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革了自己的命

来源 :影视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c1A2B3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经在大学里当过几年老师,还算敬业,因此曾很认真地琢磨过“怎么才能把课讲好”这个问题。根据我的观察和体会,那些讲课很受学生欢迎的老师,除了学问功底和表达能力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都有一种很强的要与人沟通的欲望与天性。站在讲台上,他们从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认真地去感知和触摸听众的脉动,然后用清楚明白、打动人心的方式来讲述内容,因此广受欢迎。
  我一直认为:作为一个电影导演,冯小刚也是那种具有强烈的沟通欲望的人。他精确地把握当下中国观众的各种心态,并且不遗余力地寻找他们所喜闻乐见的电影语言,对他来说,这几乎是一种本能。在中国众多以成为艺术家或财主为目标的导演群体中,冯小刚率先放低身段,拿自己开涮,挠观众痒痒,以王朔式的剧本风格、葛大爷的招牌坏笑打造了冯氏喜剧的品牌,并成为中国票房最高的电影导演,也顺便成了那个发篇微博就能让华谊股票跌一个礼拜的人。
  因为要强烈地让人认可,因此免不了会去迎合,哗众取宠、耍点小滑头、抖点小机灵也在所难免。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冯小刚毁誉参半,包括我在内,好多人都觉得《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那个猥琐的中学老师就是冯小刚本人;在一部叫《与青春相关的日子》长篇电视剧中,里边有个胆小、投机、经常哭鼻子的角色叫冯裤子,据说就是以冯小刚为原型写的,他代表了一些人对他的不忿与不屑,大家也觉得基本靠谱。
  看完《1942》,许多人会问:这部不逗乐、不煽情,如一块沉重的巨石一样压在你胸口的电影,真的是冯小刚拍的吗?
  饿,是中国人几千年来最大的苦难。多少悲欢离合、改朝换代都因饿而起,多少诗文经典、方略策对也都是为饿而作。《1942》以当年饿死300万人的河南大灾为对象,打捞了一段被遗忘的悲惨历史,直击了民族根性的幽暗与可悲。人如蝼蚁,命若草芥,活下来就是一切,而死去比活着更容易、甚至更幸福,这是一种多么大的悲凉,却是一代一代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不说别的,仅就选择这个题材而言,冯小刚就是值得尊敬的。
  冯小刚的可敬,在于作为一个惯于插科打诨、有点玩世不恭的大牌导演,在当下中国影坛浮躁投机、逃避现实的大环境下,他没有忘记自己肩负的责任,以温故去捍卫记忆,用知新以警策后人;在于作为一个公认的聪明人,他选择了用最笨的办法去创作这部作品,用重走灾民逃荒路的方式去一步步逼近历史的真相;还在于他19年来对这个题材的坚守,他在经历了从剧本到成片各阶段被毙的状况后,仍然坚持在妥协中出击,一点点地拓展审查尺度,锲而不舍,终于功成。张国立说《1942》代表了“我们这一代电影人的坚守”,不是虚言。
  我想:用“责任”、“使命”这类的词来形容冯小刚,他一定是会脸红的。但从《集结号》、《大地震》再到这部《1942》,人们看到了一个越来越不一样的冯小刚,也可以说冯小刚革了自己的命。鲁迅说从富庶之家堕入困顿,能让人看清世相;而冯小刚从文艺屌丝到影坛大腕,也让他参透了人生。你装神弄鬼,我就偏不正经;等到大家都不正经了,他反而严肃了起来,这是他的勇气,也是他的智慧,更有他对自己底线与理想的顽强坚守。
  或许有人会说:正因为冯小刚拍了那么多赚钱的电影,所以他才获得了当今的拍片自由;但我想说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导演都能配得上拥有这份自由。不是吗?!
