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水污染不能只靠技术

来源 :自然之友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bushila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拿到这个绿皮书感觉沉甸甸的,这是第二本了。“自然之友”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做了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它是对于去年的一些环境问题,有重点,相对比较全面的回顾。而且是民间视角,这是非常重要的。刚刚李君晖(编按:自然之友代理总干事)也谈到了饮用水的安全问题,谈到了水污染的问题,有很好的例子。
  绿家园的张俊峰也写了关于北京缺水和奥运会的联系。我想在短片里也是比较全面的把几个主要的问题展示出来,下面我简单讲讲我们做的这部分工作。
  水污染现在是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现在的趋势是由干流向支流扩展,由城市向农村、由地表向地下、由陆地向海洋蔓延。在我们看到排放量还在增长,这是环保总局的关于“十五”期间的废水排放和污染物排放的增长情况,应该说虽然没有GDP的增长那么高,但是即使以2001年或者以前的水平,已经超过环境容量很大,现在停下来对环境影响都很大,更别说还是在增长的一个状态。传统上讲三河三湖污染形势严峻。2006年3月8日河南安徽交界段又发生了严重污染的局面。太湖,入河的这些河流是黑色的,太湖还清已非常困难。现在黄河的42亿吨的污水排入进去,这样1:10的比例显然不可以长久维持。长江现在承担三分之一或者超过三分之一的非污水的排入,长江正在急转直下。
  这是从支流向干流在蔓延,水污染是直接的排放,现在垃圾问题也没有很好解决,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对水也有潜在威胁。这个问题还是要得到专家的重视。土壤的污染带来的是1.5亿亩受到污染的耕地,粮食1 200万吨受到重金属的污染,造成很大的损失。最终这些要进入到随着食物链有可能影响到人体的健康,我想这个在前一段民生指数调查中,我们看到食品健康是排在第一位,第二位是饮用水安全、第三位是水污染。这些相互之间是有关联的,食品安全不单是添加剂的要求,以后管理的不添加了是否能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问号。海洋的这部分也值得引起关注。海洋排放的情况是非常不乐观的,很多的企业、开发区正在向沿海直接排入工业度水而没有人抗议,这种排放口是80%超标,其中含有重金属和剧毒的物质,这些物质在海鲜、贝类中附寄,很可能随着食物链也要回到人体,所以大家要特别关注海洋问题。
  水污染要解决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机构或者一个政府部门可以解决的,它不是纯粹的技术问题。70年代已经形成了技术,现在已经比较成熟了。现在来看资金也不是最主要的问题。这两年国家的资金投入是比较大的,地方也配套了资金,建立了污染控制设施。但是水污染问题为什么没有得到解决呢?机制当中确实存在一些障碍。比如说一个企业是应该得到控制的,但是常常看到它是一个重点保护的企业,未经允许不能进去收费也不能去检查。环保部门经常说,极端的例子是要一个月批准才能够进入到里面检查,这种偷排是很难被发现的。
  现在在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上我们看到一个很大的排污口,城市的污水就这样泛滥、排放。在江心洲上有很好的污水处理厂,但是三年也没有处理污水,中间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是我想缺乏对公众的负责、对公共投资的尽责是最大原因。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上,8亿吨的废水排入以后,造成了渭河的严重污染,我们站在旁边觉得很受刺激,但是它的上游十几公里就有一个丹麦的技术、资金还有我们国债资金投入的污水处理厂,也是一年没有处理污水也有种种理由。
  所以不是技术问题、不是资金问题,首先要解决机制问题。要控制水污染,必须加强执法,要加强执法,必须突破利益关系,要突破利益关系,必须有公众参与,要鼓励公众参与,首先要有环境信息公开。
  基于水污染和环境信息公开的结合点,我们做了一个中国水污染地图,在绿皮书中谈到了一部分。首先环境污染正在形成社会的一个共识,我们的最高领导层有了思路转变,从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这些都是高屋建瓴的转变了对于环境问题的看法,以人为本的一些思路都是。这下面有一些具体的政策法规也已经制定。《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一部要求有公共参与的法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大家都有提到。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现在还有《环境信息公开办法》,是正在制定的法规,年内或者几个月后要出台,这部法律是值得特别期待的。
