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_me_the_m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COPD患者(观察组)和健康体检者46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测试两组患者的CRP水平。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平均值明显比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及治疗稳定期低,且COPD稳定期CRP水平则明显低于急性加重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能真实反应COPD机体炎症的程度,对早期诊断和治疗COPD病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C反应蛋白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作为呼吸系统比较常见的疾病,发病的主因是患者肺部感染引发气体交换失去平衡,病情呈现进行性发展状态[1]。COPD急性加重期会存在咳嗽加重、痰量多等相关症状,一般采用反应炎性指标进行诊断,如:白细胞计数等,进而为COPD诊断和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比较敏感的非特异性指标,可以清晰反应患者机体炎症程度,得以在临床广泛应用,为深入分析COPD发展和转归的发挥重要作用[2]。本次以来我院治疗的66例COPD肺炎患者和46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依据,探讨CRP检测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挑选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66例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这些患者均符合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相关诊断标准,并通过X线检查、CT检查等确诊。其中男性32例,女性34例,患者的年龄在49—78岁,平均年龄为(62.57.2)岁。包括28例急性加重期和治疗稳定期患者38例。并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46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包括24例男性,22例女性,体检者的年龄50—79岁,平均年龄为(62.37.1)岁。经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检测对象都在清晨空腹静脉抽3mL,观察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采血送检,使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CRP进行测定,CRP正常值小于8mg/L。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标准软件SPSS20.0对两组数据资料展开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实施检验,若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COPD急性加重期和治疗稳定期患者的CRP平均值分别为(41.2116.38)mg/L、(10.624.06)mg/L;对照组测量的CRP平均值是(4.253.22)mg/L。组间比较,对照组血清CRP水平比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低,且治疗稳定期CRP水平明显低于急性加重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大气污染日益加重,COPD病症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所以,早期的诊断治疗尤为重要。现阶段,C反应蛋白(CRP)是一项能够敏感反应患者机体反应的非特异性指标,得以广泛应用到COPD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患者机体感染出现6-8hCRP明显升高,24—48h能达到最高值,随着病变的不断消退,患者功能得以恢复正常状态。CRP是由肝脏细胞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物质,当患者的机体出现炎症或感染时候,CRP能快速上升,合理控制炎症之后会下降至正常状态[3]。通常情况下,正常人体的血清CRP浓度比较低,但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因机体出现比较严重的炎症,致使血清内CRP数值明显升高,非常容易看出其阳性指征,便于对COPD急性重症期临床诊断和治疗[4]。血清CRP具有方便操作。灵敏度高的特点,能真实反应患者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情况。本文研究通过测定COPD患者血清CRP并与健康人指标对比,对照组患者的CRP输配明显低于观察组,但COPD治疗稳定期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则比急性加重期更低,但总体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COPD急性加重期是一种炎症发展过程,血清CRP水平能更好反映COPD患者的病情程度。目前,CRP检测也逐渐应用到心血管病症、妊娠糖尿病等,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探索,CRP检测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能够发挥其重要的医学价值。
  4结束语
  综上所述,CRP对诊断和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灵敏度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诊断患者COPD严重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谭彩艳.C反应蛋白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意义[J].北方药学,2014,(7):77-77.
  [2] 王永,吕高荣.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意义[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6):881-883.
  [3] 张连东,裴新军,谭美春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清瘦素与肺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4,(8):708-710.
  [4] 郑晓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内皮素-1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5):2899-290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究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呼吸科收治的5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血压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外剥内扎合皮桥整形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186例环状混合痔病人采用外剥内扎合皮桥整形缝合术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86例,全部治愈。结论:外剥内扎合皮桥整形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环状混合痔?? 外剥内扎合皮桥整形缝合术  混合痔是内痔通过丰富的静脉丛吻合支和相应部位的外痔静脉丛相互融合,混合痔围绕直肠一周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奥美拉唑与埃索美拉唑对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45例观察组和45例对照组。对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82.22%,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且P<0.05。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为28.8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洛铂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1例经组织学证实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一线化疗疾病进展者,按洛铂30mg/m2d1联合伊立替康65mg/m2d1、d8静脉滴注,21d为l周期。每化疗2周期后按RECIST标准评价疗效,每1周期后根据NCI-CTC进行不良反应分级,并随访总生存时间(OS)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结果:21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中医治疗的16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8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鼓膜穿刺抽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三陈汤中药治疗,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为期2周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2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四肢粉碎性骨治疗中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4例四肢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实验组行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的临床症状和医护措施。方法:把参与治疗的病人分成两组,一组进行急诊药物治疗,另外一组先进行非药物治疗,如果没有效果,再进行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进行记录,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第一时间采取药物救治的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另外一组。第二组病人经非药物方法急救无效后进行药物方法进行治疗也及时停止了病情。结论: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急救的时
期刊
摘要:目的 :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应用于早期胃癌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6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3例为观察组,行腹腔镜治疗;33例为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总有效率等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腹腔镜治疗后的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总有效率等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治疗手段的研究,比较老年人得急性心肌梗死期远期、近期的临床治疗。方法:将在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取为本研究的对象,依据采用冠脉CPI治疗及溶栓治疗,观察近、远期治疗效果两个划分标准,将7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5人。结果:冠脉CPI治疗患者相关动脉再通率为94.1%,相比溶栓治疗的64.2%明显要高,此结果有统计学价
期刊
摘要:目的:归纳总结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各类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9例确诊的SAH 患者各个时期CT、MRA、DSA等影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诊断率评估给雷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起病3d内CT阳性率90%(90/99),MRI/MRA病因诊断阳性率为45.5%(45/99)。DSA病因诊断阳性率为71%(71/99);脊髓MRI发现脊髓血管畸形2例。结论:SAH诊断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