其他文献
大侠梦  每个少年心中都有一个大侠梦,霍建华曾经的梦是杨过。杨过的叛逆,亦正亦邪令他着迷。2003年入行后,他似乎离这个梦近了,想象如果有一天能演杨过该多好。遗憾的是,在2005年张纪中版《神雕侠侣》选角时,霍建华兴冲冲地从台湾赶来试镜,却与杨过失之交臂。只是,上天安排了另一些机会给他,他开始了古风武侠之路的历练。《天下第一》的归海一刀、《红拂女》的李靖,尤以《仙剑奇侠传》的徐长卿、《怪侠一枝梅》
期刊
她很复杂。  她有着大时代背景下的家族命运,是家里最小的女儿却也是大家庭的“长子”。  她是16岁就一夜成名的玉女偶像,也是侯孝贤早期电影的文艺女主角。  她是才情显著的作家,是循循善诱的达人秀评委,也是亲切怡人的“美丽教主”。  她有着甜美的外表,身体里却生长着一颗叛逆的内心。  她曾唱着青葱高亢的流行金曲,也听着内地张楚、窦唯的摇滚乐。  她在自己的小宇宙里充满感性,却决不是一个伤悲秋月的工作
期刊
蛇年春晚,刘谦和钢琴家李云迪合作表演了一个魔术。网友总结整个魔术的表演过程就是:刘谦问了一句,“找力宏?”李云迪吓得连人带钢琴都卷走了……“找力宏”这三个字随后被网友封为“蛇年春晚我印象最深刻的台词”,同时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央视、刘谦、李云迪,谁也不承认是始作俑者。  “找力宏”事件看似是央视春晚31年来出现的一个新现象,但实际上并不是新鲜事。无论是“有心栽花”还是“无心插柳”,这个模模糊糊的
期刊
程青松,《青年电影手册》主编。  自2008年以来,《青年电影手册》坚持与国内许多独立电影人交谈,使其具有一定中国电影的标本意义。  2010年,程青松创办中国金扫帚奖,意在选出每年最差影片,以鞭策的愿望来提高整个华语片的创作质量,该奖支持者越来越多,包括娄烨、王小帅、范冰冰、关锦鹏等影视圈内人。  在他看来,虽然去年中国生产各类电影893部,而实质上取得好的口碑的电影只占少数。而对于青年导演,要
期刊
1'  汤唯:她愿意是“文艺”的  2007年,汤唯因出演《色·戒》女主角王佳芝而一夜成名。走红之后,又在各种传言中突然销声匿迹,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已经是两年之后的香港街头。那时,她已获得香港居民身份证,正在导演李安及其好友——亚洲金牌制片人江志强(香港安乐电影公司总裁)的保驾护航下,跟随导演岸西,拍摄她的复出之作《月满轩尼诗》。  很多人对她当初消失的原因明知故问,她则对过去绝口不提。谈笑风生
期刊
《悲惨世界》的电影改编之路大概有两个方向,一种是以比尔·奥古斯特执导版本为代表的传统剧情版,脱胎于雨果的原版小说,注重剧情和叙事;另一种则是汤姆·霍伯的新版《悲惨世界》,他的改编并非依照小说,而是取自同名音乐剧,不但要沿袭原剧的情节,连经典唱段也要全盘复制过来。而在由音乐剧的改编过程中,导演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就是所有演唱都采用现场同期录音,这对演员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挑战。  所谓现场同期录音,
期刊
在多方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内地电影盼来了去年的龙尾和今年的蛇头,电影人继续高歌猛进,迷信和膜拜各种华丽的数字。仅仅三年而已,媒体都已经不屑提“亿元俱乐部”。毕竟,当《快乐到家》和《101次求婚》这样的电影都能轻松破亿,高票房的确更像笑话。拍一部好电影和拍一部卖钱的电影,到底哪个重要,目前看来,众人还是更相信后者。很多人看到了《泰囧》、《十二生肖》和《西游降魔篇》的大卖,却没有看到闭门锁国的保护壁垒,
期刊
已经11亿了。  导演徐峥和制片人陈祉希都没想过会破3亿,现在,这个数字是预期的三倍多,甚至还在刷新。陈祉希回忆自己当初对电影的期待,“虽说是很有把握的,但2亿这个数字已经很不保守了”。2012年12月的最后一天,徐峥的导演处女作终于毫无悬念刷新了《画皮2》 刚刚创下的中国电影11亿票房纪录。  它不是黑马,我们有备而来。  几个月前,徐陈二人对电影的票房进行了大胆的预测,制片人陈祉希拍着胸脯跟光
期刊
尽管在网络上,对于正版新《笑傲江湖》嘘声、骂声一片,但是显然这并不妨碍它的收视率持续一路飘红,自上映以来连续保持着45城收视率排行第一的位置,甚至创造接近2点的收视。这说明什么呢?第一,至少说明真正乖乖坐在电视机前追看剧集的收视群体绝对不是网络上那群人;第二,在追骂的同时,广大文青、愤青们也一集不落地把新《笑傲》追看完毕,成功贡献收视样本。这一情况,恍然间似曾相识!  没错,似曾相识!12年前,张
期刊
与舞台剧的渊源'  说到邹静之与戏剧的渊源,那得从最初的十年声乐讲起。“我最开始的理想就是想当一位歌唱家,学了十年声乐,而且十年如一日的练习,但是后来没成功。后来开始写诗、散文、随笔等等,大概是我从三十岁到四十多岁的时候。然后从四十岁到五十岁的时候,写了一些影视剧作品,虽然年头不长,但是写了不少,不能说有多大影响,但也算家喻户晓吧。后来更多的着重于舞台剧的创作了”,他说道。  不过,几年前,一位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