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没有人唱卡拉ok,为什么不唱?很简单,他想唱可以自己拿起乐器来玩会儿。将来年轻的孩子们肯定会朝着这个大趋势发展。
BQ =《北京青年》周刊J =金兆钧(中国音协流行音乐学会秘书长)
BQ:我们经常谈到流行音乐,但是到底流行音乐是什么?
J:流行音乐本身就是一个工业作品,它是由都市生活产生的,被广大范围的青年人所接受的,伴随着科技发展前进的,具有强烈的工业化和商业化生产特点。流行音乐歌手当然是由其作品决定的。“流行”是个修饰词,还是音乐最重要。有些民歌或者美声作品也很流行,但是性质上毕竟不是商品化的,它们服务的对象不一样,有不同的消费的价值体系。
BQ:你提到流行音乐是一个工业产品,许嵩在签约唱片公司之前,几乎一个人包揽自己所有的唱片制作和发行环节,是一个手工作坊式的,他之前就是流行音乐工业体系里的一员吗?
J:网络和唱片工业从一开始就是紧密联系的。互联网就是最现代的工业,它就是一个工业化传播手段,只不过这个平台更宽松,更多人可以参与,不像过去有很高的门槛就是了。不是说他就非商业了,如果非商业他就自己唱自己听就可以了,何必放在网上。他的传播形态,都是利用网络啊,这些手段本身就是商业的。他是很聪明地利用了这个工业体系。
BQ:你提到唱片工业的转型,是指什么?
J:以后的音乐,主要是以数字形式发行,唱片会缩减,但是你刚才提许嵩,他的歌迷还要买实体唱片。但是大部分歌迷买唱片,是崇拜明星,不是纯听音乐,就像收藏他的演唱会门票、他的T恤。所以唱片还有一定的存在意义,但是技术是不断进步的,假如宽带的问题解决了,MP3这种压缩格式的载体也会消失,大家就可以用电脑直接听更高品质的音乐。
BQ:像Adele、曲婉婷、许嵩等最近非常受关注的歌手,都是先在网络上发布音乐作品,然后才引起关注,或者和唱片公司合作发唱片的。人们认为他们是因为没有过早进入造星体系,保存了自己的个性,是不是唱片公司对于打造艺人风格的作用减小了呢?
J:唱片只是一个工业产品、一个载体,传播形式的变化导致工业的转型。过去很多歌手都是有点本事,上世纪90年代唱片公司去寻找歌厅歌手,你说他没有形成什么风格,但是他有潜在的创造能力。只是现在的渠道更多了,通过网络出来的人更多了,现在这些传统渠道还在,但是加上了网络和各种选秀,从工业体系来讲,它只是在进步,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变化。
BQ:我们了解到,许嵩不喜欢在公司的录音棚录音,坚持要一个人在家里录音,出来的音质各方面可能没有在录音棚的音质和效果好,为什么唱片销量很好呢?
J:歌迷买账不就行吗?歌迷不是纯听音乐的角度,技术上可能有一个很高的标准,专业音乐人对他有要求,但是老百姓没有这样的要求,简单粗糙也能接受,有的人五音不全照样有人喜欢。当年黎明就是音不准,当时他的歌迷就一句话,我喜欢他你管的着吗,对不对。也许他的歌迷认为这是我习惯了的声音,你弄得太干净了我还不喜欢呢。而对公司来讲,在家里录音也许是一个好的宣传点。歌手有各种各样的录音习惯,你讲出来就是宣传手段,你不讲出来就是一个工作习惯,这个一点不稀奇。
BQ:许嵩的粉丝群主要是90后,是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口味更追求个性化?
J:哪代人都没变,哪代人青春期都是这德行!流行歌主要是属于年轻人的,而且每一代年轻人都会寻找自己的表达方式。
BQ:现在许嵩的音乐几乎是他一个人操刀制作的,现在非常红的李宇春也是主要依靠自己来决定音乐方向,这能算现在唱片工业的一个新趋势吗?
J:这倒是一个好现象,未来的歌手越来越多地自我创作,这标志着一种进步。这应当也是现在的一种趋势,随着现在整个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掌握的工具就会越来越多,不会像过去有太多限制,现在互联网提供了很多音乐上的工具,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十年前都不可想象。某种意义上,一个孩子能够懂各种各样音乐上的东西,只凭感觉就能在网络上写出一段自己的音乐,弄不好还流行呢!在这种条件下,个性化的创作应该是好事情。这个现象肯定是要成潮流的。随着这个趋势,整个社会要给他形成一个平台性的服务性的团队。
以后自我创作的会越来越多。举个例子,美国没有人唱卡拉ok,为什么不唱?很简单,他想唱可以自己拿起乐器来玩会儿。将来年轻的孩子们肯定会朝着这个大趋势发展。
BQ =《北京青年》周刊J =金兆钧(中国音协流行音乐学会秘书长)
BQ:我们经常谈到流行音乐,但是到底流行音乐是什么?
