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初中数学课堂师生有效互动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ddddddddddz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调动学习积极性,持续地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初中数学课堂成为学生乃至教师成长的舞台,已引起教师的探索与思考。本人通过初中数学课堂中理想师生互动的形成,以及对当前初中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存在问题的研究,从而提出解决初中课堂师生互动存在问题的策略.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
  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简称师生互动)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中“师生双方借助各种中介而进行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的过程”。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不仅是为了交往,而是为了促进师生双方尤其是学生的学习、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因此,在互动行为中,教师会自然流露出对学生的情感、期望与评价,从而影响学生的自我认识、评价及其社会性行为。而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主体即教师和学生,均不是独立地出现在活动中,而是共同参与在互动活动中,具体可以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个体互动、教师与学生小组互动和教师与全班学生互动。
   一、 理想中的师生互动
   首先,师生互动应促进师生情感交流和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开展的必要前提。学生创造性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谐民主的环境,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由知识的权威转为平等的参与者和合作者;由初中数学课堂的管制者转为课堂的组织、引导和促进者;由初中数学课堂的表演者转为学生表演的发动者等。教学中师生互动环节的设计,应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其次,师生互动应关注学困生和学生习惯的培养。学困生往往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被忽略,成功的机会相对较少,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多给中等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拉近师生的距离,消除对教师的畏惧,让他们在一种和谐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善于表达的能力和善于反省的习惯和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耐心,有利于学生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异,有利于学生在互动中扬长避短。做到“知己知彼”,是建立积极、健康互动的基础。
   最后,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以培养创新精神为目的。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显然,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从小抓起,从课堂教学抓起。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才能使他们充满渴求知识的激情,思维活跃,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成为初中数学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它所提倡的积极、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是要求我们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让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二、 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一) 师生问答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提问内容太宽泛,学生回答不着边际。一些老师的设计问题是开放的,但设计的问题没有目标,问题范围太宽,缺乏启发性。教师问的目的是什么?是想让学生全面理解图意,还是想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来展开?或是让学生利用情境来观察思考?初中生还比较单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你让他们想,他们就会想得很多,很有诗意,但也许跟数学都搭不上边。这时候的师生互动表面上看气氛很活跃,学生争先恐后地举着手,回答着教师的问题。但似乎只为了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来的,可是离着教学目标太远了,绕了一大圈还没有涉及到问题的中心。其次,教师提问次数太频繁,课堂处于“满堂问”。 一些老师的课堂提问简洁明了,节奏相当快,听起来课堂非常紧凑,可是对于数学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后,一定要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但如果一问到底,问题过多、过频,教学的重难点难以突出,这种单向提问的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的提问应该设定一定范围,抓住教学重点和学生容易产生疑问之处设计问题,使问题更具有启发性。另外,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应该是递进的,具有层次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如果问题过小、过浅、过易,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对答如流,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在表面上看似热闹的课堂气氛,反而会使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学习习惯。教师提出的一些简单的知识性的问题常常针对全班。教师最多的使用“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提问方式。这种提问方式无疑对于活跃课堂气氛也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但是这样的提问形式使用的过多,就将一些问题简单化,时间久了致使学生的思维出现问题。由于教师常常将问题设计为对与错的问题,导致学生的思维出现非此即彼的线性思维,而缺乏复杂的多维思维。学生简单地以“对”“是”来回答教师的提问,课堂中时时充满了声音洪亮,整齐划一的喊声,殊不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也不愿意深入地与学生交流,只是对或者错的评价,这样的互动效率是低的,也会导致学生对问题的想法只是对或者错的判断。
   (二) 小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准备不充分,流于形式。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准备不充分,表现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思想上准备不充分,没有很好地理解《课程标准》精神、分析教学内容,没有合理地预设合作的契机、安排合作的环节;另一方面是操作上准备不充分,没有异质分组,没有为讨论类合作学习设计合适的讨论题,没有为操作类合作学习提供充分的足够数量和品种的学具,包括记录合作学习过程和成果的报告单、记录表等。其次,要求不到位,作而不合。教师在小组开始活动前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表现在两种情况:一种没明确宣布要求,另一种是没及时宣布要求。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句“小组开始交流”便拉开了师组互动的序幕。学生对“我在小组活动中做些什么?”“怎样做?”以及时间限制、竞争条件、展示准备、汇报要求等不明不白、不问不听,加上独生子女普遍缺乏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于是各“作”各的,你不想与我“合”,我不愿与你“作”,使小组合作学习作而不合。再次,时间不充足,合而无质。时间不充足时间指教师给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的时值达不到合适的长度。很多教师在宣布小组学习活动开始后,只过十几秒就宣布停止,有的学生还没来得及发言,更不要“说”几个来回,相互启促“或”几经碰撞,生成共识,共同进步了,造成小组学习的合而无质。最后,指导不及时,合作无结果。难道主体突出就势必要主导淡出吗?
