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问题解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既是重点,更是难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直接反应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和策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的能力,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对开发学生潜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词: 有效;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07-0110-01
数学与人类的各项活动密切联系,并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形成问题解决的一些基本策略,建立问题解决的数学思想,综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突破问题解决这个难点,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策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笔者通过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有了一些方法和心得,现与大家作如下交流:
一、建立数学语言与生活语言的联系,形成问题解决的桥梁。
数学作为一门学科有本身的学科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往往会有一些特定的数学语言学生不宜理解,常常会出现学生能够按照课本或者老师的教授记住一些概念、定律等知识,但是实际是什么意思,与现实生活有什么联系就不知道了,仅仅停留在数学语言的层面,完全与现实生活脱节,是一种“完全的数学”学习,以至于出现有些学生能够背定律,但是不会运用,能够按原文填空但是解决问题中无从下手,只能按照例题的方法去套用,而对一些简单的变化、迁移就束手无策等等情况,这就是学生缺少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把数学语言转化为生活语言不仅能帮助学生对所授知识的理解,还能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在面对问题解决时能够顺利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数学知识与问题解决之间的桥梁,帮助学生完成问题解决。
例如:小明家喂了4只鸡,鸭的只数是鸡的3倍,鸡的只数是鹅的2倍,小明家喂了鸭和鹅各多少只?我让学生将倍转化为生活语言:“鸭的只数是鸡的3倍”,就是说鸭的只数有3个鸡的那么多,也就是3个4是多少?所以算鸭就应该用4×3=12只;“鸡的只数是鹅的2倍”就是说鸡的只数有2个鹅的那么多,要算鹅的只数就是将鸡的只数平均分称2份,鹅是一份,所以算鹅的只数就应该是4÷2=2只。这样将倍转化为学生的生活语言,并结合乘除法的意义,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并掌握关于“倍”的相关问题解决。
二、让学生体验问题解决的乐趣和价值,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自信心。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例,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丰富、有趣、有意义的教学活动,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从易到难逐步提升,逐步建立起学生问题解决的自信心。利用生活中的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思维更敏捷,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问题解决的探索中,从而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体验到问题解决在现实生活中的乐趣和价值,从而让学生愿意、乐于去进行问题的提出、分析、思考和解决。
例如:在进行五年级“长方体表面积”的相关问题解决时,我让学生包装文具盒,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并实际用纸包装裁剪,让学生明白包装文具盒就是要求文具盒这长方体的表面积,建立起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运用长方体表面积进行计算,建立起了学生问题解决的自信心。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我拔高难度问:把2个完全一样的文具盒包装在一起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先让学生分小组充分尝试摆放、说一说有哪些不同的包装方法,并把每一种方法计算出来,再来比较一下进行提问,怎样包装最节约?通过文具盒的拼摆和计算,让学生明白需要包装纸的面积实际上就是2盒牛奶的表面积的和减去重叠的两个面的面积之和,学生很快得出:当2个文具盒重叠面积最小时,需要包装纸的面积最大,当2个文具盒重叠面积最大时,需要包装纸的面积最小,也就是最节约的包装方式。我这样通过身边的示例,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先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再拔高难度,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既让学生体验到了问题解决的乐趣又体验到了数学问题解决的价值。
三、让学生学会问题解决策略,形成问题解决的数学思维。
数学教学的过程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数学问题解决的一些常用的基本方法、基本策略,例如:画图、建模、假设、枚举、迁移、类推、列表、逆推、等量转换、模拟操作等策略。在问题解决中,首先要通过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学会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但是往往在问题解决中并不是简单运用一个策略就能够解决问题,而是需要学生综合两个或者多个的策略帮助分析、理解,最终才能解决问题。让学生合理地使用这些方法、策略,引导学生灵活应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适应问题的千变万化,从而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形成问题解决的思维。
例如:四年级一班46名同学排成一队去郊游,每个学生之间的距离是1米,要经过一座长855米的桥。同学们以每分75米的速度前进,那么通过这个桥需要多长时间?这道题学生首先要有“植树问题中棵数=间隔数+1”的模型,并类推到学生排队,学生人数=间隔数+1,间隔数=学生人数-1,计算出学生队列实际长45米,然后再通过线段图或者模拟演示让学生明白,通过这个桥就是要让学生从第一个到最后一个全部走完这座桥,所以学生通过这座桥的实际距离是桥的长度加上学生队列的长度,然后运用行程问题的模型,时间=路程÷速度,即(855+45)÷75,最后计算得出通过这个座桥需要12分钟。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建立数学语言与生活语言的联系,让学生体验问题解决的乐趣和价值,让学生学会问题解决的策略,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問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策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 有效;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07-0110-01