  水污染的数据库。我们所做的数据库就是基于这样的政策和法规的基础。涉及到全国的数据,31个省,还有超过300个地级市的,点击省级地图进入到地市级,每一层都是由水质、排污和污染源三部分组成。这里面有一个排名体系,可以让用户对自己城市的工业废水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和其他的地区做一个比较,通过横向的比较看到什么地方是工作重点。信息公开我们也做了一个指数,大家可以看到31省和300个地级市,他们在水污染信息公开方面做的怎么样。怎么百分制度算出来,有些地区显然分数高一些,他们当地政府提供的信息值得大家更好的关注。有时候环保总局要求地方环保部门越来越多公布这些数据。有时候球踢到了这个半场,我们要关注这些数据,这都是公共资源做出来的,公布出来了,最后没有得到重视、没有起到作用也是令人遗撼的。当然这里面有100个城市得分为零,这些城市也值得大家关注和推动。
  现在可做的一些事情。一些深层次、机制上的问题,一时要解决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企业社会责任正是全球兴起的新趋势。这些企业,他们不管在什么样的机制上,他们应该负担他们的社会责任。现在我们所做的是把这些压力,公众的关注和压力转化到企业身上,让企业感觉到有这样一些压力的时候企业会主动的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能动性一定要激发出来。这个激发的原动力必须来自公众的关注和参与。我们的数据库中收集了各地政府部门公布的五千家不达标的企业,其中不乏大企业和跨国公司。如何把压力给他们呢?绿家园志愿者、甘肃绿驼铃、河北绿色之音、河南淮河卫士、安徽绿满江淮,他们都做了一部分定位的工作,拿到政府的数据,去用GPS对污染企业进行定位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间也进行了调查、研究,本地的人熟悉本地的污染源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我们拿到了这样的数据就可以做到电子地图上。
  我们在做了这个工作以后,也有企业说他们喜欢解决问题,但是我们认为还是要实实在在做到达标,才能够开始谈到解决问题。他们的说法是我们一个老合资企业,要达标我们成本非常高,我们做不到。他说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宣言,但是我们要看一下中国人是不是真的管这个事情。我们不会再次公布一个东西引起公众的关注。所以我们也和很多环保组织一起商量我们要做一个绿色选择的倡议,希望能够激发公众对于企业的环境表现的关注。这里面就有自然之友、绿家园志愿者、地球村、淮河卫士等各地的组织,大家会一起发起倡议。这个倡议的基本想法是消费者利用自己的购买权利影响企业的环保表现。不选择不达标环保企业标准的产品,这对于我们的生活没有影响,但是对于企业有一些实际压力,一些市场占有率非常高的名牌产品,他们的产品光彩炫目,但是生产过程是污染的,大家可以对他们有进一步的关注。
  同时和一些大企业我们在接触,希望他们用这样的名单管理他们的供货商企业,很多企业不是生产消费品的但是是给大企业供货,如果大企业决定用这个,他往这个数据库一填就知道这个供货商是不是这五千家企业里,有些企业已经表达了他们的兴趣。所以我们要创造一个正向的市场激励机制,让对环境负责的企业最终赢得优势。这是一个新的尝试,希望得到大家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其他文献
亚洲:新加坡推行环保计划  新加坡国家环境局与西南社区发展理事会以及高力控股公司携手联办“西南再循环计划”,从2月1日起,丰加北区的居民将能以捐赠旧报纸和其他再循环物品累积分数,用来换取米、盐、糖、罐头食品等日常用品。这项计划的目的是要提高居民对环保和再循环问题的意识,使再循环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让更多居民参与环保的活动。  中国环境2007年1月29日    关灯断电5分钟 保护环境齐参
期刊
公众环保民生指数显示公众环保意识亟待提高  1月15日发布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6)显示,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57.05分,环保行为得分为55.17分,环保满意度得分为60.20分。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公众的环保行为受到环保意识和环保满意度两个方面的影响。环保意识越高的公众,环保行为的参与度也越积极;环保满意度越高的公众,环保行为的参与度也越高;而其中环保意识对于环保行为的影响表现得
期刊
