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许渊冲“ 三美 ”论在古诗英译中的应用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k8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古代诗歌以其意蕴丰富、简洁凝练、整齐工整等特点成为一门富有魅力的语言艺术,而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巅峰,也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文化瑰宝。以唐代杜牧的宫怨诗《秋夕》的英译为例,探讨在古诗英译过程中,如何使译作充分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拉近读者与文本的距离,打破理解藩篱。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说明许渊冲“三美”翻译理论对古诗英译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译者创作更多优质的作品提供助力,更好地彰显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促进文化间的交流。
  【关键词】 许渊冲;“三美”论;古诗英译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1-0101-03
  古诗的语言十分优美,极富音乐感,诗句中包蕴着诗人强烈的真情实感,如梅圣俞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其背后往往潜藏深意,需要译者全面理解古诗后再着手翻译,才能准确地传达原诗原意,让外国读者也感受到古诗之美。同时,在对外文化交流日益活跃的当下,古诗成为对外宣传和艺术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如何达意、传神地将我国古诗译成外语便显得尤为重要。幸运的是,在古诗英译领域,有“诗译英法唯一人”之称的许渊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做了大量前期工作,提出了诗歌翻译应满足“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论,为古诗英译打下坚实的基础,让译者有理论参照来从事翻译,有利于提高译作的品质与水平。
  一、许渊冲的“三美”翻译理论
  鲁迅曾在《自文字至文章》中提出:“诵习一字,当识形音义三: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其在文章……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许渊冲在《文学与翻译》中写道:“我把鲁迅的‘三美说’应用到翻译上来,就成了译诗的‘三美’论。”在他看来,“译诗要以‘美’为出发点,将原诗的意境、音韵和形式统一起来,尽可能地译出古诗的独特韵味,以飨读者”。所谓意美,指的是诗歌内容、情感与意境等感于心的体验;所谓音美,指的是诗歌节奏、平仄与韵律等达于耳的体验;所谓形美,指的是诗句工整、对仗与协调等入于眼的体验。这就是说,对意美、音美和形美的欣赏需要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运用敏感的心、聪慧的耳朵和明亮的眼睛来品味文化,尤其是品味意韵悠长、抑扬顿挫、对仗工整的古诗,对译者有了更高的要求。
  可见,许渊冲的“三美”论是在鲁迅“三美说”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品读文章与英译古诗有相似之处,二者都是一种再创作,都需要读者的加入来体现它的价值。
  许渊冲还认为,“三美”的地位不是并列的,而是有轻重、主次之分的。“三美之中,意美是最重要的,音美是次要的,形美是更次要的。我们要在传达原文美意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三美齐备。如果三者不可得兼,那么首先可以不要求形似,也可以不要求音似;但一定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意美和音美。” ① 我国另一位翻译家严复于1897年在《天演论》中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他对“信达雅”做了这样的阐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又说“修辞立诚”;“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在这里,严复认为忠实原文于译者而言已经很难了,但一味地追求规范准确等于没有翻译,更不用说达到流畅顺通了,这要求译者学会变通,首先要做到“信”和“达”,既忠实原文又易于理解,在这一基础上再追求语言优美。
  可知,许渊冲和严复都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关键是要传达出原文原意,让读者能理解译文,而“形美”和“雅”是次要的,因为语言之间有难以磨合的差异,在转译过程中部分内容缺损是可以理解的。如索绪尔所说:“语言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东西,同时对任何人又都是共同的,而且是在储存人的意志之外的。”“在言语中没有任何东西是集体的;它的表现是个人的和暂时的。” ②索绪尔将“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而翻译是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而读者是用“言语”来理解译文,对“语言”背后约定俗成的内容不了解,译文与原文始终隔着一层。所以,没有完美的翻译,只有“合意”的翻译,翻译之路仍漫长,需不断钻研、求索。
  二、“三美”翻译理论在古诗英译中的应用
  与以往诗歌翻译中应直译还是意译的狭隘之辩相比,许渊冲的“三美”翻译理论以“美”为出发点,认为诗歌翻譯不仅是两种语言文字之间的转换,更是一种审美活动。诗歌翻译也应以美学思想为指导,最大限度地还原原作的神韵 ③。下面,将以杜牧《秋夕》一诗的许氏英译版本为例,从“意美”“音美”和“形美”三个层面来分析说明“三美”论在古诗英译中的应用,希望对译者的翻译实践有所帮助。
  秋 夕
  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许氏译文:
  AN AUTUMN NIGHT
  Autumn has chilled the painted screen in candlelight;
  A palace maid uses a fan to catch fireflies.
  The steps seem steeped in water when cold grows the night;
  She sits to watch two stars in love meet in the skies.
