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预习是成功的一半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l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预习必不可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古人给了精辟的论说。那么,如何让小学生在预习环节中会预习,让预习不是简单地完成任务,走马观花,而是具有实效,与课堂教学有效衔接,笔者就此根据教学经验,谈几点解决学生在预习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一、现状:数学预习存在问题
  相信不少教师可能发现自己的学生在预习时,思想意识不够,主动性不足,多是匆匆读一读题,认真去思考并产生问题、记录问题的学生并不是很多。当预习环节处于这样一种状况时,也就不难理解学生为什么在课堂上连最基本的概念都没有印象,教师说破嘴皮子,重复再重复,机械式灌输等成为一种无奈之举。究其原因,是学生预习的时候,不知道怎么预习,翻开书本,要如何看,哪些精看,哪些细思,思维混乱,何谈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打造精彩课堂?
  根据学生在预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笔者改变观念,转换思路,实践探索能够提高小学生有效预习数学的策略。
  二、策略:数学预习巧妙设计
  随着数学教材中对学生的启发语言越来越多,学生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增强。这一尊重小学生认知规律的数学教材内容的设计,对小学生来说,预习起来就不会那么困难。预习,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对旧知识的巩固,又是对新知识的建构。通过预习这一环节,深化旧知,初次建构新知体系,为学生在课堂教学的顺利衔接做好铺垫。教师必须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精心设计预习环节,从而培养学生预习兴趣,提高预习效果。
  1.列清单,提要求
  为了给学生一个清晰的预习方向,教师不妨将大而全的预习目标用清单一一细化,学生对应清单一一了解自己应该预习的步骤、知识点以及合作完成的任务等。学生在教师清单的预演下,逐步感知数学知识,并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体会预习的快乐。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
  例如,教学“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一课前,教师分别制订了三种不同的预习清单,这也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了优、中、低的清单设计。先统一将这一节课的数学内容改编成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题目,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和代入感。用括号中的词语说一句话,(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差不多、少得多)小明的妈妈38岁,爸爸40岁,妈妈的年龄和爸爸( );小花8岁,爷爷66岁,哥哥12岁,爷爷比小花( ),哥哥比小花( )。
  針对学困生设计的清单为:一是先读一读课本以及老师改编的数学问题;二是你能说说你读了什么内容;三是,根据教材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四是试着解答教师改编的数学问题,(当你回答不上来,请求合作学习的同伴或者是父母帮忙)。
  针对中等生的清单为:一至四点相同,加了一条,画出重要概念和结论,试着进行思考,并将思考内容记录下来。
  针对优等生的清单为:在前两种的基础上,让这部分学生认真思考改编的预习题以及教材中例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从中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2.勤收集,善思考
  学生经过课前预习,能够初步了解学习的数学内容,同时在对已有知识进行重新温习后,不断筑牢自我的数学知识架构,同时,对新问题展开思考,使得新知识逐步在理解、熟悉后,继续建构数学知识体系。可以说,当学生通过按照预习清单的这一方式学习,自然会对参与性和主动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于教师来说,无论是学生遇到何种的预习问题,都要做到及时掌握和了解,就学生产生的疑问、难题,进行收集整理,通过对学生初次预习形成的“未解决的问题”进行归类,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程度,从而为更为精准地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提供依据,同时,学生借助预习有了对新知识、新内容的一种体验和感悟,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注重观察和发现一些动态的生成资源,并成为学生深层次体验和感悟的推手,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敢于表达自我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理解与认知,敢于提出质疑,从而让课堂发出学生的个性声音。
  3.多评价,多肯定
  虽然预习是学生单独自学习的一个过程,也是学生自我发挥主动性的一个独立探索的个体活动,基本上是学生单边的状态。教师是看不到的,也无从知道学生究竟在怎样预习。但是,教师可以从学生上课的状况中捕捉到学生预习的成效以及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问题的解答来判定学生预习的效果。当然,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预习感悟,要对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给予表达的机会,教师提供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的交流探讨的平台,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互动以及多边的学习模式。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表现,通过时时处处的评价,给予学生表扬、鼓励和肯定。及时发现学困生在预习中的闪光点,表扬认真预习的小组,借助某种方式来肯定一些学生对预习题的正确解答或者独到见解,并开辟学习园地展示学生的预习作业,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从而促进学生预习的兴趣,并能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每一次的预习之中,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
  总之,课前预习是教师顺利开展课堂数学教学的基础。学生预习的效果大小,就在于教师如何设计一些具体的预习任务,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针对性预习,从而让学生更能发挥自主性,爱上预习,会找疑点,会提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良好数学习惯。
  注:本文系2018年度平凉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数学有效预习策略的研究》(立项号[2018]PLG3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罗治宏(1982—),男,汉族,甘肃静宁人,本科,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就职于甘肃省静宁县城关小学。
  编辑 李烨艳
其他文献
