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弄得太干净我还不喜欢呢

来源 :北京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Moc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没有人唱卡拉ok,为什么不唱?很简单,他想唱可以自己拿起乐器来玩会儿。将来年轻的孩子们肯定会朝着这个大趋势发展。
  
  BQ =《北京青年》周刊J =金兆钧(中国音协流行音乐学会秘书长)
  BQ:我们经常谈到流行音乐,但是到底流行音乐是什么?
  J:流行音乐本身就是一个工业作品,它是由都市生活产生的,被广大范围的青年人所接受的,伴随着科技发展前进的,具有强烈的工业化和商业化生产特点。流行音乐歌手当然是由其作品决定的。“流行”是个修饰词,还是音乐最重要。有些民歌或者美声作品也很流行,但是性质上毕竟不是商品化的,它们服务的对象不一样,有不同的消费的价值体系。
  BQ:你提到流行音乐是一个工业产品,许嵩在签约唱片公司之前,几乎一个人包揽自己所有的唱片制作和发行环节,是一个手工作坊式的,他之前就是流行音乐工业体系里的一员吗?
  J:网络和唱片工业从一开始就是紧密联系的。互联网就是最现代的工业,它就是一个工业化传播手段,只不过这个平台更宽松,更多人可以参与,不像过去有很高的门槛就是了。不是说他就非商业了,如果非商业他就自己唱自己听就可以了,何必放在网上。他的传播形态,都是利用网络啊,这些手段本身就是商业的。他是很聪明地利用了这个工业体系。
  BQ:你提到唱片工业的转型,是指什么?
  J:以后的音乐,主要是以数字形式发行,唱片会缩减,但是你刚才提许嵩,他的歌迷还要买实体唱片。但是大部分歌迷买唱片,是崇拜明星,不是纯听音乐,就像收藏他的演唱会门票、他的T恤。所以唱片还有一定的存在意义,但是技术是不断进步的,假如宽带的问题解决了,MP3这种压缩格式的载体也会消失,大家就可以用电脑直接听更高品质的音乐。
  BQ:像Adele、曲婉婷、许嵩等最近非常受关注的歌手,都是先在网络上发布音乐作品,然后才引起关注,或者和唱片公司合作发唱片的。人们认为他们是因为没有过早进入造星体系,保存了自己的个性,是不是唱片公司对于打造艺人风格的作用减小了呢?
  J:唱片只是一个工业产品、一个载体,传播形式的变化导致工业的转型。过去很多歌手都是有点本事,上世纪90年代唱片公司去寻找歌厅歌手,你说他没有形成什么风格,但是他有潜在的创造能力。只是现在的渠道更多了,通过网络出来的人更多了,现在这些传统渠道还在,但是加上了网络和各种选秀,从工业体系来讲,它只是在进步,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变化。
  BQ:我们了解到,许嵩不喜欢在公司的录音棚录音,坚持要一个人在家里录音,出来的音质各方面可能没有在录音棚的音质和效果好,为什么唱片销量很好呢?
  J:歌迷买账不就行吗?歌迷不是纯听音乐的角度,技术上可能有一个很高的标准,专业音乐人对他有要求,但是老百姓没有这样的要求,简单粗糙也能接受,有的人五音不全照样有人喜欢。当年黎明就是音不准,当时他的歌迷就一句话,我喜欢他你管的着吗,对不对。也许他的歌迷认为这是我习惯了的声音,你弄得太干净了我还不喜欢呢。而对公司来讲,在家里录音也许是一个好的宣传点。歌手有各种各样的录音习惯,你讲出来就是宣传手段,你不讲出来就是一个工作习惯,这个一点不稀奇。
  BQ:许嵩的粉丝群主要是90后,是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口味更追求个性化?
  J:哪代人都没变,哪代人青春期都是这德行!流行歌主要是属于年轻人的,而且每一代年轻人都会寻找自己的表达方式。
  BQ:现在许嵩的音乐几乎是他一个人操刀制作的,现在非常红的李宇春也是主要依靠自己来决定音乐方向,这能算现在唱片工业的一个新趋势吗?