数学与人类的各项活动密切联系,并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形成问题解决的一些基本策略,建立问题解决的数学思想,综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突破问题解决这个难点,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策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笔者通过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有了一些方法和心得,现与大家作如下交流:
一、建立数学语言与生活语言的联系,形成问题解决的桥梁。
数学作为一门学科有本身的学科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往往会有一些特定的数学语言学生不宜理解,常常会出现学生能够按照课本或者老师的教授记住一些概念、定律等知识,但是实际是什么意思,与现实生活有什么联系就不知道了,仅仅停留在数学语言的层面,完全与现实生活脱节,是一种“完全的数学”学习,以至于出现有些学生能够背定律,但是不会运用,能够按原文填空但是解决问题中无从下手,只能按照例题的方法去套用,而对一些简单的变化、迁移就束手无策等等情况,这就是学生缺少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把数学语言转化为生活语言不仅能帮助学生对所授知识的理解,还能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在面对问题解决时能够顺利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数学知识与问题解决之间的桥梁,帮助学生完成问题解决。
例如:小明家喂了4只鸡,鸭的只数是鸡的3倍,鸡的只数是鹅的2倍,小明家喂了鸭和鹅各多少只?我让学生将倍转化为生活语言:“鸭的只数是鸡的3倍”,就是说鸭的只数有3个鸡的那么多,也就是3个4是多少?所以算鸭就应该用4×3=12只;“鸡的只数是鹅的2倍”就是说鸡的只数有2个鹅的那么多,要算鹅的只数就是将鸡的只数平均分称2份,鹅是一份,所以算鹅的只数就应该是4÷2=2只。这样将倍转化为学生的生活语言,并结合乘除法的意义,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并掌握关于“倍”的相关问题解决。
二、让学生体验问题解决的乐趣和价值,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自信心。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例,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丰富、有趣、有意义的教学活动,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从易到难逐步提升,逐步建立起学生问题解决的自信心。利用生活中的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思维更敏捷,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问题解决的探索中,从而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体验到问题解决在现实生活中的乐趣和价值,从而让学生愿意、乐于去进行问题的提出、分析、思考和解决。
例如:在进行五年级“长方体表面积”的相关问题解决时,我让学生包装文具盒,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并实际用纸包装裁剪,让学生明白包装文具盒就是要求文具盒这长方体的表面积,建立起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运用长方体表面积进行计算,建立起了学生问题解决的自信心。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我拔高难度问:把2个完全一样的文具盒包装在一起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先让学生分小组充分尝试摆放、说一说有哪些不同的包装方法,并把每一种方法计算出来,再来比较一下进行提问,怎样包装最节约?通过文具盒的拼摆和计算,让学生明白需要包装纸的面积实际上就是2盒牛奶的表面积的和减去重叠的两个面的面积之和,学生很快得出:当2个文具盒重叠面积最小时,需要包装纸的面积最大,当2个文具盒重叠面积最大时,需要包装纸的面积最小,也就是最节约的包装方式。我这样通过身边的示例,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先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再拔高难度,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既让学生体验到了问题解决的乐趣又体验到了数学问题解决的价值。
三、让学生学会问题解决策略,形成问题解决的数学思维。
数学教学的过程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数学问题解决的一些常用的基本方法、基本策略,例如:画图、建模、假设、枚举、迁移、类推、列表、逆推、等量转换、模拟操作等策略。在问题解决中,首先要通过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学会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但是往往在问题解决中并不是简单运用一个策略就能够解决问题,而是需要学生综合两个或者多个的策略帮助分析、理解,最终才能解决问题。让学生合理地使用这些方法、策略,引导学生灵活应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适应问题的千变万化,从而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形成问题解决的思维。
例如:四年级一班46名同学排成一队去郊游,每个学生之间的距离是1米,要经过一座长855米的桥。同学们以每分75米的速度前进,那么通过这个桥需要多长时间?这道题学生首先要有“植树问题中棵数=间隔数+1”的模型,并类推到学生排队,学生人数=间隔数+1,间隔数=学生人数-1,计算出学生队列实际长45米,然后再通过线段图或者模拟演示让学生明白,通过这个桥就是要让学生从第一个到最后一个全部走完这座桥,所以学生通过这座桥的实际距离是桥的长度加上学生队列的长度,然后运用行程问题的模型,时间=路程÷速度,即(855+45)÷75,最后计算得出通过这个座桥需要12分钟。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建立数学语言与生活语言的联系,让学生体验问题解决的乐趣和价值,让学生学会问题解决的策略,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問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策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