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un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达,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文本、带进课堂。因此,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教课是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关键词】 规范性;形象性;趣味性;激励性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碰到原本可以讲得很生动有趣的课文,但完全由于教师不善于口头表达,无法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沉闷死板。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达,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文本、带进课堂。然而,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只注重教学方法的探讨和改进,却忽视了课堂教学语言的精心组织和优化设计。就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恰当运用语言这一问题,我结合自己的尝试及借鉴别人的经验谈一点体会:
  1、课堂语言的规范性
  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必须采用全国通行的规范化普通话,这样既可避免教学语言出现“南腔北调”,又可以使学生的语言得到正确的发展。但是,有的教师为了显示的自己的才学,讲起课来或文绉绉的,满口“之乎者也”;或文白相杂,不伦不类,这种语言只会使学生觉得晦涩而难以理解。还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夹杂着方言,教给学生的不是规范的普通话,致使学生长大之后由于各种需要不得不为语音的不标准而烦恼。
  2、课堂语言的形象性
  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但要规范,还要形象。李燕杰教授曾经说过:“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用听众如临界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抽象的化为具体,深奥的讲得浅显,枯燥的变风趣。鲁迅讲课,用农民讨媳妇不要“杏脸柳腰”,“弱不禁风”的“美人”,而要“腰臂圆壮、脸色红润”的劳动姑娘这个生动形象的事例,来阐明“美的阶级性”这一抽象的理论问题。特级教师于漪讲朱自清先生的《春》,用这样一段话开场:“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来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这段话,绘声绘色,有景有情,使教学语言格外形象、精彩。
  3、课堂语言的趣味性
  作为一个教师,其课堂语言仅具规范性和形象性是不够的,每天一堂接一堂的课,对于生性好动的学生来说,可能是一种难耐的“煎熬”。针对这种现象,教师便只有巧妙驾驭好课堂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才能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也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曾听同事说,她听过一节语文课,由于老师的语言平平、毫无生气,使前一节课还生龙活虎的学生一下像被霜打了的茄子,有的甚至在下面大呼“催眠曲”。所以,教师应当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只有声情并茂、和谐动听的语言,学生听起来才舒服悦耳,津津有味,才能在课堂上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提高教学效果。众所周知,幽默的语言很受广大学生的欢迎。教师在授课中,还可以根据教学进程,根据学生的情绪、反应,随机应变地穿插一些生动幽默的话语。这样便可以调节教学节奏,轻松课堂气氛,也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竞选州长》一课时,先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纽约州长见到马克•吐温后,极端仇恨,说道‘马克•吐温,你知道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坚固,什么东西最锐利吗?我告诉你,我防弹轿车的钢板是最坚固的,我手枪里的子弹是最锐利的。’马克•吐温听了微微一笑:‘先生,我了解的跟你不一样啊!我说世界上最坚固、最厚实的是你的脸皮,而最锐利的呢?是你的胡须。你的脸皮那样厚,可你的胡须居然能刺破它长出来!’”这则小故事的引述,使学生忍俊不禁,其心境明显处于愉悦状态,在一阵轻松的笑声中感受、了解、把握马克•吐温的语言特色。
  4、课堂语言的激励性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在将书本知识和教学用语融合成课堂语言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激励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心理因素对于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学生总是很重视教师的评价。课堂中,教师每一句可能自以为无意性的评语,往往会左右学生听课情绪,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这正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作用。针对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将课堂中对各层次学生的随意性评语变为可激发学生更积极思维的特意性评语,从而提高兴趣,强化效果。如“你真棒!”这样简简单单一句评语,会使学生信心大增,特别是那些自信心缺乏的学生。又如,当某学生的答案与正确答案出入较大时,教师简单粗暴的指责及烦躁情绪只会使之更紧张,甚至思维停滞,使之以后更加害怕上此类课文,形成恶性循环;假使能亲切和蔼地对他说:“你的思考方式很有特色,但与这个问题的正确思路稍有出入,换一个角度想想,或许会有新发现的。”这样就激励了被提问的学生,使他有了进一步思考的信心。有了这样和风细雨地鼓励和引导,学生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
  总之,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有生命力的,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先生所说的:“教师的教学语言虽属日常口语,但又不同于‘大白话’,应该是加了工的口头语言,与随想随说的日常交谈有区别。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教课是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探求课堂教学语言运用的技巧和艺术,让流畅、生动、规范、优美的语言在我们的课堂上响起来。
其他文献
