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地理教学策略运用中关注学生的发展

来源 :学周刊·学术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iau25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和谐教学策略,其基本理念就是以人为主,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一般而言,学生不会自然而然地就成为具有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的个体,所以教师必须打破以往旧模式教学方式,充分认识教学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发展,创设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情境,激励和发现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实践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发展”这一核心理念。
  
  一、地理教学中学生智力的发展策略
  
  传统的地理教学比较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智能的培养。学生往往只会死记硬背,而不善于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识,教学实践中,部分学生由于学习习惯的懒散,这些问题更加明显。同时,传统的地理教学往往把教学过程的本质理解为解决从不知到知之,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矛盾过程,着眼于传授知识的数量,忽视通过教学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和智慧品质,这对于学生地理学科的进一步学习显然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传授地理知识,而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突出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以地理原理中的规律性知识来武装学生。学生掌握了规律,既可以发展智力,又可以提高能力。地理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力,主要是指要训练和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这是因为智力的发展是以思维能力的发展为核心,思维能力的发展又突出表现在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上,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又以思维的条理性为依据,而思维的条理性又以规律性的知识为基础。
  地理思维就是地理事物之间和人地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和关系在人头脑中的概括反映,它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广阔生的特点。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时要符合学生地理思维的这些特点,也就是说应该做到不论研究或学习地理、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地理问题,都要在分析的基础上,将各自然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思考,以获得地理现象整体性的认识,避免只注意个别要素而忘记其他要素的顾此失彼的纰漏。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地理思维训练、发展学生智力时还要善于辨别Ab理区域差异,掌握地理区域特征,以便因地制宜地利用、改造自然,突出区域性的特点,防止学生由于地理区域特征模糊而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此外,对于空间广阔的地理现象,在引导学生思维时,要将地理对象同它所处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分布联系起来,将地理现象联系地图进行思维,以便形成准确的空间概念。
  
  二 地理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创新思维是创造性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地理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事实上,创新思维是创造活动中的一种思维,它是应用新的方案或程序,创造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独创性、求异性、流畅性、变通性、灵活性、图像性、综合性是衡量创新思维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特点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参与机会。在学习地理知识时,社会焦点和热点问题永远是主旋律,因此资料来源十分广泛,不拘泥于教科书,学生可以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掌握的研究方法来解释、分析、判断、评价自己生活周围的环境及某一区域的特征、现象,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同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充分利用提问法、对比法、延伸法、热点问题讨论法、读图填图训练法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地理实践活动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当然,不同方法的运用有其一定的要求。在地理教学中,提问教学的方式如何开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结合地理教学实际,笔者认为在运用提问方式时应注意以下方面:首先,问题的设置应有一定的难度。诚然,提问的目的是通过设疑、解惑,最终使学生思维得以拓展。因此,设置问题应有适当的难度,使解决问题所需的思维水平处于邻近发展区内,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提问学生感到有一定难度,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的问题,教师本身要熟悉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对学生知识、思维品德、技能、能力的具体目标确定提问的难度。其次,问题的设置应具备一定的跨度,即紧扣教学内容的中心环节,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这样提出的问题不仅具有一定的点上信息量,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面上信息量。考虑问题的跨度总是和问题新颖性紧密联系的,即问题的设置要新颖,因为问题只有新颖才能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形成学习期待。
  