  鉴赏一首诗要对诗人和他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他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他生活在一个内忧外患的时代,内有藩镇割据势力,独霸一方;外有边境强敌环伺,冲突不断,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而“通古今,善处成败”的他,当不会甘愿做一个事不关己的旁观者,虽独善其身却自有古道热肠在。   《秋夕》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一幅宫女七夕夜仰望银河系的牛郎织女星,借用扇子扑打流萤来排遣内心寂寞的画面,反映了宫中妇女的悲惨命运和举目无亲的苦闷心情 ④。
  在这首宫怨诗中,表面上讲述的是宫女的悲惨命运,对她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然而这或许只是一个缩影,隐藏在背后的原因更值得挖掘,是当权者的昏庸,抑或是社会环境的使然?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在某个初秋之夜,在屋内,烛台和屏风相伴,随风摇曳的烛光在屏风上映出孤单的清冷身影;在屋外,身穿轻罗衣衫的宫女,手持一把“不合时宜”的小团扇,独自追捕漫天飞舞的萤火虫。夜深人静,宫殿的台阶冰凉如水,她坐在台阶上辗转反侧,眺望天上的牵牛织女,羡慕中不禁凄然神伤。阅读全诗发现通篇无一“怨”字,但处处都透露宫女内心忧伤哀怨的情感。诗歌的魅力正在于情感的跨时空传递,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心灵对话。英译诗通过准确地传达诗意,才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许渊冲的英译诗是传情达意的作品,较好地再现原诗的魅力。
  (一)意美
  关于意美,许渊冲认为:“传达了原诗意美,而没有传达音美和形美的翻译,虽然不是译得好的诗,还不失为译得好的散文;如果只有音美和形美,而没有意美,那就根本算不上是好的翻译。”而达到意美,要求译者在呈现原诗内容的同时也要为英语读者塑造出美的意象和意境,力求赏心悦目,感受古诗的深层底蕴。可见,将原诗的意境美整体移入诗句中是英译诗的关键,这对译者虽是挑战,但也更能体现翻译实力。
  首先,许渊冲对古诗标题的翻译透露出巧思,将“秋夕”译为“AN AUTUMN NIGHT”,照字面意思可直译为“AUTUMN NIGHT”,而加了不定冠词“an”后,没有特指某个夜晚,写出了宫女在宫殿中待过的无数个秋夜,以及无数次的失落与无奈,从侧面体现出宫女的韶华不再,对逝去时光的叹息。
  其次,如诗歌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在深宫生活的图景。在某个初秋之夜,屋内随风摇曳的烛光在屏风上映出孤单的清冷身影,屋外身穿轻罗衣衫的宫女,手持一把“不合时宜”的小团扇,独自追捕漫天飞舞的萤火虫。在这里,意象包括银烛、画屏、小扇、流萤等实存物,许式译文对这些意象有较好地处理,很好地将宫女内心的无聊、寂寞和苦闷的情感表现出来了。如描写画屏,用“chilled”来译“冷”,写出了宫女的心境历程,由热烈似火变为寒冽如冰,愈发让人感到孤寂。在译“轻罗小扇扑流萤”一句时,许氏为诗句加了主语“A palace maid”,既点明了人物的性别和身份,也为紧接着的“catch fireflies”行为的合理性作铺垫。译文描写出了诗句的整体意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手拿扇子的宫女在追逐流萤的画面,既生动又形象。而扇子本是夏天用来挥风取凉的,秋天就没用了,诗中的“轻罗小扇”,即象征着持扇宫女被遗弃的命运,更显凄冷和孤单。
  最后,这首诗中有两个近义词,即“冷”和“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两个词是可以互用的,但在诗中却别有韵味,值得赏析与琢磨。许渊冲将“冷”译为“chilled”,将“凉”译为“cold”,既有天气变化,又将诗中凄冷的氛围衬托出来,让人如临其境。“冷画屏”指的是画屏被染上了一层清冷的色泽,画屏是一件物品,并不会觉得“冷”,“冷”是人的感觉,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人自身感受的寒冷投射于画屏之上,“chilled”有(使)变冷之意,很好地传达诗的原意。而“凉如水”中的“凉”意指夜晚气温降低,台阶像水一样凛冽刺骨,是一种难以抵挡的寒冷。“冷”和“凉”都有不热闹之意,这也写出了人物与周围生活格格不入,孤独失落之感跃然纸上。译者本可以将“冷”和“凉”都译为“cold”,但许渊冲却用了“chilled”一词,将诗中的凄冷之境向读者呈现出来,古诗是经诗人选用最精炼、简洁的词语写就的,往往一个词便能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许渊冲挑选出最恰当的词语表达诗意,体现出他的匠心。
  (二)音美