   三、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策略
   通过对初中数学课堂的观察,以及多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认识,本人认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应具有实际操作意义。
   1、创建和谐课堂,营造互动氛围
   一个民主、宽松的探究环境,特别是良好人际氛围的支撑,是保证探究活动正常开展的有力前提。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活动”的思想,优化师生关系,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关系与地位,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安全感,乐意参与活动。其次要帮助学生之间形成互动协作的伙伴关系。注重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合作,认识到不同类型、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可以互补。同时结合实际活动让学生懂得如何关注弱者,如何帮助身边的同学排忧解难,如何为别人提供急需的材料,如何与其他同学合作探索。当学生自我意识过强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个人竞争引向组际竞争,增强组内合作,使每一位学生在同伴的关爱和帮助下开展互动探究活动。
   2、选用恰当策略,进行有效互动
   师生有效互动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伴随着积极的情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给学生以指点,学生也给老师以启发,相互促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作为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又该选用怎样的策略,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呢?
   2.1创设情境,激发互动;合理的教学情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一点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交流探究。
   例如在“视图”教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大屏幕展示带有苏轼的《题西林壁》的庐山雄姿,提出问题:苏轼是怎样观察庐山的?由此引入课题,进行实验。讲台前面的小桌子上从左往右依次放着乒乓球、暖壶、水杯,并用布盖好。请三名同学分别站在小桌子的前面、左面、右面。站好后,老师掀开盖布,先问左右位置两名同学看到什么?再问前面位置的同学看到什么?这时学生热情高涨,同时又会困惑,为什么他们说的不一样呢?难道是有人说错了?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站的位置不同,所看的角度就不一样,所以看到的结果不同。此时,教师深入引导:同一物体,从不同方向看,结果又怎样呢?这样的情境启发学生思维、生生之间交流探讨,激发师生的有效互动。
   2.2问题引领,促进互动;“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此,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也必然来源于问题,合理的问题能有效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数学思维。
   例如我在教学“过三点的圆”时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①过一点A画圆,能画几个?圆心在哪?②过两点A、B画圆,能画几个?圆心在哪?③过三点A、B、C能画圆吗?若能,能画几个?圆心在哪?若不能,为什么?
   问题由浅入深,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学生在操作上也是由易到难,尤其是问题具有挑战性,引领了学生之间的思考探究,从而期待老师的指导。师生都参与到数学教与学的活动中,促进师生间有效互动。?
