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青春吐“芳华”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330136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影片《芳华》讲述了文革时期,发生在一群来自五湖四海正值青春的部队文工团战士们身上的故事,他们在经历了爱情的萌发、人生的变故、战争的洗礼等一系列接踵而至的重大事件后,每个人都有着或多或少的改变,每个人的最终结局亦是大相径庭。本文从电影《芳华》的众多插曲、配乐中选取了两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即《草原女民兵》与《沂蒙颂》,分析时代“颂扬”的音乐内容及主角“绽放”的故事情节中所掩藏的深意。
  【关键词】芳华;电影音乐;颂扬;绽放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由冯小刚执导、严歌苓编剧的电影《芳华》以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为背景,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部队文工团的故事。文工团全称“文艺工作团”,是军队运用歌唱、舞蹈、演剧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的综合性文艺团体。可以说,文工团的军人是红色的歌颂者和演绎者,是时代的排头兵,他们的歌舞、生活以及所接触到的人与事,无不镶嵌着时代的标签。
  在影片所处的大时代背景下,历时多年的抗日战争已取得胜利,万众期盼的新中国也已成立,此时,人民群众的内心充满了颂扬。它是对人民领袖一统山河的歌颂,更是对革命英雄不畏艰险的赞颂。
  一、《草原女民兵》
  何小萍第一次走进文工团的时候,团内人员正各司其职,如火如荼地排演着《草原女民兵》。
  由王竹林作曲、吕韧敏填词,黄伯寿、梁文给、李文英编导,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排演的《草原女民兵》,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创作,1971年进行首演。为了使作品更加逼真、为了让观者产生认同,创作团队走进内蒙边疆,不仅细致观察她们的日常生活,还在骑马、割草、挤奶等动作中找到灵感,将其作为原型,进行艺术加工,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草原女民兵》主要描写了在辽阔草原之上有一群蒙古族女民兵,她们每日每夜横枪跨马认真巡逻,在狂风暴雨袭来之时,其中一名小战士因经验不足致马儿受惊,自己也身处险境,这时连长挺身而出,不仅在疾风骤雨中救了小战士,还耐心传授驯马要领,直至风雨过后,女民兵们又继续在草原上巡逻驰骋的故事。
  舞蹈部分主要以战斗演练为纽带,以演练中的军事动作与日常生产劳动为依托,结合蒙古族舞蹈的特色及族人的生活习性,表现了内蒙古草原女民兵容光焕发、气度不凡的精神风貌,塑造了英姿飒爽、斗志昂扬的蒙古族女民兵形象,歌颂了她们百倍警惕、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英雄气概。
  作品共分为三个部分,开场段音乐节奏鲜明、速度较慢,其配器除了西方的弦乐、铜管、木管、打击乐器之外,还囊括了中国民族传统乐器(如竹笛),中西结合意味深远,前奏中切分音的节奏型不仅能激发人们潜藏的舞动细胞,更将民族音乐风格彰显得淋漓尽致。