  “音美”指的是通过押韵(头韵或尾韵),以及重复音韵、仄起平收等手段来使译文富有节奏感和乐律美。许渊冲认为:“唐诗的‘音美’,首先是押韵。”在《说文解字》中说:“韵,和也。从音员声。”可知,“韵”和声音有密切关系的,声音和谐才有音韵美。因此,在进行唐诗英译时,即使百分之百地传达了原诗的“意美”,如果译文没有押韵,便缺失了韵律美,原诗的格调和情趣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在进行翻译时,留存原诗的“音美”是十分必要的,需要译者予以重视。
  在古诗英译中,主要通过押头韵或尾韵的手段来达成音美的塑造,而许渊冲的这个译本采用押尾韵的方式,以重现原诗的“音美”。原诗给人一种韵律和谐、整齐统一之感,第一、二、四句的末尾“屏”“萤”“星”字押“ing”韵,因而读来爽快流畅、张弛有度,富有节奏性,利于强化记忆,进而理解诗句的深层意味。为了将原诗固有的音韵美传递给读者,许渊冲对每行译文的最后一个单词巧妙设计,具体体现为“candlelight”与“night”;“fireflies”和“skies”是押韵的,再现了原诗的韵律美。
  在古诗英译中,为了追求译句的音美,译者首先要体会诗人的喜怒哀愁与言外之意,对原诗加以全面而准确地理解,进而选择恰当的目标词汇进行翻译,最后再对译句结构进行灵活、巧妙地优化,力求译出完美的作品。如在这首《秋夕》中,许渊冲对全詩有深入理解后,在翻译第二句时,加了主语“A palace maid”,点明人物的身份,实是点睛之笔。对第四句中的“牵牛织女星”,并没有直译,而是选用简单易懂的词汇,译为“two stars in love meet in the skies”,这样的处理有利于读者理解古诗的对比手法的使用,将“宫中人”与“天上星”相对比,空中的星成双成对,宫中的人却形单影只,凸显凄冷的情感氛围。句尾“skies”和第二句的“fireflies”押韵,读来颇有节奏和韵味。正是通过拣选词汇和调整句式等翻译技巧,使译文有节奏感,达到乐感之美。   (三)形美
  “形美”指的是保持诗歌的整齐对仗之美,要求译者注意诗行的长短,诗节的行数以及对仗的统一。尤其是在进行唐诗英译时,因为唐诗十分讲究对仗工整,前后长短相同,错落有致,如果译文不能达到形美,便缺少了古诗原有的视觉美感。许渊冲认为,古诗英译应尽量做到“形似”,意指古诗的对仗形式,诗句行数和长短排列。这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尽可能保证译文和原诗行数一致,分节相当,在句子长短上做到形似,就基本再现了原诗的形美。
  从行数来看,原诗是七言绝句,许渊冲的译文行数与原诗一致,词数与原诗基本相近,每句音节相当,结构整齐,句长参差幅度很小,展现了译文的整齐,较好地传达了原诗的形美。如许氏译文在每一句首个单词上有巧妙安排,从一二句的“Autumn”和“A”到三四句的“The”和“She”形式上比较统一,有一种“和谐之美”。
  三、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知,许渊冲提出的“三美”理论为译者创作提供了理论指导,以“美”为出发点,兼顾诗歌翻译的内容与形式,力求保留原诗的“中国味道”,让古诗穿越千年与外国读者对话;古诗英译还是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学习的一种方式,能碰撞出新的火花,结出更为饱满的文化果实。
  因而,译者应以弘扬灿烂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提升自身的翻译能力,译出令读者满意的作品,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
  注释:
  ①江铭钰:《浅析许渊冲“三美论”在诗歌翻译中的应用》,《文学教育(上)》2020年第9期,第138-139页。
  ②(瑞士)索绪尔著,高名凱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0页。
  ③刘玲,武广庆:《许渊冲“三美论”在唐诗英译中的再现》,《英语广场》2018年第12期,第26-27页。
  ④张书惠,刘红强:《概念功能视角下的诗歌英译对比研究——以杜牧的〈秋夕〉为例》,《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第156-157页。
  参考文献:
  [1](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张书惠,刘红强.概念功能视角下的诗歌英译对比研究——以杜牧的《秋夕》为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29(05):156-157.
  [3]刘玲,武广庆.许渊冲“三美论”在唐诗英译中的再现[J].英语广场,2018,(12):26-27.
  [4]万秋滨,仲晓娟,张玉凤,孙岩.基于许渊冲“三美”翻译理论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研究[J].中国文艺家,2018,(12):87-88.
  [5]江铭钰.浅析许渊冲“三美论”在诗歌翻译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上),2020,(09):138-139.
  [6]陈韵如.浅析许渊冲“三美”翻译理论在中国古诗英译中的运用[J].英语广场,2020,(02):6-7.