   2.3感知体验,形成互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是逐步深入的,不可能一步到位,过程性知识伴随着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而逐渐生成体验性知识。学生对知识产生的感知,会体会到知识产生的缘由,会明晰新旧知识间的关联和因果关系;对知识发展的体验,会习得探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对知识结果的感知,能领会蕴涵在知识中的思想方法;对知识应用的体验,能体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积累解决问题的认知策略,形成自我监控的意识和习惯。
   2.4内化交流,互动表达;教师应该在师生人格平等的基础上,真正把自己和学生平等起来,“想生所想”、“思生所思”,师生交流更多的是商量与切磋、补充与讨论、赏识与肯定、倾听与沟通、平等与合作。师生双方“捕捉”对方的想法,使双方产生积极的互动。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究欲望,而且又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只有在成功的基础上,学生才能保持足够的探究热情,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更大的成功。如:当学生提出探究设想或在探究活动中取得一定进展时,教师要仔细观察,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当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有气馁的迹象时,教师及时用热情的语言、热切期望的眼神去激励他们,给学生自信,给予期望性评价。
   3、关注全体学生,提升有效互动
   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的师生互动仅仅局限于教师与个别优秀学生的互动。这样的互动有时是需要的,但不应该是我们所提倡的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教育心理学认为,学困生同样有进取心,让他们获得某一种成功,设法满足他们的成功欲,不仅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勇气,还可以激起他们对更大成功的追求,并由此引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所以教师应该真正关注这样的学生,平时多给予他们关爱和鼓励,同时,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这种积极肯定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减少胆怯心理,充满自信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使他们一点点建立起自信心,产生上进的动力,进而喜欢师生、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良好的师生情感交流的氛围。因此,教师在组织师生互动时,必须关注学生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尽量引导不同层面的学生参与互动,让他们展示不同层面的思维水平,从而有利于调动起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有效互动。
   总之,有效的师生互动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要真正体现它的有效性,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重视它,更要处理好互动形式与教学实践的关系,恰当运用策略,形成师生有效互动,走向和谐的课堂教学。我们在教学中还要进一步思考与探索,“动”出学生的思维,“动”出学生的激情,“动”出学生的创造,让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有效互动更加精彩。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院校教育转型的深入开展,正规化管理在院校建设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各级党委(支部)应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创新意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院校学员连正规化管理的特点规律,以更新的理念、全新的视角、扎实的作风,提高院校学员连的正规化建设水平。   【关键词】教育转型 管理理念 正规化建设  院校教育转型以来,按照习主席提出的“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总要求,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深化
期刊
【摘要】所谓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
期刊
【摘要】中职生应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竞争,正确对待求职挫折,走出各种心理误区,保持良好的心态,为求职择业打下牢固的基础。   【关键词】中职生;择业;心态  择业是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中职生由于年龄较小,阅历浅,在就业方面的心理准备不足,容易在求职过程中产生许多心理矛盾。中职生应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竞争,正确对待求职挫折,走出各种心理误区,保持
期刊
一、遵循语文规律利用身边资源加强听说训练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
期刊
(吉林省洮南市第七中學,吉林 洮南 137100) 作文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作文教学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时至今日,作文教学仍较普遍存在着教师命题,学生听音的不良现象。教师按老套套出几十年不变的题目,诸如“写熟悉的人”“写难忘的事”之类的文章,教师感觉乏味,学生也感觉没有新意,导致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只能搜肠刮肚按教师的要求
期刊
初中生作文難吗?难。果戈理说:“我对任何一篇小东西都要苦心思索,几乎同思索大东西一样,也许还要付出更多心酸的劳动。要通过世界上人们看得见的笑容和人们看不见、不知道的眼泪来观察生活!”连大文豪都这样说,可见写好作文之难。那么应该如何轻松的写出优秀的作文来呢?在这里提出一些写作的方法,来共同探索小文章的妙笔生花之道。  一、深入理解课本上的写作知识,做到基本功扎实  初中生的阅读积累有限,这样就要最大
期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2.过程和方法:通过总结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学习方法,学会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归纳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的过程和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化学实验,将常见的酸碱盐的性质进行对比总结,培养学生对类似酸碱盐的性质进行推测的知识迁移能力。   课型:
期刊
一、首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进行分层  A层:数学基础较好,思维能力也较好。  B层:数学基础一般,思维能力一般或较好。  C层:数学基础中下,思维能力一般,或思维能力较好但数学基础较差,学习品质不够好。  D层:数学基础较差,思维能力一般或中下。  对学生分层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學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A层数学基础要更扎实,数学思维能力要更强,成为数学尖子。  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较
期刊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落实,原来以教材、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正由教材向学材转变,本文从新的教学理念出发,提出教师、学生都要从观念、角色、行为等方面进行转变,把开启真理之门的钥匙还给学生,从而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以适应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关键词】教材;学材;主体;发展;高效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
期刊
数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的重要信息途径,新课程是把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可以这么说,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我们的数学教学忽视了“实践”或实践不到位,那么学生所学的知识就不能形成技能,数学教学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数学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对于我们来讲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实践活动教学它不但有利于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有助于生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