  只见饰演连长的萧穗子左手高举着象征革命与希望的红旗,右手衔于腰际,踏着硬骑马步,结合九十度勾绷脚、半脚尖等动作从侧幕中缓缓走出。其他舞者排成一排,身背步枪紧随其后,左手握空拳呈勒马位,右手叉腰,左脚迈出时右脚放松,后将右腿抬至九十度,左腿则以半脚尖形式立住。伴着节奏每换腿一次,手做一次压腕动作,身体随两脚交替动作而左右摆动,模仿蒙族儿女策马奔腾的场景。
  第二部分中“连长”与“小战士”双人舞的经典桥段可谓是全曲的高潮,快板的速度让人不由地紧张起来,鼓、镲等打击乐器模拟着暴风骤雨,还原了当时的场景。风雨过后,大提琴用它深沉的音色带领弦乐组正徐徐诉说着,竹笛像是破晓的一束光叫醒了沉寂的夜。来自蒙古族的歌唱演员阿木古楞,正深情地唱着:“站在草原上把北京仰望,心中升起不落的红太阳……毛泽东思想把我们武装,草原女民兵,心红胆壮志如钢。”通过歌词,人们好似真正看到了辽阔草原的碧绿和不落太阳的鲜红,强烈的色彩对比不只刺激着人们的视觉感官,更激发着内心深处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和对革命事业的热忱。
  第三部分的音乐旋律是开场段的再现,加入人声歌唱后更显深情明亮。“连长”萧穗子再次将象征伟大祖国的红旗握在手中,舞者们将步枪换成了尖刀,左手仍呈勒马位,右手紧握尖刀抵于腰际,展现了女民兵们战前准备充分、战时游刃有余,她们的存在亦如尖刀一般刺进了敌人的心脏。结尾处两位小战士留恋着草原的辽远景色,但想到保家卫国的信念和重于泰山的责任,立即整装回归大部队的昂扬步伐之中。
  何小萍看着眼前的一切,不自觉地露出了微笑。在她的明眸中,充满了对台上舞蹈演员们的羡慕与崇敬,对往后在文工团里生活的期待与憧憬,因为从这一天起,她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文艺战士,逐渐脱离苦海,抵近理想人生。
  后来,文工团来到雪域高原进行慰问演出,饰演骑兵小战士的A角卓玛在彩排中受伤,于是这个管理着服装道具的永恒B角何小萍,终于有机会正大光明地站在舞台上,成为万众瞩目的主角。尽管此时的她已对文工团这个集体心灰意冷、对舞台失去了曾经的渴望、甚至开始放弃自己坚守多年的舞蹈梦想,但她仍以深厚卓绝的舞蹈功底和炉火纯青的专业技巧,完成了大跳、点转、空翻、絞柱、跪转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只见台下掌声雷动,战友们为她的出色表现齐声喝彩。虽然由于时长等其他原因,正片中对这一桥段进行了删减,虽未全盘托出,但其场景足以令观者无限想象。
  这是何小萍第一次绽放,她虽然赢得了众人的掌声与称颂,却也逃不过被下放到前线野战医院的命运,她并不知道在那里她会殆尽她的芳华。
  二、《沂蒙颂》
  如果说《草原女民兵》结合了传统民族舞蹈的风格,那么《沂蒙颂》就融进了西方芭蕾的元素。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京剧《红嫂》进京演出受到毛主席的褒奖,并希望能将其改编成芭蕾舞剧。八百里沂蒙,是片红色热土,在战争年代,百万沂蒙人民拥军支前,十万英烈血洒疆场。于是1971年,中央芭蕾舞团创作组六次下沂蒙山区采风,根据“沂蒙地区人民在战争年代用乳汁救伤员”的感人故事编创了芭蕾舞剧《沂蒙颂》,并成为可与《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相媲美的“样板戏”(革命现代样板戏)代表,轰动一时。而影片《芳华》所处的时代正是《沂蒙颂》最受欢迎的年代,这种时代的倾向性与历史的代入感可见一斑。   “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愿亲人早日养好伤,为人民求解放,重返前方。”作品歌颂了沂蒙人民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爱党爱军,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奋进的伟大沂蒙精神。文工团作为最能代表时代主题的群体,自然要不遗余力地歌颂沂蒙精神,为其锦上添花。
