名的剧作《呕吐》,海德格尔也深受影响而写出了在本篇开头所提及的名篇《诗人何为?》。对于生存于一个科技不断发展、物质越来越丰富的社会中的我们来说,它的现实意义到底是什么?考夫曼在《存在主义: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到萨特》中给了所有的读者答案:“在这一作品中道出了这么多存在主义者的要旨:尤其是,对于真实存在的寻求,对于非真实存在的嘲笑,如何面临死亡的问题,以及那带领我们接近死亡的时间之经验。”
在一些评论家处,里尔克被贴上了至高无上的标签,在他们看来,里尔克已然超越了文学范畴内的意义。及至他晚年所写就的《杜伊诺哀歌》与《致俄耳普斯十四行》,里尔克已经完全将诗人的使命定义为了向“存在”转变,而这两部作品的杰出意义是当下所编撰的文学史也无法盖棺定论的,它思考的焦点已经完全转移到了“现代性”初具端倪的社会中,人的存在本质以及人的存在目的。正如海德格尔所认为的,这位富于哲理与思辨的诗人,确实是近两百年来为数不多的、敢于彰显生命本质的、贫困时代的歌者,他是继歌德之后最伟大的诗人。海德格尔认为,在人类贫困时代的世界黑夜里,要有思者,亦要有诗者,而里尔克无疑是二者合一的。里尔克、海德格尔这批存在主义思想家或者践行者们,应该给我们点亮了一盏关乎于思考自身存在的明灯——作为终有一死的人,我们应当责无旁贷的承受存在之命运所赋予我们的使命,思考和体验着真实的存在,诗意地栖居在这个大地上。
编辑/姚晟
1875年,里尔克出生于布拉格的一个小市民家庭,他的父亲曾当过军官、铁路职员,一生郁郁不得志,因此将希望放到儿子的身上,于是里尔克十一岁就被送入了军官学校学习,五年的军校生活让他在精神上和肉体上都受到了双重的禁锢,对他后天个人性格的养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后来,他又在林茨商学院、布拉格大学等校学习哲学、艺术史和文学史,并开始致力于文学创作。他的早期作品大多是一些浪漫主义色彩较浓的抒情伤感之作。1897年以后,里尔克怀着孤独、忧伤的心情游历了欧洲各国,他给雕塑家罗丹当过秘书,也会见过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欧洲旅行之后,里尔克改变了早期偏重主观抒情的浪漫风格,写作以直觉形象象征人生和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咏物诗”,对“异化”现象进行反思。这一时期,创作于1908年前后的《新诗集》,被视为他短诗创作的巅峰之作,其中的《豹》是最著名的一篇:
他的视力因栅条晃去晃来/而困乏,什么也看不见。/世界在他似只一千根栅条/一千根栅条后面便没有世界
威武步伐之轻柔的移行/在转着最小的圆圈,/有如一场力之舞围绕着中心/其间僵立着一个宏伟的意愿。
只是有时眼帘会无声/掀起——。于是一个图像映进来,/穿过肢体之紧张的寂静——/到达心中即不复存在。
里尔克曾谈到,这首诗的写作是在罗丹影响下所受的“一种严格的良好训练的成果”,他在巴黎植物园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研究了豹的形态而写就了此诗,但是这首诗却没有掉入自然主义的窠臼,读来反而另有一种孤寂无助的气息在字里行间沉浮,也许,那只豹,正是里尔克自己在被隔绝的囚禁中自我折磨的灵魂的比喻。
让许多存在主义者们津津乐道的篇目是里尔克在1910年写就的散文《马尔特札记》(另有许多人认为是自传体小说),这部作品更能显示出里尔克较之同时代其他诗人的伟大与不凡之处。作品以一个丹麦诗人为主人公,写他流落巴黎所体验的悲惨的物质生活和贫困的精神生活,在全书71个笔记片断里,呈现了这位二十八岁诗人的现实体验、童年回忆和生存领悟,它们彼此穿插共同内化为诗人的精神图景和存在显现,实际上是展现了作者对于自我也即“存在”从“否定”到“肯定”的化解过程。萨特根据这部作品写出了著名的剧作《呕吐》,海德格尔也深受影响而写出了在本篇开头所提及的名篇《诗人何为?》。对于生存于一个科技不断发展、物质越来越丰富的社会中的我们来说,它的现实意义到底是什么?考夫曼在《存在主义: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到萨特》中给了所有的读者答案:“在这一作品中道出了这么多存在主义者的要旨:尤其是,对于真实存在的寻求,对于非真实存在的嘲笑,如何面临死亡的问题,以及那带领我们接近死亡的时间之经验。”
在一些评论家处,里尔克被贴上了至高无上的标签,在他们看来,里尔克已然超越了文学范畴内的意义。及至他晚年所写就的《杜伊诺哀歌》与《致俄耳普斯十四行》,里尔克已经完全将诗人的使命定义为了向“存在”转变,而这两部作品的杰出意义是当下所编撰的文学史也无法盖棺定论的,它思考的焦点已经完全转移到了“现代性”初具端倪的社会中,人的存在本质以及人的存在目的。正如海德格尔所认为的,这位富于哲理与思辨的诗人,确实是近两百年来为数不多的、敢于彰显生命本质的、贫困时代的歌者,他是继歌德之后最伟大的诗人。海德格尔认为,在人类贫困时代的世界黑夜里,要有思者,亦要有诗者,而里尔克无疑是二者合一的。里尔克、海德格尔这批存在主义思想家或者践行者们,应该给我们点亮了一盏关乎于思考自身存在的明灯——作为终有一死的人,我们应当责无旁贷的承受存在之命运所赋予我们的使命,思考和体验着真实的存在,诗意地栖居在这个大地上。
编辑/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