其他文献
【摘要】 “留白”艺术作为国画的一种表现手法,在当代社会也不知不觉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中,尤其在同为艺术领域的戏剧影视作品中,“留白”更是越来越为从业人员所重视。在戏剧影视作品中有效运用留白艺术,不仅能够为观众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也能够使作品得以升华。本文从“留白”艺术入手,分析了其与戏剧影视的历史渊源及带来的艺术效果,并为其在戏剧影视中的运用途径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戏剧影视作品;戏剧影视
期刊
【摘要】 《堤》(《La Jetée》)由法國著名导演克里斯·马克(Chris Marker)拍摄于1962年,整片围绕世界大战后的时空穿越实验,讲述一个被童年记忆所牵绊的男子在过去、现在、未来之间寻找童年记忆的真相。全片以连环照片(Photo-roman)风格,配合旁白叙述的形式,围绕时间与记忆,对战争、和平、生命、爱情等的思索。本文将对克里斯·马克在该剧中所采用的连续静态画面的叙事风格,以及以
期刊
一、来时夜色  寒风过巷。小碗儿一哆嗦,蜷身裹紧了破衣。此时才是三月间,倒春寒还未过去,空气里蕴着湿润的花香。  迷离间,巷口似乎传来了一阵异响。  小碗儿一个激灵撑地坐起,手指碰到一块尖石,痛得他“嘶”地抽了口冷气。  这么晚了,整个杭州城都陷入了沉睡。还会有谁在这深巷中走动?莫不是哪个豪族家的猛犬没有拴好溜了出来!  就在这时,一个白色的人影在巷口出现,迅速奔来,仿若潜行的豹子。  只两次眨眼
期刊
【摘要】 甘孜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多样、资源丰富,是甘孜州传统民族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支脈。但伴随时代发展,甘孜非遗的保护及传承面临一定困境,诸多非遗依赖于传统的传承方式,包括师徒制、父传子等方式,在当今时代面临传承人断代、文字性非遗资料遗失等难题。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文通过分析甘孜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及现状,在此基础
期刊
【摘要】 互联网时代的交流沟通即时而又紧密,网络流行语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奈达的对等理论在此翻译领域的指导作用和有效性,并提出了相关的翻译策略。中国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的广泛传播能够帮助更多外国友人了解中国的社会发展动态和文化趋势,这是中国实现“走出去”的关键一环。  【关键词】 尤金·奈达;功能对等;形式对等;网络流行语;文化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语用预设在日常的对话中应用较为广泛,在言语幽默的产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以近期流行的“反向凡尔赛文学”的三段对话内容为语料,通过语用预设理论来分析该文体中言语幽默如何产生。探索语用预设和言语幽默内在的关系,揭示其中引人发笑的因素,为日常交流提供借鉴之处。  【关键词】 语用预设;反向凡尔赛文学;幽默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期刊
【摘要】 “家”不仅是一个词语,更是一个文化符号,是汉民族社会文化思维、文化体制的体现。以“家”为语素构成的词语高达成百上千个,其意义可以分为物质形态的单位、血亲或姻亲关系的单位、社会领域的单位、政治领域的单位,背后蕴藏着从表层到深层的文化,即集居住与养殖为一体的农耕文化建筑形态、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制度文化和“泛近距离化”的认知模式。  【关键词】 家;国家;词汇;文化  【中图分类号】H315
期刊
【摘要】 2020年9月,由刘亦菲主演的迪士尼真人电影《花木兰》在全球上映。尽管中国市场对这部迪士尼大片期待已久,但上映之后,该片的口碑票房双双遇冷,影片对女权思想的激进表达成为遇冷原因之一。本文试图将迪士尼真人版《花木兰》置于一个跨历史、跨文化的花木兰改编谱系中,比较其与国内木兰题材影视剧以及迪士尼动画版《花木兰》在女性形象塑造方面的异同,深入分析迪士尼真人版电影对现有木兰故事的挪用和改写,探究
期刊
【摘要】 奥地利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Elfriede Jelinek)在200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引发了一段时间的讨论热,其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经历了大起大落。本文通过梳理耶利内克在中國大陆的译介历程,探讨其作品在中国传播过程中所呈现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译介;接受;文学传播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歌曲《青花瓷》无论是从音律的角度还是从歌词的角度看,都堪称经典。歌曲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在国外也大受欢迎,出现了不少英文版《青花瓷》,其中不乏优秀英译本。从本文从“三化论”的角度,评析了优秀英译本的译者是如何通过等化手段实现“意境似如初”,通过深化手段达到“情深意无穷”,又通过浅化手段做到“形美情不减”,以期更好地通过音乐,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  【关键词】 《青花瓷》;浅化;深化;等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