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 分类指导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5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课是学生发现知识、体验创新、形成能力、提高素质的主阵地之一。在化学课教学中如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为一个愉快学习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绚丽多彩的化学现象,积极探索化学奥秘,发展智慧和创造能力,就能使之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也是促使学困生转化的关键环节。
  一、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好感,撤去学困生滋生的温床
  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复杂,有心智因素、环境因素,习惯因素等等。由于在学习进程中反复经历挫折,学困生普遍存在着一种失败者心态,学习的内部动力不足,缺乏自信,没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启动学困生的自身活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是通过有趣的化学实验。一张白纸上用毛笔蘸取无色液体一画,立刻出现了红艳艳的字“我爱化学”;接着用另一支毛笔蘸取另一种无色溶液,在红字上一画,红艳艳的字又消失了。学生们非常惊讶,一下子勾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二是采用生动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故事来埋下学生对化学好奇的种子。我大量搜集了近代中国化学家的故事,讲述侯德榜的制碱法等励志故事。三是通过典型的实例来说明化学知识的无穷妙用。如如何配制碳酸饮料,铁为什么会生锈,为什么盛油的瓶子尽管密封良好但却还是漏油等。通过这“三部曲”引起学生对化学的心理冲动,使所有学生都乐于学习。
  二、充分发挥化学的学科特点,声情并茂讲化学
  学困生大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遇到难题时易见异思迁,兴趣转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务必使他们对学习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和化学联系密切的现象,通过故事或实验给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或争论。学困生在这样的争论中往往不甘落后。
  在教学中应增加与生活、生产和社会密切相关的应用性实验,也可把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引导学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质通过化学实验验证旧知、探索新知,感悟科学的真谛,迸发创新的火花。充分发挥“家庭小实验”的作用。指导学生用柠檬酸和碳酸钠制汽水,用双氧水制氧气,用草酸制一氧化碳,用花瓣来测定溶液的酸碱性等。这些小实验加深了学生对化学物质的认识,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学,有利于学困生的转化
  学困生在课堂学习中常常处于被动状态,“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大胆放手,避免“满堂灌”,使学困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通过自学体验获取知识的成功感,这十分有利于学困生的转化。
  在《二氧化碳性质》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了,这是为什么?给同学们留下一个悬念。课后引导学生做实验准备工作。用白纸制成小花,然后把这些小花投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拿出晾干。学生亲身经历了制作的过程,同时也感受到了教师对他们的关心。下节课,我把白醋喷到干燥的石蕊小花上,石蕊小花变红了,这让学生认识到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取第二朵干燥的石蕊小花,放入干燥的二氧化碳中,石蕊小花没变色,说明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取第三朵干燥的石蕊小花,先喷上水,然后再放入干燥的二氧化碳中,石蕊小花变红了。这证明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了酸。学生这才恍然大悟,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对待科学要抱着怀疑、探索的心理。这里边有学困生的功劳,他们既高兴,又激动。这样他们进步的幅度就会加快,就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另外学困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也有一种紧迫感,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自学时间有的放矢地辅导和点拨一些学困生,促使他们进步,可谓“一举多得”。
  四、把握好教学内容中的分化点
  初中化学中化学式的意义和写法、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与计算、化合价、复分解反应等内容偏难,是形成学困生的分化点,能帮助和引导学生越过这些分水岭,也是学困生转化的重要手段。在处理这样的内容时,要分类教学,做到“有教有类”。对学困生要采用“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教学方法。针对他们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我会及时和他们沟通,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课堂上学困生往往注意力不集中,要注意观察他们的眼神及身体变化,及时提问,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对学困生的作业经常面批,及时帮助他们查缺补漏防止分化。
  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这要求我们用爱心浇注这些特殊的小花,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使他们都能获得尊重,获得信任,获得成功,使他们在知识升华的同时,掌握学习的方法,体会学习的乐趣,变“苦学”为“乐学”实现质的飞跃。
其他文献
学困生的教育和转化问题是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学教育中普遍存在且最为棘手的问题,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瓶颈问题。教育要关注学生,是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教育要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是因为他们有太多的困惑与无助。变换角度去看待学困生,加强对他们的了解、关心和帮助,是教育中的难点问题,也是教育者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的问题  一、学困生性格障碍的产生及表现  性格是心理活动积淀形成的定势。
期刊
心理教育已成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回头看看现实中的教育事例,笔者发现,目前的学校心理教育更多是把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归结到学生本体的因素,或是人际关系问题,或是学习焦虑问题,或是情感问题,等等。在笔者反思了自己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之后,理智地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教师自身的问题造成的。关注到了这一点之后,两年来,笔者有意识地在教育中改变着自己,以期待着学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期待着
期刊
摘 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现阶段各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创新教育模式深层次、多渠道的成功开展,使目前各高职院校也充分认识到封闭的、经院式的陈旧办学模式已不再符合当前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应立足实际,深入当前行业市场调研,把握好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实用性,才能有力地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理念;创新模式    当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在新的课程理念、教学方式指导下,产生了很大变化。在变革的过程中,又逐渐暴露出一些新问题。下面是笔者在实践中采撷的几组教学镜头,敬请商榷。  镜头一:《背影》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赋闲。”在一次听课中,一位学生就此提出质疑,说“为了”不如改为“因为”。老师马上组织学生讨论,但最后不了了之。这个问题和语言习惯有关,也和一定的语法结构有关,但教师
期刊
中华文明启宇央, 法天效地辟洪荒,  儒释道合归千流, 大善大德执大象。  牟子古国注浩荡, 牟门荣光栖霞长,  尽公尽舍济神州, 四百年来醇风尚。  月圆天心龙世界, 春满华枝德家乡,  潮起潮落堪与世, 种善种德最无徉。    前 言  山东半岛蓬莱有道教仙境蓬莱阁,黄县(龙口)有民俗景观丁家豪宅,栖霞有德化深厚的牟氏庄园。牟氏庄园有“中国民间小故宫”之称。  牟氏家族注重耕读传家,尤重身体力
期刊
我国古代诗歌灿若繁星,它以其凝练的语言、含蓄而丰富的内蕴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崇高的艺术殿堂,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尤其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的标志——唐诗宋词更是气象万千,美不胜收。如何才能领悟到它们的美呢?这需要掌握一些鉴赏方法。笔者结合实践,在唐诗宋词的教学中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为教学服务。  一、精彩的导入以激发情感  精彩的导入能让学生瞬间融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诗歌的赏析服务
期刊
语文探究性教学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教师应当充分重视探究与个性化的关系,要高度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探究体验,让学生在探究求知中实现学习能力的个性化。为此,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个性兴趣的发现与培养  兴趣是一把钥匙,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它的存在。探究性教学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由学生兴趣驱动的教学,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就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眼下,呼唤“诚信教育”是整个社会对教育的一种厚望。语文教材蕴涵着很强的人文素养,《诚实和信任》一课正是要让学生懂得“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如何把一个严肃的“思想教育”命题融入自由轻松的教学中的,笔者撷取教这课中的三个环节谈谈想法。  一   [环节一]  投影出示:出事故的原因和作者处理的方法  师:实话实说,你对作者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吗?  生1:诚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同时更进一步指出,阅读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切实把握学生阅读的规律和特点,充分重视学生阅读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与反思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阅读综合能力。  一、注重创设情境,加强氛围感染  著名情境教育专家李吉林十分注重对教学情境
期刊
摘 要:鲁迅在其小说创作上借鉴了西方小说结构经济、灵便、多样的优点,打破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单一的形式,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态.鲁迅的小说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是从他对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人的内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画带来的。  关键词:鲁迅;小说;描写对象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