摘 要:正值青春期的初中生,很容易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大幅度的情绪波动和偏激思想。尤其是当他们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或问题时,很容易想法出现偏差甚至误入歧途。因此初中班主任在开展日常工作时,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分析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有效地结合初中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希望能够以此为众多一线初中班主任开展具体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帮助初
摘 要:具有精美的图片和简洁的语言的儿童绘本是儿童启蒙读物的最佳选择。对于低龄段儿童,借助绘本打开想象之门,启发读写训练,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从绘本的三段启发过程,探究如何制订教学计划,以此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绘本;读写结合;策略   写作能力间接影响人的思维表达和语言组织等能力。在儿童大脑开发初期,写作能力的提高对他们来说是终生受益的。而阅读能力是写作能力的基本要求,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中互动教学不仅能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还能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基于此,探讨了小学语文课堂互动的作用,并重点研究了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性提升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性   教育改革已经成为我国各个阶段教育教学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推动教育发展是实现教育改革优化教学成果的重要前提。小学语文课堂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和教师在相互交流中获取
摘 要:初中班主任作为直接管理者,对该阶段学生影响重大,如今初中学生思维过于活跃且自主意识较强,班主任的管理难度也有所增加,而班主任为保障学生全面发展,则应加强德育效果,并对该教育重要性充分重视。主要对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有效性策略进行探索,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有效性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主要时期,该阶段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尤其重要,为进一步强化德育效果,班主任应从多方面入
经历了自由、舒适、慢节奏的假期生活,重返校园后,如何帮助孩子们在心理上迅速适应校园生活呢?潍坊市北海学校心理课题组的老师们从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四个层面设计了小学生入学适应活动,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入学伊始就能尽快适应新环境,为孩子新学期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学生层面——做自己的主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法   1.制定新学期学习规划,找到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在老师和家长的
【案例概述】   本案例是《绿色开花植物》的第二课时。本案例作业设计的基本思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采集、观察、分类等活动,知道植物根的形态特点和类型;第二阶段通过阅读、实验和观察等活动,知道根有吸收水分和养料、固定植株的作用;第三阶段通过开展根的向水性实验方案设计及课外开展长周期探究验证等活动,知道根的向水性和向重力性的生长特点。   【案例背景】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通过
摘 要:近些年来的物理课堂实验占比越来越多,在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推动下,物理教学质量越来越高。主要针对如何有效地在物理课堂中发挥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作用进行介绍。   关键词:物理教学;探究性实验运用;具体策略   通过研究发现,要想尽快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可以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探究性实验教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可以通过直观的实验操作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物理学本身比较深奥,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
摘 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尤其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我国的科技竞争力,对于国家的繁荣昌盛意义重大。一个国家的国力强盛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提升决定于一个国家公民的科学素养,因此,在小学生阶段一定要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   关键词:小学生;科学教育素养;策略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对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提升国民科学素养势在必行。而小学阶段正是人生发
摘 要:趣动音乐课堂是小学音乐课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多维度评价引领下的“趣动课堂”的欣赏教学,其有趣生动的教学内容让音乐欣赏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从而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关键词:趣动课堂;欣赏教学;评价   一、课例分析   (一)生动感知,听出兴趣   如三年级下册《剪彩波尔卡》的欣赏教学导入环节,常规欣赏教学导入环节会用问题引导直接指向教学内容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为什么被学生理解为说教课,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呢?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没有思辨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二是情境设置胡编乱造远离学生实际;三是课堂主题层次不清晰。如何落实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呢?从“思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情境——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主题——焕发学生思维发展”三个方面来论述。   關键词:思辨;情境;主题   道德与法治课在学生的心目中往往被理解为说教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