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中学生德育教育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ee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使十六大以来提出的“以人为本”和十七大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更深化、更明确,进一步回答了教育的本质以及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为今后的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教育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奠基作用,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把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地位上,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文明中形成了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和优良道德传统,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学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工作,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师生心中。
  当前学校德育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集体主义观念淡薄,青少年学生的个体竞争意识日趋增强,但是团结协作精神却逐步削弱;过分强调发展个性,但是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义务感逐渐淡化;对个人利益,个体价值比较关注,对忽视了国家、集体利益;个体的自信心不断提高,对集体的力量和作用认识却不足等。 二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普遍存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攀比现象,享乐主义,盲目从众,对于物质享受的过分追求,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心灵。 三是“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当前,我国的分配制度仍然不够完善导致的一些社会现象,使不少学生认为不读书,无知识也可以赚钱发财,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那么如何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第一,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入课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到学校教学活动中,渗透到德育课程及各学科教学之中。在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过程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在思想品德、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的教学中,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内容;在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及教师的言行中渗透基础道德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教师的教学内容、教育行为和教育态度走进课堂,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优秀品质。
  第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校园文化。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样也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工程,抓住了它,也就抓住了根本。以和谐友善校园建设为目标的学校文化建设,其核心理念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在课程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的建设中,注重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可以在教学楼走廊上布置伟人题词、校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个字等内容的走廊文化,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宣传栏、板报、网站等文化传播载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营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德育实践活动。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让师生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不断开拓德育工作新思路,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安全法制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感恩诚信教育等,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德育实践活动中去。
  第四,培养学生胸怀大志,勤奋学习,自强不息的高尚情操。对社会尽责,勤奋刻苦,古往今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在迈向新世纪的今天,特别是肩负历史重任的当代青少年,更有必要学习、发扬这种美德。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不是一句空话,关键要落实到行动上。要负责任,就要有本领;要有本领就要勤奋学习,刻苦锻炼。当代青少年是喷薄而出的朝阳,正处在勤学苦练的最佳时期。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流传着“韦编三绝”“悬梁刺股”“怀书而耕”“凿壁取光”“羲之墨池”等许许多多刻苦自励、发奋读书的故事,这些都是值得当代青少年学习的。
  “立德树人”强调以德立人,树人以德。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树人是立德的目标和追求。立德树人所立的“德”,不仅仅是指道德品质和道德能力,还包括理想信念、人生价值追求和法律素养等,它是一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综合体现,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的集中反映。立德树人所树的“人”,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容和实践要求,它融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为一体,确立了立德树人的价值根据和价值标准,明确了新的历史时期“德”的科学内涵。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赋予立德树人的新任务新要求,也是新时期立德树人的必由之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厘清“立德树人”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我们认为区域活动是“集体教学的延续”“分组活动”;区域活动为“自由游戏活动”“学习性活动”。区域混龄体育活动是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的目标、内容与要求,创设若干运动区域,投放不同的运动器材,打破年龄、班级界限,相互影响、共同提高,满足幼儿多方面需要的活动。怎样在区域体育游戏活动中实现“混龄”活动呢?我园开展全园式的区域体育游戏活动中不断探索、研究,尝试展开“混龄”户外区域体育
期刊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早在1917年写的《体育之研究》中就讲了德、智、体三者的关系,他说:“儿童及年入小学,小学之时宜专注于身体之发育,而知识之增进,道德之养成次之,中学及中学以上宜三育并重。”但是,在当前升学竞争和体育竞赛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怎样摆正体育在学校工作的位置,怎样理顺学校体育工作中的若干关系,是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认真研究的。下面谈几点粗浅意见。  一、重在一个“
期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突出了幼儿绘画是自主性活动,不受成人强制干预,享受思想和操作自由,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幼儿自主性绘画活动中,教师的引导、指导、帮助、启发尤为重要,当幼儿遇到困惑、难题时,老师要善于启发和诱导,发挥循偱善诱的爱心、耐心和才能。  一、树立正确的绘画观念,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幼儿自主性
期刊
随着大批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农村的部分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留守儿童问题的妥善解决,不仅有利于我国义务教育在农村的落实,有利于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还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需要学校给与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
期刊
泥塑活动本身是一个极富创造力的活动,是立体的艺术,初中阶段孩子立体思维空间能力发展迅速,渴望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心理体验,泥塑教学对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形成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初中生由于塑造能力不强,只能做泥板、泥条,捏些小碗、小筐等简单器皿,对塑形感到为难,导致不敢做;而彩泥颜色鲜艳,学生认为这是低幼儿玩具材料,不愿做;教师希望学生每节课都出“作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模仿的作品大同小异
期刊
民间体育游戏是通过故事情节和运用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器械进行的游戏活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让幼儿掌握各种基本动作的技能、技巧,锻炼幼儿身体、促进身体各机能发展以及增进健康。民间体育游戏它还具有竞争色彩,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不断达到更高的竞技水平,通过胜负的差异,体验成就感与荣誉感,在享受成功与胜利的愉悦的同时,不断增强和发展自信心,从而形成锐意进取、机智勇敢的良好个性品质。  一、常见的民
期刊
一、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相关技术和移动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经步入大数据时代。哈佛大学加里·金教授说:“这是一场革命,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无论学术界、商界还是政府,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教育领域也不例外。美国教育部在2012 年10 月发布了《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促进教与学》报告,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也启动了教育大数据相关研究计
期刊
据全面调查:在厌学、逃课、打架、偷窃行为的学生中,“留守儿童”占了一大半。所以,目前加强“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势在必行!这不仅关系着亿万家庭的幸福和快乐,而且关系着社会的长久发展,更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挑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该如何去关爱这些“留守儿童”,使他们心理健康成长,这已成为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点滴经验来谈谈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问题。  一、打开留守
期刊
家访工作一直以来都被视为班主任工作的传家宝,可见其对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要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必须通过家访工作,架设起学校、家庭、学生三者之间的桥梁,使之相互了解、配合、促进。  在城市发达,交通方便的地区,家访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而在条件落后的农村地区,家访工作在实施的过程就有一定的难处。所以面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新兴的特殊
期刊
高中美术鉴赏课也成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风,如何充分发挥这门课程的美育功效也成为了重中之重。高中美术课以鉴赏为主,美术鉴赏活动不仅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活动。从2009年到现在,六年的教学工作,我从中发现单纯的美术鉴赏课教学过于枯燥,通常都是教师在分析作品,学生在欣赏作品,但课堂上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热情根本不会一直持续。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厌倦,不屑的态度。课堂上出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