【摘要】观察在生命科学研究上具有重大作用,许多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规律是由生物学家通过观察发现的。荷兰德尔夫特市的列文虎克用显微镜观察一滴池塘水,发现了微生物世界;英国皇家学会的实验管理员胡克受列文虎克的影响,在显微镜下观察软木切片,发现了细胞……在生物教材的所有实验中,单纯的观察实验就占一半以上,其它的实验也无不与观察密切相关。因此,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保证。  【关键词
期刊
兴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启学生的智慧,使历史课堂焕发生命力。一旦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就会主动学习、研究、探索、创造,历史课自然而然就生动活泼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内化为学习动力呢?我长期从事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做了不懈的探索,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归结起来与广大同仁共享,也希望各位行家不吝赐教。  一、以物激趣  就是教师在上课时充分利用插图、挂图、实物模型、幻灯、
期刊
【摘要】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仅仅是认识发展的过程,也是情感发展的过程,是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的统一。情感是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动力。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学生虽然能学到知识与技巧,但由于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就不能使他们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所学知识也会因未经过人的积极情感的强化和加温而被很快遗忘。因此,职高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   【关键词】情感教学;情感因
期刊
【摘要】高中新课程理念下的政治课堂教学要求提高有效性。面对实践中“满堂问”的误区,从课堂提问的设计入手,分提问前、提问时、提问后三个阶段,探讨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有效教学满堂问;提问设计;提问时机;提问评价    新课程理念上的有效政治课堂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好让学生想学、能学、会学、好学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这一主体真正参与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并取得最大效益和最佳
期刊
【摘要】一般而言,历史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口头性语言、文字性语言、视频性语言、情态性语言、形体性语言等五种功能语言形式,综合性地表述、分析或再现历史和历史认识的。本文主要从文字性语言,重点以有关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的文字性语言角度,谈一谈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语言问题。  【关键词】课堂教学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是架起“教”与“学”的桥梁。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然而,在长期的课堂
期刊
中学的思政课是实施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主要渠道。长期以来,教师在上政治课时,过分强调学生对书本观点的接受,对考纲知识要点的记忆,忽略学生的自主发展、自主探究,以致学生思维固定,死记硬背,走向自我封闭。因此,普遍存在着思政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  新课程改革,逐步适应了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加强了思政课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新
期刊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更新传统的阅读教学的过程观,改变“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层式。  【关键词】 对话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这一教学建议中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确立新的阅读教学观,那么怎样理解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教学呢?  在课改之前的教学一般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
期刊
【摘要】 多媒体能更好的创设情境,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能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能扩充教学容量,提高各种能力。  【关键词】 创设情景;熏陶氛围;创新思维     随着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江苏省政府对教育的倾情投入,苏北农村初级中学教学领域中,也越来越多地采用现代教学技术,用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语文课堂也开始借助这一媒介,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诗经
期刊
【摘要】 小学语文“分组合作”教学是构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多边的、立体的、互动的教学模式,其特点是课堂开放、生动活泼,通过“情境导入、揭标自学、合作探究、交流质疑、练习提高”等环节寓教师的主导作用于学生主体之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分组;合作;教学模式    随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分组合作”教学已成为广大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期刊
【摘要】 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只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目的。如何激发农村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从三方面入手。  【关键词】 创新思维;激发兴趣;创造氛围    一、用“热身”活动引发学习兴趣  搞好课前“热身”活动。刚上课,学生思维没有转换过来,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可以通过一句幽默的话语吸引学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