  J:这倒是一个好现象,未来的歌手越来越多地自我创作,这标志着一种进步。这应当也是现在的一种趋势,随着现在整个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掌握的工具就会越来越多,不会像过去有太多限制,现在互联网提供了很多音乐上的工具,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十年前都不可想象。某种意义上,一个孩子能够懂各种各样音乐上的东西,只凭感觉就能在网络上写出一段自己的音乐,弄不好还流行呢!在这种条件下,个性化的创作应该是好事情。这个现象肯定是要成潮流的。随着这个趋势,整个社会要给他形成一个平台性的服务性的团队。
  以后自我创作的会越来越多。举个例子,美国没有人唱卡拉ok,为什么不唱?很简单,他想唱可以自己拿起乐器来玩会儿。将来年轻的孩子们肯定会朝着这个大趋势发展。
其他文献
1999年,朝阳区新东路幸福三村路口至城市宾馆路口之间西侧,有一个酒吧叫88号,当时没有在这里混的人,后面的人生几乎混不下去了。  我是1999之春杀进88号的,是被摇滚天煞星何勇带进来的,北京不少主力酒吧,起初都是何勇带着我混的。所以,我尽管比何勇大10岁,我也义不容辞管何勇叫“勇哥”。  在88号混的“尖果”们,如今已经丰满成熟了,她们依然“尖”,但是“尖”得有教养。有些88号的“尖果”,如今
期刊
博古论今 文脉传承   由北京上善雅和文化艺术中心倾力打造的雅和艺术沙龙,于2012年9月在北京上东盛贸饭店盛情启动,雅和艺术沙龙将以“博古论今 文脉传承”为主题,每期名家讲座现场倾力相传,艺术界明星名人雅集荟萃。  活动当天,中国侨联副主席李昭玲女士、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等领导莅临现场共同见证一个充满朝气的艺术机构启动。首期特邀嘉宾著名艺术家、暨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铁林教授展开了精彩的演讲,讲述几
期刊
因为手机号属于比较早的号段,所以,这些年就一直深受垃圾信息的困扰。这就好像电线杆子,因为我这个电线杆子位置好,在大街上很显眼,所以那些贴小广告的路过打酱油的,都要过来贴一张。  前些年,垃圾信息主要是短信,卖房子开发票搞按摩,也不时收个只有银行账号之类的,偶尔也回个“已汇十万请查收”,都是茶余饭后闲的。这两年,推销电话开始明显多起来,而且不胜其烦。中国的事就是不走寻常路,明明是推销电话,你还得客客
期刊
《零容忍:香港廉政公署40年肃贪记录》一书近期上市,引起各方人士广泛关注。香港的法治与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廉署这一独特机构。为什么在香港廉政程度如此之高?为什么廉署使贪赃枉法者闻风丧胆?诸多疑问,本刊对话作者何亮亮。  BQ=《北京青年》周刊H =何亮亮  上世纪70年代以前,香港警界、政界几乎到了无人不贪的地步  BQ:香港是一个高度规则化和法治化的社会,一切有序,为什么会在这样的社会状态下
期刊
164组录像短片记录下中国目前可以考证的所有帝王陵,艺术家阚萱用100多天、行程28000公里完成了一次艺术考古。在尤伦斯9月中开幕的“阚萱:大谷子堆”新展中,现场被布置得好像城墙迷宫一般,阚萱的作品就嵌入其中。  阚萱以录像创作为主,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少有人涉及的领域如鱼得水,成为国内早期从事录像艺术的一批人。把图像创作当作一种个性写作的方式。对她来说,每一件录像作品不过是一篇视觉可视的日记而已
期刊
小小的一瓶白酒,如今早已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势力。只是,一些图谋不轨的人也盯上了这个宠儿,即使连老酒饕也偶尔在鱼龙混杂的市场中迷失。假货泛滥的情况又何止常见于白酒市场,面对芸芸的造假者,人们惟一能做的也许只有一声叹息而已,造假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明清两代的中后期。人们对金钱的欲望,没有良性意识形态引导和当下的社会价值观颇为相似。于是,社会行为的失范,也促生了造假之风的盛行。  明清时期,中国正处在由传统的
期刊
杭程和牟森认识的时候是1997年,牟森正在做他惟一卖票演出过的一部戏——《倾诉》,那也是他的最后一部戏。当时,杭程是一个熟稔戏剧圈、看戏成痴的记者。  2002年,杭程写出剧本《丑儿的春夏秋冬》,牟森在《北京青年报》上发表剧评,盛赞这部戏“牛B的结构”。杭程从写剧本走向自己导演,也是牟森在背后推了一把:“你为什么不自己导?”一句话把杭程点醒了。  多年过去,牟森没有再做戏,但是对于戏剧的观察、对于
期刊
尽管牛仔时代已经过去,但它孕育的牛仔精神和文化却延续了下来。21世纪初始,随着金融挑战的不断影响,原汁原味的牛仔几乎见不到了,现代化把牛仔送进了博物馆。曾经那么熟悉的标志,现在已经渐渐消失在褪色的记忆与其他文化浪潮中。嬉皮士们依然坚守着自我的生活态度,就像热爱牛仔的人们依然穿着牛仔出席任何场合。2012这个秋冬,True Religion的牛仔世界之旅来到中国,带来了纯正的美国嬉皮士年代文化与精神
期刊
左手一条鱼,右手一头羊。先民对于鲜美滋味的构想,全在于斯。对于诞生于黄土大地的中华文明来说,鱼,无疑是一种珍奇到令人惊叹的美味。 《诗经》 里的 《陈风·衡门》 一篇就说:“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春秋时的草根阶层,要表白一种朴素安闲的生活态度,自然从饮食男女两方面来表现。而美味的鱼,即成为高端饮食的一个文化符号。  在南方人的眼里,鱼,就应该是清蒸的。因为只有“清蒸”这种烹饪方
期刊
在唱片不景气的当下,一个“85后”的年轻歌手,近两张专辑销量都以十万计,关于许嵩的一些数据更是令人咋舌。许嵩在微博上发布的一个简单的符号“~”,被转发近50万次。  网络上的一个讨论话题“许嵩为什么这么红”,参与人数达16.5万人,回复数达1.7亿多条。从用15块钱的麦克风录歌发布在网络上的音乐玩家,到拥有近千万粉丝的青少年偶像,许嵩从线上走回线下,清晰的面容逐渐显现。  Adele,曲婉婷,许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