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临床鉴别宽QRS波心动过速一例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566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性,31岁,因“反复发作性胸闷、心悸20年,再发半天”入院,入院前晚有突发心悸,休息后缓解,清晨08:50自行来门诊予查心电图(如图A),图中见连续的快而齐宽大畸形QRS-T波群,频率200次/分,V1导联为负向波,胸前导联QRS波无同向性。心电图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入院查体:血压100/65mmHg,神志清楚,精神疲乏,双肺听诊正常,心界不大,心率205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病理性杂音,急查心肌酶、胸片和心脏彩超无异常。否认心脏病病史、家族中类似病史。11:00患者胸闷心悸明显,神志清,多汗,肢端湿冷,心电监护示心率波动于198-205次/分,血压波动于84-91/54-65 mmHg,继续予胺碘酮及普罗帕酮抗心律失常,多巴胺维持血压,患者12点左右转为窦性心律,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频发室性早搏(如图B-1)。其后动态心电图也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频发多源室性早搏(如图B-2)。
  1讨论
  宽QRS波心动过速(wide QRS complex tachycardia,WCT)是指频率>100次/min和QRS波时限≥120ms的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VT)和部分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均可以表现为WCT,临床并非少见,但两者的危害性和治疗用药大相径庭,不适当的治疗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因此,及时和正确地对WCT进行鉴别诊断是十分重要的。WCT主要包括阵发性室速、阵发性室上速伴差传(或束支传导阻滞)和室上速伴预激综合征。其引起QRS波增宽的共同机制是:将正常两侧心室同时除极的过程改变为先左心室后右心室(或反之)的先后顺序除极,其结果是延长了心室的整个除极时间,造成QRS波群增宽。
  目前,WCT最常见的诊断依据为:1.辨认心房激动波,确定房室激动关系:在12导联心电图中,下壁导联和V1 V2导联显示p波最为清楚,如出现房室分离则是诊断室速最过硬指标。2. QRS波群宽度与形态:心动过速呈RBBB型者时间>140ms;呈LBBB型QRS波群时间>160ms,多为室性心动过速。3. QRS电轴:当出现无人区电轴(-90°~±180°)时,诊断室性心动过速的符合率可达到100%。LBBB型时电轴右偏支持室性心动过速;RBBB型时,电轴左偏伴V6导联R/S<1,几乎均为室速。4.?胸前导联QRS波的同向性:胸前V1~V6导联的QRS主波均为正向或负向波,主要见于室性心动过速,特异性高,但敏感性较低。
  本例患者年轻,无其它病史,心电图心率达到200次/分以上,房室分离很难辨别,考虑室上速伴差传(或束支阻滞),或是室上速伴预激综合征(旁路前传)的可能性大。患者入院后出现心源性休克,抗心律失常后转律为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频发室性早搏。24小时动态心电图也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频发室性早搏,无出现三相阻滞。那么室上速伴功能性改变可排除。而心动过速QRS-T波形态与频发室性早搏的形态(图B-2)一致,与右束支阻滞不一致,结合临床,本例宽QRS波心动过速应诊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与室上速鉴别诊断十分重要,有条件也可予食管心电图及体表希氏束电图进一步鉴别。
  参考文献:
  1 张开滋,郭继鸿等. 临床心电信息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的临床症状和医护措施。方法:把参与治疗的病人分成两组,一组进行急诊药物治疗,另外一组先进行非药物治疗,如果没有效果,再进行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进行记录,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第一时间采取药物救治的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另外一组。第二组病人经非药物方法急救无效后进行药物方法进行治疗也及时停止了病情。结论: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急救的时
期刊
摘要:目的 :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应用于早期胃癌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6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3例为观察组,行腹腔镜治疗;33例为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总有效率等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腹腔镜治疗后的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总有效率等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治疗手段的研究,比较老年人得急性心肌梗死期远期、近期的临床治疗。方法:将在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取为本研究的对象,依据采用冠脉CPI治疗及溶栓治疗,观察近、远期治疗效果两个划分标准,将7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5人。结果:冠脉CPI治疗患者相关动脉再通率为94.1%,相比溶栓治疗的64.2%明显要高,此结果有统计学价
期刊
摘要:目的:归纳总结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各类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9例确诊的SAH 患者各个时期CT、MRA、DSA等影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诊断率评估给雷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起病3d内CT阳性率90%(90/99),MRI/MRA病因诊断阳性率为45.5%(45/99)。DSA病因诊断阳性率为71%(71/99);脊髓MRI发现脊髓血管畸形2例。结论:SAH诊断应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COPD患者(观察组)和健康体检者46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测试两组患者的CRP水平。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平均值明显比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及治疗稳定期低,且COPD稳定期CRP水平则明显低于急性加重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期刊
摘要:目的:采用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实施夹闭术治疗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对试验组患者采用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实施夹闭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手术治疗后出现复发的人数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治疗后的复发率(6.00%)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38.00%)相比
期刊
摘要:目的: 通过对老年呵护中心老年痴呆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的观察,以分析老年呵护中心的积极干预是否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改善预后。方法: 选取我院老年呵护中心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接诊的68例痴呆症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采取饮食、运动、心理、药物等综合疗法,随访1年,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
期刊
摘要:目的: 对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病变患者病灶的良恶性实施鉴别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经术后病理学确诊为乳腺病变的患者86例,其中包括良性病变患者52例,恶性病变患者34例,将其定义为对照组,在接受手术治疗前,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定义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的符合率、病情漏诊和误诊情况。结果: 研究组检查分别发现良性病变44例,恶性病变29例,检查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并分析在关节镜下清理结合黏弹性补充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00例在我院骨科接受膝关节退行性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研究。并将其均分至A、B两组,其中A组50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采用常规手段进行治疗,而B组患者则采用在关节镜下清理结合黏弹性补充治疗手段进行治疗,对比分析AB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评分,功能、力量评分以及VAS(视角模拟尺度评分)等指标。结果: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萘丁美酮联合推拿治疗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62例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萘丁美酮,实验组患者另外给予推拿,连续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7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关节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