  《沂蒙颂》中有一段运用芭蕾“双人舞”表演程式的舞蹈,在排练中何小萍却自己一人完成所有动作,因为男演员说她身上的汗味像是从泔水缸里捞出来似的,拒绝和她一起搭档。在众人嫌弃嘲笑她之时,刘峰挺身而出:“分队长,我来和小萍跳着一段吧”,刘峰在之前的抗洪救灾中不慎弄伤了腰,再也无法登台跳舞了,却愿意陪自己练舞,这让何小萍对刘峰产生了更浓厚的情愫。别人休息玩闹的时候,小萍和刘峰却在专注地排练,虽然他因伤仍无法完成许多托举动作,但这段双人舞或多或少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直到战争结束后的表彰大会上,彼此再次相见已物是人非。下放野战医院的何小萍因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而立了功,成为了救死扶伤、受人拥戴的英雄,但战争给予人的苦难远多于荣光,她目睹了太多生离死别、疾病伤亡,再加上长久以来的冷遇欺凌,忽然受到组织的大力表扬和群众的嘘寒问暖,一时难以接受而精神崩溃。昔日文工团的战友们在舞台上为英雄们敬献歌舞,而台下的何小萍却茫然呆坐,毫无反应。
  “下一个节目,舞蹈《沂蒙颂》”郝淑雯的报幕将众人的目光集中在她一人身上,而她却瞥着角落里的何小萍。伴着竹笛吹奏出波澜的颤音,女A角卓玛着一身标志性的红衣蓝裤缓缓转过身,点着小碎步四处张望着,男A角朱晗着一身绿色军装走上舞台,双手支撑卓玛单脚直立旋转、换腿后踢,紧接着一个托举旋转进入作品的小高潮。
  这一曲熟悉又动人的《沂蒙颂》仿佛穿透了她的神经,重拾往时的记忆,重燃内心的花火。她开始跟着节奏轻点着头、晃动着上身,又慢慢抬起双手小幅度地做着动作,倏然,她起身离座,推开侧门直直地走出礼堂。这时,抒情柔缓的音乐速度加快、力度变强,瞬间热情澎湃了起来,其他男女演员们也陆续来到台上,将作品推至高潮。而场外的何小萍,正循着这浓郁的深情,翩然起舞。
  舞台上演员们浓妆艳抹华服加身,顶着明晃的灯光载歌载舞;旷野中的何小萍素面朝天一身白衣,乘着明净的月光美仑美奂。舞台上的女演员们与男搭档们相互配合,旷野中的何小萍却孤身一人,像极了多年前独立完成所有动作的自己,尽管她与她们的舞姿并无二致,却带着遗世独立的孑然和命途多舛的凄凉。如此强烈的对比,反衬出何小萍是那样孤独、渺小、赢弱与唯美,所有人都能感受她的欣喜热爱,都能理解她的痛苦哀伤。似乎看到了那個天真烂漫、意气风发的少女,她正起身抬手、慢移旋转,舞出心中的悲欢离合。一曲舞尽,她的双眸重含灵动,她的嘴角重生微笑。
  这是何小萍的第二次绽放,在音乐的感染下,她已不再深陷苦难之中无法自拔,这一刻她的心灵既安宁又满足,这一刻她又回到了那曾经最好的芳华。
  三、结语
  以上,是作者从电影《芳华》配乐中的颂扬情感及舞蹈中的绽放情节这两方面入手,对代表音乐作品及影片所含深意的略析浅见。相信观看过这部电影的每一位心中都是五味陈杂、百感交集,不仅是被跌宕起伏的剧情所吸引,对片中的各类背景音乐及艺术表演更是恋恋不忘。《芳华》是一部向革命致敬的抗战片,也是一部向青春回首的文艺片,它饱含热泪又无奈冷笑,它明争暗抢又怀揣善良,它是韶光逝去的无悔青春,它更是岁月如歌的芬芳年华。
  参考文献
  [1]陈琳琳.中国蒙古族小型舞蹈作品创作流变及其审美范式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
  [2]张巍.1946年以来蒙古族创作舞蹈发展历程探析[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
  [3]孙士生.小说《红嫂》及其跨媒介传播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2.