J:流行音乐本身就是一个工业作品,它是由都市生活产生的,被广大范围的青年人所接受的,伴随着科技发展前进的,具有强烈的工业化和商业化生产特点。流行音乐歌手当然是由其作品决定的。“流行”是个修饰词,还是音乐最重要。有些民歌或者美声作品也很流行,但是性质上毕竟不是商品化的,它们服务的对象不一样,有不同的消费的价值体系。
BQ:你提到流行音乐是一个工业产品,许嵩在签约唱片公司之前,几乎一个人包揽自己所有的唱片制作和发行环节,是一个手工作坊式的,他之前就是流行音乐工业体系里的一员吗?
J:网络和唱片工业从一开始就是紧密联系的。互联网就是最现代的工业,它就是一个工业化传播手段,只不过这个平台更宽松,更多人可以参与,不像过去有很高的门槛就是了。不是说他就非商业了,如果非商业他就自己唱自己听就可以了,何必放在网上。他的传播形态,都是利用网络啊,这些手段本身就是商业的。他是很聪明地利用了这个工业体系。
BQ:你提到唱片工业的转型,是指什么?
J:以后的音乐,主要是以数字形式发行,唱片会缩减,但是你刚才提许嵩,他的歌迷还要买实体唱片。但是大部分歌迷买唱片,是崇拜明星,不是纯听音乐,就像收藏他的演唱会门票、他的T恤。所以唱片还有一定的存在意义,但是技术是不断进步的,假如宽带的问题解决了,MP3这种压缩格式的载体也会消失,大家就可以用电脑直接听更高品质的音乐。
BQ:像Adele、曲婉婷、许嵩等最近非常受关注的歌手,都是先在网络上发布音乐作品,然后才引起关注,或者和唱片公司合作发唱片的。人们认为他们是因为没有过早进入造星体系,保存了自己的个性,是不是唱片公司对于打造艺人风格的作用减小了呢?
J:唱片只是一个工业产品、一个载体,传播形式的变化导致工业的转型。过去很多歌手都是有点本事,上世纪90年代唱片公司去寻找歌厅歌手,你说他没有形成什么风格,但是他有潜在的创造能力。只是现在的渠道更多了,通过网络出来的人更多了,现在这些传统渠道还在,但是加上了网络和各种选秀,从工业体系来讲,它只是在进步,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变化。
BQ:我们了解到,许嵩不喜欢在公司的录音棚录音,坚持要一个人在家里录音,出来的音质各方面可能没有在录音棚的音质和效果好,为什么唱片销量很好呢?
J:歌迷买账不就行吗?歌迷不是纯听音乐的角度,技术上可能有一个很高的标准,专业音乐人对他有要求,但是老百姓没有这样的要求,简单粗糙也能接受,有的人五音不全照样有人喜欢。当年黎明就是音不准,当时他的歌迷就一句话,我喜欢他你管的着吗,对不对。也许他的歌迷认为这是我习惯了的声音,你弄得太干净了我还不喜欢呢。而对公司来讲,在家里录音也许是一个好的宣传点。歌手有各种各样的录音习惯,你讲出来就是宣传手段,你不讲出来就是一个工作习惯,这个一点不稀奇。
BQ:许嵩的粉丝群主要是90后,是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口味更追求个性化?
J:哪代人都没变,哪代人青春期都是这德行!流行歌主要是属于年轻人的,而且每一代年轻人都会寻找自己的表达方式。
BQ:现在许嵩的音乐几乎是他一个人操刀制作的,现在非常红的李宇春也是主要依靠自己来决定音乐方向,这能算现在唱片工业的一个新趋势吗?
J:这倒是一个好现象,未来的歌手越来越多地自我创作,这标志着一种进步。这应当也是现在的一种趋势,随着现在整个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掌握的工具就会越来越多,不会像过去有太多限制,现在互联网提供了很多音乐上的工具,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十年前都不可想象。某种意义上,一个孩子能够懂各种各样音乐上的东西,只凭感觉就能在网络上写出一段自己的音乐,弄不好还流行呢!在这种条件下,个性化的创作应该是好事情。这个现象肯定是要成潮流的。随着这个趋势,整个社会要给他形成一个平台性的服务性的团队。
以后自我创作的会越来越多。举个例子,美国没有人唱卡拉ok,为什么不唱?很简单,他想唱可以自己拿起乐器来玩会儿。将来年轻的孩子们肯定会朝着这个大趋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