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以学生为本”思想,强化关爱教育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409277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代中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面对这些新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方式。行之有效的做法是以为学生服务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多方面、多角度做好关爱教育。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关爱教育
  中学时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将在这一时期树立起来,而中学教师作为学生教育与管理的一个重要角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学教师是中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教育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教育者,他们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成长。如何做好关爱教育工作?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强化关爱教育,即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切从学生出发,多方面、多角度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让他们习得知识的同时,得到思想和心灵的完善和提高。
  关爱教育是新形势下学校管理提出的新要求。21世纪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中国能否赢得来自全球化时代的严峻挑战,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我们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所说的高素质,不仅指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有崇高的思想道德品格。与上世纪相比,当下的学校学生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趋向世俗化,理想信念教育面临挑战。种种迹象表明,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中学生们的精神追求却越来越淡薄。不少人急功近利思想较重,缺乏远大的理想目标,学习浮躁,动力不足,得过且过,不愿深入基层,轻视服务行业工作,甚至有的学生在参加学生活动时不是抱着锻炼自己、为人民服务、为学校争光的心态来的,而是先考虑有没有利益,会给自身带来哪些好处。其次,对象复杂化。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高中教育适应性差,入学后目标不明确,也缺乏上进心,作风懒惰,自律能力不强,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不仅没有学好文化知识,而且存在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独立性差,意志力弱,吃苦精神欠缺,每年新生报到时几个家长跟随并细致周到地办理一应手续的现象就是很好的例证。他们处于家长和老师无时无刻的保护和监管之中,从校园到校园,在无挫折、无约束的单一学习过程中长大,缺乏挫折的经历与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缺乏丰富的社会阅历,道德观念与纪律观念十分淡薄。正因为这样,高中生中考试作弊现象层出不穷,旷课情况屡见不鲜,一些不符合中学生行为的事件更是普遍。再次,网络化和信息化的负面影响。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将网络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被称为“第四媒体”。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受到冲击。有的学生对网络或其他一些新闻传媒的信任度甚至超过了正规教育。各种合法与非法、有益和有害、真实与虚假、有价值与无意义的信息混杂在一起,导致一些辨别能力较差的学生在浩瀚繁杂的网络世界中迷茫无措,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和思考。迷恋于网络世界中,缺乏必要的人际来往,缺少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这对学生的全面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有些人虽然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可以与人长篇大论,在现实生活中却表现出明显的自闭倾向,甚至出现性格上的双重性与分裂性。
  关爱教育,就是面对这些新问题而采取的一种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方式。关爱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这既是一种古老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它要求我们的在实际工作中将工作下沉,把这种教育理念的范围扩展到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专业、不同学习成绩和不同家庭经济水平的所有学生。转变以往“居高临下式说教”的工作方法,实施“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管理教育模式,在学生中开展“关爱型”教育,使学生们在一定程度上转变思想观念,把辅导员当成贴心人、当成朋友、当成可以全心信赖的师长来对待,有意见敢于提出来,内心的想法能够对我们毫无保留的说出来。尤其是对那些在经济上较为贫困、在学业上落后、在生理上存在缺陷、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的“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进行摸底工作,根据具体情况不同实施有差别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用心去交流,将学生摆在平等的位置来对待。不要把自己放在学生对立面上,而是以民主平等的角色出现,充分体现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和行为的理解。善于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问题,让他们感到了自己人格的被尊重和行为的被理解,感到老师是愿意帮助他们,是真心为他们好的。教师只要付出自己的真心,爱心和耐心,注意点方式方法,就一定能获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要想取得学生的信任,還要求老师在日常工作中,以身作则,行得正、坐得端,形成一种人格魅力,让学生从内心里产生一种尊重。这样一来,我们工作起来就会事半功倍,并且创造出和谐的师生氛围。
  音乐家要写出感动人心灵的乐曲,必须深入生活,用心去感悟生活,同样,要想作好关爱工作,也应当处处用心,去体验学生的真情实感。高中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性格各异,尚没发展成熟的年轻人,他们身上具有现代中学生的鲜明特点,比如个性独立、思想前卫、自我意识强烈、渴望成功、渴望获得外界肯定。就是这样一群快速发展但还没有稳定的青年群体给老师们的工作带来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不要人为的去给学生划分三六九等,不论优等生还是后进生,我们都应该秉承“严爱优等生·关爱中等生·偏爱后进生”的原则,对优等生严格要求,使其好上加好更上一层楼;对占大部分比例的中等生人尽其用,争取在每个人身上都能找到一个发光点;对小部分的后进生更要格外关注,培养其成长成才。如果我们真的能按照这个要求来做了,以身作则来教育学生,学生能够从心底里信任你、信服你、信赖你,上行下效,我们的学生工作何愁做不好?
  教师的工作千头万绪,但只要坚持关爱教育,一定能够让学生在毕业时满载而归:既收获到多种学科的知识,考上理想的大学,又能在生命体验和人生历练方面获得进入社会的合格证。
其他文献
绪论:为了对高考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以及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做一些什么样的工作来帮助这些孩子,笔者对我校高三某生在高三一年中如何认识外部世界事物,如何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事物的因果关系,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伴随的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做了跟踪调查。調查了该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过程中对老师及家长的依赖程度,观察其对自我的认同程度,以及在碰到困难时的外在及内在的态度、处理方法。在研究过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长期被边缘化的历史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农村生源为主的县城高中的历史教学更是困难重重。于是,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注重研究和探索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笔者通过自身工作调查了解了一系列影响县城高中学生历史学习动机的有效信息,并结合历史教学实践提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动机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县城高中学生 历史学习动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学生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每一教学过程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有学有教,不学则不教。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可见,预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前奏曲”。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
期刊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策略  一.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小学生则是一个民族的期望所在,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仅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也是民族发展的任务。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教师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接受新观念、新思想,用新的思维方式来
期刊
一、前言  第一,概念界定:本文所表述“2+1”,是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通知》文件指示精神,结合本文所需,表达的是2项运动技术、1项运动能力。  第二,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要求: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不断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的健康素质。  第三,
期刊
马克思曾经说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说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唤醒。”德国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也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当今中学生思想活跃,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极强,他们希望老师能蹲下身来,改变居高临下的姿态,重视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意见,真诚地与他们交往,做他们思想上志趣上的朋
期刊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运用语言表达已是必不可少,儿童是学习语言表达的最佳时期,如果能在这一阶段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培养、规范,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学习、工作都是极其有益的。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儿童时期如果不进行说话的训练,真是遗弃了一个最宝贵的钥匙,若讲弊病,充其量将使学校里种种的教科书与教师的教育全然无效,终身不会有完整的思想和浓厚的感情。” 可见,要
期刊
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在这个竞争的时代,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在社会中“成龙”、“成凤”,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教师需高度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  目前,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还不够理
期刊
当今我国提出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努力打造创新型的国家。教育也不例外,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要求学校要培养高素质的创造型的人才。着重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习方式的革新。教师不能再沿袭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满堂讲,满堂问的教学模式。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讲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从学生的学出发,为学生
期刊
如果说,别人的事业可以喻为花的事业、果的事业,那么我所从事的智障儿童的教育事业则是那“根的事业”。其它学校教师辛勤的耕耘换来的是桃李满天下的丰硕成果,而我一辈子也许只能教几十个学生,即使倾注一生的心血也不可能培养出一个比较优秀的学生。可是我同情这些孩子,因为他们是社会的不幸儿,同样具有生存的权利、美好的心灵和真挚的情感,他们也要长大,也将自立,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受到他人的岐视,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