  作者简介:李星寰,女,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史论与文化审美。
其他文献
【摘要】利用频谱仪进行声乐教学这方面的研究,在我国较少,我和我的朋友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实验,对比分析,从一开始的简单录制人声,到后来利用、均衡器、压限器、拾音器等科学仪器精心处理,得到接近真实的数字人声,然后再进行频谱分析,利用优秀歌唱家的优秀声音频谱图,和初学者的声音频谱图像进行对比,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利用分析对比,人声频谱的各个频率,再将人声的各个共鸣腔体,划分几个部分,利用各个部分的不同数据
期刊
【摘要】核心素养是学生进入社会的必备素质,初中音乐教学中需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完成新时期的教学改革。而本文紧紧围绕核心素养,从重视课程、丰富内容、创新模式、多媒体应用等方面探讨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音乐;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重视音乐教学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由于艺术科目相对于文化科目的弱势,存在课时被占用的情况。在无法保证教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在开展教学活动中,不能只以文化课为教学主要任务,要注重全面培养学生,有效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在开展音乐教学中,要使学生有效掌握音乐中的节奏,形成良好的节奏感与音乐感。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进行分析,使小学生可以掌握节奏要点。  【关键词】节奏教学;小学;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音乐的核心便是节奏
期刊
【摘要】合唱是一种极具感染力以及需要十分高的配和度的一种艺术,在职业学校对学生开展合唱团的组件和训练,有助于学生在训练中,不断增强团队意识,训练学生的整体协调能力,发挥音乐教学的有效性作用。学生一旦形成了一股向上的凝聚力,就更加容易提升自身素质,推动集体学习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职业学校;合唱团;训练  【中图分类号】J692 【文献标识码】A  一、合唱团成员组建,规范学生整体发声  在职校
期刊
【摘要】趁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春风,小学音乐课堂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景象。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必须第一时间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起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因此,教学中我采用如用“打哈欠”来体会提起软腭和打开喉咙的感觉;用“水管通畅”来体验身体通道的打开等一些方法来启发学生,从而提高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激发
期刊
【摘要】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视唱练耳教学是学生提高唱歌课质量的关键和根本所在。视唱练耳是一门基础课程,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音高、音准能力,还能发掘出学生的音乐潜能和良好的音乐感觉,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和歌唱能力。在现代唱歌课堂上,所有音乐老师越来越重视视唱练耳的教学,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视唱练耳教学。  【关键词】小学生;唱歌课;视唱练耳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旗袍是最能展现中国女性美的服饰,随着社会的发展,渐渐变成了一种文化、一种艺术。旗袍表演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形式。这种形式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衬托旗袍的韵味,更提升了人们的审美观念,是艺术与实践的结合。而旗袍舞——《旗袍美人》,正是旗袍表演的一个代表作,无论从舞蹈动作还是背景音乐,无论从外部动作还是内在情感,都把旗袍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旗袍;艺术;舞台;表演;舞蹈
期刊
【摘要】舞蹈美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种很好的形式,通过舞蹈教育的普及,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以及精神文化素质,提升国民审美水平,本文就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以及舞蹈教育的本体价值做了如下分析,以期充分发掘舞蹈教育的本体价值,重视舞蹈美育在学校美育、素质教育和国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舞蹈美育;素质教育;舞蹈教育;本体价值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舞蹈是通过肢体动作来抒发情感的艺术,本文将对舞蹈教学中提升学生表演能力的方法与技巧进行总结。  【关键词】舞蹈教学;表演能力;方法技巧  【中图分类号】J613 【文献标识码】A  一、提升舞蹈学生表演能力的重要性  对于舞蹈来说,若想将舞蹈情感充分的呈现出来,不仅仅是要做到肢体动作准确,还要将情感融入其中,让观众能够通过舞蹈表演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因舞蹈自身是无声的情感传播方式,需通过
期刊
【摘要】音乐能带给人们美感和幸福。它是通过人的感官刺激,使人感知到美。音乐是情感的语言,情感是音乐的灵魂。  【关键词】音乐是一种艺术语言;美感;感受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作为艺术的一个种类——音乐,它能够将“美”和“快乐”带给大家。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更是寄托着人们情感的“艺术语言”它更能直接的传达感情。它与美感始终结合在一起。声音是音乐的表达方式,而声音的持续性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