(一)垃圾分类不仅仅是政府的事    2007年8月,我和毛达、池田武等人一起,来到北京朝阳区的高安屯垃圾填埋兼焚烧厂,它附近的万象新天小区居民也在维权,要求像六里屯垃圾焚烧厂那样“缓建”。  六里屯垃圾焚烧厂的缓建自然是小区居民持续维权的结果。这个地方原本是农村,原本是海淀区的“风水宝地”,按道理不该修建垃圾填埋场,也不该修建那么多居民小区。垃圾场建了不久,居民小区——而且颇有些高档意味的、追求
期刊
我们将通过实例来了解中国的银行在海外投资的业务。第一个例子是发生在印度尼西亚陀罗州。印度尼西亚的政府决定在陀罗州发展最大的油棕种植园,它由18个相对独立的油棕种植园构成,每个植物园的平均面积都超过了十万公顷,但是这个项目地处陀罗州的中心地带,因此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当地很多河流的源头就在这个地区,在这个种植园的附近及周围有很多的生物,在过去的几年中科学家在当地发现了多个新的生物品种。
期刊
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包括市场环境,但市场因素对地质环境、地理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已经造成了很严重的负面影响,尽管这种影响在我们的舆论宣传当中,常常被有意和无意的淡化和回避,但实际上已经给我们国家的发展走向提出了严重挑战。所以我们执政党和政府也提出了改变增长模式包括调整社会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实际上就是要不要可持续发展,要不要在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以及社会公正的前提实现协调科学的发展。  关注大
期刊
这本绿皮书是第二本中国的环境年度报告。2006年绿皮书的标题是“危局与突围”,今天的标题是“转型与博弈”。这两个主题词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最近一两年中国环境所处的历史性变革。从2003年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2005年提出建立和谐社会之后,整个社会的发展观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环境保护事业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是我们在回顾2006年环境变化时感受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  关于历史性的转变。首先是国家
期刊
2007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坊召开  今年,我们于9月15日~16日在北京当代服务中心举办了以“为了我们共同的明天”为主题的教育者和社区工作者工作坊。全国来自不同地区的50多位代表一起交流并探讨可持续发展教育在中国的推进,以及如何推动社区和学校机构成为合作伙伴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共同努力。  同时,在地球环境基金的资助下,我们邀请到了日本海洋保护协会和环境国际研究会的小寺正明、藤枝繁和金子博三位老
期刊
2007年8月25日,一切顺利,飞机按时到达马尼拉。天已经黑了,我从窗口望去,下面是一片灯光。原来我以为要等取了行李,才在出口处会见前来迎接的人们,没想到走出飞机刚进登机楼,便有两个人举着牌子在等候我们。他们带领我们很快办完了入境手续,并帮我们去取行李。然后又有麦格塞塞基金会的三位代表在恭候我们,以贵宾之礼给我戴上香味扑鼻的茉莉花环。其中一位原来是年初曾来我家调查访问的这个基金会主席卡芒西塔·阿贝
期刊
绿色汉江作为一家民间环保组织,成立以来围绕“关爱水资源,保护母亲河”发动参与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近年来,也在民间层面开展了一些中美两国非政府之间的环境交流活动。  在河流保护者联盟的邀请及资助下,我和北京的环保志愿者张峻峰老师于5月28日——6月12日赴美国,参加了河流保护联盟的年会。每天的活动和感受虽然零零碎碎,但仍然想如实记录下来,与志愿者朋友们分享。    5月31日(周四)  斯可特、斯蒂芬
期刊
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到这里来,对我来说就像是回家了一样,因为我是自然之友的会员。  我是亚洲开发银行的顾问,主要负责亚洲开发银行和中国环保总局合作的“亚洲城市清洁空气行动中国项目”,我主要做城市网络和项目开发方面的工作。  这个项目已经在2006年12月,随着空气质量大会的召开,这个项目决定要从亚洲开发银行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国际NGO组织。我们在中国也会逐渐考虑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工作。  现在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