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读;精读;熟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3-0073-01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以其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和较强的开放性等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它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所选课文内容丰富,生动活泼,语言浅显,同时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更大的创造空间。那么,教师在教学课文时应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呢?
一、把握教材特点,激发阅读兴趣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是学生阅读的起步阶段,而对六七岁的孩子来说,文字本身是比较抽象的,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些困难,因此,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所选的课文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且体裁多样,包括儿歌、故事、童话、韵文等,深受学生喜爱。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教材的这一特点和教师自身的感染力,带领学生深入课文,让学生喜欢读书,主动读书,把读书视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着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这样可以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也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其次,教师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教学的热情。儿童的思维中形象思维占主导,他们往往对直观事物比较感兴趣,喜欢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学生乐于参与到阅读教学中。如,教学《四季》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季节,这样学生在活动中就会对四季的特点有更明确的认识。
二、初读感知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没有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进行阅读教学,他们认为课文内容非常直白,往往在学生还没有熟悉课文时,教师就迫不及待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领悟课文了。实际上,刚入学的儿童是以口头表达为主的,进人书面阅读以后,他们的思维才渐渐由具体直观的现实世界向抽象的文字符号世界过渡。因此,阅读教学的初始阶段必须强化学生对文字符号的认读,重视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在初读感知的环节,教师一方面帮助学生扫除文字障碍,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把文章读通、读顺,从而让学生在整体上感知课文,获得初步的感受。
三、落实精读环节。注重培养语感
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范文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是语感经验不断积淀的过程,而实现这些目标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始终把朗读放在较突出的位置,十分注重学生对课文材料的感悟和学生语感的培养。因此,教师在精读环节要加强朗读指导,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首先,要打破老师教阅读的思路,把读书的权力还给学生,相信学生能自己读懂课文,读好课文。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体现层次性,即对学生的每次阅读都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可通过品味重点词句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感悟,也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通过眼看、口诵、耳闻、心思等多种感官联合加工,把故事中的人、事、景、物等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获得立体的、全方位的感受。
四、抓好熟读环节。加强积累运用
积累是学习的前提条件,是新知识的生长点,“重积累”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又一鲜明特点。学习语文,只有储存了大量的优美词句和名篇佳作,并能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才能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阅读教学中学生应如何积累呢?首先要熟读课文,读的过程可以配上动作有感情地单独朗诵,或分角色诵读,也可以利用录音带、录像、课件等让学生小声跟读,同时展开想象,细细品味课文,让学生全方位地领略课文语言的美。有了深切的体会,课文内容不知不觉就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了;其次是积累好词好句,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拓展练写,不但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学习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感悟能力的提高;最后,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将课内与课外结合,树立大语文观,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编辑:沈丽琼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3-0073-01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以其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和较强的开放性等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它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所选课文内容丰富,生动活泼,语言浅显,同时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更大的创造空间。那么,教师在教学课文时应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呢?
一、把握教材特点,激发阅读兴趣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是学生阅读的起步阶段,而对六七岁的孩子来说,文字本身是比较抽象的,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些困难,因此,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所选的课文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且体裁多样,包括儿歌、故事、童话、韵文等,深受学生喜爱。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教材的这一特点和教师自身的感染力,带领学生深入课文,让学生喜欢读书,主动读书,把读书视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着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这样可以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也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其次,教师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教学的热情。儿童的思维中形象思维占主导,他们往往对直观事物比较感兴趣,喜欢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学生乐于参与到阅读教学中。如,教学《四季》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季节,这样学生在活动中就会对四季的特点有更明确的认识。
二、初读感知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没有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进行阅读教学,他们认为课文内容非常直白,往往在学生还没有熟悉课文时,教师就迫不及待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领悟课文了。实际上,刚入学的儿童是以口头表达为主的,进人书面阅读以后,他们的思维才渐渐由具体直观的现实世界向抽象的文字符号世界过渡。因此,阅读教学的初始阶段必须强化学生对文字符号的认读,重视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在初读感知的环节,教师一方面帮助学生扫除文字障碍,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把文章读通、读顺,从而让学生在整体上感知课文,获得初步的感受。
三、落实精读环节。注重培养语感
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范文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是语感经验不断积淀的过程,而实现这些目标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始终把朗读放在较突出的位置,十分注重学生对课文材料的感悟和学生语感的培养。因此,教师在精读环节要加强朗读指导,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首先,要打破老师教阅读的思路,把读书的权力还给学生,相信学生能自己读懂课文,读好课文。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体现层次性,即对学生的每次阅读都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可通过品味重点词句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感悟,也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通过眼看、口诵、耳闻、心思等多种感官联合加工,把故事中的人、事、景、物等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获得立体的、全方位的感受。
四、抓好熟读环节。加强积累运用
积累是学习的前提条件,是新知识的生长点,“重积累”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又一鲜明特点。学习语文,只有储存了大量的优美词句和名篇佳作,并能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才能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阅读教学中学生应如何积累呢?首先要熟读课文,读的过程可以配上动作有感情地单独朗诵,或分角色诵读,也可以利用录音带、录像、课件等让学生小声跟读,同时展开想象,细细品味课文,让学生全方位地领略课文语言的美。有了深切的体会,课文内容不知不觉就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了;其次是积累好词好句,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拓展练写,不但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学习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感悟能力的提高;最后,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将课内与课外结合,树立大语文观,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编辑:沈丽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