  三、地理教学中环保意识的渗透策略
  
  现行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智能教育内容。教材以大量篇幅讲述社会、经济、生态的持续发展和资源的持续利用。阐述环境问题的现状、起因与解决办法,揭示人地互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第二,道德教育内容。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境对废弃物的容纳能力是有限的,对资源的无节制掠夺开采、对环境的任意污染与破坏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通过破坏环境来侵犯他人的利益,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必将受到社会的谴责,从而明确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观念;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新型环境道德观念。环境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境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第三,行为教育内容。要求学生成为大自然的优秀管理员,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讲究环境卫生,节约用水用电,收集废纸废铁,爱护花草树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主动参加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投身于环保事业。
  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许多事物的存在既对人类的发展有益,也可能对人类有潜在的危害。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使学生认识到这点是非常重要的。环境问题的存在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存在形式;不同阶层的人对同一环境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设计争议性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讨论,让他们通过内部矛盾的冲突深入理解环境问题。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也是十分必要的。
  如:在教学新能源这一内容时,设计要不要发展核电站这一争议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组织讨论。核电站是全世界公众关注的环境问题焦点之一,有些学生认为核能是一种清洁、廉价、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应积极发展核电站;另外一些学生则认为前苏联切尔诺贝利灾难性的核事故固然罕见,但不能忽视具有很高放射性核废料的威胁,应削减或停止核电站发展计划。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对核电站不同的看法。通过激烈的争论,其意义远不止是让学生知道应该不应该发展核电站,而是对环境问题的深层次思考。
其他文献
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传授历史知识,进行思想教育,还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尤其是创造力。能否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答案是肯定的。    一、应用启发式教学,营造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帮助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这条件的产生需要依靠教师创设的启发式教学情境。  历史课必须把教师单一信息输出、学生
期刊
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心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多种形式、不同方法,生动活泼的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加强情感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其健康成长,达到思想品德课成材、成人的教育目的。  作为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学教师,为了落实新课标的理念,笔者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精心设计了每一节课。在讲授《文明娱乐,健康休闲》
期刊
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最有用的数学基础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应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数学教材的内容大都有丰富的背景,并且是学生熟悉并能理解的,又能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现代生活气息较浓厚,强调学生在“做”中学数学,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探索性、建构性的学习特征应得到充分的关注与发掘。综合题的教学有利于在中学数学教
期刊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指出:“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课堂教学论》中指出:“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所谓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特殊积极的个性倾向。当一个学生对某门学科发生浓厚的稳定的兴趣时,学习这门课程就有了内在的、持久的动力,这种内因的作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兴趣在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作为物理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利
期刊
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这一活动中,教学双方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个体。因而,教学活动虽以传递知识为中心,却又时刻离不开人所固有的情感因素,教学可以看成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理性与情绪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过程。”教师如何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来优化课堂教学,应该得到普遍重视。而对于像物理学这样本身不含情感因素的教学内容来讲,如何巧妙运用情感因素,提高教学效果显得尤其重要。  在物理教学中
期刊
林崇德教授告诫我们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十九年的班主任工作告诉我,对孩子,对家长坦诚相待,就会得到孩子和家长的尊重和信赖。    一、沟通联系畅通及时    我们当老师的都知道,家长只争朝夕的奔波忙碌是为了孩子,老师呕心沥血的工作也是为了孩子。我们和家长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那么要求我们的步调也要一致。孩子在校出问题,就要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同样,孩子在家有
期刊
由于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注意力容易被一些色彩鲜艳、形象直观的东西吸引。如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直观形象、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生动有趣的多媒体教学,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掌握数学思考方法,增强数学能力方面有着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如何巧用多媒体激活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果呢?    一、运用多媒体充实课堂增强兴趣    由于兴趣是低年级学生
期刊
很多教师认为试卷讲评课容易上、好上、没有“含金量”,把讲评课理解为老师讲,学生听、改,一节课讲不完,下节课继续讲的流水课。而笔者认为数学讲评课是在测试之后,教师对其讲析和评价的一种研究课型,也是一种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复习课,对学生已学的数学知识起着矫正、巩固、充实、完善和深化的重要作用。这种课型是知识的再整理、再综合、再运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探讨解题方法、寻找规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书过程中,笔者一直在思考,应寻求怎样的教学方式使政治课充满活力、让学生感兴趣。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笔者将自己的一些感悟整理如下:    一、课堂导入形式多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万事开头难,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为此我精心设计导人的形式,具体如下:    (一)歌曲导入  在学习“我有我的尊严”一目时,播放歌曲《小小的我》:小小的我,小
期刊
历史的车轮已经驶进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在新世纪的挑战和竞争中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真正面临的是人才的竞争。为此,时代前景赋予目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中心议题是全面提高人才素质,让学生主动地发展,体现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上,就是使思想品德知识与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发生共鸣,把知识内化为情感、信念与意志,外化为行为与实践。下面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
期刊